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哈哈,痛快啊!”
紫阳观后殿药师殿外香烟缭绕的平台上,朱道临陪着师傅玄青、二师伯玄玑并肩漫步,详细将台湾淡水的地形地貌、河流植被、矿产资源、珍稀树种、四季气候和移民情况娓娓道来,把自己逾制命名的月亮山、南山、台北县、芦洲镇、温泉镇、淡水镇的详细情况逐一回报,听得玄青和玄玑心怀大慰。
“能不能在你说的淡水镇和台北县之间的小河湾,划块地方建一座道观,最好就在你说的那个台北正北面的清潭和小山上。”玄青含笑询问。
朱道临也笑了:“看来我医卜门确实是一脉相传啊!玉瑛师兄也看上那片地方了,山上山下有五棵数百年的大樟树,如同华盖一般巍然挺立郁郁葱葱,淡水的文武官员也喜欢那地方,听玉瑛师兄提出修建道观和医馆的请求,二话不说都同意了,估计明年开春10万移民到达之后,可以开始建设,如果按照地形分别修建山上的上院和山岗下的东西下院,规模不比紫阳观小,到时候我再找天枢阁的上清派道友,求回几座大型神像送过去吧。”
玄青和玄玑非常高兴,玄青嘉勉爱徒朱道临几句,转而谈起在建的紫阳药厂和紫阳医学院:
“药厂和学院修建进度令人满意,估计年底之前能全部竣工,由于增加一座用钢筋水泥浇筑二十四根柱樑的药物提取作坊,药厂的工期估计要比青龙潭边的学院慢一些,你那顾大管家的水泥厂未能投产,全靠原来两座小土窑,产量实在有限,而且各大工坊都在排队等着要,武馆由于赶工修建住宅楼和图书馆要得最多,为师也不好倚老卖老。”
朱道临计算淡水港和宝山港的水泥需要量,最后告诉师傅:“下月底吧,1;000吨水泥应该差不多了吧?”
玄青嘿嘿一笑:“够了,足够了!要是不够。估计到时候你那顾大管家的水泥厂也能建成投产了,哈哈!”
玄玑随即向朱道临通报武馆的情况,最后非常欣慰地笑道:“孩子们很懂事,很刻苦,文科教习在化学和自然两科的研究上,也取得不少成绩。这两科现在已经开课了,几位教习边讲课边研究,非常勤奋,值得你付给他们每月20两银子。”
“半月前吴公公送来9名为人和蔼博览群书的太监,年龄最大过50岁了,最小才26岁,如今正在参研我们的九年制教材,叶先生也经常过来和他们谈心,与其他文武教习相处不错。你就放心在外忙你的吧,下去会越来越好的。”
“辛苦师伯了!要是没有你老坐镇,我还真不放心。”朱道临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换来两位前辈一阵自豪地轻笑。
玄青想了想问道:“你这次弄回来的4;600吨玉米和面粉若是全卖了,虽然能狠狠算计那些无良商人一把,打压高得吓人的粮价,但是龙潭和宝山卫那边就紧张了。”
朱道临轻松回答:“有了严家送去的5万石粮食,龙潭那边还能撑半个月。宝山卫那边也不用发愁,昨天魏国公和隆平侯家用水师运输船送去3万石。还能支持20天左右,这段时间够我转折腾挪的了。”
“我想把十天内到达的3;000吨上好新米、1;000吨面粉和500吨上等海盐再投进去,放入我们上元港和三岔口新建的座百货商行公开发售,严家要是愿意,把利润最高的面粉给他们经营。”
“这次严家很够义气,彻底得罪了江南世家门阀。被大多数商人孤立,就连仪凤门内的粮食加工厂修建工程都顾不上,所以必须给严家多些实惠,树立一个典型,让江南所有的商人看看。跟随我们绝不吃亏。”
“应该的,严老爷子前天借着上香的名义来找我聊天,探问你的消息,我说你在外接货,这几天就回来,他听了很放心,笑容满面回去了,非常精明的一个老头,眼光不错。”玄青支持朱道临的做法,方方面面予以支持。
玄玑是个心机深沉心思细腻的人,一直在推算4;000吨上等稻米、面粉和500吨上等海盐公开发售之后,可能出现的各种结果,看到朱道临关切地望过来,微微一笑低声问道:“你说的4;000吨上等粮食到来之后,打算按什么价钱出售?”
