《大漠烽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漠烽烟- 第3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蒙古三路大军的进攻,是互相呼应,互相联系的,比如说北边的拜答儿,他的目的是策应和保护主力,是有极其明确的战略意图的,而反观欧洲军队,仍然是简单的集结……作战模式,不同的部队彼此之间没有任何战略上的关联,甚至连战役级别的关联也没有,一场战斗便是一场战役。欧洲军队即使有几万人,也不过是战场上执行一种单一的战术目的的战术单位,等于现代军事理论下的营级,只不过这个营特别多乌合之众罢了。最好的也不过是在某场战斗中体现出来一点战役的模样,升级为师级单位而已。而蒙古军队,拜答儿的军队,完全是整个战线上的一个有机部分,既与其他战略方向有互相呼应的关系,又有足够的独立的作战的策划和执行,虽然人数不多,但是其绝对是一个战略单位,称为拜答儿方面军也是当之无愧的。
拜答儿带了军队进入波兰,同样的,为了保护他的右翼,防止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对波兰的援助,他分出一小部分人作为他的右翼,向立陶宛地区推进,如前面我们所说,立陶宛地区这个时候还没有建立国家,东普鲁士刚刚被条顿骑士团所征服,这些地方唯一能够阻止蒙古人的,就只有条顿骑士团,不过条顿骑士团的主力已经应邀南下波兰,留在这里的残余部队无法形成抵抗力量,于是这支北翼的北翼的小分队,就轻松地摧毁了立陶宛地区,并横穿整个东普鲁士地区,所到之处进行毁灭性打击,最后进入波兰北部的波美拉尼亚,由于当时该片地区仍然比较落后,居民很多还是较原始的部落制度,连基督教都还没有接受,因此史料的缺乏使我们今天不能很清楚地知道这支小分队的具体情况,不过反正因为这支小分队沿波罗的海的行动,使得拜答儿在整个波兰战役中无须担心他自己的侧后。
在此期间;郭进的手下们依旧在坚定不一的蚕食和消化着莫斯科南方的大片领土~~~


 

第三十五章
新书异界狂狮;求支持
波兰的内乱起于蒙古入侵之前的102年前,当时波兰的国王勃烈斯拉夫三世死前将土地分给自己的四个儿子,波兰从此进入内战,到蒙古人入侵的时候,已经是这个国王的曾孙辈在内战了,其中,勃烈斯拉夫四世被尊为波兰名义上的国王,但是他的统治区域只有首都克拉科夫和附近波兰东南的地方而已,他的堂叔康拉德,控制了波兰王国下的东北边两个公国,一个堂兄控制了波兰王国西边的两个公国,另一个堂叔亨利,则控制了中间,并且因为成为西里西亚大公,被称为西里西亚的亨利二世。

拜达儿从东边开始入侵,康拉德便集聚兵力去迎战,一触即溃,无力再战,后来,康拉德领土的另一半遭到拜达儿派往波罗的海沿岸的那支小分队的顺道骚扰,成为废墟,被完全摧毁。拜达儿继续向克拉科夫前进,波兰国王勃烈斯拉夫集结起直属他的兵力,以及领地里的民兵,在克拉科夫城外迎战,但是勃烈斯拉夫本人没有自信能够抵挡蒙古人,做好了逃跑的准备。果然,1241年3月18日,两军相遇于西特拉夫,波兰军全军覆没,前线将领全部战死,勃烈斯拉夫即刻带了家眷仓皇逃跑,波兰贵族随之作鸟兽散,纷纷逃往匈牙利方向或日尔曼。1241年3月23日,在击破微弱的抵抗之后,蒙古攻占了波兰首都克拉科夫,并于24日放火焚城,全军继续向西挺进。

蒙古军队继续前进,直指波兰王国西部,西部两公国的领主,勃烈斯拉夫的堂哥米切斯拉夫不敢迎战,弃城逃往西里西亚,依附亨利二世。于是拜答儿的军队便顺着奥得河(奥得河距现代德国首都柏林60公里,1945年4月,苏军于此强渡奥得河发动柏林战役)前进,来到西里西亚。

