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两万平方公里已经不小了,至少比科威特王国还大一些……”
……
第二天,陕省代偗长章士侯就赶到瑜林,在荒漠改造建设委员会的办公楼里,和林寒见了面。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恭喜章老去副为正。”林寒当即笑着问候。
章士侯笑了一下,随意找个位置坐下:“还不是托你的福……而且现在只是代偗长,没转正呢不是。”
第309章 战争红利
“小林,目前「荒漠改造建设委员会」手头的资源其实并不多,仅限于陕省一地。”章士侯说道,“组织的意思,是希望看看治理的成效,然后再着手进一步的计划……”
“成效肯定是没问题的,不须一年时间,瑜林就能多出两万平方公里的可利用土地。”林寒直接说道。
章士侯有些不敢相信,忍不住问道:“这么快?我看艾拉善的治理情况,似乎也没到这种地步啊。”
“艾拉善毕竟是沙漠,而且那时我们的技术还尚未成熟……”林寒缓缓说道,“现在情况当然大不相同,一年时间其实只是保守估计。昨天的时候,我已经和戴书记讨论过一些,关于这些土地的利用,还得跟您说说才行。”
章士侯点头,静待下文。
林寒接着说:“我们准备在这两万平方公里上面,发展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比如代工业……”
“简单说,就是通过以廉价土地为核心的一系列低成本优势吸引企业、资本,当然还有劳动力。万象集团除了改造荒漠环境之外,还将主要承担租房市场的建设。”
章士侯眉头一动:“建设租房市场?”
林寒笑了笑:“落后的租房市场,是华夏高房价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建设一个完善的租房市场,则可以极大地降人们的经济负担,释放更多的个人精力、消费能力。”
在欧美的许多地方,租房过日子的情况十分常见。像美国前总统澳巴马,退休之后就是全家租房,虽然租的是八百平米的豪宅。
相比之下,华夏人似乎尤热衷于购房置业。
这其中固然有传统观念以及投资的缘由,但落后的租房市场,同样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不合理的价格,落后的服务,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如此种种让在华夏租房,并非一个好的选择。
林寒当年在首都租房时,就有过许多并不愉快的经历,甚至还有被迫搬迁的遭遇,如此当然难以让人产生安全感。
“在不久的未来,瑜林的这两万平方公里,将会拥有最低的土地成本、住房成本,再加上固有的能源、薪资水平等优势,必然可以吸引大量的企业和工人。”
章士侯问:“这么说,你们是准备在陕北做房地产了?而且未来还是以租为主?”
“可以这么说,当然也包括其它的一些产业,比如电子代工业。”林寒微微点头,随即又说,“不知道省里打算给委员会还有万象提供哪些帮助呢?”
章士侯沉思一阵,说道:“主要是财政方面的,比如荒漠改造的部分成本,以及参与后续的一些建设。政策方面,省里也会尽可能的放行,为委员会提供便利……”
两人谈了些细节问题,将陕省荒漠改造建设委员会的工作定下来,便又漫无边际地聊了些相关的事情。
“……更长远一点的,这个模式如果能做大,陕北以及相当一部分的黄土高原地区,都将成为东亚的热门,至少可以辐射到外蒙了。”末了,林寒似是随意地提道。
“土地、劳动力、产业、国际级的经济政治影响力……这么看来,咱们这个委员会创造的东西,倒和「战争红利」差不多。”
……
章士侯在陕改委待了几天,跟着参与到许多计划的制定当中。
在瑜林市荒漠改造方案中,大约两万平方公里的黄土地,将会因地制宜地进行绿化,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合理分布以涵养水土。
由于需要尽快恢复生态环境实现利用,所以改造瑜林的黄土地,肯定不会像艾拉善三大沙漠那样,撒一堆梭梭树种子,然后由林寒直接催化生长就完了。
考虑到经济效益、绿化效果,这里种的草木植被自然不会是以梭梭树为主的。
而黄土高原地表多为石英沙,没有腐植质,缺少养分,又养不起太多梭梭树以外的树木植物。
所以当务之急不是绿化,而是增加黄土地的有机质以及各种微生物。
对此,林寒直接采用了当初在东帝汶劳滕省的恢复方案,准备先在黄土地撒上大量的有机肥。
当然了,两万平方公里黄土地,真要是都撒有机肥,绝对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所以瑜林市政府很快就作出决定:收有机垃圾。
“收有机垃圾?”
