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短篇奖有些出人意料,接下来还是看中篇和长篇吧。”
在现场,孙晓的获奖感言结束后,台下的掌声也是一波接一波,那些媒体更是对准了他,能够拿下晓星最佳短篇奖,也是实力的认可,最起码对他在教育系统里的评级,又会上升。
当然,显性的好处在于,在拿奖之后写的书,可以得到的利润就更大了。
过了好一会,镜头又是重新对准台上。
段老笑了一下,他的手上又是拿着一个信封。
“接下来就是中篇和长篇了。”
“是啊,接下来的竞争才是最激烈的。”
段老将信封拆开。
“接下来,我将揭晓第三十七届晓星最佳中篇奖的得主,它是——”
那些中篇奖的候选人,都是屏气看向段老。
“最佳中篇奖,是作家王辛的,《炸裂》!”
“是王辛先生的!”
“果不其然啊,王辛之前就是最佳中篇的热门,他这本《炸裂》写得是真的好,有乡土感和厚重感。”
现场掌声雷动,镜头也是对准过去,一个温文尔雅的男子站了起来。
段老笑了一下,继续念入选理由。
“《炸裂》,用一个村庄的发展史为切入点,反应出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前后发生的巨大变化,尤其是它对乡村所造成的影响和冲击,都是得到了具体体现。这是一本很有乡土感、深度感和厚重感的,改革开放对中国的乡村而言,影响是炸裂的,而《炸裂》这本书,对于帮助思考如何去帮助乡村的发展,效果也是发人深省的,从写作手法、意义和影响上来说,《炸裂》都值得入选。”
掌声再次雷动,然后又是王辛上台发表获奖感言。
一些人也是不由深吸了口气,网络上也是议论纷纷。
“晓星奖的获奖,大部分都还是现实主义为主。”
“不错,虽然现实主义很难畅销,但获奖的确是最容易的,它所带来的思考和影响,是其他无法比拟的。”
“之前不是有统计数据吗?十年来,非现实主义获奖的次数,加起来都没超过十次,长中短篇加起来,三十次没超过十次,几率已经很低了。”
“之前还是一个作家,写了一本魔幻现实主义拿奖。”
“接下来是长篇了,看下长篇吧。”
在王辛念完获奖感言后,又是最佳长篇的颁奖了。
这一次的颁奖,是颁给了一位叫做陆纤女士的《沉默的葬礼》,这一本长篇,主要是写的老北京的保护文物的一代家族,最终却以失败告终,许多具有极高价值的文物,最终是被销毁。
这本的写法也很高,获奖也是没有问题。
无数人也是在鼓掌,陆纤女士上台领奖发表获奖感言。
在大概二十多分钟之后,等到陆纤女士下台后,会下又是安静下来,因为接下来,是分量最大的一个奖项,晓星最佳文学奖!
每一个人都是抬头看着段老,而此刻网络上也是在议论。
“最重要的奖了!”
“是啊,你们说这个奖谁最有可能?”
“我觉得方迟的很不错,很有意义,应该会拿奖。”
“这个文学奖,考虑的并不仅仅是文学了,考虑的比之前三个奖范围还要广。”
“是啊,这个文学奖分量有些重,我也猜不到,三十多个作家,我觉得都有可能。”
“我也这么觉得,当然短篇作家除外,三十几次晓星奖,仅仅只有四次文学奖给了短篇作家。”
所有人都在期待,他们想要看看,这最为重要的一个奖项,到底会花落谁家?
“来了!”
“最佳文学奖了!”
“不知道是谁啊。”
所有人屏住呼吸,在场的一些人也极为紧张。
“接下来,我将宣布第三十七届晓星最佳文学奖。”
段老环顾说道,中气很足。
“这一次的最佳文学奖,获得者,是——”
所有人静气地看着段老,台下的人都很紧张,不过鲁迅倒是脸色平静。
能够拿下文学奖,才是晓星奖的重中之重。
“真是调死胃口了,段老真是。”
“快说啊,是谁啊。”
“是哪位作家?”
