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两人携手,向宫门走去,身后跟着长长的仪仗,将帝后渐行渐远的交谈声掩在宫廷中。
番外一:我是卢智
我生于大业末年的秋天,动荡的隋末。爹娘皆是士族豪门的子孙,拥护太原李家夺了江山。
娘曾说过,我满月抓周的时候,满桌的玩物摆设,只挑了一把尺子抓来,除了祖母外,一家人都很乐呵,认为我长大后会刚直不阿,我由此得名“直”。娘则给我起了爱称,唤我“智儿”权作长者的寄望,望我能够聪明地长大。
我倒也的确聪明地成长着,很小气就会背诗书、会讨巧、会看大人脸色,比起小我一岁的二弟,我完全是大人希望的标范,是父亲和长辈们爱重的子嗣,是最适合继承家业的长子嫡孙。
每个人,这一生的记忆都是从孩提时开始的,我的记忆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想一想,不是爹宽厚的手掌,也不是娘温暖的怀抱,而是两个女人。
用下人的话说,她们是我爹的妾,用丫鬟们的碎语来说,她们是狐狸精,小时候常听外公讲山怪的故事,狐狸精都是会害人的妖怪,我记住了丫鬟的话,并且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留意起那两个妖怪的一举一动,倒真叫我发现不少有意思的地方。
妖怪会对我爹编瞎话,然后我爹就会训斥我娘,妖怪会对我爹哭,然后我爹就会抱着她哄,妖怪会拿点心给我吃,然后哄我喊她姨娘,若是我没有叫,而是把点心丢在她的脸上,爹总会恰巧从旁边经过,然后挨骂的那个总会是我……
之后的某一天夜晚,当爹用剑指着年幼的我,娘跪在地上求饶,那位尊贵无比的客人笑吟吟地站在一旁,在无数双冷眼中,我才似懂非懂,会害人的不止是妖怪,还有很多。
后来,娘带着我和二弟逃出了那座大宅子,几经周转,我改了姓,丢了名,拾起了娘给我的爱称,有了新的名字。
其实比起“直”我更喜欢“智”这个字,我想变得聪明,很聪明,而聪明人最不需要的就是刚直。
落户在小山村,饭很难吃、床板很硬、夜里很冷,没有点心,当然也没有夜壶,然而这些烦恼,都在娘生下小妹妹后,变得微不足道。
我从小就盼着有个小妹妹,文文静静的,能同我一起看书,同我一起画画,陪着我一个人,而不是像二弟,爬树翻墙像只野猴,我不是讨厌二弟,只是更喜欢小妹妹。
我很喜欢趴在床上看她睡觉,盼着她有一天睡醒了,突然就会开口讲话,然后我就能教导她识字念书,带她一起去放牛。
春夏秋冬,这一等就是四年,我个头长的和娘的大扫帚一般高的时候,她还是不会说话,只会咧着一张嘴傻笑,对着喂她饭吃的人流口水。村里人都说,小妹是个傻子,娘会偷偷抱着小妹落泪,二弟常同村里的孩子打架,我知道,他们都信了妹妹是傻子,只有我不信。
小妹不是傻子,她只是还没长大。
书上说,心诚则灵,我于是每天睡前都会默默许愿,希望妹妹能尽快长大。
然后,突然有一天,小妹能开口说话了,我就像从小寄望的那样,教她识字,教她念书,乐此不疲。
小妹好转,娘和二弟都很开心,但我想,最欢喜的那个人应该是我。因为一直到很多年以后,发生了许多事情,我记得最清楚的,还是小妹喊我的第一声“哥哥”。那应该是我混乱的童年里最快乐的一件事情。
日子渐渐好起来,我们三兄妹一天一按长大,娘脸上的笑越来越多,我做了一个决定,“娘,我要进京。”
娘说,她想让我留下来,不要进京赶考,县里考试过了,我凭着乡贡的身份,往后在村镇上办间私塾,日子也能过得安稳。
我知道她害怕什么,但是我意已决娘劝说不下,就只叮嘱我凡事小心,毕竟我身上还背了一些孽债。
同娘和小妹道别,我带着二弟,上了京城,这条再无反折的道路。
在许多年后的一天,我才觉得后悔,假如我留下来,安安本本做一个教书先生,或许就不会有后来那么多故事发生,而小妹,也不会遇上那个改变她一生的人。
我是有些机缘的,凭着一些手段,让当朝杜相看中,推举了我到国子监去读书,那是大唐最高等的学府,天下学子人人向往的圣地,我原本不期望能在这里读书,果真甚至其中,却发现不过尔尔。
在我刚进到国子监不多久,娘和小妹便跟随而来,说来可笑,就在我算计着报仇讨债时,我的母妹,却被一个地方上小小的镇长逼得走投无路,背进离乡。