瑜林一家环卫公司的负责人王经理,接到了市环保局一位副局长的电话,显得十分诧异。
电话里,那位副局长说道:“准确地说,主要是残羹剩饭、人畜粪便等有机质含量最高的垃圾。”
王经理有点没反应过来:“不是,局长您怎么突然提这个,难道环保局需要有机垃圾吗?”
“当然不是环保局,是「陕改委」的要求,委托收有机垃圾的钱也是由「陕改委」出。”副局长缓缓说道。
“「陕改委」是什么,你应该不会不知道吧……这个事是章偗长、万象的林总作出安排,戴书记亲自下命令,各级政府以及所有相关企业都将收到委托。王经理,你该不会想拒绝吧?”
“原来是「陕改委」啊。”王经理一汗,连忙笑着说道,“党领导一切嘛,既然戴书记亲自指示了,我们当然不会拒绝,价格也好说。”
陕省荒漠改造建设委员会,偗长亲自担任主任,市领导也多为委员,又有万象等巨头企业,甚至还有国家关注。
这种组织,瑜林这点地方哪里有人敢说个“不”字。
副局长笑了笑:“那就赶紧的吧,组织人手尽快尽多地收集有机垃圾,上面可催得挺紧。”
“您放心,我们一定加班加点办妥,遵守组织安排。”王经理忙不迭地保证道。
末了他又想起来,问道:“对了局长,这些有机垃圾收集过来之后送到哪去?”
“直接开车送到咱们市的那一片黄土地,就地直接倾倒就行了,具体地点和倾倒量的安排,稍后会有人发给你。”
……
第310章 黄土地的复苏
瑜林市的一片黄土地上,一辆垃圾车缓缓驶来,经过几番颠簸,最终渐渐停靠在某个洒有石灰粉的空地附近。
空地上已堆了不少垃圾,旁边还有几条歪歪斜斜的石灰粉白线延伸出去,也不知道延伸了有多长。
在更远的位置,类似的白线交织扩散,弯曲着连绵在瑜林市这一大片黄土地,遍布交错。
若是仔细观察,便可以发现这些白线的分布并非没有规律,至少和黄土地的地形确实有明显关联。
毕竟恢复黄土高原的生态,并非一股脑种下大量树木就可以的,那样成本高昂不说,也无法让土地发挥出最大的实用价值。
在以往的治理过程中,人们已经总结了十分丰富的经验,完全可以做到因地制宜。
比如在沟地打坝淤地,让泥沙沉积养料,在高处种草或者种树,借以涵养水土,用最低的成本,发挥出最佳的效果。
垃圾车司机下车之后,径直到后面打开了车门,然后便重新回到驾驶座,一面让车箱的角度升高,一面缓缓开动垃圾车前行。
“哗啦啦……”
随着垃圾车的缓慢前行,车上装着的各种垃圾包括残羹剩饭、腐败植物、经过简单处理的人畜粪便等,都随之倾倒在地上,尘土伴随着一些异味扬起来。
由于垃圾车的缓慢拖曳,这些倒在地上的垃圾看上去也颇为均匀。
很快,垃圾车就将垃圾悉数倾倒完成,司机下车检查一番,重新关上了后车门。
这个时候,又有一辆垃圾车从不远处驶来,一边颠簸着,一边也缓缓停靠在附近。
车上下来个年轻的司机,四下望了望,走过来问:“老郑,是在这倒吧?”
老郑伸手一指:“你去那边倒吧,这块应该已经差不多了……倒的时候,别忘铺得匀称些。”
年轻司机似乎不以为意,从怀里拿出烟又递给老郑一根,点上火,说:“真有那么多规矩,不就倒个垃圾吗?”
