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要品牌不受对方控制,也不是不能接受,当然这得大家慢慢谈,李家明也得跟大姐、曾春他们商量。
“三天时间够了吗?”
“行”
。。。
第347章外豪内奸(下)
朋友在高档酒楼里请你吃饭,那是表示对你非常尊重,也是对你的重视,唯独就是没有亲热。
‘人和’制药公司的老总董昊,在同古的朋友众多,但能在他家里吃饭的人,也就是李家明他们三兄弟,偶尔还加上小妹她们几个。
老友来了,当然得在家里吃饭,菜是对面饭馆里送来的,梅菜蒸腊肉、腊猪肝炒白菜、板栗炖鸡、尖椒炒野猪肉等,酒是山里的谷酒、番薯酒,来了同古当然要吃本地菜喝本地酒。
“呢个酒唔错。”
看似斯文的陈东一仰脖子,咕嘟一口就是三两谷酒,面不改色地又倒了一满杯番薯酒,尝了一口就倒给了董昊,皱眉道:“呢个酒好难饮。”
“你识咩?”
在同古生活了四五年的董昊,很喜欢带点甜味又略带点烂薯味的番薯酒,这酒里有四五年的青春年华。
喝酒豪爽的陈东又倒了杯度数不低的谷酒,刚想喝个痛快时,太了解李家明的董昊盖住他的酒杯子,提醒道:“食完饭,奥明肯定会嚟揾你嘅”。
“咩?”
董昊不解释了,反而说起两人的童年往事,两边都是兄弟,提个醒就差不多。
果不其然,等对面饭馆的服务员来收拾时,已经跑完了几个乡镇,问清楚了陈东的动向的李家明就到了。
“阿明,你也太狡猾了!”
“商场如战场,你不也先跑了几个乡镇,才把车给我送来?”
两个滑头!
喝得红光满面的董昊懒得跟这两奸商废话,拿过李家明手里的自行车钥匙,自己去厂里加班。
“东哥,印象不错吧?”
“厉害!菇农这么分散,你都能让他们不使用农药、激素,怎么做到的?”
“信任与尊重呗。”
这就是一句屁话也是实情,‘山里人家’对菌棒的生产管理极严,尤其是高温杀菌的环节,可以说菌棒出厂时已经几乎杜绝了杂菌二次污染的可能。加之在各乡镇负责技术支持与收购的二十多个工人,亲自负责菇棚的前期消毒,连吃住都在菇农家里,有大把的时间盯着香菇的生产。再加上公司对菇农的负责,连塑料薄膜、遮阳网等农资都以成本价出售,只要脑子没病的人,都不会去多此一举。
陈东一个衣冠楚楚的外乡人,开着一辆车去向菇农打听情况,即使装得再好,又能问出什么实话?好面子的农民只知道技术人员帮他们干的前期消毒,并不知道厂里的消毒管理有多严格,还不是跟他大谈,培训课上学到的质量就是生命?
“得了吧,你就是利用劳动成本低,让人盯着生产而已。”
被揭穿了的李家明也不在意,大家都是聪明人,假话真话还能听不出来?
对方来找自己合作,不也就是信不过本地人,又付不起高昂的工资,否则人家不会建一个生产基地啊?这年头,外商很吃香的,根本不愁找不到可以建基地的场所。
“阿明,要不这样,我购买你们公司的一部分股份。收购的价格,我们再提高一点,你看怎么样?”
墙外损失墙内补?
“可以啊,我们公司年回报率40%以上,按上市公司的市赢率估值?”
开什么玩笑,要是那样的话,陈东还不如花高价建一个生产基地呢。香菇是吃资源的,同古才多大地盘,有多少资源?
“东哥,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你做生意在行,办企业不行。不是我瞧不起你,你建不起来,最起码几年之内办不到。”
没喝醉的陈东就是个清醒的生意人,回想起菇农们对眼前这小子的赞誉,无奈地默认人家的话。若自己真有那么大的实力,何需主动来寻求合作?换句话说,从自己踏入同古的那一步起,就把日本香菇市场的空间、利润情况,变相告诉了人家。
别看香菇小,可其中的利润大,松本商社给‘山里人家’的收购价是57日元/斤,可日本国内的零售价是420日元/斤,即使扣除高昂的空运费用、关税,毛利也最少在50%以上。
更诱人的是‘山里人家’的产量上来了,看他们的规模年产数百万甚至千万斤都是迟早的事。虽说物以稀贵,产量上来了,利润率就会下降,可架不住量大啊,这么大的一块肥肉,而且是长期的,精明的陈东怎么可能放弃?