一开始,并不是顺风顺水,同那些权贵子弟打交道,比我想象中还要难,无非是因为我贫寒的出身,让我在这繁华的长安城中,举步维艰。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改变,我想是因为那个谜一样的女人。
我在人生最窘迫的时候被她所救,她收留我,为我疗伤,在我迷茫的时候,教导我人情世故,尽管连她的样貌都没有见过,我还是不可自拔地迷恋上了她,然而我一直很清醒的知道,那不是男女之情,让我着迷的,只是我想象中的一个寄托,在我被权贵的波涛拍打时,牢牢抓住的一块浮木。
国子监是一个学问至上的地方,有她的教导,再加上心机和手腕,想要出头iu,其实不难。我极善于利用别人对我的好感,朋友结识了许多,不管真心假意,我都不在乎利用起来,不会手软更不会觉得亏欠,毕竟,向上爬的时候,谁会在意脚下的阶梯会不会被踩疼?
小妹会到国子监读书,对我来说是一个意外,又在情理之中,是我看着她一天天长大,她出落的有多美好,我比任何人都清楚,我私心不想她踏进长安,这块白日光鲜的土地下隐藏着太多脏污,但这是她的人生,我不能自私地左右。
所以,我眼睁睁地看着她走进来,一步步被牵扯进权利的漩涡,而我所能做的,只有保护她尽少受到伤害,指点她的成长。
我从没有懈怠过对仇恨的执着,随着不断深入的调查,扑朔迷离的障眼被一层层揭开,当年旧事的真相摆在面前,我毫不迟疑地选择了报复。
我迷恋过的那个女人说过,我是一个极其矛盾的人,一面是绝对的理智,一面是绝对的疯狂,她说的没错,明知道往前一步就是万丈深渊,可我还是没有回头。
尘埃落定时,我看着那个曾经不留情地将我们母子推进火坑的男人,在我面前低下头,憔悴,老迈,黯然,我是无比满足的。而满足之后,是浓浓的倦意,因为我知道这一切,远没有结束。
后来发生的事,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凶案,杀**手,牢狱,背叛,在那场早就安排好的大火中,我变成了一个死人。比起真正的死亡,这显得更加残忍,但我无法抗拒,这就是复仇的代价。
我不想说是我的报应,让我被扣留在繁华之下最阴暗的哪个角落,清楚明白地知道活着的人在为我痛苦。只能作为一个旁观者,纵使心痛的无以复加,也只能摇摇地从纸上望着受苦最多的小妹。
望着她跟了那个野心勃勃的男人。
望着她离开了长安,去寻找娘和二弟。
望着她回到了京城,风风光光地嫁入皇室。
望着她一丝丝被束缚在那个男人费心编制的网中。
望着她苦心经营,忍辱负重,为了我,为了他。
直到有一天,那扇阻挡了我十年光阴的牢门打开,当年的小女孩变成一个妇人出现在我面前,径荐了时光,蹉跎了岁月,我才开始觉得后悔了,后悔许多年前,我一意孤行地离开了那座小山村。
“大哥。”她望着我,泣不成声。
“小玉,你长大了。”
谁人明了,我生命中最最重要的女子,不是那个曾经让我深深迷恋的女人,也不是含辛茹苦养我的娘亲,而是许多年前,我守在床畔,夜夜期盼她能快快长大的小女孩。
而她现在最最重要的人,却已经不是我。
我讨厌那个叫做李泰的男人,尽管我欣赏他的阴险,冷漠,还有心狠手辣,但我仍然记恨他抢走了我妹妹。我早就看破他安排好了一切,借用皇上的妥协,让小妹提前来见我,是为了试探他在她心中的分量,在我看来,这是一种极不自信的表现,让我嗤之以鼻,然而能够看到那个自尊自大的男人不自信的一面,我十分乐意成全他。
我没有想过能够说服小妹和我离开,旁观者清,我是她大哥,我岂会不知道她心里装的是什么,也只有那个同样身在情网不能自拔的傻瓜男人,才会以为她真会丢下他和我走。
离别的那一天,我顺利地让小妹来到城南,上了我的马车,送我出城,却拒绝了她的挽留,因为哪怕她不和我一道,我一样要到那个地方去,为了她,和我从未见过的小外甥女。
在妹妹依依不舍的眼泪中,我换了马车离开,临走之前叮嘱了车夫继续往远离京城的方向走,一直到有人追上他们。
我好心情地骑上了马,十年的幽禁,让我无尽地向往自由的呼吸,带上那个甘心追随我多年的女人,缓缓驱马向前,远远地,听到身后疾踏的马蹄声,还有男人的怒吼,我忍不住笑出声来,笑到眼泪涌出。
“呵呵。。。哈哈哈!”
