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周闰为了引起翡翠台高层的注意,经常打扮一新守在人来人往的电梯口,装作等待电梯的样子,每见头面人物上下电梯,他就不失时机地问候一声。这位身高1。8米的英俊小伙子于是引起了翡翠台高层的注意,也给那些监制人员留下了好印象,于是就有人开始打听这个小伙子是何许人。
很快地,周闰开始了跑龙套的演艺生活。
不过他很幸运,天生就是个演员坯子的他,从龙套演员到剧集主演,这个过程只用了两年。从艺员训练班毕业两年后,他一跃成为翡翠台的当红小生,香港的“长篇剧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娱乐圈里,只要能够给人留住印象,那么你就离成功不远了。
“呵呵,你这是在学哥啊!”
被卢德双戳穿,余汶乐害羞的摸了摸鼻子,羞涩的笑道:“哥是我一直学习的偶像!”很直接的承认下来,他就是在学周闰,岂止何止是他,香江很多新人,都在学习哥的出头模式,甚至你现在去翡翠台办公大楼,经常可以看到电梯门外,有一群光鲜亮丽的少男少女们守候在那里。
“行了,去工作吧,做事要有始有终,等你下工之后,咱们再好好聊聊!”
“是,卢生,我先去工作了!”
看着一脸兴奋激动着跑去搬家具的余汶乐,卢德双笑着摇了摇头,他确实很欣赏这个年轻人,如果之前不是考虑到余汶乐默默无名,说不得里的乐仔一角,就不可能给了吴言祖,要知道当初卢德双修改这个剧本的时候,乐仔这个角色,就是按照余汶乐写的。
现在遇到,也不算太迟,之所以会想要把余汶乐招揽过来,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历史上每一个王朝的没落都是有预兆和原因的,这个道理同样也适应在娱乐圈,都说没有永远都红的明星,再当红的明星也总有陨落无光的时候,而明星又是撑起娱乐圈的主要支柱。
一部香江电影,主演的不是“伟仔”、“华仔”、“辉仔”等,未来十几年来上映的3o多部港产警匪片,也几乎是铁三角“轮流坐庄”。香江中生代演员断层现象严重,已然成为不争的事实,影评人文隽曾说,“香江电影缺少接班人。”
在十几年后,香江男演员中,5o后的基本都是半退休状态,要么是退居幕后,要么只是单纯的以客串为主,还能带来一定的票房,这里面以洪金保1952年,程龙1954年,周闰1955年,任达哗1955年,梁佳辉1958年为主。
而6o后是整个男演员群体中人数最多的,他们仍然活跃在荧幕上,更是影片的实力担当,也是票房的主要来源,这里面以刘德哗1961年,黄秋升1961年,张雪友1961年,吴震宇1961年,周星池1962年,梁朝韦是1962年,李莲杰1963年,郑子丹1963年,刘清云1964年,郭富程是1965年,黎铭1966年,张佳辉1967年为主。
7o后的现状和6o后差不多,由于更为年轻一些,所以拍摄的影片较6o后也多一些,也是影片实力和票房的主要保障,这里面主要以谷天乐197o年,吴言祖1974年,陈亦迅1974年为代表。
而作为现在最应该担起真个香江影坛的8o跟9o后年轻演员,则出现了断档,除了谢廷锋198o年,程冠希198o年,余汶乐1981年这三位,大家现在能叫出名字的男演员基本是没有的,现在本该是他们演绎的黄金年龄,可是真正靠自己担任主演的电影还是不多,要么是几个人拼盘合演,要么就是大绿叶,就算是主演也多以小成本或文艺爱情片为主,机会还是不多这也是造成现在香江影坛没落的主要原因——没有机会和空间。8
第330章 青黄不接
之所以会造成这样演员青黄不接的情况,后世倒是得出五个结论。
一,香江本土文化电影逐渐消失,优秀电影人集体北上!