老郑倚着车门,吹了口烟雾:“别的我不知道,反正陕改委下的命令,全市环卫、垃圾处理公司这会都在忙活,还是老实点好,反正也费不了多少事。”
年轻司机笑笑:“听说这个陕改委的主任是那位新上任的章偗长,这事……老郑你怎么看?”
“还能怎么看,说明国家重视呗。”老郑使劲地吸一口烟,烟头上的火星随也之闪了几下。
年轻司机凑近说道:“我可听人说了,这位章偗长不久前还是个厅级,结果和万象搭上关系,才两年就……”
“行了行了。”老郑似乎有些不耐烦,打断了他,“说这个有意思吗,咱们不还是得开垃圾车?你要想研究政治,去看点正经的书,别信那些道听途说的玩意。”
顿了顿,他接着语重心长地说道:“不是我说你,只是作为一个长者,我有必要告诉你一点人生的经验。看你长这么大了,想法还是太简单,连自己什么阶级都没摸清楚,有时间好好看看马列毛吧……”
年轻司机有些没趣,抽了几口烟话锋一转,指了指附近的垃圾:“这些垃圾到时候怎么处理?这么多塑料袋,直接扔地上能行吗?”
老郑将快要抽完的烟头扔到地上碾灭,沉吟稍许:“照我看,这么多残羹剩饭、烂东西、粪便……其实就和施肥差不多嘛,只是不知道陕改委能拿出什么技术来,不说塑料袋已经可以快速处理了吗。”
正在两人聊着的时候,天空中忽然传来一阵呼呼的声响。
两人抬头一看,却发现是几架小型无人机正在不远处盘旋,一边飞一边还在向地面上的有机垃圾,喷洒着各种五颜六色的粉末物质。
“无人机!”两人顿时有些惊讶。
“看样子,咱们市的两万平方公里黄土地,恐怕得派出上百架无人机,这架势可真不小。”年轻司机不由啧啧感叹了句。
“得赶紧干活了。”
随即他连忙扔下烟头,回到自己车上,开始按部就班地倾倒垃圾,让这附近黄土上的垃圾更添了些许……
经过瑜林全市环卫力量加班加点的忙碌,大量的有机垃圾都被运到黄土地按计划堆放,同时还有不少的有机肥也被运来,与垃圾一起铺展在黄土地上面。
上百架小型无人机则接连出动,释放多种化学试剂,辅助这些有机质的催熟。
而林寒则开车来到瑜林市黄土地的中心位置,放开生物权限,刺激在此范围内的各种微生物,极速降解有机质,微生物种群随之疯狂繁衍壮大。
只头一天,这大片黄土地内的微生物、有机质含量就激增十倍以上,各种有机垃圾都转化为肥料,土壤肥力自然也是迅速饱满起来。
大量微生物的繁衍,以及有机质的高速降解,让黄土地的地表温度都出现了短暂而显著的上升,仿佛这片沉寂几千年的土地,竟忽然从寒冬中复苏过来一般。
几天之后,瑜林市这两万平方公里黄土地的土壤肥力,就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还比不上沃土良田,但拿来耕种绝对已经没问题了。
当然,这还只是开始,接下来的绿化才是涵养水土、固本培元之道。
林寒从黄土地回到瑜阳区原政府大楼,也即现在的「陕省荒漠改造建设委员会」办公楼,找到罗萱的办公室,敲了敲没关的门,便直接进去。
“树种准备得怎么样了?什么时候能开始投放?”林寒问道。
罗萱此时正趴在桌子上,下巴贴着桌面,眉头微蹙着看着眼前的文件,有点无精打采地说道:“嗯已经准备好了,随时可以用无人机投放……”
林寒见她这样子,不由问了句:“怎么,身体不舒服吗?”
罗萱直起身:“没什么,就是肚子有些疼。”
林寒没再多问,点点头便准备离开,这时罗萱却忽然说了句:“对了老板,我有个事一直想问你。”
“什么事?”
……
第311章 供水问题
罗萱脸上忽然红了一下,犹豫着说:“你之前说「句芒催化技术」的基本原理是中学知识……可是后来我在中学课本里找了很久,都没找到……能不能稍微提示一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