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如何?”
李察德淡淡说道:“大约在1万2千年前左右,上一期人类文明曾遭受一次特大洪水的袭击,那次洪水也导致大陆的下沉。考古学家陆续发现了许多那次大洪水的直接和间接证据。
“人类文化学家也通过研究世界各地不同民族,关于本民族文明起源的传说中发现——世界各地不同民族的古老传说都普遍述及人类曾经历过多次毁灭性大灾难,并且如此一致地记述了在我们本次人类文明出现之前的某一远古时期,地球上曾发生过一次造成全人类文明毁灭的大洪水,而只有极少数人得以存活下来。
“全世界已知的关于大洪水的传说有600多则。中国、日本、马来西亚、老挝、泰国、印度、澳大利亚、希腊、埃及及非洲、南美、北美土著等各个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传说中都保留着对一场大洪水的记忆。虽然这些传说产生于自各个不同的民族、文化,却拥有极其相似的故事情节和典型人物。对于这一切证据和现象,用偶然或巧合是根本无法解释的。
“有关那次大洪水的过程,《圣经》中有所描述——‘洪水泛滥地上40昼夜,水往上涨,把方舟从地上漂起;水势在地上极其浩大,山岭都淹了;5个月后,方舟停在拉腊山上;又过4个月后,诺亚离开了方舟,地已全干了。’
“那次洪水同时伴随着大陆的变迁完全摧毁了当时整个地球的人类文明,只有极少数人活下来了。近来考古学家发现的许多史前遗迹,如亚特兰第斯大陆、希腊文明及海底建筑物等等均可能因那次洪水而消失……”
一口气说完这些,李察德用略带挑衅的目光看了我一眼,住口不语。
我暗叹一声,虽然无意和他进行学术探讨,但是也知道如果不露一手,只怕是很难得到这位“杞人”的认可了。于是淡淡说道:“既然李察德先生说了关于洪水灾难的记载,那么接下来的彗星灾难就由我补充吧。
我恰好在不久前看过一份资料,其中显示中、美等国专家最新联合测定出中国广西百色打制石器的产生年代在80万年前——在当时,先进的人类文明显然连萌芽都没有发生,当然更不可能打造出石器来。所以专家推断,万古以前,这一地区曾经受到陨星的撞击,大火烧毁了茂盛的森林,留下一层红色的溶岩,打制石器就埋在这层溶岩底下,可以推断制造那些石器的人类就在那场天灾中消失了。
还有一种撞击假说……就是地球在太阳糸中,随着太阳系绕昴星做周期性转动,其它星系也会绕着昂星转动,它们各有各的轨道,但轨道之星是有交叉的。假设另一个星系中一颗带有生命基因的星球和地球相撞后,反弹到空中,受地球引力作用,会继续围绕绕地球转动——这就是月球形成假说之一。
据说很久很久以前,地球和土星一样也是有光环的,这个环就是绕地球运动的各种大小规格的固体块状物。后来由于月球的引力作用,这些固体块状物被月球吸收,地球的光环也就没有了。史前文明是外星人类,利用星球撞击地球而形成了月球,并把生命带到了地球上。”
“啪啪啪……”掌声响起,李察德一边鼓掌,一边赞道:“李先生果然没有辜负我的期望。不过我所关注的东西,并非文明究竟是怎么被摧毁的?而是在于文明崩陷之后!”
第三章 末日推演
更新时间2015…4…11 16:27:12 字数:5175
李察德的这句话,让我不禁有些恼怒。因为刚才我们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与口舌,去讨论多次文明假说,以及人类文明为什么会在旦夕间毁于一旦。可是就在种种分支已经展开,多数可能性已经列举得差不多,需要推选出一个大家都比较认可的说法时候……这李察德却忽然说他对这个话题没兴趣了!
就好像出嫁的姑娘已经花枝招展地上了花轿,却又被新郎家退婚一样,让我岂能不怒?
正当我深吸一口气就待发作的时候,君兰在身旁轻轻握了握我的手,一股温暖的感觉犹如春雨般抚慰住我的怒火。只听她朗声说道:“李察德先生,根据刚才你们两个的探讨来看——历任文明被摧毁之后,地球上都必然迎来一次漫长的休整期,例如史料中记载的冰河期、洪水期等。然后在这种生机灭绝的环境下,重新孕育新的生命,再一次开始物竞天择、自然演化的过程……我很奇怪,李察德先生为什么会对这段时期产生兴趣呢?”
