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华锦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荣华锦绣-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文大老爷和李氏出来了,两人脸色都不大好看。看见挺拔的儿子和亭亭玉立的女儿心中安慰,笑着问兄妹三人:“都挑了什么?还不快去给祖父道谢?”
  兄妹三人应是,进立鹤堂向文老太爷道了谢,文老太爷还奇道:“今个儿绣姐儿怎么知道给我老人家留点好东西了?平日里可是恨不得把我那库房都搬走…”
  文锦绣笑道:“那是您好东西太多,我只拿了一两件心中不甘,寻思着找个由头全都纳入囊中呢!”说着告了退和文大老爷和李氏回了芳正院。
  文大老爷带了两个儿子去了外院处理事务,文锦绣陪着李氏在芳正院的花厅看账册听管事妈妈回话,学着管家。文锦绣几次想问李氏关于她和妆姐儿出嫁和嫁妆是怎么回事,可碍于有婆子在,不好问话,便歇下了心思,准备另寻时机,低下头认真看账。
  其实文锦绣并不十分乐意这些琐事。毕竟穿越前她就是干的会计,对一样东西再热爱,等它变成了职业,估计就再也喜欢不起来了。看账册对文锦绣来说就像本能一样的事,毕竟这是她上辈子吃饭的技能。
  而李氏经过开始的惊讶之后,心情也由惊转喜,感叹文锦绣不愧是文家的女儿。又想到今天公公说的两户人家,一时间心情复杂,看账这本事,在公卿之家,怕是要落下精于算计的名声,让人瞧不起…又觉得女儿这样洞察世事,在哪家都应过得很好,心下又十分欣慰…
  看着账册一上午很快就过去了,小丫鬟来问午膳摆在哪里。李氏问道:“去外院问了大老爷和两位少爷了吗?”
  “已问过了,大老爷说摆在外院,让太太不必等了。”
  李氏问文锦绣:“那咱们摆在东暖阁可好?你想吃些什么?”芳正院的东暖阁开了窗子可以看见文家内院的春熙亭,那里种了各色花木,又引进活水,蓄了个新月状的湖,起名湃月,更是养了一对仙鹤在林间湖畔。
  文锦绣击节称好,道:“让丫鬟把窗子开了,春日里春熙亭的景致正好。给我上个八珍,再来个水晶肘子。”
  李氏溺爱的爱着她,摇头笑道:“吃那么多肉也不怕不好克化,让厨房上些瓜果,再端碗山楂水来。”文锦绣就扑向李氏怀里腻道:“我喜欢娘嘛。”
  李氏一点她鼻子,道;“这么大姑娘了也不害臊。”想到女儿快则今年,慢则明年就要出嫁,心里又不是滋味起来。好不容易十月怀胎生下来,一点点养的这样品貌,却要送给别人家做媳妇,看婆婆眼色…
  文锦绣见李氏神色略有伤感,拉了她起来,抱了李氏的手臂道:“我们去东暖阁,先看会子风景再说,不操心这些事了!”丫鬟忙忙打了帘子,服侍母女二人出去,又打了水拿了帕子去东暖阁服侍母女二人洗手净面。
  如今刚进三月,草木发芽,柳树生枝。春熙亭许多花儿已经打苞,一眼望去只见一片嫩绿的颜色,又有各色花骨朵点缀其间,似开未开,十分赏心悦目。湃月湖的水澄碧透蓝,好似一汪翡翠,那两只仙鹤在其中悠闲散步,头上的红缨鲜艳欲滴。
  “真真一幅人间美景!人生当快意如此!”文锦绣夹了烤的油滋滋的切得薄薄的一片的牛肋,往调了酱料的小碟子里一滚,送到嘴里,微焦的肉卷着酱汁儿,鲜嫩爽口,美味无比。文锦绣舒服的一叹,什么事都抛到了脑后。
  李氏瞧她十分享受的样子,不忍拂了她的兴致。又感叹谁家这样养女儿?这般的肆无忌惮生做男儿身到能落个风流不羁。想着不能这般由着她,嫁人了可如何是好。于是略带告诫的瞪了文锦绣一眼,道:“食不言,寝不语。一个女儿家,学什么魏晋名士!”
  帘子外有人影晃动,李氏皱了皱眉,吩咐边上的小丫鬟:“去看看是谁,有什么事禀。”丫鬟应诺出去,不一会就带了一个小丫鬟进来。
  小丫鬟一进来就急急的道:“禀大太太,二奶奶发作了!”
  文锦绣一惊,罗氏才八个月身孕…
  李氏却是十分镇定。训斥道:“慌什么!二奶奶身边的妈妈婆子呢?什么时候发作的?到了产房没有?去外院给二爷报信了没有?如今情况怎么样了?”