可这些情况,李家明同样知道,而且他还知道,松本商社给的价格很低,却并不低得离谱。大有大的难处,日本人做事精细,对质量管控得严苛,一年派出多少技术人员盯着农户生产?还有垄断段木香菇外销的外贸公司,他们也得上下打点;加上他们的管理文化,宁愿降薪也不裁人,在经济如此低迷的时候,可不就得把成本转嫁到供货商和顾客头上?
“阿明,你去过日本?”
这话里透出嘲讽的味道,李家明也不在意这些口舌之利,解释道:“你看我这样子,象吗东哥,很多东西是可以推导的,你没看过《阿信》、《茜嫂的饭店》?”
可惜的是陈东不领情,咄咄逼人道:“你光凭两部电视剧,就觉得很了解日本?”
这是谈生意,谈生意的时候,李家明的脾气是最好的,也是最有耐心的。
“东哥,日本人的电视剧与我们的不同,他们的电视剧虽然也有美化成分,但基本上是忠于生活的。窥一斑而知全豹,只要细心一点,不难推导出日本人的企业文化。
恕我直言,你就是想充当介于农户与零售商之间的商社兼批发商,利用比日本本土商社、批发商小得多的管理成本,获得其中的丰厚利润。可这样做,我们势必断了与松本商社继续合作的后路,这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
做生意嘛,利益得划分公平,不可能我们辛辛苦苦才赚几块钱,你拿了我们的货回日本,转手就能赚几十块钱,这样不公平!”
这小子厉害,不愧是阿昊嘴里的天才,可半躺在沙发上的陈东依然戏谑道:“几十块钱?阿明,人民币对日元汇率是多少?”
“呵呵,以东哥的能耐,会把日元兑给银行?100日元的价格不高,按我的估算,你应该还能有100日元的利润,及外汇黑市的差价。够了,我们赚的是辛苦钱,你赚的是轻松钱。”
“哈哈哈”,象听笑话一样的陈东,笑得眼泪都出来了,鄙夷道:“阿明,你是把哥哥当傻瓜呢?你不到四块的成本,卖到十一块钱,还说是辛苦钱?”
李家明可不是说笑话,正色道:“东哥,做生意不能尽想着自己赚钱,也得给合作伙伴留出足够的利润空间。要是利润不够的话,我宁愿跟松本商社合作,也不愿意把赌注压在你这一头。你们连在国内建立生产基地的实力都没有,我犯得着为了冒风险吗?”
这生意,真没有李家明说的这么赚钱,日本社会是个奇葩社会,不但谈利益还得讲人脉,所以才有商社这样的产物。陈东跟他岳父合开的小商社,没那么多的人脉去销售,还是得通过批发商去分销。按100日元/斤的进价,加上150日元/斤的空运费用,再加上给批发商、零售商的利润、自身的成本,真正能到陈东这老板手里的,也不过是30…40日元/斤而已。
不过,账也不是这么算的,十几号人的小商社,做这单生意会有收入、能养得活员工,不做这笔生意就没有这笔利润,该付的工资、开支还得付!要不是做不出谋杀亲生儿子的烂事,赚惯了快钱的陈东,怎么会老老实实结婚、入籍、接手他岳父那个破摊子?
“80!我包下你们公司的所有产量!”
求人的事,还这么牛逼,还真以为老子是菜鸟啊?现在的日本经济就是堆屎,哪个老板不愁着给员工发工资?一个做食品批发的小商社,能倒腾的东西就那么一点,能赚得比自己这样公司加农户的人多,难道还不满足?
话不投机半句多!
“东哥,车款我会尽快打给你。这事就这样吧,我先走了。”
李家明转身就走,陈东也不拦着。山里人穷啊,这都九十年代了,还有人吃猪吃的薯丝,23日元的涨价已经很高了。生意人嘛,有钱赚的生意,还真会耍小性子?不过是讨价还价的伎俩而已
。。。
第348章话不投机
朋友在高档酒楼里请你吃饭,那是表示对你非常尊重,也是对你的重视,唯独就是没有亲热。
‘人和’制药公司的老总董昊,在同古的朋友众多,但能在他家里吃饭的人,也就是李家明他们三兄弟,偶尔还加上小妹她们几个。
老友来了,当然得在家里吃饭,菜是对面饭馆里送来的,梅菜蒸腊肉、腊猪肝炒白菜、板栗炖鸡、尖椒炒野猪肉等,酒是山里的谷酒、番薯酒,来了同古当然要吃本地菜喝本地酒。
“呢个酒唔错。”
看似斯文的陈东一仰脖子,咕嘟一口就是三两谷酒,面不改色地又倒了一满杯番薯酒,尝了一口就倒给了董昊,皱眉道:“呢个酒好难饮。”
“你识咩?”
