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单元,三层……”
林寒点点头,说了句:“跟我上去吧,老方。”
“是。”
这是一栋有些老旧的居民楼,单元门处还堆着许多杂物,刷了绿漆的楼梯扶手则已经露出锈迹。
走到昏暗的楼道间,林寒感觉自己的脚步正踩着心尖上,每前一步,心里便会不由自主地紧上几分。
实际上,如果他愿意,他现在就可以通过生命权限的感知,隐约“看一看”他的亲生父母。
但在三楼之前,他都只是木然地踩着楼梯,中间遇到个从楼上下来的老大爷,林寒避让了足足两分钟才回过神来。
终于站到门前,林寒手背在后头,有点不知所措。
“老方……把墨镜给我。”
接过方予剑递过来的墨镜,戴上去之后,他心里才终于定了定,准备敲门。
他抬起手,准备敲门。
“操尼马!我特么弄死你个臭娘们!”
就在这时,门内忽然传来一阵疯狂的咆哮,中间夹杂着女人的惊呼,还有各种东西破碎的声音。
林寒脸色立刻就白了:“把门打开!”
方予剑二话不说,从腰间也不知掏出个什么明光闪闪的东西,抬手往门缝一划,只听咔嚓一声,门便应声而开。
一进屋,浓郁的酒气扑面而来,同时就看见一个中年男人正抓着个妇女的头发,使劲地扇着耳光,带着酡红的脸上满是暴戾。
“臭表子!老子弄死你!”
“啊——”
看样子早就已经坏掉的饮水机,被妇女一个趔趄撞倒在地,遍地狼籍。
没等林寒放话,方予剑就上前一记手刀,将中年男人打晕。
“砰”的一声,中年人倒在地上,不一会竟有尿骚气传来。
戴着墨镜的林寒,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只是动了动微颤的嘴唇,脸色显得很白。
妇女似乎刚刚回过神来,恍惚地抬起头,看了看他还有一旁的方予剑,问了句:“你们是谁?”
“我们,我……”
看着这个身穿睡衣、头发散乱、鼻青脸肿,面上还沾着涕泪的狼狈女人,林寒感觉舌头有点打结,额上仿佛已有冷汗渗出。
不过,中年妇女似乎并不在意这些,只是简单地收拾了一下,然后默默从地上爬起来,顺手还擦了擦眼泪和鼻涕。
“你们,请坐吧。”
妇女进屋去了,过会简单穿了件外套出来。
林寒默默坐在沙发上,没摘墨镜,随后问道:“你丈夫姓徐吧?”
“啊是。”妇女神色还有些恍惚。
林寒点了点头,似乎不想再多了解什么:“我听说,你们有个女儿?”
第285章 离不起
妇女神色一黯:“女儿?已经没有了。”
林寒眉头一皱:“没有了?怎么回事?”
“十多年前,她考上南方的一所大学,一个人就走了。结果一个月后,家里收到通知说她没去报到,就这么音讯全无了差不多十年。”
“直到两年前,她突然给家里寄了一笔钱,说是从此一刀两断……”
“原本还有个儿子的,也早就被这个王八蛋给弄丢了!”妇女捂着嘴,指着倒在地上的男人,像是在哭。
“现在家里什么都没了!”
林寒听了之后,心中隐隐生出几分欣慰,原来还有个姐姐。
“你女儿为什么……要和你们一刀两断?”他斟酌着问道。
妇女低头擦着眼泪,半天没说话。
林寒想了想又问:“你和你丈夫这个样子,为什么不分开?”
“分不起啊。”妇女叹了口气。
“女儿给的钱已经拿去还债了,家里就剩这套房子……我也想离,他也恶我,甚至还拿刀追过我。但想离又怎样,离不起啊……”
林寒默然。
事实上,尤其以前的时候,婚姻建立的基础往往都只是“降低生活成本”而已,感情则完全无关紧要。
有些人可能觉得,爱情可以让人放弃荣华富贵。但其实完全不需要荣华富贵,就能让人屈服于彻底不幸的婚姻。
随着华夏人均收入的提升,离婚率也逐年上升。想来这并非什么道德或者观念问题,仅仅是因为人们选择的余地更多了。
林寒心里感叹了一阵,妇女的情绪也渐渐恢复正常,她望了望门口,疑惑道:“你们刚刚是……怎么进来的?”
