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长安盗- 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扑上去揪住万教授大喊:“她到底怎么了?她到底怎么回事?”
   万教授被推得连着后退几步,几乎摔倒。民警上前把邵宽城拉开:“放手放手,你是病人什么人啊?放手!”
   万教授一边叫喊一边挣扎:“你要干什么!你有什么权利!我要告你!”
   场面有些乱,唯有万家的保姆小刘沉默地站在门口,冷冷地看着屋里发生的争吵与撕扭。
   凌晨两点多钟,队长李进也赶到了医院。
   李进私下里向两位派出所民警亮了身份,于是在医院的一间办公室里,派出所民警单独向李进和邵宽城介绍了如下情况:
   “病人是晚上十点多钟被送进来的。病人已经两次因中毒入院,医院认为有点可疑,因此向我们报警。”
   两位民警是古都医院辖区中楼派出所的,看来对此事已经做了一些调查工作,“我们分别对病人的父亲,家里的保姆做了询问,目前还没有发现什么可疑之处。根据我们向医生了解,基本诊断还是食物中毒。”
   在李进和派出所民警的劝说下,邵宽城没有很快回到红雨身边,以免和万教授再生冲突。李进又找医生问了问情况。
   “病人已经脱离危险了,现在并不是你们认为的昏迷不醒,而是注射了镇定药物后处在睡眠状态。睡眠对病人恢复体力非常重要。和病人一起用餐的人都没有发现中毒症状,所以不排除病人因为身体虚弱,抵抗力差,或者属于对毒素的敏感体质,或者摆弄家里或花园里养的花草,花草上沾了杀虫剂之类的药剂,导致传染。总之原因还需要进一步分析。”
   和医生的交谈主要以李进为主,邵宽城心里很乱,不知从哪里能把思绪理清。最让他心神不定的是医生对红雨身体状况的看法——红雨两次食物中毒,元气大伤,损及肝肾及中枢神经,而且体能耗尽,短期内很难恢复。今后是否还有后遗症,都很难说。
   天亮的时候,整夜守在女儿身边的万教授被一个电话叫走了。经过医生的同意,邵宽城进入病房探视红雨。红雨已从昏睡中醒来,身体虽然极度虚弱。
   
   太阳升起来了,红雨再次睡去。
   城市开始喧闹的时候,邵宽城的父母来了。
   邵宽城和李进同车离开医院。他开车,李进在路上睡觉,一觉醒来,车到山前,唐代贞顺皇后墓的盗洞现场,各方人士正在陆续聚集。
   万教授也来了,在医院一夜没睡,神态疲惫,双目赤红。下车后没走几步,有两人一起叫住了万教授。
   邵宽城远远看到,万教授离开专家的行列,和文物局的两个官员驻足交谈。他知道,他们是在“委婉”地告知这位知名的文物专家,根据公安方面的意见,今天将要进行的第二次专家入陵考察,他就不用参加了。邵宽城隐隐有些解气。回过头来,邵宽城和老井拿了手电,在前打头,李进和市局内保处的民警随在最后,陪同一行文物专家,第二次进入了这座千年古墓。
   他们沿墓道进入古墓的前室,越往深走,气温越低,四周壁绘依稀,若烟若雾。几道强光手电犹如探照灯般晃动着,一路照进主墓室内。主墓室宽阔轩敞,手电进入其间,光芒立即被巨大的黑暗吸收,变得惨淡不堪,弱小如豆。邵宽城手中的光柱也忽然有些疑惑,青灰的光柱惶惶然从脚下的路面移向无边的前方,前方似乎空旷得有点反常……甚至,有点不祥。
   几只手电在那一瞬或许都有同样的感受,不约而同地扫射起来,左冲右突,焦灼地碰撞……
   所有人都发现,前方空荡荡的,前一天还矗立在主墓室中央的那座震惊视觉的宫殿,竟然不翼而飞,不知去了何方!
   
