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苇如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蒲苇如丝-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哎呀,三个哪。”他在上面兴奋地嚷起来。
  “我把窝端下来吧,要不我怕把蛋挤坏了。”
  “那样啊,好吧,好吧,不要弄坏了。”
  就这样,一个喜鹊窝就此失踪了,喜鹊一定伤心极了。但那时,诗怡多高兴啊,绿皮的喜鹊蛋,很是诱人的。诗怡放在衣柜上珍藏了许久。
  选矿场销路不好,快倒闭了,工人们都另寻出路,英杰学理发去了,剩下的张弛也只好找别的事做了。
  村里头穷乡僻壤,要干点事是很难的,于是,张弛选择了到外地打工,临行前的晚上,他来找诗怡告别,看的出来,他很舍不得诗怡。
  他们漫步于林间,星星眨着眼睛,透过树隙瞅着他们。诗怡也就那样,没什么特别的感觉,张弛有点心情沉重,走了一阵停了下来,他靠着树,闭着眼睛,不知在想什么。
  过了一会儿,他张开眼睛,直愣愣地盯着诗怡,像是要把诗怡看进心里。他拉着诗怡的手顺势把她带到他的怀里,他抱着诗怡,紧紧地抱着。诗怡能听到他粗重的呼吸声,他先是亲诗怡的脸,继而就寻找诗怡的嘴,他有侵略的意味。诗怡条件反射似的头向后仰,他干脆用胳膊圈过了她的头,诗怡终于无处可逃,张弛的嘴堵在了诗怡的嘴上,有一股淡淡的烟味儿,这样亲密的接触诗怡感觉不可思议,张弛还会用舌尖挑逗诗怡,也许张弛感觉很奇妙,诗怡就想着挣脱他,初吻就是甜蜜而羞涩的感觉。
  张弛可算吻到诗怡了,心情大好,挨着诗怡给她展望两人的未来。他说他挣了钱,就马上娶诗怡,他一天都不想和诗怡分开。
  

  ☆、前车之鉴

  
  虽然妈并没有要彩礼。诗怡觉得应该有房子有家俱才能成家,要不然,心里就不平衡。
  张弛走后,诗怡有时会到他们家呆会儿。那时,他哥已经结婚,他嫂子伶俐是个聪明能干的女人。她很会说话,由于是一个村,就知道她是未婚先孕,结婚时和张弛家闹得挺不愉快的。前因后果无非是为了要点东西。农村都那样,女人一旦怀孕,男方就有恃无恐,他们该给的也就想省了,尤其像张弛他们家儿子多,能省当然就想省了。伶俐总是和诗怡说这一摊子事儿,诗怡呢,就边逗孩子边听。
  她们之间的事儿,诗怡也不便多说什么,自己还没过门,现在张弛她妈对自己很是不错,诗怡就逗伶俐:“你呀,孩子都这么大了,还想以前的事儿干嘛,你们现在不是什么都有了么。”
  “有啥了,我就是让你当心点,千万别早早有孩子,他们家可不安好心了。”她原来是在提醒诗怡了。
  “ 看你说的,我们哪有你们那么大的热情,都怪你,你还唠叨,你还不是怕人家不爱你吗。哎,是不是你勾引的人家,看大哥那人多腼腆。”
  “死妮子,我好心给你提个醒,你倒说上我了,我以后可真不看你了。”她居然也脸红了。
  “瞧,脸都红了。”诗怡指着她的脸,笑眯眯地说。
  “哎,听说要给你们盖房呢,还是全砖,诗诗,你可比我们强,看我们不就是个破土房么。”伶俐还有点嫉妒诗怡。
  “一年一个变化,你们这房子当初也是新盖的,你忘了吗?”诗怡劝解她。
  “那倒也是,今天中午就在我家吃饭吧,我给你做粉条,你不是喜欢吃吗?”她很诚意地留诗怡。
  于是,诗怡就在她们家吃的午饭。大哥开四轮车拉石头,人很老实,不多说话。
  张弛一个星期一封信,那火辣辣的书信让诗怡感动。他在一个工地干活,铺油毡,说前几天熬沥青时烫了手,都起泡了,诗怡有点担心他。他们工头对工人不太好,说话也毫不客气,他说,发了工资就不干了。
  那也好,他在时,成天来家好几次,他不来倒好像少了许多东西。但诗怡并没有那么说,只是让他多忍耐一下,今年天旱,庄稼长势不好,能收个种子就不错,回来也是无所事事。
  若昊最近打算结婚,他和倩如形影不离。妈呢是真的要走了。是村里的熟人介绍的,妈很相信那个媒人。去了男方家一次,听说,那里各方面条件都好,以后让因昊有个好的环境。
  诗怡知道无力让妈改变心意,而一旦若昊结了婚,也就都没个住处了,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萧宸从未间断地给诗怡写信,也不管诗怡是否回信,就是不放弃。
  村里头送信的邮递员奇怪地问:“你对象不是在天津了,怎么老有北京的来信?”
  “哦,就是一个同学而已。”
  邮递员半信半疑地看了看诗怡,笑了笑走了。
  初中时还有一个好朋友,她姐和诗怡一个村,她经常来,诗怡就告诉了她萧宸来信的事儿,她比诗怡大4岁,很有经验。 
  “你不回信也不行,这回你就写信告诉他,他的来信你看也没看,都烧了,让他彻底死心。”
  “那,那让人家多伤心啊!”诗怡并不想伤害萧宸。
  “怎么,你不让他伤心,你的张弛就要伤心了。时间长了,他会不知道你有北京来信?”说的有板有眼的。
  “好吧,我会写信告诉他的。”诗怡下定了决心,可回家后提笔却不知道要怎么写。
  有这么一句是很决绝的“有些事情你不必问,有些人你永远不必等。”诗怡觉得够明白了。可事实是,萧宸一如既往地来信,诗怡干脆不理他了。
  