内地电影市场活跃以后,主因是有了合拍片制度后,香江导演为迁就内地庞大市场、尤其是北方市场而弃港产片的特色。内地市场分南方和北方,南方地近香江,文化背景相近;北方则以普通话为主,对香江文化不太了解。
不少香江无人不识的视帝视后在北方并无人气,南北市场不接轨,所以地道的香江文化、俚语会令北方观众一头雾水。为了整个内地市场,香江导演唯有自绝皇牌杀招,结果在合拍片初期的揣摩阶段,作品变得不伦不类,口碑票房不济,令人质疑香江制作水准。
内地的电影制作又已成熟起来,票房动辄上亿,香江制作地位动摇。加上,港星接拍内地电影初期,因普通话不灵光,增加制作时间和成本,内地明星又纷纷上位,压缩港星生存空间。
香江市场萎缩,娱乐公司都不愿投资在新人身上,更将发展阵地转到内地,半放弃本地市场。
二,香江本土媒体为了销量跟博取眼球,恶意炒作、抹黑打压、无中生有等等,简直是无所不用!
屋漏逢夜雨,香江本地媒体出现“毒手”,以抹黑、炒作、写臭艺人,隐善扬假恶做卖点,哪个新人初露头角马上用“毒笔”棒打,令新人未站稳已被破坏形象,吓怕外地娱乐商,不敢起用香江艺人。
如果有良心的传媒多些,未必能扭转残局,但起码是个有力的支持。
三,香江电视业人才青黄不接,直接给电影断了血!
现在香江电影明星,基本都是从电视台出来的,尤其是翡翠台的艺人,拍了一定的电视剧积攒人气后,就会转入大荧幕,这成了男演员成明的基本套路,这里面最后一个从翡翠台走出来的就是谷天乐,可他却是70后。
一般的电影人男一号都是30多或者40岁,这种男人最高峰的年纪,但现在很多香江电影人跟明星,都是50岁上下了,都是做人家老爸的年纪了,还要再图上厚厚的粉跟20多岁的姑娘谈恋爱。
而后世翡翠台的男演员中,还没有一个真的可以找出来做男一号的,林锋虽然也演过一些电影,但都是配角,个人也没有票房号召力。
四,香江青年电影人注重得奖多过票房!
王京表示:“香江演员北上内地发展不是造成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不止是演员,就连中青年导演也是有这个问题。现在有的年轻导演太看重拿奖,所以避开拍摄商业片,这也有弊端。”
香江国际影展就曾公布出由参展商买家投票选出的最具票房价值的香江男女演员,男演员中,刘清云、张佳辉、谷天乐都名列前茅。对于这样的状况,由演员转型当导演的冯德仑就表示,港产片“选角套路”跟市场有最直接的关系,“如果观众就愿意掏钱看这几个明星主演的戏,那也没法子。”而且没有票房号召力的演员就不能保证电影卖座,收不回成本,也意味着没有人愿意投资,作为电影工业化链条上的一个环节,演员的价值有无可替代性。
五,大牌演员跟大牌导演形成特定组合,都是“老老组合”!
有导演认为,“人才断层”是演艺圈不可违背的规律,任何时代和地域,都有这样的情况。大牌导演固定的班底与市场导向的双重作用下,很多演员轮不上主演,成了他们眼前的困境。
近年来港产电影的“演员格局”如果是大制作,就“影帝全上”,比如系列。
而王佳卫的电影,男主角基本是梁朝韦。周星池的电影,现在多是用内地演员了。杜琪锋偏爱用刘德哗、刘清云、谷天乐、任达哗。导演尔冬生就说:“我个人比较喜欢的演员是吴言祖、陈亦迅,但像余汶乐和程冠希这一代,还没有完全成长起来,角色也很受限制。”
而曾令香江电影引以为傲的警匪片,如今已形成男演员界的“铁三角”,刘清云、张佳辉、谷天乐轮流坐庄,两人主演就叫“双雄电影”,三人齐发便称“三核时代”,现在这里面又加上了梁佳辉和郭富程的“寒战”一派。
对于观众抱怨的“老面孔”,“铁三角”之中的张佳辉是这样解释的,“如果不找我们演,投资方就会赔钱!”一直都有培养新人习惯的导演王京也解释,当红的人,每个年代都是有固定人数的,“演员也有甲乙丙丁之分,制片人为了保证票房,只会用最当红的那批演员,这点是不会改变的。而且演员的成长,需要时间来验证。”
不过,随着香江电影圈新人们不断完善自己的演技,投资人、制片人也愿给新人更多机会,“人才断层”的问题也会随着时间得到逐一化解。
除了大牌导演起用新演员,影片带有明显个人风格的年轻香江导演们,也在近几年迅速崛起,他们也多起用新人,彭浩祥就曾在影片中使用曾智伟的儿子。一直致力于资助年轻华人导演的刘德哗就曾表态,“圈内需要新演员的同时,更需要新的导演。扶持新导演,等于间接扶持了新演员。”
所以,现在卢德双手上如果握用吴言祖跟余汶乐两人,几乎可以说垄断了香江未来青年演员中的半壁江山。
“姑爷,门卫那里打电话过来,说有人称是你的朋友。”
“朋友?”