林寒站起身来:“你们没有关门,我和朋友上楼时路过,就进来看一下。”
“门没关吗……”妇女喃喃说了句,旋即叹了口气说道,“唉,还是多谢你们了。要不再坐坐吧?”
林寒看着这个正在整理乱发的女人,勉强笑了一下:“不了,我还有点事情。”
“走吧,老方。”
看着林寒离开的背影,妇女有点手足无措地捏了捏衣服,一时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刚刚的某个瞬间,她忽然觉得,这个年轻人的背影竟仿佛有点熟悉……
……
下了楼之后,林寒两手叉着腰,望着高处沉默了好一会,随即转过头问:“你说,我该不该和他们相认?”
方予剑面无表情,似乎思考了一下:“我觉得这没有该与不该,只有您想或者不想。”
林寒微微点头,沉吟稍许,随即拿出手机打了个电话。
“王老板,帮我个忙行嘛?”
电话那头,地产公司的王老板满是殷勤地说道:“林总您这是哪里话,有什么事尽管说,老王我绝对给您办妥。”
前段时间的那场云州风暴,可让云州甚至是整个汉东的大佬们,都看到了林寒手中的能量。
那可是中央巡查组啊,说来就来,而且明摆着就是在声援云州电视台。
而云州电视台的幕后老板,汉东稍微有点关系的人都清楚,可不就是这位万象的林总吗。
由此也无怪乎王老板的态度,突然变得这般殷勤了。
林寒说道:“我希望你能让一个人得到一栋房子。”
“啊?”王老板愣了一下,“您需要一栋房子?”
“不是。”林寒组织了一下语言,“有一对叫做罗文强、徐姝的夫妇,他们正在闹离婚,不过因为房产问题……”
王老板似乎明白过来:“您的意思是,想办法让他们离婚?”
林寒沉默了一下:“离不离由他们自己选择,我因为……受人所托,需要为他们做一个妥善的安置。”
“最重要的是让两人分开居住,同时,最好让事情看起来自然一点,比如是他们自己中了奖,而不是别人送给他们房子。”他停顿了一下,“至少,不要让他们知道我的存在。”
王老板很识趣地没有深究原因,只是有些犹豫地说道:“这个……操作上有点难度啊。”
“房子的钱我会十倍支付,或者给你们一笔投资也可以。”林寒淡淡说道。
王老板笑呵呵地说道:“您这就见外了,区区房子钱什么……”
“过段时间,万象资本就会有人过去谈投资的事情。”
听到这个消息,王老板顿时有些心花怒放。
有了万象资本的投资,那就是背靠三山五岳啊,后台何其雄厚!
