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认为殷鉴是鸣心禅院,万佛寺的佛,所以才动的那番心思。
可伴随着殷鉴的话语,她们那心思就没了!
殷鉴承认自己不是那边的佛了!
哪怕殷鉴说自己是档次更高的佛,这些尼姑不会在意!
殷鉴认同了清妙庵的佛性,这就够了!
甚至,在殷鉴这番话语一句,接一句说出后,这些尼姑笑了!
为嘛不笑!迎佛,迎回个档次更高的佛,这不是殊荣吗?
这份殊荣,没落在鸣心禅院,而落在了清妙庵!
这无形中,就让清妙庵的这帮尼姑觉得,她们清妙庵,档次比鸣心禅院高了!
哪怕殷鉴也认同了鸣心禅院,万佛寺的佛性,但是殷鉴这尊档次更高的真佛,却选择降临在了清妙庵!
这在这些尼姑心中怎么想?她们会认为,在殷鉴这尊档次更高的真佛眼中,清妙庵,比鸣心禅院觉悟高啊,佛性高啊!
要不殷鉴干嘛选清妙庵,不选鸣心禅院?
这不就是殊荣啊?
每个人在意的东西不一样!
就若勇舍智在意的那些,在有些人眼中,连屁都不如!
而清妙庵这帮尼姑在意的东西,也在有些人眼中,屁都不如!
可就是这些屁都不如的殊荣,在有些人眼中,却比天还大,还高啊!
殷鉴的手段在哪里,殷鉴的手段就在这里!
为什么说殷鉴是至坏,至恶的存在啊!
殷鉴就是个懂得诱惑人性的存在!
你要什么!我给你什么!
我给了!你还不听话吗?
就算你不听话,你起码不会忤逆我了!
殷鉴的想法,就是这么赤裸裸的诱惑人性!
所以才说殷鉴就是那至坏,至恶的存在!
什么存在,会引导,诱惑人性的波动啊!那不就是黑暗,邪恶?
所有愚弄,诱导人性的存在,必然都是坏的,恶的!
而殷鉴恰恰因为其那非凡的手段,就是那其中那一个至坏,至恶的!
伴随着殷鉴话语一句,一句说出后,平静了!
殷鉴不需要跟这些人,讲为什么破了宁心的身子!
殷鉴只需要让这些人,相信殷鉴就是那档次更高的佛,就可以了!
这些人!是那因为信了佛,而寻找信佛理由的存在!
只要他们相信殷鉴是那档次更高的真佛,殷鉴不需要去解释为什么破了宁心的身子。
他们会自己去在心中把这份猜测圆出来!
至于他们会想,这男女之事,也暗合佛性至理也好,还是真正的佛性,不否定,不拒绝男女之事也罢,这不重要!殷鉴也不关心!
只要他们认了殷鉴是那档次更高的真佛,那他们就等于认同了男女之事!
这就够了!
“从今天开始,清妙庵封山!”
目光一一自众人脸庞上扫过后,见得已然完全解决了这个问题,竟见殷鉴轻轻挥了挥手后,一番话语突兀,且莫名其妙的话语,猛然自殷鉴口中说出。
殷鉴为什么会说这话,在座的,大多都是带艺入门的人,以前他们不敢若勇舍智这般,但现在呢?
勇舍智都突破了,他们的前路亮了,他们还有什么不敢?
那他们都敢了会怎么个情况?那接下来,清妙庵,必然是空前脆弱,但也是空前强大的时刻!
为什么?清妙庵决大多数的战力,都云集在这些带艺入门之人的身上,他们晚点,肯定都会自废修为,重走清妙庵的传承路线!
那接下来,还不是清妙庵空前的薄弱时期?
而清妙庵,出了勇舍智这么一个五转之人,不恰恰也是清妙庵空前强大的时期?
这些即将自废修为之人,哪怕自废修为了,但他们的价值,决然不是那些三转之人可以比拟的!
一个人,没走过的路,他永远无法揣度!而这些人,虽然是换了功法路线,但他们重新回到四转之境,按殷鉴想来,根本没有太大困难!
而且,也是因为他们在四转之时的这种厚积,突破到五转之时,必然会薄发!
但虽是如此,可清妙庵,毕竟只有一个勇舍智!让勇舍智看大门吗?哪怕他现在会飞了!但看的过来吗?
而且勇舍智,在殷鉴的想法中,还有别的作用!
所以,封山,必然是唯一的选择!
