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蓝努努嘴,讥笑的说:“这大清早的念什么经呀,闹得慌,也不知道这三姑娘做给谁看?”昨天累得要死,采蓝到现在还睁不开眼。
采青忙说道:“采蓝,我们去挑水了。厨房没水了,早膳还等着用水。”这是她们昨天答应好的事。采蓝面色一下就黑了。说道:“我们哪里挑得动水?为什么就不派个粗使婆子过来。”如果做粗活的婆子过来了也不用她们受这份罪了。采蓝觉得三姑娘是故意的,一定是故意的。
采青拉着采蓝出去了,小院就两个水桶一根扁担。采青挑水桶。采蓝在后面跟着。
郝妈妈左等右等等不着两个人,昨天郝妈妈来打了水。那井水离她们真心不远。就离她们的院子五分钟不到的路程。
可这一刻多钟还没回来,郝妈妈只能出去找他们。没成想刚出院子就看见采青挑了水,采蓝在后面跟着,走路还一瘸一瘸的,显
然是扭伤了。
郝妈妈看着水桶里三分之一都不到的水。很无奈。这两个还真是娇小姐。挑满没指望。但是怎么这也得挑个半桶吧。月瑶做了半个时辰的早课,这时候天已经大亮了。花蕾端了水过来给月瑶重新梳洗过。弄妥当以后。巧兰过来道:“姑娘再等会,早膳还没故好。”
花蕾撇嘴道:“姑娘是不知道,采蓝去挑水的时候崴脚了。采青倒还好,只是母次半桶水都挑不了,郝妈妈没法子自己去挑了一回水。”郝妈妈身材高大,水桶又不大,倒是没问题。只是花蕾不高兴,很明显是这采蓝太会偷懒了,否则挑个水就能扭到脚了?月瑶也没说什么,取了《资治通鉴》在屋子里看,没一会外面有轻盈的脚步声传来,不用想也知道这是月盈过来了。
月瑶将书本放好,站起来走到书桌前提笔写了一个字。月盈就走进来了。月盈看着月瑶在抄写经书。讶异地问道:“妹妹这么清早就在抄写经书?”月盈心里不禁反思,跟月瑶相比她是不是太傲了。月瑶柔声说道:“放完了早课。闲着也是闲着,所以就抄经书了。”不是闲着无事,而是不想让月盈看到她悠闲地在看书。月盈面色有些讪讪的。
月瑶也没继续说这个话题,而是说起了早上她做早课的事:“大姐,晚课是酉时初到酉时二刻。我从今天开始跟着寺庙的钟声做早课晚课,月盈有些不明白,问道:“什么早课晚课?”
我昨日问了那个小沙弥。寺院早课是卯时二刻开始到卯时末,大姐要不要也跟着做?”
月瑶解释早课晚课就是出家僧尼必背的“五堂功课”。当然本质就是念佛经。月盈明白了,答道:“好,晚课我跟三妹妹一起。”月盈虽然娇气,但是态度还是很端正的。
月瑶摇头:“只要寺院的师父愿意,我想跟着他们一起做功课。”若是这些师父不愿意,她就要院舍内做早课跟晚课。不过月瑶没想过跟月盈—起,月盈要做也在自己屋子里。月盈觉得这样不好,可看着月瑶的神色,到底是没说什么。
辰时二刻早膳才好。月瑶倒是没什么,月盈面色就不好看了,她这会肚子饿得咕咕叫了。
月瑶跟月盈两人每人一碗面条。每碗面条里面放了两个蛋,另外还放了香菇跟青菜叶子。
月盈闻着很香。吃了一口很讶异的说道:“没想到郝妈妈的面条做的这么好吃。”要说多美味也没有,只是月盈饿得不行,自然吃什么都美味可口了。
郝妈妈跟三个丫鬟吃小米粥配咸莱。采蓝在屋子里猫着没出来。采青吃完以后送了一份到屋子里。采蓝看着就嫌弃,这粥也太难看了吧。郝妈妈对月瑶跟月盈的吃食做得比较尽心,至于粥,能吃就成。
采青对着采蓝摇头道:“你要是不吃就没得吃了,待会饿了可不要抱怨。”采蓝昨天晚上到现在一直都没吃东西,饿得不行,只能不甘不愿地吃了一小碗。
采青摇摇头又去了对面,走进去就见着郝妈妈带着花蕾跟巧兰收拾碗筷。采青犹豫了一下后说道:“三姑娘,采蓝的脚崴了,做不了事。”采青直觉三姑娘不是那么好说话的。月瑶望了—眼月盈,见着月盈没说话,心里无奈叹了一口气问道,“那她什么时候能好?”