“这一次优秀作品这么多,绝对不会是之前选过的那些作家了。”
“但剩下的人也有三十几个啊。”
而段老将信封拆开了,继续念道:“获得这一届晓星最佳文学奖的是——”
“这一届晓星最佳文学奖的获得者——”
“他的名字是——”
所有人都睁大了眼睛,而段老大声说道:“南星学院老师,鲁迅!”
苏轩本来都是不抱希望了,听着这一声,骤然是猛地抬头!
一旁的史大明也是惊叫了一声!
旁边坐着的另外一名作家,也是满脸愕然!
不少人更是傻了!
什么?
晓星最佳文学奖的得主,竟然是鲁迅?
那些网络上的人,也是惊呆了。
“我去,自己没听错吧?”
“是鲁迅?”
“卧槽,我以为他都在最佳短篇落选了啊,没想到竟然拿下最佳文学奖了?”
“天啊,不是说很难落到短篇的作家头上吗?”
明泽大学,一些人也是目瞪口呆。
“我去,不会吧,他拿下最佳文学奖了?”
“天啊,真不可思议!”
和最佳文学家比起来,最佳短篇奖的分量,还是太轻了,根本就没法比!
现场也是被震住了,直播上的网友也是被惊到了。
第237章 若没有火炬,我便是唯一的光
现场所有的人都是看向了鲁迅,他们的眼中还有着惊讶,但随即,现场有掌声响起。
“老师真的拿到奖了!”
南星学院的学生也是极为高兴,甚至是欢呼了起来。
苏轩愕然了一下,骤然之间反应过来,也是极为激动,真的颁给鲁迅了?
段老笑了一下:“《狂人日记》虽然只是一部短篇,但毋庸置疑,它的文学性和写作手法,都是极为高超的,通过虚构一个有幻想迫害症的人,来映射现实,尤其是它所造成的影响,推动刑法的完善,这都是任何一部不曾做到的。
这一篇,具备高超的文学价值和现实意义,所以,这一届的最佳文学奖,由鲁迅摘获。”
在段老说完后,现场所有人都是鼓掌起来,他们笑着看向鲁迅,脸上也是有着敬佩。
的确,从现实意义的角度来说,他们在场所有人的,都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狂人日记》,这一部,当真是让他们惊为天人。
苏轩也是高兴得脸上通红的在鼓掌,鲁迅站了起来,朝着四周微笑了一下,随后朝台上走去。
段老笑着点了点头,将奖杯交给了鲁迅。
“请发表获奖感言。”
鲁迅站在了台上,下面的所有人都是看着他,现场也是逐渐安静了下来。
微博上面一些黑他的网友,也是仍然愤愤然,他们的心中,仍然不服。
鲁迅环顾了现场一下,随后开口说道:“承蒙举办方将这个奖颁给我,让写作这件事上,又增添了一些意义。”
他顿了顿,“入场前有一位记者问过我写作的意义,这与我最近一直思考的一件事也有关系,我想再重新回答一下这个问题。想必大家也都知道吧,我的名声,在微博上,大抵是不好的,不然又何有大炮一说呢?”
现场不少人笑了出来,没想到鲁迅还有自黑的精神。
“不过,大炮便大炮吧,这也算不得什么大事,只是最让我讶异的是,倒也有不少青年,给我写私信发评论,辱骂、中伤、也都尽有,亦有人说不过是只会嘴上说说,冷嘲热讽,不由让人垂头丧气。”
所有人都是看着鲁迅的演讲,现场的人都是抬头听着,那些网友也是看着鲁迅的演讲,不过他们中一些人也是内心一突,这个鲁迅,竟然会拿这个当演讲?
不过,他到底要讲什么?