  ☆、相依为命

  
  若昊还没结婚,妈就提前走了,她说要看看那个人是否可靠,能否带因昊。她之前先带诗怡她们去了一次。那里是个好地方,一年两茬庄稼,水浇地,旱涝保丰收。村边就是大马路,马路两边全是卖旧车配件的,那一带的人们全是在摊上发了财,房子比诗怡老家的好。
  而妈找的这个人看上去很老实,是个实实在在的庄稼人。三兄妹去了以后,他们的亲戚朋友都很热情。和妈呆了几天,就都回家了,把妈一个人留在了那个陌生的地方,几个人都泪如雨下,难舍难分。
  回来后就是兄妹三人相依为命的日子了,那段日子是父亲去世以后,三兄妹最亲最知心的日子。
  就快到中秋节了,每年秋天,村里的人们都做贩卖牲口的买卖,离内蒙近,若昊也加入了贩卖牲口的行列。临走时,他给诗怡和因昊买了月饼,水果一类的食品。他也很不放心,一遍一遍地叮嘱。
  “诗诗,晚上早早把大门锁好,不要和因昊出去,我不在,村里人都知道。”
  “哥,没事的,我们会很小心的。”诗怡想让若昊放心去挣钱。
  “因昊上学不在家,你可以去倩倩那里呆着,她妈打麻将,很少在家,家里就她一个人。”他考虑周全,把他对象都包括在内。
  “因昊放假,你忘了吗?你是担心倩倩吧!”诗怡故意让气氛不那么伤感。
  “怎么会,你这丫头。”若昊笑着说。
  “行了,行了,哥你也太婆婆妈妈的了。”因昊在一边接上话了。因昊最近也懂事不少,不再惹是生非,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
  和若昊同行的几个人在外面催促,若昊也就没时间多说什么了,他给时怡留下了一些钱,让她们想吃啥就买点啥。以前并没感觉到若昊会是如此细心,或许是由于爸妈都不在身边,他也多了一份长辈的责任。
  若昊走后,诗怡和因昊就相对孤单了许多,两人就经常带树林里玩儿,通常是玩到太阳下山才回家。
  因昊说是不惹事了,但也免不了淘气,时常带着一帮小孩子在院子里闹哄哄的。他玩的对象不是比他小的,就是比他大的,他说那是聪明人的选择,比他大的听他的,比他小的让着他。
  今天,他又带着一群孩子,在院子里生火做饭,说是熬稀饭。小孩子们被他指挥的一会儿要水,一会儿要米,弄得诗怡也是忙忙活活的,不大一会儿,因昊灰头土脸地盛了半碗米汤端进来了。
  他兴高采烈地说:“姐,你先尝尝。你肯定没喝过这样的粥。”什么粥这是,都看不到米,再想想那熬粥的破铜,真是没胃口。
  “我刚才吃月饼了,你快和你的小朋友喝去吧。”诗怡勉强喝了一口。
  “好不好喝?”他还非得诗怡夸他几句才甘心。
  “好喝,美极了,你这小子。”诗怡拍了拍他的肩膀,他才心满意足地走了。
  因昊的活泼好动确实带给诗怡不少快乐,还有他的那些新鲜事,常常是伴着诗怡入睡。这不,他又在讲个没完没了。
  “姐,下午我们去了一个好地方,你猜是哪里?”
  “我不知道,你那么刁钻,天知道你能跑到哪里。”
  “你知道吗?咱们东山有个山洞,今天我们下去了。我们还带了蜡烛,里面很高的,都能站着走,就是里面太黑,走了一半又退回来了。”
  诗怡吃了一惊,坐起来,不高兴了。因为诗怡早就听说东山有个山洞,早些年为躲敌人挖的,年久失修,人们说快塌下去了。
  “你去那里干嘛?玩着玩着就有了新花样了,那里都快塌了,以后知道你再去,我一个星期不让你出去!”诗怡很严厉地责备因昊,她害怕极了。
  自从放弃去世以后,诗怡就特别关心因昊,她希望自己未完成的学业因昊能够完成,诗怡鼓励他好好学习,不要辜负了父亲的期望,有时说着说着就掉眼泪,因昊也半懂不懂地抹眼泪。他第一次看见诗怡生气,就瑟瑟缩缩地说:“姐,你不要生气,我再也不去了。”看见他紧张害怕的样子,诗怡不说话了。为了逗诗怡开心,因昊又继续他的大论。
  “姐,你知不知道,我们今天吃什么了?”诗怡不想搭理他。
  “我们今天烧蚂蚱腿了,可香了,我明天带你去尝尝。”
  诗怡扑哧一声笑了,她还没听说过吃蚂蚱腿的呢!因昊看见诗怡笑了,自己得意坏了。就这样,他说着说着,诗怡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睡着了。
  这样的情形已经习以为常了,使姐弟两个人有了一种深深的默契。
  

