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昌培低声骂完再次端正身姿,赵训庭向朱道临点点头,示意朱道临听从应昌培的,朱道临只好端正心态打起精神。
应昌培的爱妾非常能干,脸带似有似无的微笑,说话细声细气的,却让二十几个最大四十来岁、最小十三四岁的男女仆人敬畏不已,一个个唯唯诺诺,不敢有半点儿迟缓,看得应昌培和赵训庭频频点头,看得朱道临暗自唏嘘,不得不佩服这个精明女人的过人手段。
仆人们在应昌培的爱妾示意下,一个个弯腰走到朱道临面前跪下磕头,应昌培的爱妾站在靠近自己丈夫一侧,过来跪下一个向朱道临介绍一个,声音不疾不徐,口气不轻不重,神色淡然自若,很好地给懵懵懂懂的朱道临上了一课,让朱道临知道什么是世家名门应有的风范。
朱道临只能频频点头,能干的嫂夫人介绍完一个,他就点头示意跪在面前的仆人起来,和气地吩咐到一边暂时等候,心里对应昌培夫妇的周到细密和深情厚谊感激不已。
这些仆人个个长相端正,态度恭敬,从厨娘到花匠,从洗衣扫地的妇人到看门守夜的壮实男仆,从眉清目秀的侍读书童到白皙标致的起居丫鬟,可谓应有尽有无一遗漏。
介绍到最后一位身穿淡青色丝绸长裙的高挑丫鬟时,朱道临的心脏猛然收缩,双眼精光闪闪,脑海里却阵阵恍惚,小丫鬟刹那间的惊慌一瞥,令他呼吸骤停心中巨震,生出无以比拟的惊艳之感,以至于忽视了丫鬟婀娜的身材,羊脂般的肌肤,略显清冷的苍白脸庞,只看到盈盈少女跪下时说不出的凄美与柔弱,令朱道临几乎忍不住要上前把她拥在怀里倾心呵护。
“咳咳——”
应昌培及时发出的咳嗽声惊醒了朱道临,也把看得失神的赵训庭和侧后方的玉虎道士震醒过来。
“叔叔该让小影起来了。”
应昌培的妻妾对朱道临的反应非常满意,故意迟缓片刻才含笑提醒朱道临。
脸庞发红的朱道临连忙点头:“是该起来,对不住啊我走神了,这位……叫小影是吧?”
应昌培立即侧身看向朱道临,两撇胡子翘起好高,脸上全是不屑之色,眼神中充满了鄙夷,心里却微微有点痛,心想老子好不容易买回来精心圈养近四年,连手也没机会摸一下,就被迫送给你这狗日的享用,苍天无眼啊!这回算是便宜你了,回头老子不在你狗日身上弄回个十万八万做补偿,誓不为人!
应昌培的爱妾似乎看到丈夫心里想什么似的,娇嗔地白了一眼没风度的丈夫,转向朱道临温婉地笑道:
“叔叔怎么转眼就不记得了?小影本名夏玉颖,美玉的玉,聪颖的颖,小影这个小名是她故去的娘亲在她懂事时起的,说起来小影还是出自官宦之家的闺秀呢,从小家教森严,知书达礼,持重本分,还吹得得一曲好竹萧呢,若不是三年多前家中骤然变故,也不会像今天这般无依无靠,唉!天嫉红颜啊!如今看来,恐怕还是叔叔和小影有缘分啊!”
朱道临连忙站起,再次向嫂夫人诚恳致谢,在嫂夫人的提醒下,吩咐玉虎把仆人们带下出熟悉整个院子,为大家分配住房和活计,最后才记得先烧一锅开水泡一壶茶来。
看着朱道临手忙脚乱的样子,边上坐着的应昌培忍不住又翻了个白眼,接着心里又是一阵鄙夷。
“叔叔你先坐着,这三个小丫头得领到书房去熟悉一下,看看还缺点什么尽快补上。”应昌培的爱妾极为周到。
朱道临连忙致谢:“谢谢嫂夫人,不过今天刚搬来,书房里空荡荡的,除了半面墙的空书柜和书桌椅子之外什么都没有,用不着收拾。”
“还是要收拾的。”
应昌培的爱妾笑了笑,领着小影和两位清秀小丫鬟走向东偏房。
应昌培一把拉住想要跟进去解释的朱道临,凑近他耳边恶狠狠问道:“你是真不知道还是装不知道?”
“知道什么?”朱道临莫名其妙。
赵训庭也上来了,嘿嘿一笑打起了圆场:“看样子道临贤弟是真不懂女人那些事,以为弟妹真是带几个小丫头去整理书房了,嘿嘿!”
朱道临更糊涂了:“二位兄长,怎么回事得说清楚啊!”