  连珠炮一般的问过去,那小丫鬟也清醒过来,清清楚楚的道:“午初发作的,发作后就挪动到了产房,大太太赏的万妈妈和产婆都在,已经遣了人去外院给大老爷和二爷报信了。”
  李氏这才满意,吩咐身边的南妈妈赏了她一两银子,才道:“你先回去,让二奶奶别急。我过会子就过去。”小丫鬟接了赏,回头报信去了。李氏也回头对文锦绣说:“吃完我们就过去。”
  母女二人匆匆用完饭,往文锦绍住的呈枫轩去了。
  到呈枫轩的时候大老爷和文锦绍兄弟二人还未到。文老太爷派了赵妈妈过来查看情况,显然十分关心这个二孙子。三房的三太太还在“病中”,只派了贴身的婆子来问,四房的四太太周氏却亲自过来了。
  周氏长得十分漂亮,眉飞入鬓,凤眼明亮,嘴唇饱满。虽然已经三十出头,瞧着却只是二十许人,她可是比文四老爷文淮还要大两岁。周氏穿着青绿色缠枝花潞绸棕裙,缃黄色的素面云锦右衽衫,却套了件桃红色遍地金杭绸褙子,整个人就像含苞待放的牡丹一样鲜艳亮丽。
  李氏忙招呼四太太:“四弟妹怎么来了,统哥儿和婉姐儿怎么办?不过是生产,生下来给你们报个信儿就是了!”
  文锦统是周氏的次子,兄弟行七,今年七岁;文玉婉是周氏的长女,姐妹行四,今年三岁。
  周氏笑道:“统哥儿和婉姐儿交给乳母就是了,何况还有那么多丫鬟婆子。”
  李氏十分感激,一行人在呈枫轩的厢房等。
  不一会儿文大老爷和文锦纯文锦绍回内院,文锦绍更是急的额头冒汗,抓了旁边的丫鬟婆子问:“穗娘怎么了?生了没有?”急不可耐的样子让屋里紧张的情绪放松了些。
  周氏掩袖而笑,善意的道:“无怪他,当年你大嫂生筠姐儿,还是二胎,纯哥儿不一样守在门外巴巴的等?可见天下做父亲的心是一样的。”
  李氏安慰文锦绍道:“你四伯母说得对,你媳妇是头胎,一时半会的很正常,你也别急,产婆和万妈妈都在里边呢。”说着就赶文河文锦纯父子:“你们就回外院继续处理事务吧!等在这里有什么用?”
  古时候认为产房是污秽之地,男人是不能进去的。文大老爷经历过李氏和小李氏生产,知道自己帮不上忙,便带着文锦纯走了。
  文大老爷和文锦纯前脚刚走,就有丫鬟来禀:“大奶奶来了!”小李氏随后就急急的走进来,问道:“怎么就发作了呢?这才八个月啊?我上午才来瞧过她,劝她放轻松点…”看见一大家子在这,不由停了声音,行礼道:“婆婆,四伯母,二叔,二姑…”
  小李氏出生读书人家,知书达理,罗氏虽是武将家庭,为人却豪爽利落。小李氏和罗氏虽然是妯娌,感情却十分要好。周氏拉了她的手,示意她别急:“大叔和大侄子刚走,这儿有你婆婆和我呢,大侄媳妇你别急…”
  李氏也点头道:“正是如此,你去瞧瞧穗娘,开导开导她,然后回去吧!仲哥儿和筠姐儿都还小!”小李氏看向文锦绍,后者向她点了点头。李氏依言进去,小半个时辰才出来,眼睛红红的,禀了李氏和周氏后便回去了。
  可是到晚膳十分罗氏还没有什么动静。周氏坐不住了,文锦绍更是急的在产房门口走来走去。李氏便道:“四弟妹先回去吧,统哥儿和婉姐儿还要人照顾。这生孩子,你我都是过来人,一时半会哪成啊?”
  周氏见她说到了自己心坎儿上,便也不再客气,道:“那今个儿是我对不住了,赶明儿大嫂抱了孙子我再好好道贺。”
  “那就借弟妹吉言了。”李氏笑着将周氏送出了门。回头便赶文锦绣:“你也先回去,这哪有你什么事儿!”
  文锦绣看母亲虽然表面平静,知道她其实也十分焦急,又看二哥这样。想着女人生孩子这种事自己又没经历过,在这反而添乱。就带着青杏青葡,和文锦绍打了个招呼回去了。
  可是文四奶奶的吉言到底没有成真。次日凌晨,罗氏生下一名女婴。
  ?