采青摇头答道:“不知道。”
月瑶淡淡地说道:“既然伤得这么重那就让她好好歇着,明天管事应该会到,就让她明日跟管事一起回府。”
采青见着月盈没开口,着急了,忙道:“三姑娘,采蓝的脚只是扭伤了一下脚,休息两三天就会好了。姑娘,你别让采蓝下山啊。”月瑶才没那么多的功夫跟一个丫鬟纠缠。说话也不客气的说道:“她来山上是伺候大姐的,现在才做一点事就扭伤了脚,不仅伺侯不了人还要人伺候,这么娇气留在山上也是累赘。还不若早点回去。”
采青只能哀求自家姑娘道:“姑娘,不能送采蓝回去呀!”采蓝若是因为崴脚就被送回去,府邸的人肯定会怀疑采蓝是故意崴脚不愿在山上受苦。两个姑娘都在山上她却回去了,不证明采蓝比姑娘还娇贵,到时候她还怎么在府邸里呆。月盈想了一下后说道:“三妹妹,要不等明天管事过来,让她送一个粗使婆子过来。”
若是真的崴脚也不会为难,月瑶也不会这么厌恶。月瑶用膳之前就听了郝妈妈说采蓝的脚只是扭到了一下而不是崴脚。这又不是阿婆,扭一下转眼工夫就好了,崴脚是会伤到筋骨,两种情况完全不一样。现在采蓝明显是想让月盈说服她,让府邸送粗使婆子过来,这样她以后就不用做粗活了,这丫鬟的算盘打得挺好的。
月瑶淡淡地说道:“我觉得不仅要送粗使婆子,还要送厨娘过来。这样就两全其美了。”这到底是来山上享福的,还是来山上吃苦的。
采青心里咯噔一下。
月盈眼睛—亮,她虽然没吃过那个厨娘的饭菜,但是听说那的厨娘手艺相当不错。不过月盈自尊心很强,虽然心里有这个想法,但是她是决计不开口提的。
月瑶冷冷地开口说道:“现在屋舍都很紧张,再来两个人住哪里?总不能让她们打地铺吧?这里没有地龙,睡在地上还不得冻死。”
月盈面色涨得通红,若不是她强求屋舍倒也住得下。她一来现在又占据了两间屋子,可不就显得拥挤了。月瑶这是在讥讽她了。
月瑶这会面色都懒得圆了,不高兴的说道:“若是她今天好不了,明日就跟着管事回府去。哦。对了。大姐。我在抄写经书的时侯需要安静,不习惯外面吵吵闹闹。你待会跟你的丫鬟说一声。”月瑶这不是故意刁难,而是她确实有这样的习惯,所以兰溪院的丫鬟婆子走路声音都非常小。
月盈嗫嗫地说道:“好。”三妹妹真是一点面子都不给她。
采蓝得了这个、消息,满腔的怒气。但是形势比让你强,她只能妥协,扭着脚出来打扫院子,采青一个人挑水。
若兰想着昨天马鹏说的话,让人召来了初夏。初夏忐忑不安,她没想到大少夫人手段了得,竟然如此笼络住了大少爷。虽然大少夫人接了自己回来,吃穿用度上面都没亏待自己,但是大少爷却从没入自己的房,昨天才壮着胆子去见大少爷。初夏不知道大少夫人会如何惩罚自己。
初夏连最坏的结果都想到了,唯一没想到的是庄若兰竟然会要将她嫁出去,这个消息对初夏来说仿若晴天霹雳。初夏跪下给庄若兰磕头,央求道:“少夫人,求少夫人开恩,奴婢想一辈子侍奉大少爷,求少夫人开恩。”
若兰嘴角含笑问道:“这么说你是不想出去了?”要将人嫁出去也得当事人愿意,她可不做强迫人的事。
初夏自然是不愿意出去了,像她这种破了身的人就算嫁出去也肯定嫁不着好人家,说不定还要为一日三餐奔波。还不若在府邸,至少在府邸吃穿不愁。
若兰也没强迫她,只好说道:“等你想出去了就告诉我。”说完也不耐烦应付初夏,让她下去了。
彩衣想了下说道:“姑娘,真不打发了她出去了吗?留下这样一个人在身边,总归是祸患。”
若兰轻笑道:“放着吧,她自己不愿意出去就让她呆着。”若兰不相信马鹏能一辈子不纳妾,既然如此还不如就放着初夏在后院。初夏丫鬟出生。她手上翻不出什么风浪出来,而且院子里有初夏在那里摆着,外面也不会对她说三道四。彩衣点了下头。
第120章:矛盾(下)
巳时初,小沙弥过来郑重其事地对着月瑶说道:“女施主,师父说男女有别,不可以跟我们一起做早晚课,请施主见谅。”
这个答案在月瑶的意料之中。若是个男的肯定没问题,可惜她是个女子,管事师父肯定不会答应的。寺庙不可能为她一个人破例,月瑶接着问道:“小师父,那借经书的事,你师父应了吗?”后面这个问题应该不难。
小沙弥点头道:“师傅说了,可以借经书给你,但是你不能损坏,要是损坏了或者少了,以后都不会再借给你了。”
月瑶点头应道:“好的,我会小心保管。”顿了一下后月瑶说道:“小师父,若是寺庙内有大师讲法,我想去旁听,不知道成不?”
