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烽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漠烽烟- 第1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郭进的这三个小老弟是哲别的孩子,大家应该都知道草原人的取名习惯,中原人都有些莫名其妙,所以在李萍的强烈要求之下,这三个小子都有自己的中原名字:李龙,李虎,和李豹。当然他们的草原小名则更加简单:阿大,阿二和阿三!
黄老三有些无聊的做在驿站的大堂里,身前身后则是一票小弟们谄媚的笑脸,谁让他是百户所的文书呢。在百户所里,小户了百户长之外,第二号人物就是他黄老三黄大人了,他可是掌握着眼前这些店伙计们的生计大权呢,由不得这些小子们不巴结他。
还是有文化好啊,看着身边那些小心翼翼的小子们,黄老三在自得的同时,心中忍不住大发感叹。他来到这里已经有四个多年头了,原本心中对于塞外的恐惧也消失地一干二净,这里平静的生活让他十分的着迷。经历过波折的他对现在的生活满意极了。虽说现在手头上也没有几个钱,不像以前那样富甲一方,可这里也没有中原花花世界那绚人眼球的众多商品不是,他也不用时时提防着官府哪天来没收查抄他自己的财产不是,现在他自己也是官府中人了,他到现在还在庆幸自己认得字,也能写字,才能被破格提拔为百户所文书,在百户所享有特殊的地位。要知道现在要想当文书可没有那么简单了,除了任字之外,还有其他一系列的要求,这也是黄老三心中自得的原因之一了。现在他儿子在公立学堂读书,成绩还不错,唯一让他有些不满的就是,学堂对于孩子们的要求有点高了。
也许是因为儿子在小时候吃的苦头,以至于儿子黄小三到现在还有心理阴影,不管他怎么给儿子补身体,儿子依旧是那个瘦弱的摸样,这在要求武艺达到一定水准的公立学堂里,可就有些吃亏了。本来以黄小三的文化成绩,完全可以排在学堂前几名,可被武艺这一项所拖累,成绩一下子就派在了中下游水平,这怎么能不让黄老三发愁。
本来依着黄老三的想法,孩子只要文化成绩好就行了,学得那么好的武艺干什么,这也是中原人的通病了,重文轻武的思想十分严重。不过想想塞外的生存法则,黄老三也就没有什么好抱怨的了,这地方没有一身好武艺可是不好混啊,就像他自己,要不是没啥武艺,只怕现在起码也能当个百户长吧,可现在却还是一个小小的文书。
就在这时,驿站外一阵马缔声响起,黄老三将身为之一振:生意来了!
时光匆匆流逝,转眼之间又是半年过去了,在这期间,蒙古帝国继续按照它读有的方式发展着,而黑龙江万户区在郭进坐镇的情况下,发展势头良好。只不过,这时候蒙古帝国的一切都要向征伐金国让路,整个蒙古都笼罩在一片复仇的兴奋之中。
蒙古帝国如此大张旗鼓,金国自然早就知道了这一情况,早就做好了和蒙古大战的准备。如今的金国依然认为蒙古只不过是个小小的威胁而已,以前欺压蒙古习惯了嘛,现在叫他们如何的重视蒙古也不太可能啊。当然,金国的有识之士们到是看出了这其中的危险来,比如完颜洪烈同志就是其中之一,可惜争位失败的他被现在的金国皇帝给边缘化了,只让他好好经营他手中的江湖势力而已,其他的,金国又不只你完颜洪烈一个聪明人!
虽然铁木真觉得现在的蒙古完全能够击败金国,可毕竟金国压在蒙古的头上太长时间了,蒙古人心中都有些阴影也是很正常的,铁木真也不敢大意了。本来按照蒙古大军一贯的做法,大军出征根本就不需要粮食补给,以战养战就是了,这都是老传统了。
可毕竟蒙古人的底气不足不是,所以为了以防万一,铁木真就不得不调集大量的粮草物资,这其中牛羊等牲畜自然不用多说,为了怕出现什么以外的变故,铁木真甚至连蒙古人当做副食的大米小麦也准备了不少。至于这些东西哪里来的,就不用多少了吧,反正这段时间郭进是忙得不可开交,粮食黑龙江万户区多得是,可组织运输就很费脑筋了。

 

第八章   烂摊子
在这期间,还发生了不少的大事。
畏兀儿以族名为国名,人民是今天新疆境内维吾尔族的祖先,也是唐朝回鹘人的苗裔。国土东至伊州(今新疆哈密),西至龟兹(曲先),北至准格尔盆地边缘,南至鄯阐、酒泉。国王称为“亦都护”(意即“神圣陛下”)也称为阿萨兰汗(意即“狮子王”)。
传说畏兀儿人的祖先最早兴起于斡儿寒(今鄂尔浑河)河畔。在河畔有两棵树,一颗是松树,另一颗是柏树。这两棵树的根须纠缠在一起不知道干了什么事情(因为在土中,没人知道),反正树中间隆起一个土丘,有一束神光从天空中照耀在土丘上,土丘就如孕妇的肚子般一天天变大了起来。
大约过了九个月零十天,土丘犹如孕妇分娩从中间裂开一道缝,展现出5间像营帐一样的石屋,每间石屋里坐着一个嘴上挂着一根吸奶管子的小男孩,帐篷上有一张银网笼罩保护着他们。(强烈建议科学家好好研究研究这件事,疑似有外星人参与的迹象。)微风拂过这5个孩子身上,他们很快就强壮起来,走出土丘,被人们交给奶妈照料。
许多年过去了,他们询问自己的父母是谁,人们将这5个孩子带到这两棵树前,他们像孝子对待父母一样跪倒在树前个感谢生育之恩。突然两棵树说话了:“品德高贵的好孩子们,恪守孝道,常回来看看。愿你们长命百岁,名垂千古!”