当蒙古军队穿过波兰的时候,惊慌弥漫波兰乡间,慌恐之极的难民纷纷西逃。由于一座又一座城市被攻占、摧毁、焚烧,恐怖的感觉被渲染,并被无限扩大。到4月初,拜答儿到达西里西亚的时候,在他前面的欧洲人都以为他的军队有20多万人。许多大小领主根本连远远地望下蒙古人都不敢,在蒙古人面前望风而逃。这时候唯一敢跟蒙古人对战的,也只有中欧的正规职业军人出于骑士的荣誉感和军人的责任感了。而且,随着蒙古的前进,他们也开始在西里西亚一线集结起来,特别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如果他不愿让蒙古人进入德国腹地的话,西里西亚就是他最后的防线。所以,他派出了初期匆忙集结起来的兵力,以及听从皇帝指挥的条顿骑士团前往西里西亚帮助亨利二世抵抗直到他在后方集结更多的兵力去跟蒙古人决战。同时,波希米亚军队也北上前往西里西亚帮助亨利二世。于是,波日波联军(波兰、日尔曼、波希米亚)就来到了蒙古军队的前面。然而,北线战略上的主导权完全在蒙古人手里,欧洲的联军是不能随他们意愿来选择时间选择地点作战的。
于是,正当联军快要集结起来的时候,拜答儿率先进攻联军的集结地,西里西亚的里格尼茨。此时波希米亚王文西斯劳斯率领的5万波希米亚军队还在离战场还有两天路程的南方正在赶来。欧洲人的缺乏战略联系再次展现出来,亨利二世没有与波希米亚军联系,连两天也等不了,仓促出城迎战,于是原先计划的波日波联军少了一个主力,变成了德波联军。

德波联军的数量,向来众说不一,以最少的数据来说,是三万的野战兵力,以不夸张的最多的数据来说,是大约七万的兵力,但是不论哪种数据,都不会比蒙古军少。少了一支部队,并不意味着指挥上的统一性能更好些,相反,已经集结起来的部队五花八门,什么旗号都有,彼此之间毫无配合,不能混编,于是不得不分成五个主要成分来分别指挥。所以德波联军这点并不算多的兵力,还分成了五个军。再在战场上布成三个批次的阵势,更加削弱了原本就很弱的兵力。


德波联军的这五个部分是:第一阵一个军,以日尔曼步兵和波兰西部的志愿矿工两部分混编而成,由波兰西部的领主莫利维亚侯爵的儿子,也叫勃烈斯拉夫(与波兰国王同名)的指挥打前锋。前锋全部是步兵,因为亨利二世事实上并不敢直接与蒙古人决战,他意图以步兵做试探性的攻击,并消耗蒙古人的部分实力。第二阵的有两支部队,一支是由克拉科夫逃来的将领速里斯拉夫指挥的大波兰志愿军以及同样从克拉科夫逃来的波兰军民,另一支是米切斯拉夫公爵带领了逃亡来西里西亚的西波兰军民。亨利二世试图用第二阵这两支部队,在适当的时候作为主力投入战斗,或者支援第一阵的日尔曼步兵扩大战果。我们可以看到,到这里,亨利二世仍然没有意图直接投入他自己的兵力,换言之,他希望在保留实力的同时,让波兰人去送死,如果波兰军队与蒙古军队两败俱伤,那么亨利二世就可以乘机东进吞并整个波兰了。第三阵是亨利二世留下的预备队,不过也是德波联军真正的主力部队,这一阵的两支军队,稍微靠前的是由条顿骑士团团长亲自率领的条顿骑士团,稍微靠后的是亨利二世亲自率领的西里西亚部队。这些里面就不少是骑兵特别是重骑兵了。

公元1241年4月9日早上,亨利二世率领这五支部队,于里格尼茨城中举行宗教弥撒仪式之后,出城迎战,两军布阵于离里格尼茨城约10公里的平原地带上,这就是后来闻名于西方历史的被称为里格尼茨歼灭战的蒙古二次西征第三战局北线的代表战。

交战的地方是平原地带,德波联军的第一军先出动去进攻蒙古前锋,蒙古前锋假装不敌撤退,于是德波联军的第一军就追击,这一支部队主要是日尔曼步兵和波兰矿工临时混编,军纪不强,一看蒙古人后退,就乱哄哄地向前追击,一下子就给引诱到远离后面主力的地方。蒙古军队把德波联军第一军诱离主力后,便回身接战,箭如雨下,后面的德波联军见第一阵追击地太远了,第二阵的两支部队出于大家同为波兰人的感情,便也脱离阵型在后面跟上来想要救援,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德波联军第一军的这些日尔曼步兵和波兰矿工都是步兵,速度既慢,人数密集,而装备又差,很多人连基本的防护都没有,不要说盔甲,就连衣服都不多,许多矿工是袒露半个上半身投入战斗的,于是在蒙古人的箭雨攻击之下,包括主将勃烈斯拉夫在内全军覆没,而这时候德波联军的第二阵才赶到。

