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化兵的故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防化兵的故事-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这是稍微夸张一点,你较什么真呀。其实,我还是挺满意连队的伙食,到底是正规编制的连队,比新兵连的伙食要好无数倍。”朱小木说。
  “你以为所有连队的伙食都这样好?错!我们连队的伙食不仅比新兵连强,而且比一般连队也要强。”肖吉林解释说。
  “咋,为啥呢?不都是在野战军吗,难道同一个军种伙食还分个一、二、三等不成?”胡小舟不解地问。
  “同在一个军里不假,但我们是防化兵!连长上课时不是说了吗,防化兵是特种兵。特种兵训练强度大、体力消耗也比一般连队士兵要大得多。尤其是夏天训练,穿着防毒衣十几分钟,里面的衣服全湿透,有时甚至可以倒出汗水来,所以我们每天的伙食标准要比一般连队稍微高出几分钱。”
  “几分钱的差别就这样大,真不错咧。”胡小舟很知足地说。
  “你以为连队伙食好,就是靠加的这几分钱呀?这只是一个伙食标准,真要吃好,里面的学问大着呢。简单地说,一个是发动全连同志业余时间搞好副业生产,多种菜,种好菜;再一个是想方设法办好连队的养猪场,多养几头大肥猪,逢年过节宰一头,用生产副业弥补,那才能实实在在地改善伙食;
  当然啦,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要会做,要把粗粮做得像细粮一样好吃,把青菜做得花样不断翻新,让你天天吃都有吃不厌的感觉,这可是一门技术活;比如说炊事班中午做的蛋汤吧,那么大的一桶汤,只放少许青菜叶,外加几个鸡蛋,可全连吃饭有百十来号人,怎样增加食欲,让大家看着就想吃,这些你们就不知道了吧。”肖吉林绘声绘色地说。
  “你也才来连队几天时间,怎么知道得这么多?”朱小木真有点不明白了。
  “不知道还不兴问呀,多和老兵接触,找机会和他们聊天。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他们当兵时间长,比我们懂的多,虚心请教一下,这不丢人。”肖吉林性格直爽,有啥说啥。
  “这话我相信。说到炊事班做的鸡蛋汤确实叫绝:一大桶汤抬上来,上下全是一片一片的大蛋花,看了就想吃。可是用瓢打上来的,却基本上是清汤。人不多的时候我尝试了几次,有意捞都捞不着,人多时就更不好意思慢慢捞了;这蛋汤就好似墙上画的烧饼,中看不中用。也不知炊事班是怎么做的。” 说到高兴处,胡小舟也想起了每天中餐都有的大桶菜汤。
  “那是你打汤的水平太差,你看人家肖吉林,碗里总是有很多蛋花,这就是差别,不服不行吧。”刘华故意逗他玩。
  “咋,这你也看见了?我可没坐你旁边呢。”肖吉林学着胡小舟的语调,故作生气地说。
  “是啊,你这一说提醒我了,我前两天就发现你碗里的蛋花真的比我的要多,我一直想找你讨教,但班长坐在旁边,实在没好意思开口,快说说,你有什么绝招?”胡小舟好奇地问。
  “你都说了,这是绝招,绝招怎么能随便外传呢?”肖吉林故意卖起了关子。
  “这可不是外传,我们都是一个班的战友,应该算是自己人。对了,好象明天轮到你打扫食堂卫生吧,要不这个差事我来帮你做?”
  “此话当真,不会反悔吧?”肖吉林就怕打扫卫生,尤其是冬天,现在有人主动提出代劳,这种机会当然不能放过。
  “男子汉大丈夫,一话即出,驷马难追!明天打扫食堂卫生的事,我包了!”本是随意说着玩的,胡小舟果然经不起肖吉林这一激,当众作出承诺。
  “是个好汉样。不错,我可以告诉你们,但有一条,千万别在外面说是我教的,否则坏了我的名声我就亏大了!”肖吉林故作正经地说。
  “行,我们肯定不外传。再则大家都知道了这个秘密,我们也就没有优势了,对吧?”胡小舟赶紧补充道。
  肖吉林想了一下,然后故意压低声音:“打汤的动作是有讲究的,具体要领我概括成四句话,二十个字,只要你们掌握了这个要领,我敢打包票:你看见大桶里的蛋汤是什么样,打到碗里的汤也会是什么样,绝不走样。”
  “你说的方法真有这么神奇?”胡小舟有点不相信。
  “那当然,我用人格担保,如有差错,愿接受任何处罚。”肖吉林拍了拍胸脯说。
  “那你快说,哪四句话?”