当地人民很尊重这五个人,崇奉他们为君主。据说为了纪念他们特意建立了由五座小城合起来的一座城,称为“别失八里”。(“别失”:五。“八里”:城。)
在这五个孩子中,第五子品貌秀美,才智出众,最为杰出,而且通晓各族语言文字。大家推举他为“不可汗”。到他的三十多代子孙时,出了一位玉伦可汗。这位仁兄比较强悍,隔三差五就跟唐朝打一仗,打来打去谁也制服不了谁,于是唐朝将金莲公主嫁给玉伦可汗的儿子,和亲息兵了。
唐朝使臣将金莲公主护送到畏兀儿国之后,四处溜达就来到一座名叫天灵山的大山。这位使臣恰好会看风水,他发现畏兀儿国之所以强大是因为有这座福山庇护。于是借口需要福山的石头,当地人也没当回事儿就答应了,使臣用烈火烧山,浇上浓醋,巨石皆碎,用车拉回大唐,国中鸟兽为之悲号。7日后,玉伦可汗猝死,继位者又都很短命。国中灾异屡现,民弗安居,纷纷搬到交州一带,即火州、高昌。
1208年冬,成吉思汗攻打乃蛮首领屈出律和蔑儿乞首领脱脱残部。屈出律和脱脱遭到突然袭击后,逃到额尔齐斯河一带。蒙古军在斡亦剌部忽都合引导下,追上了脱脱和屈出律。脱脱被射死,屈出律败逃至西辽。脱脱子火都渡额尔齐斯河南逃,企图进入畏兀儿地界。
畏兀儿的统治者是唐代回鹘汗国的后裔,居住在天山以南的哈剌火州(吐鲁番)和以北的别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一带。西辽统治时期,设少监监督畏兀儿首领(亦都护)的活动,并向畏兀儿人征收苛重的赋税。当蒙古军西进时,畏兀儿亦都护巴而术阿而忒的斤派遣使者进见成吉思汗,表示归服蒙古。
蔑儿乞部脱脱之子火都战败南逃,派遣使者到畏兀儿要求收容,遭到巴而术阿而忒的斤的拒绝,并杀死了火都的使者。畏兀儿军与速不台率领的蒙古军击溃了火都的残部,将他们逐出境外,并将此事报告成吉思汗以表忠诚。
1211年,巴而术阿而忒的斤亲自到克鲁伦河畔谒见成吉思汗。按着氏族收养子的旧例,成吉思汗收认巴而术阿而忒的斤为第五子。成吉思汗又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巴而术阿而忒的斤为妻。畏兀儿的亦都护从此与蒙古贵族建立了婚姻关系。
哈刺鲁是唐代的三姓葛逻禄,原居住在阿尔泰山以西,八世纪中叶,进入今巴尔喀什湖东南伊犁河和楚河一带。西辽统治时期,哈剌鲁为西辽的属部,统治中心在海押立(今苏联巴尔喀什湖东卡帕尔城附近),西辽派少监驻其地进行监督。十三世纪初,西辽统治者对哈剌鲁的压迫日益加重,迫使哈剌鲁首领阿儿思兰汗服毒自杀,并令其子(亦叫阿儿思兰汗)继位,仍派少监加以控制。西辽的残暴统治,引起哈剌鲁贵族的强烈不满。
1211年,成吉思汗派大将忽必来率兵西进至哈剌鲁境。哈剌鲁首领阿儿思兰乘机杀死西辽少监,投降蒙古,并随忽必来见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将公主赐给阿儿思兰汗为妻。哈剌鲁从此归属蒙古统治。
哈剌鲁的另一个首领斡匝儿,驻地在阿力麻里城(今新疆霍城西北克根河西岸),也归属了蒙古。
早已没有了后顾之忧的铁木真,在做好完全的准备之后,就决定发动对金国的战争。当然,在这之前铁木真也和金国交锋过一次,那次的结果更坚定了铁木真和金国决战的决心,要怪就只能怪金国人倒霉,他们也是日暮西山的状况,不容乐观!