李察德笑道:“君兰女士果然每句话都问到了点子上!”他对君兰的称谓忽然从“李夫人”变成了“君兰女士”,其中的味道显然大有不同,让我忍不住哼了一声。
君兰再次捏了我的手心一把,继续问道:“不知李察德先生有什么高见?能否说出来,让我们见识一下?”
“高见是不敢当。”李察德淡淡说道:“不过鄙人对于文明交替的过程,的确有一些猜想,很希望能得到一些指正。”
君兰和我对视了一眼,齐声应道:“请说!”
李察德沉吟了一下,似乎在整理思路,缓缓讲道:“在历次的文明交替过程中,虽然有前任的遗迹流传下来,但是上一任生命却全部消失的无影无踪!二位不觉得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吗?远的不说,仅仅是亚特兰蒂斯的文明程度,就绝对不是大陆下沉和洪水漫延这两种因素能够灭绝的!所以鄙人认为,每一次文明换届的过程中除了发生天灾之外,一定还有其他的原因!”
我冷冷说道:“有人猜测这些文明的末期全部发生了战争,大家彼此用毁灭性武器对轰,导致人类灭绝!李察德先生也这样认为?”
李察德淡淡反问道:“如果现在就发生世界大战,李先生认为咱们这一届文明会不会因此灭绝?”
我略一沉吟之间,君兰已经肯定地答道:“不会!据我所知,至少有六个国家都针对突发性战争准备了火种计划!在底下深达数公里的地方安置着大量的物资、能源和科技储备,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适龄男女轮换着在其中常驻。其中的回收再利用能源,甚至可以支持千年以上,除非地球在战争中解体,否则就算再发生一次冰河期,也未必能让人类的文明断绝!”
李察德讶然问道:“能做到如此地步?那冰河期可是长达万年乃至几万年之久的!”
君兰淡淡答道:“李察德先生似乎忘了,目前的北极也有人长年居住,并且能够自给自足!所谓冰河期,也不外是全球都变得和北极的环境类似罢了。”
李察德微微一怔,恍然挑起拇指赞道:“厉害……”
君兰耸耸肩,继续说道:“以现在人类科技都能做到的事情,为什么在前几任文明之中,不逊于人类的高级文明还是消亡掉了呢?我想李察德先生一定是想问我这个问题吧?可惜我也答不出来,所以还是请李察德先生继续说出您的猜想吧!”
李察德泰然自若地答道:“君兰女士的这个问题,也正是我要说的答案。前一届的文明为什么会消亡?其实我觉得咱们所用的形容并不妥当,我认为他们没有消亡,只是主动离开了地球而已!”
君兰笑盈盈地说道:“哦?请具体说说!”
李察德深吸了一口气,有些兴奋地说道:“我认为——每一届文明后期,给生物带来最大威胁的东西不是灾难,而是突变!这种突变并非来源于外界的环境,而是来源于生命自身!”
我微微一怔,沉吟道:“你是说,基因突变?”
李察德颔首应道:“也许是基因,也许是其他方面的东西。或者用突变来形容并不贴切,在你们中国的古话还能找到一个更贴近的形容,那就是——白日飞升,羽化登仙!”
我微微一怔,忍不住哈哈大笑道:“原来李察德先生以为,所有文明末期的那些残余生命,全都成仙了!”
“不错!”李察德脸上毫无玩笑的表情,认真答道:“我就是这样想的!”
我淡淡问道:“不知李察德先生对这种猜想,能提供什么证据?”
李察德叹了一声,忽然反问道:“如果阁下某一天睡了一觉醒来,忽然发现地球上只剩下一群群野猪,再也没有人类的身影……不知阁下会选择兴高采烈地留下再来,在一群野猪之中称王称霸?还是想尽一切办法离开地球,去寻找自己的同类?”
我冷冷答道:“当然是后者。我李斯卫还没有自卑到要去领导一群野猪来寻找满足感的程度!”
