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命之孝敬宪皇后重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逆命之孝敬宪皇后重生- 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郎肀咭膊荒苊蝗怂攀蹋艺獾恼飧龉憔土旎厝グ桑院笠黄鸷煤盟攀毯腙啦攀恰!�
  马佳氏立刻看出了齐妃对她的不满,但也只能应下,毕竟“长者赐不敢辞”心里却不由嗤笑道:难怪以前总被皇贵妃打压,这个齐妃总在关键时刻做些不讨喜的事,就算真要给爷身边添人,也没有在儿媳妇一诊出有孕时就说的,懂事的媳妇日后肯定会给自家爷添人,就是不懂事,你做人额娘的也可以稍等几日再提,到时全的可是你自己的善心。
  《
  br》  不多时太医被请到了延禧宫,在再三诊断后终于确定了马佳氏有了一个半月的身孕,只是月份太小,所以不是很容易看出。
  马佳氏听到太医的诊断总算是放下了心,一旁的弘昀也喜不自胜,大哥早有了两个儿子不说,就是比他小的三弟的福晋去年时也有孕了,这都让他心里很有压力。不是没想过纳侧,可他和马佳氏感情一直很好,总不好弄个包衣奴才来打她的脸。想着要是到了明年选秀时还是没有孩子,就从秀女中挑个身家不是很好的满人女子,等生了儿子就给马佳氏养。现在马佳氏确诊有孕了,额娘却立刻就让她领个人回去,实在是有些打脸,想着等晚上回去了要和马佳氏说说才是,让她别把额娘的做法放在心上,放宽心养胎才是,自己绝不会宠妾灭妻。
  确诊了马佳氏有孕,在延禧宫用过晚饭后弘昀就先陪着马佳氏回了阿哥所。
  李若薇本来打算在今天和弘昀说说海禁的事,可看他心思都放在有孕的马佳氏身上,且马佳氏在这里自己也不好开口,还是等明天再叫他单独来说吧。
  也许李若薇自己也没有发现,或者说是不想承认,她在宫里和雍亲王府的这些年,已经慢慢接受了很多古代人的思想观念,还都完全是对她自己有益的一些,至于那些会束缚到她、制约她的,都被她选择性的抛弃了。可她的大多现代人的毛病和言谈却并未融入这个社会,这两者相加在一起,只让她变的越发有些自以为是和自私。
  第二日挑准了时间,李若薇让宫里的小太监叫了弘昀来到自己宫里。
  弘昀昨天就觉得额娘似是有话要和自己说,可最后却没开口,还以为事情已经过去了,没想到今天又叫了自己过来。看额娘现在的表情,很像是先前和自己说些“异想天开”之语时的表情。
  果然,李若薇一开口就直奔主题:“弘昀,我听说朝上这两天在说开海禁的事?”
  事关朝中之事,弘昀本不想多说,可又碍于自己额娘问起,让她问自己总比去问别人要好,免得让人说她后宫干政,遂实话实说:“是,额娘,只是朝中争论的厉害,还未有定论,还有,这是朝上的事,康熙爷时就有旨意后宫不得干政,您还是别管了,免得被人说道。”千万别传到皇阿玛耳中才是。
  李若薇不屑道:“好了,弘昀,额娘不就是问问你而已,又能有谁知道,再说了,额娘又不是那些无知妇人,一点见识也没有,只会白白拖后腿。”
  弘昀顿时一身汗,额娘您确实有见识,可您的见识一点不切实际不说,还会害死人啊。她不会再去找皇阿玛说这事吧。应该不会才是,额娘总不会连这点谨慎都没有。
  “弘昀,你听着,额娘要和你说的是,这朝中开海禁的事你一定要大力支持才是,然后再想办法和京中的洋人多接触下,这些洋人在各个方面可比大清要先进的多。”反正是自己的儿子,和自己算是绑在一起的,还有什么不能直说的。
  弘昀一听立既皱眉:“额娘,我说了,这是朝上的事,不该你来多操心。还有,那些蛮夷有什么比的过大清的,要我们这般看重,额娘切勿将洋人那些奇技淫巧之术看得太重。”
  李若薇本以为在自己一直以来的教育下,弘昀应该是对那些洋人的事物很感兴趣才是,怎么他还是这般鄙视,自己的希望可还全在他身上。不得不耐下心来再解释道:“弘昀,你也曾见过一些洋人的器物,不都是远超大清,更别说他们的火器可是大清远远比不上的,那些洋人可是全部装备火哭的,且他们的船也能从他们国家远航到这里,要是有一天他们打进了大清,大清可是根本防不住。”
  弘昀猛然抬头,幽深的目光深深的看进了上首座着的那个女人眼中,眼中神色莫测,整个人的气势和表情与他的皇阿玛如出一辙,要是有人看到他现在的样子,恐怕再也不会有人说二阿哥生性有些绵软了。
  李若薇还是毫无察觉的继续说着:“那些洋人一直对大清虎视眈眈,他们还想把鸦片运进来毒害百姓,你要把这些都让你皇阿玛知道,让你皇阿玛看看你的眼光和手段,以后才能挣得过你大哥,才能……”
  “住口!”