   长安以西的矿野上,传说中的敬陵,山一样沉默。
   从长安直返西京的公路上,万教授同样沉默不语。进入城区后已接近中午,他直接去了西京看守所。
   在看守所一间十几平米的小屋的一张长桌上,他看到了妻子林白玉的随身之物——一只Dior的钱夹还是他去年送给她的生日礼物。随在钱夹周围的,还有手表戒指之类,琐碎而凌乱。最为触目的,当然还是那只白色的玉环。
   看守所的民警让他在在押人员暂扣物品清单上签了字,然后用一只塑料袋把这些物品装好,让他领走。他茫茫然拎了那塑料袋东西,浑浑噩噩走出了那间小屋,走出了看守所的大门。
   太阳照在头上,站在门口,他一时竟想不清自己该到哪去,是该回家还是该去医院,还是该去他所有头衔中最重要的西京大学……
   
   日当正午,贞顺皇后陵墓外警车云集。省公安厅、市公安局和刑侦总队的头头们先后赶到,文物干部和考古专家已被撤离。
   在公安首脑赶到之前,那座千年石椁的迷踪已初现端倪。刑警们在主墓室的一角发现了一个被旧砖草草砌死的矮矮的盗洞,用铁锤铁镐砸开后无人不惊——砖墙后赫然出现一条狗洞般狭窄的暗道,暗道里新挖的泥土狼藉不堪,支撑洞壁的木桩歪歪斜斜,其简陋潦草,让人难以置信!
   洞口的位置在一间破旧砖房的一角;砖房的位置在一个大院的一角;大院的位置,在一座荒村的一角。
   院里杂草丛生,杂草上堆了小山一样的新土……
   
   
   
   
   
   
   
   
   
   
   
   
   
   
   
   
   
   
   
   
   
   
   


十二
更新时间 07…19 23:20:55字数  2970


   
   
   刑侦总队的会议室里坐满了人,会议从中午一直开到晚上。刑侦总队一半以上的警力扑上去了,市局还统一指挥调动各区县公安分局和各派出所参与了此案的调查排查,武警部队也奉命在长安通往各个方向的路口设卡搜索。这座大型石椁既然确认为唐玄宗之贞顺皇后的棺椁,即属当代考古的重大发现,省文物局已初步认定为特大珍稀国宝级文物无疑。国家文物局的官员和专家也正在赶往西京的途中——石椁的发现已经上报了国务院,石椁的失踪在当天下午也追报了国务院。会议传达了省委省政府的死命令——此案必须尽快侦破,国宝必须水落石出!
   这是邵宽城从警以来经历的最大场面,最大阵式,最严峻的时刻。那个下午会议室内外的气氛,让他胸口重压,呼吸急促。
   罪犯将重量和体积如此惊人的石椁,从十五米深的地下运到地面,再从地面快速运走,如此之大的工程不可能不留下蛛丝马迹。刑警们很快查明,这个院子是一个叫秦志强的人从土地承包人手上租下来说是要开砖厂的。经查,“秦志强”当初提供的身份证是一个“套号”的假身份证。
   刑事绘图专家根据土地承包人的描述,很快做出了“秦志强”的脸部绘像,当晚即通过公安部A级通缉令发往全国。
   这是一个居民搬迁、废弃已久的弹丸小村,土地承包人原想在此盖个临时库房,但一直未盖。村里村外,一直人迹荒芜。附近的道路,也尚未安装监控电眼。罪犯进出此村此院,估计都在夜间,因此,虽然刑警们大面积走访,但直到晚上,也没找出一个有价值的目击者来。
   