于是蒙古人趁势再击后两阵,后两阵的波兰军民也多数是步兵,跟第一军的部队一样,也在蒙古人的箭雨下伤亡惨重,进退失措,于是亨利二世只能派出他最后的两支部队仓促投入战斗去试图救援,于是整个里格尼茨之战中的德波联军等于是分批投入战斗给蒙古集中兵力围歼。等条顿骑士团和西里西亚军队赶到,德波联军的第二阵也已经全军覆没了。况且条顿骑士团的布阵还是比西里西亚军队更靠前一点,也就更先一点投入战斗,并且更先一点被蒙古人击溃。于是蒙古人得以集中全部兵力来对付最后的西里西亚军队。

在蒙古人的箭雨和骑兵冲锋打击下,西里西亚军队全军覆没,亨利二世在身边骑士们的拼死掩护下,带着仅剩的四骑人马冲出重围,但是蒙古人随后追杀,亨利二世最终被刺杀于马下。至此,德波联军真正的全军覆没。蒙古人随后打扫战场的时候,把每个被杀的德波联军士兵的一只耳朵割下来,结果这些耳朵装满了满满的九只大麻袋,蒙古人并且把亨利二世的头颅砍下来,刺在枪尖上,徇示给周边各城的欧洲人看,欧洲人纷纷弃城而逃,里格尼茨城的西里西亚军民,也焚城退往城中心的坚固要塞防守。据说亨利二世的一只脚有六个脚趾,所以后来欧洲人才从战场上认出亨利那具无头尸体来,当然这是蒙古人退兵后的事了。
此时的蒙古国内;形式也比较紧张。
窝阔台这个人还是很有本事的;在一众文成武将们的辅佐下;将偌大一个蒙古治理得紧紧有条;经过了十来年的全力掌控;他已经掌握了绝大多数的权利。可依旧有不少势力在他的掌握范围之外;黑龙江万户区就是其中最大的一股势力。
原因大家也都清楚;反正郭进是不肯拱手让权的~~~


 

第三十六章
新书异界狂狮;求收藏
里格尼茨之战后欧洲整个今天的德国以东只剩下一支能够跟蒙古人作战的军队,里格尼茨在柏林的东南距离约220公里,在捷克的首都布拉格东北约160公里。德国以东的唯一一支能够跟蒙古人作战的军队,就是波希米亚王文西斯劳斯的五万波希米亚军队,但是文西斯劳斯已经被吓破了胆,他不敢跟蒙古人作战,仓皇撤往神圣罗马帝国境内,试图与那里集结起来的神圣罗马帝国军队会合。
但是神圣罗马帝国的军队又能如何呢?他们日尔曼人的前锋部队,也已经在里格尼茨战役中全军覆没了,连条顿骑士团的主力也全躺里格尼茨郊外那土地上了。神圣罗马帝国保土都要怨兵力不足,根本无法主动去挑战蒙古人。奇怪的是,蒙古人并没有进攻已经退守内城城堡的里格尼茨城,而是对西里西亚周围的地区进行毁灭性破坏,并且在修养几天后退入波兰地区,对原先进军途中没有给予足够毁灭性打击的地方再次进行毁灭性破坏。
拜答儿已经完成了速不台交给他的北线的战略目的,他根本就没有必要继续打下去,出发之前三军约好了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城下会合,然后与匈牙利军队决战,而这时候的里格尼茨之战结束后,拜答儿的军队已经到了维也纳的北边300多公里的地方,论经度的话,里格尼茨还在维也纳的西边一点,而维也纳是在布达佩斯的西边200多公里,也就是说,拜答儿要回去跟主力会师,还要反而往东退回来200多公里才行,他有什么必要继续西进呢?何况在这一个月里,整个中东欧的北部,已经给他完全摧毁了,这整个地区在文西斯劳斯带波希米亚军撤入德国后,再没有任何一支能够跟蒙古军队作战的部队,更不用说出击去威胁速不台大军的侧翼了。所以拜答儿召回他派往波兰北部的那支小分遣队之后,便在四月底起程南下了。
不过虽然拜答儿进军神速,但是事实上进军神速的不只他一个人,南路的合丹比他快一天征服了特兰西瓦尼亚,而中路的速不台与匈牙利大军的决战,也不过比里格尼茨之战慢了一天多而已。所以事实上蒙古军队的南北两路军,只是完成了战略上掩护侧翼的目的,而都没有完成赶回来与主力会师的计划。不过对于速不台的蒙古军队来说,那已经足够了。
1241年4月底,拜答儿离开波兰开始南下,这时候匈牙利军队失败的消息已经传来了,于是拜答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