  李若薇一愣,止住了接下来要出口的话,看向弘昀时才发现他整个人都显得阴沉逼人,让人心里有些发颤。
  “弘昀你,怎么能和额娘这么说话,额娘可是为了你好……”真是没见识,不愧是原来死去的那个无知的李氏的儿子,要是自己能生一个定比他强上百倍,可惜自己却不能生了。
  弘昀沉沉的道:“好了,额娘,我说过了,这些朝上的事情不是你该管的,你还是在宫里多多休养着才是。”看见上座的人又有说话的意思,弘昀又接道:“额娘,据我所知,您进宫前是不识得字的,更别说是洋文了,还有那些洋人的事您先前一直呆在王府后院,后来又在宫中,你是从哪里听来的?还有玻璃和那奇怪的水泥,您是从
  哪得来的配方?”
  李若薇万没想到弘昀会问出这些话,一时找不到借口来推说,支唔了半晌才道:“这些是额娘进了当时的雍亲王府后,整日闲着没事,才自己看书知道的,洋文也是那时学的。至于配方,那是额娘小时候遇上个奇人给的。”
  弘昀直直的看着李若薇,直看得她一身冷汗险些要恼羞成怒时才道:“额娘,儿子今日还有事,就先走了,您日后要是没什么要事,还是不要在儿子忙时派人去请儿子才是。”说完躬身行了一礼径自转身出去了。
  那毕竟是自己的额娘,是辛苦生自己下来又把自己养到这么大的人,弘昀还是不想去怀疑她话里的真实与否,他宁愿自己的额娘真的是天赋异禀聪明过人,才能在那么几年的时间里学会那些知识,也学会了在整个大清都没有几个人精通的洋文。
  看着弘昀转身离开的背影,李若薇险些咬碎了自己的牙,这个不知好歹的东西,我真是白白养了他这么些年。一怒之下将身边桌上所有的杯子等瓷器全扫到了地上,不解气下又摔了几个花瓶和一些其他的东西,才重新做回了自己的位子上,喊了宫女来收拾。
  重新思量过,李若薇只想到了一个主意:你既然不听我的,我也用不着为你着想了,只要我想办法让雍正活的长久,我定然能过的好,依我在男人身上百试不折的手段一定能让雍正爱上我,依现在朝庭稳定无需再靠其他人的势力来震慑时,年氏决不会再出第二个。
  只要雍正能多活些年,哪怕他还是死在了自己前头,自己到时也能在其他生了孩子的低等妃嫔那抱一个来自己养,到时自己还不是皇太后,那时弘昀你可不要后悔才是。
  正往外走的弘昀听到身后瓷器碎裂的声音,脚下稍一顿,又继续毫不止步的出了这令他觉得压抑和陌生的延禧宫,脸上带着掩不住的愁容与悲伤,额娘,你怎么就丝毫不懂得“事出反常既为妖”的道理呢?我真得不想揭穿你。
  




☆、初达目的

  宫里的事有时很隐密;有时又很容易传得人尽皆知,尤其当这其中有个人还不知道收敛的时候。
  二阿哥前脚从齐妃娘娘宫里出来,齐妃娘娘接着就发怒砸了东西的事很快就被很多有心人都知道了。这也是李若薇一时生气之下忘了让宫里的人禁口,很多事就是禁口了都遮掩不住,更别说她当时还什么都没做,难免就有下面的人和其他宫里的人闲谈时说起。
  待听到宫里的流言时;想要禁口已经来不及了。她毕竟还有些理智,知道现在不能就把母子两人的关系开僵;何况弘昀也是她亲自生出来养大的。虽然现在对自己不贴心不肯听话,但她也没法一下就彻底放弃这个儿子;只想着他不识好歹害的自己得另想办法,可还是盼着以后再试试看能不能让他明白过来。
  淑芸在齐妃宫里当然也有人,她是皇后;名正言顺着掌管后宫,人手调动最是容易,加上还知道怎么避过皇上的人手,所以她最先就知道了李氏想要插手海禁的事。
  依着自己对皇上的了解,李氏要是真在皇上那说了这事,也许她说的会引起点皇上注意,但肯定会因此又会被皇上在心里记一笔,等到哪天皇上会一次性全部发作出来。在这其中皇上忍的时间越长,到最后就越没有挽回的余地,哪怕到时有弘昀求情。