☆、洗三(上)

?  文锦绍却是十分欣喜。抱了女儿不撒手,还和罗氏商量着洗三礼怎么办。
  第二日文锦绣难得起了一大早,匆匆用过早饭就来到呈枫轩。进了正房,只见文锦绍怀里抱着一个大红绣百子戏婴的包被,轻轻的摇动,嘴里还不知道念叨着什么哄孩子。
  文锦绍眉目清秀,虽然读书习武不成,可有底子,如今神色虽然憔悴,一双眼睛却炯炯有神,有一种温和含蓄的气质。他穿着天青色素面道袍,已经皱巴巴的了,怀里的大红绣百子戏婴包被裹得严严实实,看不见里面孩子的模样,可文锦绍的笑意似乎要漫到眉梢。
  二哥本来就是幽默风趣的人,只不过二嫂怀相不好才满怀忧虑,如今二嫂生产,二哥也欢快起来。文锦绣抿了嘴笑,喊了一声:“二哥!快把我侄女给我瞧瞧!”
  文锦绍闻声抬头看她一眼,十分笑意马上变成了十二分,道:“什么你侄女!这是我女儿!”见文锦绣上前,小心翼翼把怀中包被拉开了些许,露出小孩子红红的脸和稀稀拉拉的头发来。
  “你二哥二嫂的女儿,怎么样?漂亮吧?”语气十分自豪得意。
  
  你女儿还不就是我侄女?文锦绣暗笑。
  伸头仔细瞧了包被里的孩子,瘦瘦小小的,因为刚出生没多久,五官还没张开。眼睛紧闭着,嘴巴略张开,红红的像个猴子一样,根本谈不上什么漂亮。文锦绣正想调侃几句,那孩子却好像知道文锦绣在看她似得,吐了个泡泡。
  文锦绣的心都化了,惊喜道:“呀!她朝我吐泡泡!”文锦绍不满的“哼”了一声,抱着孩子转过身去。
  “别计较了嘛!取了名没有?要不我来取?叫‘筝’怎么样?这么可爱,一定是个男孩子!”文锦绣马上跟上,不依不饶的问,话还没经过脑子,就脱口而出。
  文锦绍听她的话喜色少了几分:“我和穗娘一起取了‘笙’做名字,就叫湘笙。这话你别在你二嫂跟前说,虽然我和爹娘都不在意,可你二嫂有些想不开…”
  罗氏进门已经三年了,第二年才怀了头胎,还是个女儿。上头有个进门六年已生了一儿一女的小李氏压着,偏小李氏还是李氏的侄女…就算丈夫公公婆婆都不在意,可旁人自然会议论,妯娌间也自然会比较…
  文锦绣知道自己说错了话,不好意思道:“哎呀,我说错话了!我怎么会在二嫂跟前说!娘喜欢女孩大家都知道的!你怎么不劝劝二嫂!”
  文锦绍有些无辜:“我已经劝了…”文锦绣忙转了话题道:“我去看看二嫂!”说着一溜烟跑去了产房。
  罗氏还在熟睡,脸色有些苍白,显然生产用掉了她的全部力气。她头上系着大红色五蝠图案的额帕,一双平日里藏了无数锋利和妩媚的浓眉都掩盖不了她的虚弱。
  文锦绣一叹,这就是这个时代女人的命运,就连出身武将,平日里豪放爽利的罗穗娘都避免不了,她自己呢?未来又在哪里?是不是也要相夫教子陷进无穷无尽的宅斗之中呢?
  想起了分家和出嫁的事,好不容易收拾好心情,转头向一边的丫鬟婆子询问了几句罗氏的情况,文锦绣低声嘱咐了几句,出了产房。
  回到正房,文锦绣对文锦绍道:“二嫂好睡着呢!我就没扰了她。”又问起洗三的事宜来:“是不是要大办?准备请多少人?毕竟是二哥你的第一个孩子,也是大喜事…”
  文锦绍把孩子交给乳娘,吩咐她下去给孩子喂奶,看着乳娘进了厢房,才道:“上头还有长辈,就不大办了。就请些平时要好的人家,外院十五桌,内院三十桌,五十两银子的席面…”
  “五十两银子会不会太少了?…”文锦绣沉吟。
  “不过是个女儿…你二嫂怕人家说我们不知深浅…到时候的布置还要麻烦二妹你…”
  文家是商人,实在是个不受待见的行当。当权者觉得商人赚取差价不事生产碍了小农人家的路子;农民觉得商人虽然地位不如自己,但日子过得比自己好多了。一件事,你排场大了要说你满身铜臭,排场小了要说你小家子气,排场合理得体还要说你装清贵…简直打哪哪不是人…
  文锦绣笑着应承:“这有什么麻烦不麻烦的?都是兄妹,笙姐儿可是我侄女!当时候一定帮你们办的漂漂亮亮,不让人家小瞧了我们笙姐儿!”说的文锦绍也期待起来,打起精神道:“我去外院问问爹请那些人家,你也去娘那里吧!”
  兄妹两就这样分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