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之交,所以——”。
这样一说,刘郧就懂了,顿时惊喜莫名,连忙拉住甄少校的手,很激动的说,“原来大家是自己人啊,哎呀,秦大哥嘴太严实了,有韩司令这样的兄弟,竟然也不知会一声,幸会”。
刘郧用手向脑袋一拍,两眼望天,很遗憾的说,“可惜啊,兄弟有钧命在身,不能亲自拜会韩司令,真是可惜”。
“钧命在身”,甄少校心中也是一凛,连忙拉住刘郧,左顾右盼之后,才悄声说到,“不要声张,南京那位,最恨拉帮结派,越是亲近的人,就越是忌讳,你的前程广大,要注意啊”。
刘郧一副恍然大悟,也降低了分贝,心有戚戚焉的说,“多谢指教,我会注意的,万一让南京误会了韩司令就不好了,我与秦大哥毕竟是校长的门生,南京不看僧面也会看佛面的”。
“校长的门生”,甄少校这才知道撞上铁板了,只要不是猪,都猜得到“哪位校长”,多半是指南京的老蒋,突然觉得口中有点发苦,这次差事多半是办砸了,好在很快就找到了替死鬼。
甄少校略略定神之后,有意无意的看了看手表,才微笑的对刘郧说,“哎呀,卑职也就是一个跑腿的命,下面那位贾少尉,才是韩司令的亲信,若上差有什么不明,可以直接询问”。
甄少校很快招来了贾少尉,隆重的向刘陨介绍,“这位是贾琏贾少尉,是我们韩司令最器重的人才,四川人,南京中央军校毕业,去年才分到我部,现任江防军参谋部,少尉参谋”。
贾琏,“红楼梦”中的贾二爷,王熙凤的老公,谁会取这个名字,分明就是一个假名字,这个贾少尉,估摸也就二十五六,却一脸英气,多半不是平凡之辈,刘郧有些郁闷,哪里是韩司令的亲信,分明是韩司令的肉中刺,想借他的手拔刺而已。
………………………………
第八十九章 刘贾结盟
刘郧正准备细问之际,甄少校却借口还有事情要办,落下贾少尉扬长而去,贾少尉对于战友的抛弃,不以为意,反而安慰刘上校,说那厮去搬慰问品和一些衣服,很快就会回来。
刘郧看着这个老实的贾少尉,有些替他不值,有心想挑破内幕,想想这也不是他该做的,搞不好别人还以为他在挑拨,反而里外不是人,也就随口问了一句,“贾兄弟,有字没有”。
贾琏见刘上校提问,也不敢怠慢,没有因为军种的差异,就傲慢无礼,哪怕看上去,刘郧似乎比他还小几岁,也没丝毫不敬,反而立刻立正敬礼,“报告长官,卑职贾琏,字伯玉”。
“贾琏,贾伯玉”,刘郧似乎在哪里听过,“伯玉”,记起来了,对了孔玉玲的表哥就叫伯玉,不但是与自己同船海归,还是南京时的军训同学,汉中张伯玉,难怪觉得很熟悉。
刘郧突然心血来潮,不对,抗战时宜昌的江防军,就有一个很吊的“伯玉”,叫什么来着,胡伯玉,胡健生,胡宜生,知道了,顿时失声大叫,“胡琏胡伯玉,黄埔四期毕业”。
贾琏浑身一颤,很快又稳住了身形,很自然的看着刘陨,有些不解的问到,“刘长官,卑职叫贾琏,贾伯玉,不是胡琏,胡伯玉,现在宜昌江防军参谋部,任少尉参谋”。
刘郧一时心如电转,苦苦回想关于胡琏的照片与记录,生于1907年,嗯,今年是1934年,也就是二十六七岁,长相也与这个贾少尉差不多,此人是抗战名将,虽是黄埔四期毕业,可惜大器晚成。
许多同龄人早在30年代初期,就当到了主力师师长,他要到1941年才历任预备师长,与十一师师长,1943年石牌要塞一役,才名震华夏,与新一师孙立人,与七十四师张灵甫,并称抗战三杰。
刘郧看着贾琏有些流口水,这才是真正的猛将兄,哈哈,真是天从人愿,自己一个文科生,哪里懂什么带兵打仗,虽有智脑与蚂蚁机器人,但是根本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有猛将兄在,一切都不是问题,最关键的是,目前也就只有胡伯玉可以招揽了。
堂堂一个猛将兄,竟然被老蒋派去当江防军的卧底,哪怕实际的军衔不是少尉这么低,估计也没高到哪里去,对了,1934年的胡伯玉,好像还是十一师特务营长,少校军衔封顶。