  “记好了,这四句话是:‘勺子沉到底,慢慢向前移,遇有小阻力,轻轻往上提’,你们仔细琢磨一下,我总结的这套经验是不是很有道理?”肖吉林边说边做着动作。
  “从理论上说,好象还真有点道理,就不知是不是真管用?”胡小舟仍就半信半疑。
  “明天一试不就行了!”刘华说。
  “别听他吓掰,也根本不需要去试,你们动脑筋想想,一个大铁勺在装满了汤的大桶里移动,哪里会有什么阻力,哪里又有什么感觉,就算理论上有那么一丁点小阻力,你能感觉得出来吗?”前面的话题一直都是围绕肖吉林在谈,呆在人群中的刘兴国一时也插不上几句,现在终于抓住了说话的机会。
  “肖吉林说敢打包票,还以人格担保:‘看见大桶里的汤是什么样,打到碗里的汤也是什么样,绝不走样?’,说得这么肯定,这话能有假吗?”胡小舟不解地说。
  “这话当然不假,你想,本来是一桶蛋汤,不管你打上来的蛋花是多还是少,它都是蛋汤,绝对不会变成排骨汤或者是土鸡汤、野鸭汤什么的,这个包票他敢打,我也敢打,而且是谁打包票都没问题;但怎样保证蛋花的浓度这个重要数据他却没有提及,这就是问题的关键。”刘兴国继续分析道。
  “说的也是啊。”胡小舟若有所思地说。
  “刘兴国,你这不是在抬杠吗?你说桶里鸡蛋花的浓度是多少?你平时打到碗里的蛋花浓度又是多少?再说你试过没有?”肖吉林见刘兴国故意拆自己的台,非常不满。
  “我试过无数回了,根本不管用。”刘兴国这话说得不假,他确实试过多回,但效果不佳。
  “那是你水平太差,提勺的时机掌握得不好。”
  “肖吉林,你不会骗我们吧?”胡小舟有点后悔自己的承诺。
  “你别听刘兴国瞎说,他那是要领没掌握好。有些事情不是简单说说就会的,更不是随意试一、二次就能掌握。这是一个技术活,心态要好,动作要稳,速度要匀,提勺的时机还要把握得好,总之,这个方法灵不灵呢只有体验后才知道。我去上趟厕所,你们继续聊吧。”肖吉林说完,转身离开了宿舍。
  “听他说的好象有点道理,明天还是试试吧。”胡小舟将信将疑地说。
  “你只管试好了,百分之百会让你失望的。肖吉林就是一个骗子,你主动提出明天帮他打扫食堂的卫生,算是冤枉替他出了趟公差。说过的话你也不能反悔,就自认倒霉吧!”刘兴国幸灾乐祸地说。
  “刘兴国,你这话说的可有点过分了,肖吉林现在不在场,我也犯不着讨他的好。但说实话,他说的还真是有那么一点道理,我注意观察过他打汤的动作,照着做汤里还真的能多出一点蛋花,当然,只是多了那么一点点,不会太多,但他绝不是骗子。”朱小木和刘兴国平时关系很好,说话也很投缘,但在是非原则面前还是有啥说啥,绝不含糊。
  “先不管这话是真是假,有一点我们还不得不佩服:这家伙还挺能琢磨,打个汤都能总结出一套一套的,让你真假难辩,我学一辈子也达不到这个水平。”对于肖吉林的口才,刘华算是佩服到家了。
         

  ☆、3、 谁在捉弄憨老张  妙招逼出损友

  08:00,一队战士统一用左手拿着木制小方凳,万着整齐的步伐,列队走进教室。
  “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稍息,立正!”随着值星班长一连串的口令,队伍迅速调整到位:“连长同志,新兵排集合完毕,应到人数33人,实到人数33人,请指示!新兵排1班长:王文胜!”
  “坐下!”连长回了一个军礼。
  “是!”值星班长转过身对着队伍下达口令:“准备放凳子,坐下!”