朱道临早有决定:“上等大米50公斤卖1两5钱银子,面粉由严家自己定价,我只要每吨40两银子的本钱就行。”
璇玑轻轻挥动一下拂尘:“如此一来,估计大批无良奸商要血本无归了,他们中的大多数并不和江南世家门阀有何瓜葛,那些世家门阀历来看不起他们,也不会接纳他们,他们只是太过贪婪,才跟随江南几大世家的大商行共同抬价,可他们大量囤积粮食的时候,价格已经涨到3两银子1石,你如今准备以2两银子不到的价格,大量出售上等稻米,用不了几天就会引起他们的恐慌,本钱小的粮商要降价抛售才能避免风险,只要有那么几家降价,就会有更多中小粮商跟进,高企不下的粮价很快会迅速下降,至于降到何种程度,我算不出来,但肯定会低于3两银子一石。”
朱道临由衷赞道:“师伯高瞻远瞩啊!足够担任经济学家了。”
“经济学家?经济也是一门大家学问吗?”玄玑觉得挺新鲜。
朱道临点点头:“不但是一门学问,而且还是很高深的学问,弄好了能颠覆一个国家的政权,天枢阁有不少有名的经济学家,拥有最高权力的元老会都要听他们忽悠。”
“忽悠?这词怎么解释?”玄玑果然好学不倦。
朱道临忍住笑:“和说服引导差不多的意思,嘿嘿……”(未完待续。。)
第二六二章 来自东林的反击
《江南时报》的特刊尚在紧锣密鼓印刷之时,10万石稻米、玉米和面粉运抵上元港的消息已经传到金陵城。
江南世家门阀的主事人、数十名赋闲的江南名流匆匆忙忙聚集于魁星楼,东林党魁首郑三俊等十余名显赫官员也被紧急请到魁星楼商议应对之策。
直到晚上九点,乘车坐轿、仆从如云的各路人马堪堪聚齐。
十余名三品以上高官从自己家中或从青楼、酒肆赶到魁星楼时,又一个令人担忧的消息传来:朱道临已从宝山卫返回金陵,此刻正在魏国公徐弘基的瞻园。
与此同时,镇守太监吴景贤、应氏家族和严氏家族的主事人以及手握兵权的几家勋贵络绎汇聚瞻园!
听到这个消息,包括郑三俊在内的所有东林名士和世家门阀主事都意识到,一场没有硝烟没有刀光剑影的决战开始了!
喧声四起的西园大厅气氛变得紧张起来。
德高望重的太仓王氏家族主事人王崇年与郑三俊等东林魁首急商过后,略整衣冠,走到大厅正北的屏风前,平伸双手示意大家安静。
主桌上的几位世家主事看到众人还在议论喧哗,当即沉下脸来大喊安静,方让全场衣衫华贵的商界巨子士绅名流安静下来。
全场瞩目的王崇年这才上前一步,已经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惯有的亲切笑容:
“诸位大人、诸位同仁,按理说,区区10万石粮食运到金陵搅局,根本不用我们汇聚一堂商议对策,我们手上的粮食总数高达120万石,区区10石粮食冲进来搅局。根本就掀不起什么风浪。”
“对啊!10万石粮食够那些泥腿子折腾几天?”
“没错,别忘了金陵城里里外外可是150万张吃饭的嘴!”
“那朱道临和紫阳观身边还有70余万需要赈济的灾民,就算严氏家族和几家勋贵全力支持,也挺不了多少日子,他们的数千家丁和数万官兵也要吃饭。”
“可不是吗?严家和两家勋贵的粮仓恐怕早就空了,再来10万石粮食也只能是杯水车薪。不用为他费心,只要我们自己不乱,谁也别想粮价掉下来!”
“距离秋收还有30多天呢,急什么啊?”
各种意见此起彼伏,会场再次回到最初的喧闹之中。
深知个中厉害的户部尚书郑三俊和兵部尚书冯元飚相视一眼,双双站起走到王崇年身边为他造势,很快让全场安静下来。
王崇年额头微微见汗,不敢再说什么胆气十足的客气话了:“请诸位保持安静,听本人把话说完!”
“总体上本人赞同诸位的看法。金陵城方圆百里有300余万人口,还有70多万在虎山庄园和紫阳观赈济下以工代赈的灾民,区区10万石粮食用不了3天就会消耗一空。”
“可是,诸位别忘了,这10万石粮食要以每石不到1两银子的超低价格公开发卖,就算今晚汇聚一堂的各大世家各位商界同仁巍然不动,可那些跟随我们囤积粮食待价而沽的小商小贩怎么想?”