十年幽禁,十年恨,一朝还得自由身,从此天地为一人。
我。。。是卢智。
番外二 失明计
(无责任番外)
唐,照光九年,太平盛世。
巳时,宣政殿上正在早朝,百官垂首,井然而立,文臣左列,武将右停。朱毡上,一人换过一人,启禀之事,上从沿疆军情,下到粮米之价,有条不紊地进行。
武将之行,一身软铠,虎背熊腰的卢俊抄袖站在第二排,正低着头,闭着眼睛打瞌睡,五天前他才从西关回来,因带兵大破西突厥两部,平了西关乱动,一举晋了开国郡公,加上他辅国大将军的官阶,国舅头衔,功勋累加,而今这朝堂上,文臣武官列中,能站在他前头的,不过了了几位发白背弓的元老。
今天的早朝和平常没什么两样,卢俊悄悄打了个哈欠,抬头望了一眼二十四层玉阶上龙椅在座的男人,想起来最近又刮起来的那阵传闻,皱了皱眉头。
“启禀圣上,先皇驾崩已有三年,满行孝,然东宫空缺,无有继人,是为大不定,在朝不为臣安,在野广为人议,还请圣上及早下旨,择定太子。”
“臣附议。”
“臣附议。”
卢俊挑了眼皮,扭脸看着出列上奏的几个文官,对这些一天吃饱了没事干,有事没事都要搞出来点事的文臣,很是厌烦,尤其是牵扯上后宫之事,这群人总比别人蹦的欢。
前几年,隔三差五地就拿后宫虚空说事,倒是没人敢明目张胆地拿皇后专宠做文章,却是天天奏请皇上纳妃,扩充后宫,有甚者还自作聪明地收集了几册美人图,呈递到御书房,妄想要挑拨君心,殊不知那些画册最后统是落到了皇后手里头,拿来取笑帝王。
后来过去几年,众臣见皇上确实兴致缺缺,皇后隆宠日盛,接连诞子,纵是孕期宫中亦无韵事传出,帝王勤政爱民,未因专宠招祸,拿不住把柄,才渐渐叫人淡了这劲头,转而挥笔指向东宫。
当今圣上即位九年,育有四子一女,皆由皇后一人所出,初时诞下的双子,更是流传为一段佳话,为当年新帝登位,添上一笔浓色。
然而,大唐开朝至今,拥有最多嫡子的皇帝陛下,却是至今未立东宫。
以往这件事就很遭人非议,最近被人重顶出来,就有新的流言传出:据说皇后半个月前的一天夜里,被皇上从紫宸殿撵了出来,不知如何触怒龙颜,之后就迁出御殿,搬回了空置多年的含凉殿,下了禁足令。
换句话说——独善后宫这些年的皇后娘娘这一回真的要失宠了。
这样的传闻,屡见不鲜,卢俊信是不信的,不过他从西关回来几日,宫中却没有传召他,确实有些不对头,以防万一,等下朝后,他还是进宫求见吧。
今天早朝提出立太子的事宜,当然是没有说成,皇上不松口,大臣们不能死逼,当然不会放弃就是了,摩拳擦掌等着明日再议。
……
一下早朝,李泰就会了后宫,没有乘坐玉辇,一路走到了含凉殿外,独步上了台阶,阿生挥手示意随行的宫人等在外面,自己端着药跟了上去。
宫外冷清,只守了两个年长的宫娥,见到皇上,不急不慌地行礼,显然是宫里头的老人,不似新进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