应昌培终于明白朱道临是真不懂了,叹息一声没好气地告诉他:“书房和卧房都是要丫鬟们尽快熟悉和打理的,但重要的不是这些,你嫂子带进去的三个小丫头从今往后就是你的贴身丫鬟了,你嫂子要在第一天就告诫你的贴身丫鬟,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怎么才能服侍好你,怎么恪守丫鬟的本分,甚至还要告诉她们怎么为你暖床,明白了吗?”
朱道临彻底明白了,脑子里立马浮现小影那张楚楚动人的绝美颜容,嘴唇微张,津液闪闪,赵训庭见状又是一笑,亲热地拍了拍朱道临的肩膀表示理解。
一肚子不舒服的应昌培见状恨得咬牙,趁机给了朱道临一拳解解恨,打完还正气凛然地呵斥起来:“瞧你这色-迷迷的样子,哪有半点儿君子风范?还不快闭上嘴,丢人啊!”
。。。
第四十三章 新宅茶香
朱道临借口要挑选一套好茶具泡茶前往后院,借此机会清理一下紊乱的心绪,他边走边揉着被应昌培一拳打得有些酸疼的胸口,感觉应昌培今天的表现似乎有些奇怪,但也只是嘀咕两句而已,反而是小影那张美得令他心颤的脸总是浮现脑海挥之不去。
新来的下人们非常勤快,不用小道士玉虎多费口舌,便能熟练使用朱道临设计的新式高膛火灶,宽阔的厨房在熊熊燃烧的灶火温暖下仿佛瞬间充满生气。
两个年约三十五岁的壮实厨娘已将镶嵌青石板的宽大灶台擦得一尘不染,四名十四岁左右的丫鬟把全套景德镇餐具和三套精瓷茶具洗得干干净净,正在用洁净的白棉布擦拭瓷杯瓷壶上的水渍。
年近五十的硬朗花匠和集马夫、采买、木工等职于一身的中年汉子分别是两位厨娘的丈夫,此刻正在厨房外的柴房门口抡斧头劈柴,其他七八名杂役大多在打水提水清洗物品,整个院子没有一个人闲着。
朱道临挑选一套精致的越窑青瓷茶具,婉拒诚惶诚恐的几位丫鬟动手,连茶托一起捧在手上返回前堂。
两位精明的厨娘立即叫过手足无措的丫鬟,吩咐她们快把红泥炭炉和灌上开水的精美铜壶送到前堂去,千万别误了老爷泡茶。
正堂侧后与东厢房之间的敞开式客厅里,赵训庭正领着应昌培参观朱道临设计的原木茶桌,应昌培拍拍两人抱的红木根雕茶桌啧啧称叹,听赵训庭说为了朱道临要求的这个茶桌,他跑了三次水关外的原木市场,千挑万选花掉三百两银子才运回来,再请工部属下的两位雕刻高手连续干了半个多月才有现在的摸样,应昌培听完颇为感慨,终于知道朱道临对奢侈生活的追求绝不在他之下。
“都坐下吧,要是嫌木墩硌屁股,就垫上张木棉垫子。”
朱道临穿过中门大步走来,把手中茶托稳妥地放到光可鉴人的根雕茶桌上,示意紧跟而来的两位小丫头悠着点别烫着,把红泥炭炉和铜壶摆在自己伸手可及的地方,赞许地对两个丫头笑了笑,吩咐帮大家摆好木墩的玉虎去把箱子里那罐茶叶拿来。
红泥小炉里的红罗木炭火势渐旺,铜壶里稍稍降温的开水发出了咕嘟声,朱道临伸手提起铜壶,在两位兄长晓有兴趣的目光中不紧不慢地洗杯、淋杯、洗壶。
接过玉虎匆匆拿来的竹制雕花茶罐打开,朱道临这才发现配套的茶具忘了买回来,只能将茶罐里香馥碧绿的铁观音茶粒小心倒入青瓷壶中,提起铜壶注入半瓷壶的开水,略微停顿缓缓倒出茶壶中的头道茶水用以淋杯,铁观音茶特有的醇厚芬芳很快充斥整个空间。
“太香了!这是什么茶?”见多识广的应昌培和赵训庭为之一振,都被醉人的奇异香馥吸引了。
朱道临随口而答:“正宗的武夷山极品铁观音,此次只带回来五罐,全被我师傅和爱茶如命的三个师伯师叔抢去瓜分了,要不是我手快,现在连这一最后罐都没了,怎么样?茶香还不错吧?”
“何止不错!只是……为何从没听说过武夷山有这等好茶?”很想立刻抢走眼前这罐茶叶的应昌培最后还是忍住了,却对这等好茶的出处深感兴趣。
朱道临哪儿知道武夷山的铁观音要到一百年后才有,所以对应昌培的疑问颇感惊讶:“市面上没有这种武夷山铁观音吗?”