卢德双一愣,要知道这次生日宴会,他虽然也邀请了不少人,可都发出了请帖的,也明确的说明了生日宴会举办的时间,而现在别墅都还没有布置完毕呢,怎么就有他的朋友过来了,似乎还没有请帖,被门卫拦住了。
“叔叔,那这里就麻烦你了,我去看看是谁!”
走到别墅大铁门前,卢德双一下就认出了站在铁门外的人,笑着朝对方挥了挥手,小跑着过来,连忙让门卫开门,开口询问道:“非姐,你什么时候来香江了,也不打个电话,快请来吧!”被拦着门外的人,正是王非,她身边的人,自然就是谢廷锋了。
第331章 王非所求
对王非不请自来的来意,卢德双多多少少能够猜测的到。
如果单单是王非的,除非是亲近之人的生日宴会,要不然也绝对不会来凑热闹,更不用说,这次在没有得到邀请的情况下,不请自来,这根本就不是王非的风格。
可是,她今天却这么做了,这跟她的爱情观有关。
王非,一直是一个神一样的存在。
不管是她空灵迷人的歌声,还是她丰富绚烂的感情生活,都让人为之惊叹。无论是她与谢廷锋的昙花一现,还是她与李亚朋婚姻的无疾而终,亦或是心甘情愿在北京胡同里舍身为窦伟倒马桶,她的每一段感情都开到荼蘼,却又半途而废,禁不起流年的荏苒。
王非曾在接受杨岚的采访中,坦言爱情是存在的,只不过爱情来去匆匆,像花火般,嗖的一下就没了。不得不说,王非是无比坚定地相信爱情的,但她的爱情观却又是如此彻底的绝望,充满了无尽的悲伤。
王非的个性一直比较独立,当然,这并不妨碍她每一次都为爱赴汤蹈火,全情投入。她的内心世界干净单纯,用前夫李亚朋的话来形容,她就像个高中生。王非有两个女儿,她却甘愿排在两个女儿之后,自称三妹。
由此可见,王非的内心世界是何等的纯粹。
在这样一个纷纷扰扰的世界里,要始终如一地做最真实的自己,是何其艰难。但是王非做到了。当然,她也有她的妥协与隐忍。比如,在爱情里,她可以为了所爱的人放下天后的耀眼光环,化身为一枚为爱情不顾一切的软妹子。
王非的爱情观很简单,很纯粹,也充满了哲学的意味。
在一次访问里,当记者问到她的爱情观是什么,她回答:“爱里无爱。”这简单的四个字,却充满了深刻的生命哲学和爱情意味。没有一定生活阅历的人,大抵是无法真正参透这四个字的真谛的。
王非说爱里无爱,以卢德双来揣测,或许是说两个完全陌生的人,因为彼此相爱而有缘相聚,不管两人相爱时光能延续多长,但在真正相爱的时光里,两人是不需要假借于爱的外壳来包装这段感情的。
换言之,真正的爱情已经不需要所谓的海誓山盟,只存活于彼此陪伴相守的点滴温柔里。这样的爱,才是大爱,而大爱是无言的,是静默的,看似无,却是命里刻骨铭心的拥有。这种感受只有真正相爱过的人才懂。
在2oo4年,王非出席某部电影的记者宣传会,面对记者提出的有关感情问题,她不禁流露出对爱情的悲观,她说:“我觉得,爱就爱,不爱就不爱,爱就在一起,不爱了就分开,无所谓珍惜不珍惜。爱情这个东西,是没有完满结局的。”关于爱情的理解,见仁见智。
在王非的爱情观里,爱情是很顺其自然的事情,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聚散皆由天注定,没必要过分地强求与强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