在同古生活了四五年的董昊,很喜欢带点甜味又略带点烂薯味的番薯酒,这酒里有四五年的青春年华。
喝酒豪爽的陈东又倒了杯度数不低的谷酒,刚想喝个痛快时,太了解李家明的董昊盖住他的酒杯子,提醒道:“食完饭,奥明肯定会嚟揾你嘅”。
“咩?”
董昊不解释了,反而说起两人的童年往事,两边都是兄弟,提个醒就差不多。
果不其然,等对面饭馆的服务员来收拾时,已经跑完了几个乡镇,问清楚了陈东的动向的李家明就到了。
“阿明,你也太狡猾了!”
“商场如战场,你不也先跑了几个乡镇,才把车给我送来?”
两个滑头!
喝得红光满面的董昊懒得跟这两奸商废话,拿过李家明手里的山地车钥匙,自己去厂里加班。
“东哥,印象不错吧?”
“厉害!菇农这么分散,你都能让他们不使用农药、激素,怎么做到的?”
“信任与尊重呗。”
这就是一句屁话也是实情,‘山里人家’对菌棒的生产管理极严,尤其是高温杀菌的环节,可以说菌棒出厂时已经几乎杜绝了杂菌二次污染的可能。加之在各乡镇负责技术支持与收购的二十多个工人,亲自负责菇棚的前期消毒,连吃住都在菇农家里,有大把的时间盯着香菇的生产。再加上公司对菇农的负责,连塑料薄膜、遮阳网等农资都以成本价出售,只要脑子没病的人,都不会去多此一举。
陈东一个衣冠楚楚的外乡人,开着一辆高档车去向菇农打听情况,即使装得再好,又能问出什么实话?好面子的农民只知道技术人员帮他们干的前期消毒,并不知道厂里的消毒管理有多严格,还不是跟他大谈培训课上学到的‘质量就是生命’?
“得了吧,你就是利用劳动成本低,让人盯着生产而已。”
被揭穿了的李家明也不在意,大家都是聪明人,假话真话还能听不出来?
对方来找自己合作,不也就是信不过本地人,又付不起高昂的工资,否则人家不会建一个生产基地啊?这年头,外商很吃香的,根本不愁找不到可以建基地的场所。
“阿明,要不这样,我购买你们公司的一部分股份。收购的价格,我们再提高一点,你看怎么样?”
墙外损失墙内补?
“可以啊,我们公司年回报率40%以上,按上市公司的市赢率估值?”
开什么玩笑,要是那样的话,陈东还不如花高价建一个生产基地呢。香菇是吃资源的,同古才多大地盘,有多少资源?
“东哥,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你做生意在行,办企业不行。不是我瞧不起你,你建不起来,最起码几年之内办不到。”
没喝醉的陈东就是个清醒的生意人,回想起菇农们对眼前这小子的赞誉,无奈地默认人家的话。若自己真有那么大的实力,何需主动来寻求合作?换句话说,从自己踏入同古的那一步起,就把日本香菇市场的空间、利润情况,变相告诉了人家。
别看香菇小,可其中的利润大,松本商社给‘山里人家’的收购价是57日元/斤,可日本国内的零售价是420日元/斤,即使扣除高昂的空运费用、关税,毛利也最少在50%以上。
更诱人的是‘山里人家’的产量上来了,看他们的规模年产数百万甚至千万斤都是迟早的事。虽说物以稀贵,产量上来了,利润率就会下降,可架不住量大啊,这么大的一块肥肉,而且是长期的,精明的陈东怎么可能放弃?
可这些情况,李家明同样知道,而且他还知道,松本商社给的价格很低,却并不低得离谱。大有大的难处,抛开150日元/斤的运费不讲,单日本人做事精细,对质量管控得严苛,一年派出多少技术人员盯着农户生产?还有垄断段木香菇外销的外贸公司,他们也得上下打点;加上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