“还真没听说过。”
诚实的赵训庭摇摇头,接着将时下流行的十大名茶和其他常见茶叶逐一数出来,应昌培在一旁拾遗补缺,最后竟然数出三十多种,就是没有武夷山铁观音这名字。
朱道临想了好久没个头绪,只好提起精致的茶壶给大家斟茶:
“先喝茶再说吧,趁热品味才是最能体会这茶的优劣……小虎过来坐,你也试试,当道士不会品茶可不行。”
赵训庭喝下一小口顿时双眉一振,连个好字都不愿说马上接着喝一大口。
坐在朱道临对面的应昌培已经喝下一大口,端着只剩三分之一的小瓷杯眉飞色舞,刚要大声喝彩就看到爱妾兴冲冲过来,涌到嗓子眼的赞美话语出口就变了个意思:
“来来,哈哈!没想到这诱人的茶香把你也勾来了,坐为夫身边来,好好品尝品尝,与大名鼎鼎的西湖贡茶相比,另有一番无以言喻的独特韵味,看来我们又多一条发财路子了,哈哈!”
应昌培的爱妾走到丈夫身边却不坐下,含笑看向正在为她斟上杯茶的朱道临:“请问叔叔,里屋与书房之间的矮柜上面,放着个长长皮箱,里面装的可是古琴?”
朱道临愣了片刻:“不是琴,是筝。”
“如此看来,叔叔一定精通音律擅长弹筝吧?”
应昌培的爱妾高兴地再问,边上的丈夫和赵训庭齐齐望向略显迟疑的朱道临,他俩可从来没听说过五大三粗的朱道临会弹筝,弹人还差不多。
朱道临看到大家都望着自己,只好老实回答:“精通说不上,寻常弹奏还能凑合,只是很长时间没碰过了,等下次有机会,再向兄长和嫂夫人讨教吧。”
应昌培的爱妾素来喜欢音律,其中尤以古琴古筝最为喜爱,听完朱道临的话哪还愿意等到下次。
聪明的嫂夫人不直接要求朱道临弹奏一曲,而是盈盈蹲下抱住丈夫的手臂低声哀求道:“夫君,妾身妇道人家,不敢强求,你帮帮妾身好吗?只要夫君开口,叔叔定不会找借口拒绝的。”
应昌培本就对朱道临会不会弹筝半信半疑,也想看看生意上总是压自己一头的朱道临如何应对,会不会当场出丑,听了爱妾娇滴滴的请求,顿觉半边身子都酥了,哈哈一笑大声说道:
“贤弟果然藏而不露啊!不行,今天非得让愚兄和孟山兄见识一下不可,要是你腾不出手来,愚兄跟你嫂子帮你把筝拿出来摆好也行啊,哈哈!”
朱道临哪儿还不知应昌培的心思?看看笑颜灿烂媚眼如丝的嫂夫人,再看看随声附和的赵训庭,只好谦逊地点头答应。
。。。
第四十四章 秀瞎你的眼睛
朱道临站起来前往里屋取古筝,很快看到小影和两位小丫头站在自己的古筝旁一脸的好奇。
小影听到脚步声连忙退开弯腰致礼,两位小丫头晚了一步,刚要退开行礼,朱道临已经走到身边。
朱道临抓起皮箱提手转过身来,迟疑一下,低声问道:“你们几个喜欢音乐?”
两个害羞的小丫头摇摇头又再点头,唯独楚楚动人的小影看向和气的朱道临用力地点了点头,马上又把头垂下,两只小手交叉身前,十根白皙纤长的手指紧张地交缠在一起。
朱道临笑了笑不再询问,转身回到茶厅,吩咐小虎搬来两张方凳,打开做工精致的皮质琴盒把古筝捧出来,小心架在两张沉重的实木方凳之上,尚未调整完毕,应昌培夫妇已经惊讶的议论起来。
“怎么会这么长?式样似乎更像鲁筝……夫君你看,不止十五根弦,似乎不下二十根之多啊!”
“没错,恐怕不止二十弦,还有那后岳山,竟然不知直的,而是弯的,真是奇了……”
赵训庭也跟着凑热闹:“做工非常精湛,应该是整块缅甸酸枝木精心雕琢而成,实在难得啊!至少我从未见过如此精美大气的筝,寻常所见大多是用河南兰仪一带的桐木或者白松制作,与此筝相比,相差何止千里!”
数月来,朱道临对大明朝的乐器有了不少了解,知道时下流行的古筝由于方方面面的局限,大多为十六弦,音域比自己这把古筝少了四个八度,筝体最长也不过一米二左右,所以听了几位的议论便耐心解释其中差别,边说边用胶布把玳瑁指甲缠在手指上。
应昌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