“这些中国青年的意思,大抵是没有本领,便不要自作聪明,甚至闭嘴才好。想来在偌大的中国,类似的人很多,专劝人自暴自弃、打击令其灰心丧气的。
由此不由想到中国的传统。
凡中国人说一句话,做一件事,倘与传来的积习有若干抵触,须一个斤斗便告成功,才有立足的处所,而且被恭维得烙铁一般热。否则免不了标新立异的罪名,不许说话;或者竟成了大逆不道,为天地所不容。
这一种人,从前本可以夷到九族,连累邻居;现在却不过是发一些私信罢了。但意志略略薄弱的人便不免因此萎缩,不知不觉的也入了所谓的‘键盘侠’一类。”
现场的人,都是听得一阵诧异,鲁迅仍然在讲。
“所以现在的中国,社会上改革进展困难,学术发明不多,美术上创作成果寥寥;至于多人继续的研究,前仆后继的探险,那更不必提了。国人的事业,大抵是专谋时式的成功的经营,以及对于一切的冷笑。
但冷笑的人,虽然反对进步的事物,却又未必有保守的能力:即如鲁大炮这个称呼,那些人固然看不上我,但他们也提不起笔,写不出寥落几语。照他们的理论,自己早就应当闭嘴不言了。
却又不然,那些人,只是莫名其妙的冷笑,只是莫名其妙的恶毒之词。
中国的人,大抵在如此空气里成功,在如此空气里萎缩腐败,以至老死。”
“我想,人猿同源的学说,大约可以毫无疑义了。但我不懂,何以从前的古猴子,不都努力变人,却到现在还留着子孙,变把戏给人看。还是那时竟没有一匹想站起来学说人话呢?还是虽然有了几匹,却终被猴子社会攻击他标新立异,都咬死了;所以终于不能进化呢?”
……
“所以我时常害怕,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倘若有了炬火,出了太阳,我自然心悦诚服的消失,不但毫无不平,而且还要随喜赞美这炬火或太阳。
因为他照了人类,连我都在内。
我又愿中国青年都只是向上走,不必理会这冷笑和暗箭。
真的,人是一个浊流。也只有海,能容这浊流干净。圣人才为海,在圣人眼里,能容下大侮蔑。
我不是圣人,但纵令不过一洼浅水,也可以学学大海。
毕竟横竖都是水,可以相通。
几粒石子,任他们暗地里掷来;几滴秽水,任他们从背后泼来就是了。
所以,我仍然会写作,若是能让中国的青年有所帮助,便是我写作的意义。”
在场所有人,眼中都或多或少有着震撼看着鲁迅,而任风看着礼堂里的屏幕,也是敬佩。
他的文章之所以如此辛辣尖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国人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现场,也是掌声雷动。
史大明也是颇为感叹,这一次的晓星文学奖,鲁迅当真是横空出世,或许也只有他这样有胸怀的人,才真的能写出如此吧。
一些听完演讲的年轻人,也真的不由有些沉默。
段老走上了台,开口说道:“其实这一次文学奖竞争很激烈,但当时委员会经过激烈争论和考虑后,最终还是决定将文学奖颁给鲁迅先生。
因为,对整个社会来说,我们可以恨他、骂他、不喜欢他、不屑于他,但是,我们不能没有他。”
第238章 考核来临前
晓星奖的落幕,以鲁迅的演讲结束,这一番演讲,也是非常经典。
更是有不少人,将鲁迅的这番演讲,直接写成了文本,发到了微博等各个社交网站上去。
“鲁迅的文采,真的很厉害。”
“我不知道为什么,听鲁迅当时讲的时候,好像内心深处莫名被震到了一下。”
“说实话,很多人都是跟风黑鲁迅,说什么鲁大炮,但他们都没真正看过鲁迅的文章,我可以说,没有对这个社会的热爱,是写不出这种文章的,只不过鲁迅的热爱,是嬉笑怒骂而已。”
“此后若没有火炬,我便是唯一的光,天啊,我好喜欢这句话。”
“以后我真的不黑鲁迅了,段老说得对,这种人感觉像牛虻,可以不喜欢他,但这个社会真的需要这种人。”
“我也觉得,这种人其实和新闻行业存在的意义是一样的。”
这件事结束,苏轩也是趁机在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