刘郧是文科生,自然知道如何取信于人,拉着贾伯玉去了一个人少的角落,还暗中命令袁琪儿戒备,防止其他人偷听,然后才从身上,找出老蒋的亲笔钧令,交于贾琏观看。
贾琏可不是省油的灯,很快就看完了,很恭敬的还给刘上校,口中已经开始称刘郧为上差,显然已经知道某人是老蒋的特使,还专门负责中德联合研发一事,自然就是上差了。
刘郧却不敢以上差自居,也没让贾琏难看,问他如果不是黄埔四期的胡伯玉,那么他又怎么知道,这就是老蒋的亲笔手谕,反而一副笑脸,很恭敬的自报家门,“贾大哥,小弟是陆军大学军训生毕业,受校长栽培,在毕业前特收为门生”。
可能贾琏还只是黄埔生,还没读过陆军大学,所以也没在意“军训生”,与“正则生”的问题,对刘郧似乎也很满意,于是也没讲客气,就将江防军韩司令的打算说了一下。
原来韩司令并不是老蒋的嫡系,以前是吴佩孚的旧部,1927年吴佩孚失败后,又跟了武汉的汪精卫,这些年来汪(行政)院长,又将精力放在了政治上,因此韩司令又暗中投靠了老蒋,算是中央军中的杂牌部队,虽与秦国洞少将是以兄弟相称,但是还远远称不上生死之交,这次确实是临时起意,有征用巨蟹战艇的意思,但是又摸不清刘郧的底细,所以才派了贾琏与甄少校试探虚实。
韩司令也是一个精细的人,在计划“征用”的同时,也作了两手准备,如果刘郧没什么背景的话,江防军就会以保护运输船队的名义,直接占用巨蟹战艇,重新派出两艘老旧的快艇,接替巨蟹战艇的任务,如果相反的话,他就会送一些慰问品与衣物。
“吞不下,就当朋友”,刘郧倒也能理解,但很诧异的是,送慰问品好说,送衣物干啥,尽管现在巨蟹战艇上的船员,穿的还是汉阳兵工厂的警卫服装,难道船队还缺少衣服不成。
贾琏却微微一笑,解释的说,这不过是韩司令的计中计,因为他送的是江防军的海军服,如果接纳的话,也变相的宣称巨蟹战艇是他的人,今后若有什么变故,他可以第一时间抢人。
原来如此,江防军就是江防军,现在就打上一根楔子也不错,今后谁吞谁,还难说的很,刘郧倒是不惧韩司令的阴招,如果没猜错,中日大战前夕,南京就会调整长江与黄河的江防军,像韩永才这样的杂牌司令,多半会靠边站,自己是老蒋的天子门生,可是嫡系中的嫡系,现在结下渊源,今后就可以插手江防军了。
刘郧也不问其他了,直接就问贾琏,想不想亲手指挥巨蟹战艇,贾伯玉有些犹豫了,沉吟片刻后,才说了实话,原来韩司令还有一个计划,若不能直接征用的话,以学习观摩的名义,安排一、二个军官登艇,有机会的话,就拉着船员与战艇回江防军。
韩司令还真是一个人才,可惜时间有限,不然刘郧还想亲自登门,拜访一下这位策反专家,也罢,有贾琏贾伯玉在手,已是一个天大的收获了,做人还是不要太贪,否则会有天谴。
与之同时,对于有眼无珠的韩司令,刘郧又有些不屑,什么眼光,就是一百艘巨蟹战艇,也换不了一个贾琏,既然韩司令盛意拳拳,如果不笑纳,岂不是看不起人,当即任命贾伯玉为巨蟹战艇的副舰长,代理舰长职务,自己就给自己放假了。
就这么容易相信自己,大家才第一次见面好不好,贾琏也有些郁闷,很不适应刘郧的做法,在他看来应该像韩司令那样才对,表面一副你好我好,暗中大家彼此算计,再不济也要考验几番,然后才逐步获得信任,最后才将巨蟹战艇交与自己管辖。
事先作了各种心理准备,贾伯玉唯独没想到会这样,一来就当上巨蟹战艇的实际舰长,一时有些压力山大。
刘郧立马劝慰贾琏,坦言他就是一个门外汉,接触巨蟹战艇的时间,一共才二天,也就指挥了二天,马上就要进入三峡了,就算他自己不让贤,民生船队的胡健生,多半也会逼着他让贤,幸亏伯玉兄及时赶到,正好能者多劳,战艇一事就拜托了。
看着一副即将跪下,想求他帮忙的刘郧,贾琏真的很感动,他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跟南京老蒋混时,老蒋是看重他,却不重用他,对于他的建议只听不纳,反而派他来江防军当卧底。