“您放心,保证办妥。”他忙不迭地做出保证。
挂断电话之后,林寒转过身,再次看向身旁的这栋有些老旧的居民楼,眼神里有些莫名的感慨。
“回去吧。”
……
巨大的地下室中,顶部与四周都被厚重的铅板覆盖,看上去仿佛钢铁铸成的堡垒一般。
在地下室中间,并排陈列着多台伽玛射线发生器,都正对准着发生器下面的光滑平台上的一个又一个培养皿,上面的指示灯微微闪烁着。
整个地下室虽然灯光明亮,但却寂静无比。
在某个角落处,几块地板砖赫然被撬起堆在一旁,露出了一个深不见底的坑道,一级又一级的台阶延伸着向下,仿佛通向神秘的地下世界。
此时此刻,在坑道的底部,林寒正头戴手电筒,一面闭着眼睛,一面将双手按在身前的泥土上面。
随着他手指的轻轻律动,身前的泥土随之缓缓沉降,仿佛电梯一般,最终没入更深层的地下,露出一片更加广阔的地下空间。
这个地下空间正是林寒这段时间来,不断练习使用中级大地权限的成果。
经过他不断地沉降操作,在他住所地下室的下面,又额外多出了一个地道,延伸向外,最终通向又一个更深入、更宽阔的地下室。
过了片刻,林寒缓缓睁开眼睛,默默地看着面前的地下空间一会。
随即,他便返身重新上到地下室之中,关掉伽玛射线发生器,然后开始封装培养皿之中的变异体。
随着实验室规模的迅速扩张,原本就最大的生物实验室,现在更是开启了高速发展。
林寒一边封装变异体,一边心里暗道自己要有的忙了。
第286章 海水稻
将伽玛射线发生器关掉后,林寒才穿上防辐射服,沿着坑道的台阶回到地下室,用特制的安全箱对众多细菌变异体进行封装。
经过生物权限的催化,这里的细菌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完成大量分裂,生成无数子代,并在伽玛射线的诱导下发生变异。
生物变异的方向是随机而混乱的,尤其对细菌而言,一次变异可能就是一次天翻地覆,子代形形色色,特性也各有不同。
迄今为止,已经有数以万计的微生物种类从这个地方相继诞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个看上去十分简陋的地下室,却是有几分“造物”之能。
从这里诞生的各种纷繁的变异菌种,是微生物领域的重要研究材料,不止可以完善遗传学、微生物学等相关理论,经过人工筛选之后,还有可能培育出具有惊人效果的强大菌种。
当然,出现异常强大的致病菌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所以在自学过一些相关的理论知识后,林寒在封装变异菌种的时候,都会先大略检查一番再行处理。
对于某些可疑的菌种,他都会用更严密的容器进行封装,并标注出“危险”之类的字样。
毕竟,有生物权限傍身的林寒,可以不惧任何细菌的入侵,但其他人可没有这个条件。
万一没做好防范措施,真变异出来个什么致病能力、生存能力同时爆表的菌种,而且还跑出去了,事情可就麻烦了。
由于生物权限可以降低细菌的新陈代谢速率,无须额外放太多干冰之类的东西,只需要保证密封性即可,所以封装的过程也得以大大简化。
很快,变异体封装完毕,林寒随手将游离在外的细菌收集起来,集中进行高温销毁。
然后他就一个人开车,将这些变异体运到了万象实验室。
到了实验室门口,一大波生物专家早已等候多时。
“新样本终于到了!”
“这次谁也别跟我抢!”
车门刚打开,他们便一拥而上,仿佛抢钱似的,不一会就将这批特制安全箱抗走,然后一路小跑,径直钻进了微生物实验室。
随着万象团队的苦心经营以及各种疯狂的砸钱,实验室的科学氛围已经渐渐凝厚起来。
只要进了万象实验室,就会没有官僚主义,没有办公室政治,没有职称之争,不用担心买不起房,不用担心看不起病,不用担心子女教育……
在这里,有的只是科学与真理。
团队至上,论功行赏。
任何一个科学家,在万象实验室用不了多久,就会全身心扑到科研工作上面,两耳不闻窗外事。
林寒随手关上车门,便上了办公楼,找到生物组的一个负责人。
“林总。”周博士见他进来,连忙起身招呼。
林寒摆了摆手,随意地坐在旁边,说:“周博士,我这次有个任务要交给你。”
“您说。”周博士点头,作倾听状。
“前段时间,袁农平院士主持的海水稻培育取得了相当不错的进展。我想就在海水里种植这一内容,让实验室和袁院士方面进行一些合作……”
周博士扶了下眼镜:“这个,您可能不太了解。袁院士的海水稻,指的是耐盐碱水稻,并非真正种在海里的水稻。”
“不,我的意思就是让你们从这里入手,进一步开发海水种植。”林寒说道。
“当然,培育出真正可食用的量产海水稻现在不着急。准确地说,我需要的是一种可以在海水中生长的超积累植物。”
周博士有些诧异:“超积累植物?您难道准备通过这种方式,治理海洋污染吗?”
林寒点了点头:“不错,就是这个意思。”
在日国处理福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