   这天晚上,又到了《唐史讲坛》的录制时间,万教授虽然罕见地迟到,但还是出现在录制现场。没有人发觉他的神情有何异常,没有人注意到那一晚他其实备显苍老。
   那一晚讲到开元盛世,武氏受宠,从下层宫女直接升为三品“婕妤”,很快又升为二品“昭容”,不久,加封为“才人”。武氏为玄宗皇帝生下三个子女,皆离奇夭亡,构成了盛唐时期宫帏之间最为恐怖的一大怪事,一大秘辛。两年过去,痛定之后,武氏又生下了她和唐明皇的第四个孩子,而且,又是个男孩!
   对这个男孩,玄宗一如既往,宠爱有加,赐名“清”。与武氏及近臣相谈间,圣意隐约,或有今后废太子而以此子代之的意向。
   李清尚未满月之时,某日,惠宁宫发现有刺客深夜潜入,在与惠宁宫护卫的拼杀中,四名刺客均被斩杀,无一幸存。惠宁宫虽然母子平安,虚惊一场,但这场虚惊,让武氏乃至皇帝本人,迅速做出了一个极不寻常的决定,这个决定在整个中国的历史上,也是极为少见的一个特例。
   按照万教授及许多后世史家学者的分析,惠宁宫刺客事件,让唐玄宗真的相信了皇宫内外,确实存在着一个针对武氏的谋杀集团。这个集团谋杀目标,就是武氏的后代。武氏的后代,就是皇帝后代,就是皇帝最宠爱的王子和公主。直白地说,就是将来最有可能进入皇权核心,甚至最有可能争储的人物。
   刺客事件的当天的夜里,武氏抱着她的儿子李清,赶到皇帝寝宫。玄宗重臣,当朝宰相李林甫亦奉诏进宫。这次午夜觐见,皇帝与他最宠的女人、最宠的权臣之间,具体都说了什么,史无所载。但有一个事实是被史料明确记述了的,那就是在那一天天亮之前,玄宗秘宣他的亲哥哥宁王李宪进宫。
   宁王李宪不仅是玄宗的同胞兄弟,也是玄宗最信任的臣属,在玄宗当年除掉韦皇后,继而除掉太平公主,得以独掌大权的两次宫廷政变中,李宪居功至伟,发挥了重大作用。
   李宪深夜进宫,清晨出宫,进宫时独自一人,出宫时辇中又多了一人。那是一个襁褓中的孩子,这个孩子就是尚未满月的李清。
   史料记载,武氏产下第四个孩子后,为避免厄运重现,哭求玄宗将其子秘密送到宫外抚养。她坚信宫苑深深,杀机四伏,王皇后以及太子以及多位王子,为保后位,为保储位,为保既定的利益格局不生变故,结成一党,防不胜防。武氏虽得皇帝独宠,但出身武家,自下生之后即被姑祖武则天抱养,武则天垮台之后,自然难逃清洗贬黜的命运,成年之后虽得皇帝青睐,从宫女的卑贱地位,走到皇帝最近的身侧。但,无论皇亲国戚,还是满朝文武,对祸乱李唐王朝数十年的武氏一族,无不心有余悸,多怀排斥警惕之心,少见接纳宽容之意。皇帝给她的宠爱越多,她在宫中就越孤立。她的孤立,她的三个孩子连续夭亡的惨痛现实,让她的后宫生活有如惊弓之鸟!如此,在她第四个孩子李清出生之后,她做出了母子分离的抉择,其原由似乎不难解释。
   唐史的记载就是,唐玄宗将皇子李清,也就是后来的寿王李瑁,交给自己的同胞兄弟宁王李宪秘密带出大明宫,寄养于宁王府。皇帝以天下之尊,竟不能保护亲生儿子的性命于家中,这一史实,在皇权无上的封建中国,不能不说是令后世堪以感叹的一个实例。
   这件事,对于玄宗皇帝后来废黜皇后,赐死太子,显然起到了导火线的作用。
   
   《唐史讲坛》这晚所讲的这段内容,所讲的这件事情,确实推动了唐代开元年间宫廷斗争史的重大转折,其引发的结果,余容后叙。万教授这一晚讲得节奏很快,快得近乎潦草。他虽然晚到了十分钟,但结束录制的时间却比往常还早。之后他行色匆匆离开西京大学,乘车直奔古都医院去了。
   万教授来到病房,看女儿似乎刚刚睡了一觉,神情似梦似醒。屋里光线幽暗,万教授坐在女儿身边,心情终于沉静下来。看着女儿柔和的面庞,一种久违的幸福感忽然弥漫全身,让万教授多年以来仅存理性的那颗心忽然变得感性起来,渴望简单和柔软。
   在这一刻,万教授几乎忘记了这一天遭遇的所有意外,虽然妻子深陷囹圄,但他并不孤独,他终于又有了亲人!他愿意永久地这样陪在女儿身边,陪她聊所有话题。万教授给女儿住的这间病房,是古都医院里的特价病房,是特价病房的一个套间。所谓套间,其实只是一个带会客区的大单间,病床与会客的沙发之间,用一只六扇的白纱屏风加以区隔。其实,赵红雨并不想睡觉,但安眠药让她的意识迟钝,眼皮打架头脑昏沉。她依稀看到父亲身边多了一个人影,轮廓似曾相识,姿态又很陌生。父亲正躬着腰给她手腕上戴着什么东西,硬硬的质感,润润的触觉,并不冰冷。
   人影发出声音,虽低沉,但清晰:“这东西对身体真有好处吗,还是心理作用?”
   父亲的声音更清,更近:“一千三百年水土滋养,这东西肯定是有灵性的,能养人气血,有用!”
   赵红雨想起来了,这是那只白色的玉环,前几天父亲送给她的,说是具有养血之功,庇佑之能。她又转送给了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