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做皇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古代做皇帝- 第1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持稳定,已经算是不错的了。要是把这艘模型放大几十倍,成了真船的时候,那沉重的新式战船,已经不惧大风大浪。

    测试了航速,抗风能力之后,也实在没有什么好测量的了,便万分不舍地望着越行越远的战船,把马船也一并放下去。

    这马船模型为了模拟载人,船舱里都放了石子,以增加重量。果然,有着水密隔舱马船,与新式战船一样,发挥出了不俗的性能。在狂风之中,并没有翻侧。水密隔舱所增加的浮力,很好地稳定了船身。再加上合理的破浪设计,尖尖的船头船尾,使得航行的速度更快了。只是那船底,限于现有的技术,并不能做到远洋航行,只能近海航行。便是这样,沈括和一干学子,都兴奋不已了,渐渐地忘了陆承启这个小皇帝还在旁边,忘乎所以地叫了起来。

    陆承启被他们的喜悦所感染,察颜阅色之下,他知道,这两艘船算是成功了。

    狂风暴雨,来得快,去得也快。大约下了一刻钟之后,雨势渐歇,风声渐止,天地变色好似又恢复了平常。就连刚刚栽种上去的,在实验场旁边的树苗,也微微地把枝叶舒张了开来。

    恋恋不舍地把模型收起来之后,一个个穿着蓑衣的学子,不敢前往沈括的试验室,怕湿漉漉的冲撞了圣驾。但陆承启却没有一丝架子,劈头就问道:“成功了?”

    沈括的脸上洋溢着成就感,用力地点了点头。陆承启哈哈大笑道:“有此战船,何惧那些跳梁小丑?沈卿,你说说看,甚么时候才能见得到五艘如此战船下水?”

    沈括有些为难,如实相告道:“陛下,这新式战船谁也没造过,臣亦不敢轻易断言。再加上,我大顺已有三十余年没有造过如此大船了,此刻能否召集足够的船匠,都不得而知,臣不敢以此诓骗陛下,还望陛下见谅。”

    陆承启闻言,也知道自己太过急躁了点。是啊,要是大顺的水师还保持造船的话,何至于沦落到连水贼都打不过的地步?这断层了几十年的技术,特别是人才的断层,想要一下子培养起来,那是不可能的。

    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只有夯实了基础,楼才能盖得高。陆承启虽然明白这个道理,可梁山水贼和海盗,始终是他心中的一块病根,不彻底连根拔起,他寝食难安。

    要知道,水路运输,在他的布局之中,可是占据发展商业的重头戏。要是连船只问题都搞不掂,谈何远洋贸易,谈何开启大航海时代?

    陆承启意兴阑珊,看着即便披着蓑衣的学子,仍是全身湿漉漉,说道:“罢了,你们都回去换衣服吧,莫要生病了。沈卿,这造船一事,朕便交给你了。但你给朕记住,若是这战船是以你的身体为代价造出来的,那朕宁可不要,明白了吗?”SJGSF0916

第三百一十一章:朕说你行你必须行!

    不得不说,陆承启用这样的招式收买人心,太过于简单粗暴。不过,他的身份可是当今圣上,随口一句关心的话,就能让这些不谙世事的学子们彻底归心。

    别说这些未见过大世面的年轻学子们,就算是沈括,以他而立之年,对于小皇帝这招,也是受用至极。陆承启这一碗心灵鸡汤喝下之后,整个人都誓死为他效命。

    充满成就感的这一行人,便离开了实验场。此刻正值初秋,即便不是很冷,若是浑身湿漉漉,发烧感冒的也是难免。

    陆承启见他们离开之后,抬眼望了望天,对着一直在屋檐下的贴身小太监说道:“此际在这里也无所事事,朕便回宫了。子厚,一同出去吧。”

    贴身小太监闻言,立即说道:“陛下,不可,这么多积水……”

    陆承启无所谓地说道:“朕是那种娇生惯养的人吗?”