李察德点点头,忽然话题一转,淡淡说道:“地球上曾经存在多很多届文明,这一点毋庸置疑。每届文明之间的间隔虽然有长有短,但是其发展的规律也应该大致相同,即从石器、木器、铁器、铜器时代发展进入牧业、农业时期,后来从人力兽力时代跃入蒸汽机……直到机械化、电器化、电脑时代而抵达文明的顶峰!
每届文明发展都在几万年左右,而且先慢后快。比如说从石器时代过渡到木器时代,可能经历了上万年,而蒸汽机仅仅发明了几百年,人类却已经飞跃了好几个科技时代,直奔电脑时代和太空时代的尽头……”
我忍不住晒道:“按照李察德先生的构想,接下来的时代,想必叫做登仙时代吧?”
李察德仿佛丝毫听不出我话中的嘲讽之意,泰然自若地答道:“当物质文明发展到顶峰,量变引发质变,随之而来的必然是人类的精神、人类的脑部发生变化!也就迎来了咱们所说的换届期……不过我认为这个过程可能会更短,应该很难算作一个时代。因为文明换届其实很可能是一瞬间的突变,前后时间不会超过十年!”
这个“突变”的说法的确引起了我的一些兴趣,皱眉追问道:“然后呢?突变成仙人的那部分离开了地球,而剩下的人就在一夜之间死绝了?”
“当然不是。”李察德立刻答道:“根据我的研究,我认为伴随换届期产生的,往往都是一场巨大的环境灾难。也许正是因为这些灾难的降临,才让少数预感的危险的人类产生了进化——两者应该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而至于对这场灾难后知后觉,甚至不知不觉的人类,与前面已经进化的先知先觉者,可以分成三种情况。”
我沉声问道:“哪三种情况?”
李察德眼中射出狂热的光芒,大声说道:“其实很简单,你们只要按照我所说的情况想象一下就知道了。一但人类文明的换届期开始,立刻就会发生明显的两极分化症状!很少一部分发生突变的人类进化了,就好像无法与野猪一起生存一样,所以他们离开了地球,去寻找能够和自己平等对话的生命。而剩余的大部分暂时无法进化的人类,在大灾难来临的时候只能强行进入太空、躲进丛林、躲进地下掩体,或者干脆死亡!”
“大灾难过后,这些侥幸生存下来的人类往往都是在地球的偏僻丛林、山谷和轻灾区内,他们因为失去了现代化技术而逐渐只能采用原始的生活方式,粮食吃光了,没有适合的条件种植,就只能吃野草;衣服穿烂了,就只能穿树叶;茹毛饮血,回到低级文明的生命序列,从头参与大自然中物竞天择的过程!”
君兰冷冷打断他的话说到:“李察德先生,你似乎忘记了我刚才说过的文明储备!恕我直言,您所描述的情况似乎很难发生!”
李察德神秘的笑了一笑,大声说道:“恰恰相反,君兰女士……我认为这种情况不但最有可能发生,而且已经发生过不止一次了!”
我大声问道:“何以见得?”
李察德朗声问道:“纵观古籍,两位难道找不出一些这样的例子吗?”
我立刻低头沉思起来,寻找脑海中看过的书籍中曾经有上一届文明从地底出现的例子。
却听君兰已经长叹了一声,缓缓说道:“我明白了……”
我立刻问道:“你想到什么了?是不是传说中的地心生命?”
君兰伸出手掌,十根春葱般的手指一一合拢,念出了几个众人耳熟能详的事迹。她说的是:“诺亚方舟、后羿射日、共工撞山、大禹治水、伏羲演八卦、神农尝百草……”
我微微一怔,心中也醒悟了过来,苦笑道:“若说这些人都是上一届文明中留下的精英储备,倒也未尝不可。只是我觉得如果他们真的是如此身份,理应能做的更好一些才对!”
李察德淡淡说道:“凡事都必须循序渐进。就算你明白原子弹是怎么做的,可是在地表环境大肆变化的情况下,要教育一群连打铁都不会的野蛮人,还是只能从石器开始!因为到了那个时候,就算是你再厉害,也不能独立做出半块钢铁来!”
我一时哑然。李察德说的不错——现代文明的发展,是一个群策群力的体系。就好像一台飞速运转的机器虽然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