“这些人手里的粮食可不少,粗略计算也有30万石。一旦这些人生出恐慌,降价抛售粮食。在座诸位是否也能稳得住?万一其中某家或者几家信心动摇,进而不管不顾仓促行事怎么办?”
这回没人高声提出意见了。
本就各怀私心的世家门阀和诸多以逐利为最高目标的商界巨子有的东张西望,有的相互对视,更多的人保持沉默,都想看看德高望重的王氏家族主事接下来怎么说。
王崇年很满意自己营造的效果,站在他身边的郑三俊和冯元飚也含笑点头。他们身上那种成竹在胸举重若轻的从容气度,给了众人很大信心。
诚挚的微笑再次回到王崇年的脸上:“诸位,别的话就不说了,在此特向诸位通报两个消息:第一,松江府、上海县、太仓州的父母官们已经向朝廷奏报。弹劾宝山卫指挥使朱道临以赈济为名,拐卖数以万计的灾民,至目前为止,朱道临麾下的7艘水师战船,已经两次将我大明上万子民运往海外,如同卖牲口一样将我悲苦无助的大明子民卖到琉球、卖到南洋,如此滔天罪恶,罄竹难书啊!”
满堂一片哗然。
如果此事属实,朱道临不死也要脱层皮,一旦朝廷震怒,皇帝震怒,不但朱道临自身难保,金陵勋贵和声名赫赫的紫阳观也脱不了干系,朱道临和紫阳观赈济的数十万的灾民立马就要作鸟兽散,到时再多的粮食也不愁卖了。
“诸位请安静!”
王崇年含笑平伸双手,做个下压的优雅手势:“第二个消息,南京六部十余名忧国忧民的尚书大人和侍郎大人,将联名弹劾朱道临如同谋反的违制征兵行为,弹劾金陵勋贵与其沆瀣一气从中渔利,弹劾朱道临和紫阳观借以工代赈之名,压榨无辜灾民,短短1个月时间因虐待、饥饿和不堪劳累而倒毙的可怜灾民多达上千人,更有甚者,紫阳观妖道暗中挑选灾民中的童男童女数千人,收拢于紧闭大门的道观之内,有人举报,妖道们要残害童男童女用以炼制丹药,此乃人神共愤天地不容的大恶,一旦公之于世,必将震动天下!”
满堂一片寂静,紧接着群情激动一片喝彩。
不少良心未泯的地主富绅和巨商沉默了,他们知道紫阳观一直在收拢无依无靠的孤儿,保护孤儿的同时,还送孤儿进入书院接受教育,给予最好的照顾,这是有口皆碑的善举,可到了王崇年和东林党嘴里竟然变成如此恐怖,令人心生寒意,脊梁发寒,如果朝廷和年轻的皇帝采信的话,绝对是抄家灭族的大祸!
王崇年对众人的反应非常满意,提高音调郑重说道:“最后一件事,也是今晚我们汇聚一堂的目的:希望诸位回去之后安下心来,稳住阵脚,只需耐心等待半个月,所有一切就会云开日出,到时别说诸位手里的粮食会获得满意的利润,哪怕秋粮下来也能再赚一次!诸位不会不知道,今年的秋粮因湖广干旱、中原水灾和江西民乱,收成最多只有去年的一半吧?”
满堂笑声阵阵,附和声不绝于耳。
王崇年微微一笑,转过身来向含笑点头的郑三俊和冯元飚恭敬致礼,三人彼此谦让低声谈笑,一同走向左侧的主桌,与满脸笑容的各大门阀主事一起举杯畅饮。(未完待续。。)
第二六三章 行将对决
就在东林党紧锣密鼓谋划反击的时候,朱道临正与徐弘基等前辈一起,一同把抛却顾虑之后心情愉快的严老爷子和应老爷子送上马车,目送几辆马车出了瞻园的北门,一群武将继续回到酒桌旁举杯畅饮。
满脸通红的徐弘基放下酒杯长出口气,把手搭在朱道临肩上感慨地说道:
“要不是你如实相告,我们做梦都没想到孤悬海上的台湾岛拥有这么多宝藏,别的不说,仅是满山遍野的贵重木材,就不是千百万两银子能算得清的,为我大明开疆拓土的同时,还妥善安置数万流离失所的灾民,逐步把富饶的台湾纳入我大明版图,说是旷古未有的大功也不为过,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啊!”
“这事咱家得速速向圣上奏报,哪怕不为道临庆功,也要让圣上高兴高兴。”吴景贤说完,欣然夹起颗花生米送进嘴里。
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