而殷鉴此时,不管是出于真佛的身份也好,还是出于庵主的身份也好,这个授命,必然得由殷鉴下达!
难道殷鉴要等别人来请示自己吗?
那殷鉴不就太丢份了,让人觉得自己这个真佛太‘晕’了?
殷鉴有先见之明,这些人会觉得很正常,很符合情理!因为殷鉴不光是真佛,还是档次很高的真佛啊!
但殷鉴若没有先见之明!这些人,心中就肯定会打鼓了!
所以与其等这些人来请示,殷鉴必须直接把事情安排好!
也索性殷鉴看的透彻,不然,装都难装的下去!
第十七章 先有善;后有佛
更新时间2013…5…19 18:15:37 字数:2098
见到这番情况,众人知道已然到了该各自离去之时,伴随着身形皆缓缓站起之后,一一向外走去。
“勇舍智,吾,既现世佛身,为清妙庵庵主,汝为吾,现世佛身之护法金刚!”
“吾命汝,代吾细讲入五转之道!”
恰在这时,殷鉴看了看那不知该走,还是该留好的勇舍智,一番突兀的话语,悠悠自殷鉴口中说出,且在殷鉴这番话语出现的同时,明显在那众人中,着实不少的人脸庞上,能看到一番惊喜的表情。
不谈勇舍智现在的身份,单那份修为,已然不是谁可以强迫的了的。
殷鉴讲的道,所有人都听了,但谁也不介意再听听!
但却无人敢要求殷鉴再讲一边!
那成了什么?
承认自己佛性愚钝了吗?那还怎么混下去?
那相比于让殷鉴讲,勇舍智要更合适的许多!
但是没人敢跟勇舍智说啊!
现在勇舍智说白了,虽然还挂着个清妙庵外门供奉的身份,但这个身份,比给殷鉴这尊真佛当护法金刚来讲,哪个在勇舍智心中重?哪个轻?
所以,若不是殷鉴说出这番话语,勇舍智绝对不会动这个心思。
勇舍智是殷鉴定的那护法金刚名分,可这连绵九山的清妙庵之中,谁能伤的到,谁敢伤殷鉴?
更何况这都封山在即了!
那既然如此,殷鉴干嘛不委婉的再卖给众人个好?
哪怕殷鉴此时那真佛的身份,已然被所有人认同,但是殷鉴这真佛,给不给大家发‘香油’,这区别可大了!
谁不想跟着个有‘奔头’的真佛?
香油是什么?奔头是什么?对于修炼之人来讲,能突破,那就是香油,那就是奔头!
勇舍智给所有人细讲下道,所有人不怎么会记勇舍智的情,但一定会记殷鉴的情!
但哪怕殷鉴知道,所有人都知道!但那又怎么样?
没人会在乎!只需要知道这个香油,是殷鉴发的就可以了!
甚至连勇舍智自己都不在乎!
就在勇舍智接了殷鉴授命开始的那一刻,他生生世世,都是殷鉴的护法金刚!
有信仰的人,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真的很简单!
哪怕以后,就算殷鉴被天下所指为那恶佛,只要殷鉴自己不承认,勇舍智,绝对不会有一丝一毫的动摇!
“领佛命!”
殷鉴那番虽是卖好,但却依然板板正正,庄庄严严的话语刚刚说出,竟不见勇舍智有任何犹豫,双手合十应允了一声后,直接与众人向外走去。
目光看着众人的身形缓缓自溶洞内消逝之后,竟见殷鉴的眼眸,缓缓盯在宁心的脸庞之上。
“别装了!一堂堂佛女,竟然装昏?”
恰在这时,一番突兀的话语,猛然自殷鉴口中出现,且伴随着这番话语,自殷鉴口中说出的同时,明显见的殷鉴眼眸中,接踵闪过一番玩味之色。
宁心早就清醒了,殷鉴知道,甚至那刚刚离开的那些人,也知道!
甚至宁心自己,都知道所有人知道她清醒了!
四转之人的‘嗅觉’,何其灵敏,怎么会没发现?
殷鉴与宁心身体挨的这么近,还有留意到那些人眼眸中出现过的那一丝波动,殷鉴怎么会不知道?
但有的时候知道,却所有人都在装不知道!
没人去揭开这块布,揭了!就乱了!
只有那愣头青,才会这么做!
殷鉴是愣头青吗?宁心是吗?还是刚才那些四转之人?
没有人是!