从铁木真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辈开始弱小的蒙古部就一直受金国的欺压和剥削。蒙古部两位首领俺巴孩汗、斡勤巴儿合汗都被金国残忍地钉死在木驴上。为了避免草原诸国庞大起来,金国还专门帮草原人民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减丁”之策。
蒙古人心血来潮时,跨上马去猎兽。金国人心血来潮时,数百来人组织个草原自助旅游团,扛着刀骑上马到大草原来打猎。不过他们的打猎活动比较血腥刺激,因为他们的猎物不是狐狸野狼,更不是黄羊兔鹿,而是草原牧民。猎得草原人,掳为奴隶脖子上箍个铁链牵至市场,头上斜插一株枯草,待价而沽,卖几个钱换酒喝。
一百多年来,十几代草原人就是在以欺凌弱小为己任的金国压迫、剥削下苟且偷生着。一百多年来,无数草原人试图反抗过金国的残暴统治,可是无数次的血泪实践却证明了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金国是无比强大的,是坚不可摧的,胆敢与大金作对无异于以卵击石。
随着蒙古国势力的不断壮大,成吉思汗心中萌生了一个挑战神话的念头:南下伐金报仇雪恨。其实这种念头像一粒种子早就植根于他的内心深处了。亦曾植根于他的爷爷、爷爷的爷爷、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内心深处过。
可是这一粒粒种子每次刚刚破土露头便被金国无情地摧残死了。一百多年来,这种念想犹如飘飞于草原蓝天上的七彩泡沫,虽然美好却免不了破灭的定局。
这一回,成吉思汗心中萌发了想法,接下来就要破土而出了。不过在冒着被扼杀于萌芽状态的危险破土而出之前,谨慎的他决定先试探试探金国的实力,以免有“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青虫啃掉头”的悲剧发生。这一试,差点儿没把他乐坏,狂喜的心情直似黔之虎。
在1196年,铁木真曾经协助金国讨平塔塔儿部,被封瑟“统帅诸部的首领”(札兀惕忽里)。光听官名似乎挺威风,实际上也就是孙猴子当过的“弼马翁”那个级别。此后,铁木真就成了堂堂正正的大金国官员。不过大金国的官员也不是白当的,依照规定他每年都必须亲自到金国边境的贡场去进奉。
1208年,成吉思汗抱着打探金国实力的目的亲自率部押送着几百匹战马,几千头牛羊,数百辆车上装着羊皮、虎皮、貂皮、鹿角、牛羊肉、干奶酪和活的老虎、梅花鹿、狐狸、松鼠、山鹰等土特产,到边疆净州去给大金国进贡。
当时金国的国势已经由盛转衰。皇帝完颜璟晚年抱着一种“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的破罐子破摔心态,终日花天酒地、不理朝政,举朝上下干脆也抱着一种“今朝有酒今朝醉、莫使金樽空对月”的得过且过心态苟且偷安。
大家都难得糊涂,稀里糊涂地混日子,结果大金国内外矛盾重重,政局不稳。皇帝怕自己的几个叔叔篡夺皇位,先后杀死了郑王永蹈和赵王永中,(不是完颜洪烈同志啊)唯独比较信任叔叔卫王永济。那么卫王有什么过人之处使他赢得了金章宗的信任呢?
卫王永济是一个“柔弱鲜智能”的人。意即一个窝囊废兼无头脑的人。这种不中用的家伙有一个好处,就是不会对皇帝构成威胁。同时他又是一个长相很帅气的人,身材高大魁梧、白白净净、长着一幅柔顺飘逸的美髯须,形象比较好,所以很受皇帝喜爱。
这次金国派来接纳岁币的钦差大臣正是这位出了名的绣花枕头卫王永济。结果这位窝囊废被欺负得一塌糊涂、惨不忍睹。
净州衙署内,趾高气扬的卫王永济正堂高坐,两个秀丽的小宫女为他打着蒲扇。
明安将军(契丹人,后来成为成吉思汗手下名将)高声喊道:“卫王有旨,宣蒙古部札兀惕忽里铁木真进见。”
堂下多米诺骨牌般依次传呼。
府衙外成吉思汗拾阶而上,穿过御林军的刀枪剑阵走进大堂。
卫王眯着眼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