小沙弥想了下后说道:“大师父们开坛讲法会有很多人来听,其中有不少的女施主,女施主若是想听是没有妨碍的……”
月瑶欢喜不已,没等小沙弥说完就说道:“小师父,若是寺庙内有大师讲法还请你告知我一声,我对这里不熟悉。”
小沙弥说了句阿弥陀佛,摇头说道:“女施主,这大师父开坛讲法是大事,若是真有女施主一定会听到的。不过这样的盛世一年难得有一次,女施主怕是等不上了。”就算开坛讲法,也得春天,大冬天的谁会做这样的事,到山上一趟也不容易。
花蕾跟着小沙弥出去,跟小沙弥提了一下让寺庙的僧人将柴火砍好,她们小胳膊小腿的砍不动。
小沙弥看了一眼花蕾,郑重地点头道:“女施主,我回去就跟管事师说一声。”这也不是什么大事。
月瑶准备充足,不抄写经书就看书,看书累了就再眯会眼,很惬意。月瑶是打算过两天就到外面转转,熟悉一下外面的环境。
月盈来得匆忙,除了收拾了一些换洗的衣物其他什么都没带。月盈在院子里也不知道做什么,想找月瑶又担心打扰到了月瑶。想出去可是又担心,外面也不熟悉,若是有事求救都无门。
月盈才来山上一天,就深切感受到了山上的枯燥无味。
未时初小沙弥送了月瑶要的十二本经书,嘱咐道:“女施主,师傅说五日让我来取回。阿弥陀佛。”小沙弥觉得师傅有些强人所难,十二本经书五天抄完,太赶了。
月瑶笑着让花蕾塞了一个小包给小沙弥。小沙弥出去以后,打开一看竟然是花生糖。小沙弥自小在寺庙之中长大,收过金银珠宝的上次,但是收到糕点跟花生糖这类零嘴对他来说还是很稀罕。
吃人嘴短,拿人手短,而且花蕾的态度又很好,小沙弥对她们主仆几个人印象非常好,说道:“女施主放心,我已经跟送柴的师兄说好,他答应会将柴火都弄妥当再送过来。”
花蕾喜笑颜开。
小沙弥边吃糖边说道:“这女施主,有意思。”
月瑶去了月盈的屋子,笑着将小沙弥送过来的经书给月盈看,说道:“大姐,我跟寺院的师父借了十二本经书。师父答应给我五日时间,五日之内我们要将这些经书抄写完。”
对于昭华寺的和尚来说这不是什么难事,但对于一般人来说却是个麻烦事。经文晦涩难懂,念都不顺口抄起来更是难,所以抄写经书是件很费时的事,十二本经书在五天之内抄完很显然是个折磨人的差事。
月盈没多想,直接要了六本,她想得也很简单,一人一半。月瑶觉得月盈拿的多了,说道:“大姐,我经常抄写经书,抄得比较快。你先取一本,抄完了再到我那边拿。”月瑶这是好心,论抄经书的速度,月盈肯定比不上她,更不要说这些经书是月瑶自己列了单子要的,她熟悉到不用看经文都能写下来。
月盈自然不答应了,月瑶也没跟她争论。月盈将经书放在桌子上才想起自己没带笔墨纸砚,红着脸去找了月瑶:“三妹妹,我来得匆忙,什么都没带,妹妹可否借我笔墨纸砚。”
月瑶诧异地看了一眼月盈,来山上就是吃斋念佛抄写经书,竟然连笔墨纸砚都不带,也不知道她是抱着什么心情、怎么来尽孝的?月瑶让花蕾从箱笼里取了没用的笔墨给月盈。
月盈埋头抄写了一个时辰,胳膊酸得不行,放下笔问着采青:“三姑娘在做什么?”
采青出去一会后说道:“姑娘,三姑娘也在抄写经书。”采青心里有些担心,三姑娘耐性很好,从昨天到现在半句怨言没有,安安静静地做早课借经书来抄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