但此时,所有人都走了,殷鉴必须点出宁心还在装昏的事!
因为宁心迷茫了!殷鉴清楚宁心迷茫了!
宁心因为找到了信那‘女佛’的原因,而信了女佛。
但现在呢?
宁心又找到了信殷鉴是那更高档次的真佛的原因,而信了殷鉴就是那更高档次的真佛。
可是这两点,本不应该冲突的事情,却在宁心的心中,冲突了!
殷鉴若说自己是那转生的真佛,宁心心中不会迷茫!
但殷鉴现在说自己就是现世的真佛,这就不符合宁心的逻辑了!
既然殷鉴是真佛,那殷鉴讲的道理,宁心怎么还能找出一些反驳的理由?
“除了我,你见过其他所谓的真佛吗?”
清楚宁心心中的迷惑,不知为何,殷鉴心中竟难得的生出一番幸灾乐祸的心思。
对于宁心的性子,殷鉴可以说是又爱又恨,有的时候殷鉴恼的牙都痒痒!
但哪怕如此,但殷鉴知道,他必须解开宁心这个结,若解不开宁心这个结,宁心高不好就毁了!
一个人的思绪乱了,那还不是等同于行尸走兽啊!
解宁心这个结,有两个办法!
一种,让宁心意识到,世间无佛!
一种,让宁心意识到,佛也会出错!
而世间无佛这个情况,殷鉴也不能承认!
不然,那就是崩塌掉宁心那心中的信仰!
宁心虽然是先有了理由,后信了佛,但说到底,与那些人又没有了区别!殊途同归,再果上来讲,是一样的!宁心也是有信仰的!
所以,殷鉴只能让宁心意识到,佛也会出错!
所以宁心质疑殷鉴这尊真佛,是没有问题的!
这番意思,殷鉴敢跟宁心讲,但决然不敢跟那些人讲!
虽然宁心跟那些人一样,都是有信仰的!但说回去,宁心确实又与那些人不同!
在那些人心中,真佛,是无上性的,怎么会有错?若给那些人证明了佛也会出错,那就等同于崩塌掉那些人的信仰!
但殷鉴若跟宁心讲,佛不是无上性的,佛也会犯错,宁心就能接受!
因为宁心追求的是至善,而不是至佛,宁心把至善这个概念,用真佛,这个框架扣住了!
而殷鉴要做的,就是把宁心的这种想法,给她砍成两截!
让宁心知道,至善,是至善!真佛,是真佛!
真佛的存在,是为了代表至善!
但至善的存在,却并不是为了代表真佛!
先有善,后有佛!而不是先有佛!后有善!
看上去这意思没多大区别,但实际上,这区别就大了!
根本不用殷鉴讲太多的话语,只是殷鉴那一句简简单单的问询,宁心脸庞上的那番迷茫之色,就开始缓缓消散。
“恭喜庵主重归真佛之路!”
紧接着,竟见宁心颇为正经的双手合十,一番很是庄严的话语,悠悠自宁心口中说出。
第十八章 劳心;劳力
更新时间2013…5…19 19:29:44 字数:2054
简简单单的一句问询,宁心的性子,本就是那聪慧过人,瞬间就想明白了她质疑的不是至善的无上性,而是质疑的真佛的无上性。
殷鉴是真佛,但不代表了殷鉴是至善!
真佛是为了代表至善而存在,但不代表真佛就一定是至善!
真佛可能是大善,但决然不是至善,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但哪怕如此,宁心仿似能感受到殷鉴心中那番至善一般,明显能看到宁心脸庞上,竟出现了一番发自内心的欣喜之色。
见到宁心这番情况,若不是殷鉴此时这张脸颊,是固化着的那无限哀愁,悲悯之色,绝对会出现一番抽搐的表情。
宁心的感受,说没错,确实没错!说有错,也确实有错!
若说这对众生的哀愁,悲悯就是那至善一面的话!
殷鉴心中现在确实有那至善的一面!但那只是殷鉴八颗头颅中的一颗!
为什么说殷鉴之前在宁心刚刚昏过去之时的那番作态,若被宁心发现,宁心决然不会在相信殷鉴是什么真佛?
殷鉴之前的那番做法,已然把那所谓的至善,化成了一种工具!
甚至若那对众生的愤怒,仇视的一面,若是至恶的话,那这所谓的至善,至恶,此时已然完全成了殷鉴的一种工具!
殷鉴有八颗头颅,他想把其中任何一颗所代表的那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