  本来还想着估计自己得在这其中动些手脚,毕竟就这些年来李氏的做法来看,她有时和弘历还真有些像,都会偶尔抽个风,只是弘历是碰上了女人和感情抽风,李氏却是碰上雍正就抽风。
  只是她抽风的方向可能会对自己和弘晖弘时不利,自己最好多上心一些。只是淑芸却实在没想到她能蠢到和弘昀闹翻,这宫里儿子可是女人的命。她闹了不说,还没把这事情及时的压下去,弄得差不多人尽皆知,真是昏头了。
  不过弘昀到难得的是个清楚的,在那日之后对李氏还是一如既往的恭敬孝顺,甚至更甚。李氏有这个儿子还真是福气了,可惜她自己却不懂珍惜,硬是要一条道走到黑。
  淑芸再看着李氏蹦跶的样子,也不太担心了,她已经完全乱了阵脚,本末倒置了,丝毫不见当初在四阿哥府时的冷静隐忍和深谋远虑,自己空出时间来还是多照看点瓜尔佳尔和董鄂氏吧。
  瓜尔佳氏就快生了,现在身子不便的很,永瑄永珩两个还得有人看着才是,自己得帮着顾看,再加个福惠。弘时那里董鄂氏也是第一次做额娘,皇子福晋的娘家人又不像宫妃的娘家人
  那样容易入宫,自己少不得也得多多用心才是。
  齐妃那里最近动作很频繁,皇上去的时候也多,虽还有几个年轻的常在、答应,可位份又不如她,近来看起来很是得宠。
  就连很多贡上来的只本来只供皇后用的东西,齐妃那里也没少过,很多人都没想到最重规矩的皇上居然会这么宠着齐妃,这就让人想起了皇上初登基时齐妃得宠的那段日子来。
  这也是李若薇精心谋划了很久才成功的,她毕竟和这个时代的很多比较保守的女子不同,很多现代女人的生活情趣还是很好用的,再加上她也了解些雍正的喜好,现在全心放在这之上当然能投其所好。
  在和雍正越发亲密后,她终于忍不住再次在雍正面前表现了自己的才情。只是这次她可是接受了以前的教训,对要借用的诗词都在先前先事搞懂了典故出处等,万不能再被当成抄袭,然后问的哑口无言了。这其中她用的最多的就是红楼梦中的诗句了,毕竟现在红楼梦可还没有成书才是。
  只是这次雍正只略问了问用典,就和她谈起了一些她本想要说的事。这可正中李若薇的下怀,当她稍带试探的说起一些对朝堂上政事的见解时,皇上居然还赞同了她的意见,真是令她喜不自胜。
  之后的事情就越发顺理成章了,当说起朝上在讨论要开海禁时,李若薇立时说了很多开海禁的好处,还举出些实例。这是在她被弘昀问到怎么懂得西洋事物和文字时才想起来的。
  在那后她找了很多的书来遮掩,以说明她确实是从书上看来的,正好现在全用上也能自圆其说,一点也没引起皇上的怀疑。
  令她开心的是,皇上居然很赞同她要开海禁的说法,只说是碍于现在朝上还有些人阻拦,恐怕还是磨上一阵子。
  李若薇简直觉得自己在做梦了,这一切居然如此容易就照着自己的意愿走了下来,自己先前真是谨慎过头了。
  她记得清朝时除康熙时有段时间,可是一直再没开过海禁的,现在皇上听了官员的奏请后,居然有开海禁的意思,肯定是自己先前引皇上对西洋事务感兴趣的计划奏效了,这次朝上讨论时皇上才会意动,看来自己做的这些还是成功的。(作者来吐个槽:清穿小说有时真会害人不浅,很多里面只写和各个阿哥的感情和一些特别重大的历史事件,至于这种什么时候开了海禁的“小事”,很少提,所以,李姑娘就栽在从清穿小说中学到的历史中了。)
  齐妃得宠非常,这是宫中这段日子以来所有人的认知,因此对延禧宫上下也是再客气不过。李若薇对现在很满意,她终究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