  ☆、难忘的中秋

  
  中秋节那天,诗怡和因昊草草吃过了饭,抱着他的篮球到了后山,目的是能看见公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诗怡和因昊都希望妈能回来,若昊刚走没几天,肯定回不来,毕竟那年诗怡踩20岁,只是一个大孩子而已。
  山坡上有许多坑,诗怡站在山顶投球,因昊在坑里接球,这样,即使接不住,篮球也会掉在坑里,而不至于滑下山坡。
  因昊玩的特别开心,他太小了,只要有好玩的就能满足。
  “姐,你干嘛了,快投呀,我都接下来100多个呢,历不厉害?”
  “厉害,你真厉害。”诗怡言不由衷地说,而眼神瞟着公路。
  按时间的计算,妈早该回来了,但诗怡还是希望她可能误了早车。于是,又和因昊传球,在等着下一班车的到来。
  就这样,一班又一班车过去了,始终没看到妈回来,言看着天就黑下来了,诗怡和因昊垂头丧气地回了家。今天是个团圆的日子啊,因昊很伤心,诗怡多难过不说,但她不愿意因昊难过。
  “因昊,哥不是给咱们买了哈密瓜了,咱俩切一个。”一天了,诗怡和因昊都饿了。
  听到切哈密瓜,因昊跳了起来:“我去拿刀,我来切。”他也算是个小男子汉吧,如果不是因昊,诗怡也许就哭了。
  诗怡抱出一个五六斤大的,若昊真厉害,这么大一个,因昊比划着怎么切好。
  “姐,是竖着切,还是横着切?”他问。
  “哪有横竖了,你就切吧。”得到诗怡的许可,因昊嚓一刀就切下去了,划成小条以后,先给了诗怡一块。
  “因昊,你尝尝,好不好吃?”这是什么东西,甜不甜,咸不咸,一股子菜水味儿。这时,因昊也吃了,他连声说:“不好吃,不好吃,这那里是哈密瓜,没菜瓜好吃呢。”还真是那么回事。
  可是,两个人都饿了,诗怡就突发奇想“因昊,我今天给你来个炒哈密瓜,怎么样?”
  说干就干,把皮削掉,切成细丝,还放了少许辣椒,一道炒哈密瓜出炉了。因昊先吃的,他嚷道:“姐,真挺好吃,又甜又辣,我从来没吃过这味儿。”
  “你吃过就怪了。”诗怡说着也尝了尝,果然很特别。生吃哈密瓜不甜,炒熟了甜味儿特浓,加上辣椒的味道,诗怡和因昊还真没少吃,由于忙于做饭,炒哈密瓜,把些许的忧伤也抹去了。
  “因昊,这可能是我们两个人在一起过的唯一的八月十五,以后不会有这样的机会了,这炒哈密瓜就当成咱俩的秘密菜,好不好?”诗怡提议。
  “好呀,我想别人也没吃过。”因昊笑着说,他有一嘴整齐洁白的牙齿,这是诗怡和若昊比不了的。
  “咱们看月亮吧,许个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