  只听“啪”的一声凳子落地声,30多人的队伍,就好似1个人似的,迅速坐下,挺胸、抬头,双目注视着讲台。
  所谓讲台其实就是一张普通的书桌。上面摆放着几个不同型号的面具,新兵绝大多数都没见过这些东西,好奇地盯着面具细看。
  连长个儿约1。78米,国字脸,大眼睛,身板壮实,说话略带江浙口音,语调不急不慢,但话语里透露着果断和坚定:“同志们:从今天开始,我们进入防化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第一课,防毒面具。
  防毒面具的作用是什么?有人会说这问题太简单了,防毒面具的作用肯定是防毒啦!不错,但不全面,防毒只是它的一个重要方面,准确地说:防毒面具的作用是保护人员呼吸器官、眼睛和面部免受毒剂、细菌和放射性物质的伤害。
  防毒面具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过滤式防毒面具,另一种是隔绝式防毒面具。过滤式防毒面具,顾名思义,就是依靠过滤罐过滤受染空气使之成为清洁空气供人呼吸;隔绝式防毒面具,是与外界污染空气隔绝,通过面具提供的氧气来满足人员呼吸的需要。
  在详细介绍防毒面具的性能之前,大家思考一个问题,我手上拿着的这个防毒面具属于哪一种防毒面具?”说着,连长左手举起一个面罩,右手拿着一个小罐,中间有一个约一米长的橡胶软管连接着。
  新兵们在下面开始议论,有说是过滤式的,有说是隔绝式的。
  “报告!”
  “请讲!”
  “这个是过滤式防毒面具!”一个新兵站起来答道。
  “你怎么确定它是过滤式防毒面具,依据是什么?”连长问。
  “根据刚才的介绍和名称上的理解,隔绝式防毒面具需要靠自身携带的氧气罐提供氧气来保证人员呼吸。你手上拿着的这个罐子体积很小,即使装入高度压缩的氧气,我估计也很难保证我们完成一般任务所需的工作时间;
  而过滤式防毒面具,主要靠过滤、净化污染空气来保证人员呼吸,只要过滤层设置有效,过滤罐的体积不一定很大也能保证较长的工作时间。
  另外,你刚才给我们看滤毒罐时,我发现罐子的底部有一个进气孔。这就更加证实了我的判断:外面的空气可以从这个孔进入,空气可以循环。所以说这个面具肯定是过滤式防毒面具。回答完毕!”
  “发言积极,回答问题有理有据,很好!学习就是要象肖吉林这样:细致观察、开动脑筋、善于总结、不断提高。另外,学习时大家不要怕问题回答错了或回答的不完整而不敢发言;不懂没关系,怕的是不懂装懂,这样反而会误大事。
  我们现在是军人,军人就要有军人的气质,要有军人的魄力和勇气,这种素质不仅表现在平时的训练和工作中,在学习上也应如此。”
  虽然新兵来连队的时间不长,但能从30人的新兵中准确地说出其名字,可见连长对肖吉林印象颇深。
  ……
  白天学习的内容不难,晚上大家继续在宿舍聊天。
  宿舍的另一角,有一个人正拿着软面抄,对着防毒面具认真地整理着笔记。只见他一会儿在本上记几笔,一会儿又把面具的面罩、通话薄膜、保明片和滤毒罐等零部件反复地分解开再结合好,全然不顾周围的吵闹!
  他叫张潮贵, 1米83的个头,浓眉大眼,说话鼻音特别重,如果不是说一口地道的广东潮汕话,你准会以为他是来自山东的大汉。
  张潮贵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小学没毕业就掇学在家务农。如果不是当兵,就没出过远门,更没见过什么大世面。大家还真的见识过他的无知和无畏:
  听他老乡说过这么一件事:新兵连训练结束前,战友们都希望能拍照留影,班长特意从连队借来一部135相机,有1个新兵主动买来了胶卷;他完全可以不买胶卷,跟着大家一起照像就行,可他的为人处事原则是宁可自己吃亏,也不轻易占他人便宜。因此,他也跑到军人服务社去买胶卷,听到售货员的报价吓了一跳:这么一个小玩意竞要他差不多一个月的津贴。但颇要面子的他也顾不了这么多,咬咬牙买了一卷。
  拍照之前,对胶卷感觉十分神秘的他,为了搞清胶卷小铁盒里究竟藏有什么秘密,他把胶片小心翼翼地从铁盒里抽出来看了又看,发现上面什么也没有,不明就里的他又小心翼翼地将其倒卷回去。
  同班战友告诉他:胶卷用一个密封的铁盒放置,就是怕它暴光,你把它抽出来看,这个胶卷就报废了。开始他还不相信,说只是看了看,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