遇见韩司令这个混蛋,更可恶,不想如何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反倒向南京的汪精卫学习,成天尽搞什么派系斗争,整个江防军一片乌烟瘴气,彼此勾心斗角,倒是无师自通。
刘郧看上去也就二十三、四,竟然官拜上校,兼任老蒋的特使,又是中德联合研发的实际负责人,可说是前途远大,而且刘上校自己不太懂军事,正与擅长军事的贾琏形成互补,谁说十年八年之后,南京不会出现新的派系,甚至比土木派、亲日派还要强。
说起胡健生,刘郧问了一个最关心的问题,巨蟹战艇的消息,是谁通报给韩司令的,贾琏已经决定与他结盟,也就直言不讳了,原来是韩司令在武汉的一个朋友,发电报恭贺江防军又添新舰,说是看到一艘迷你无畏舰,正向宜昌开来。
与之同时,沿途又有江防军的兵站,以及所属的大小军舰,即时汇报目测数据,这才导致韩先才韩司令动了歪心思。
“怎么会这样”,刘郧有点不知所措,他是猜中了结果,却猜错了开始和过程,这么说来,胡健生根本不是什么细作,船队夜航一事,也不是别用居心,而是真的就事论事而已。
看来自己也是杯弓蛇影,刘郧只好自我安慰了,要不要亲自给胡健生道个歉,算了,好像也没这个必要,自己的怀疑又没写在脸上,至于道歉的事情,还是以后有机会再说了。
贾琏果然没说错,接近黄昏的时候,江防军的甄少校,果然带来了慰问品与衣物,声称韩司令偶感风寒,已经卧床不起,刘郧既是秦国洞少将的兄弟,那就是他的兄弟,所以送了些慰问品。
另外,经甄少校汇报,韩司令才得知,巨蟹战艇上的船员,竟然还是一身杂衣,深感不安,所以送了一百套,崭新的海军服饰,以壮刘郧一行人的声势,另外派贾琏任联络官,若有任何麻烦,只要发出电报,宜昌的江防军,会第一时间赶到。
“姜还是老的辣”,刘郧就算知道韩司令居心叵测,也挑不出任何的毛病,还是不得不说人家的好话,笑脸感激江防军的人情,若无贾琏的暗中透露,搞不好现在还以为别人是一番好意。
“投桃报李”,刘郧也深知华夏的人情潜规则,韩司令这个人情要赶快还,不然今后的付出会更大,只好通过蚂蚁机器人,与孔玉玲联系,让她找渠道帮宜昌的江防军,订购两艘三百吨左右的鱼雷艇,可以由国外进口,不要怕贵,钱由他自己来支付。
………………………………
第九十章 三峡行舟
对于送来的海军服,不穿白不穿,刘郧自己依旧一身中山服,将海军的上校服让给了贾琏,其余船员都当了官,最差的都是士官服,连巨蟹战艇上都竖起了江防军的旗帜。
第二天太阳刚出来,在胡健生的带领下,运输船队向重庆进发,一出宜昌,就明显感觉到一股肃然之气,两岸的山壁陡然而起,刘郧知道已经进入了三峡之一的西陵峡。
就算太阳已经出来,江面依旧雾气横生,可见度极低,一众船只得速度如同龟爬,不用智脑扫描,刘郧也估算出,船队的速度不会超过8节,好在真正抵达比较险恶的地段时,天色已经大亮,外加民生公司的船长们经验老道,没出任何问题。
至于巨蟹战艇,刘郧可是真交给贾琏了,一切看贾船长如何指挥,如果真出现了意外,他才会考虑,要不要拿回指挥权的问题,如果只是一些小事故,他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对于雾气笼罩的江面,袁琪儿却很兴奋,按她的说法,很有仙境的感觉,好在还没疯的直接表演,“仙子水上飘”,所以刘郧就随她了,只强调一点,不许影响船队的正常航行。
随着船队的深入,长江的航行情况也越来越麻烦,基本都会按固定航线航行,不许偏差半分,刘郧无所谓,有智脑全程检测,真有意外,他会立马示警,但是时不时的看到,上游漂来的尸体和船只碎片,心中也有些发紧,贾琏却越来越精神倍发,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