    贴身小太监和张载心中都说了一句:“没错!”可当着陆承启的脸,又怎么敢吐露真心话?贴身小太监唯唯诺诺的说道:“陛下,饶了小的吧。要是陛下有个甚么好歹,小的会给太后责罚的……”

    陆承启不耐烦地挥了挥手,说道:“行了行了,要是再废话,恐怕雨又大了。朕乃金口玉言,说过不是你的责任便不是你的责任,那么啰嗦作甚?聒噪!子厚,走罢!”

    说完,陆承启便自顾自地撑开油纸伞,走在雨中。小心避过一个个水洼,总算是走出了有三个足球场大的实验场。

    那个小太监却狼狈地蹦蹦跳跳,动作笨拙得连陆承启都不如。这时候,营养跟上了脚步的陆承启,又加强了自身的锻炼,虽然看起来还是有些瘦弱,但肌肉什么的,总算是有了点男人的模样了。应付这小小积水。也不算什么难事。

    只不过这水洼星罗棋布,又不知深浅的,还是溅湿了鞋子。吓得那贴身小太监没命地一个劲喊道:“陛下,陛下。还是叫人过来吧……”

    陆承启充耳不闻,自顾自地走着。撑着伞走着走着,雨势渐小,又回到了原来的校区,有了青石铺就的大路。总算是撇掉那些黄泥巴。可小太监还是提心吊胆的,这下雨之后,青石板上更是湿滑,陆承启要是一个不小心摔倒了,他的倒霉日子就要来了。好在陆承启的步伐稳健,倒是他自个,心不在焉地,倒是摔了几跤,弄得鼻青脸肿的……

    张载和陆承启一前一后地走着,却没有一句交谈。陆承启心里想的是。如何把张载的关学传遍天下;而张载所想的,却是现在学习器械工匠一道,算不算太晚了。

    两人各怀心事,走到了校门。陆承启突然回头说道:“子厚,就送到这吧。朕还是觉得,给你一个官职,你的关学才能名扬天下。不然的话,那些个学子都不相信的。这件事,你就别推辞了,朕说你行。你必须行……”

    说话间,守在皇家大学门外保卫室的御前侍卫们,都一股脑地涌了出来。张载被陆承启这句话惊得,连脑子里想的事情都抛到九霄云外了:“陛下不可。子厚乃有前科之人,如何做得了官?还望……”

    陆承启不理会他,只给他一个后脑勺:“就这么定了!”话音落下之后,陆承启已经走出了皇家大学,前面已有皇室专属的驰道马车等着他了。

    陆承启心道:“这点事算啥,要是舆论做得好。就算你是个花花公子,我也把你包装得风流而不下流。”陆承启这般有底气,都是来自后世那些所谓的明星的案例,依靠的不都是包装吗?只要舆论做得好,哪怕你没有真才实学,能给皇帝征辟为官,还赐同进士出身,这样的圣眷,又如何不让天下士子疯狂?如此一来,还怕没有人信关学吗?

    要是再狠一点,在科举考试中,用关学的观点,作为题目,或者举子们用了关学的观点的,进入殿试的机会更大的话,那全天下的秀才岂不是为关学而疯狂了?

    想到这,陆承启邪邪地一笑,把贴身小太监唬得一惊一乍的,还以为这位小皇帝是着凉了,头脑发热……

    心惊胆战地看着陆承启走进了那辆奢华的马车,好几次想陪着上去,可一想到小皇帝那极具威严的脸庞,又踌躇不前。

    马车开始跑动,陆承启的心思,又回到了驰道上面。这驰道虽好,可修筑起来还是太慢。要是荒郊平原地段还好,要是有什么山脉阻隔,凭现在的技术,还是很难。别说跨越大山大河了,就是把轻轨马车放到长安城中,也是一个巨大的工程。

    陆承启知道,长安城的轻轨马车,已然开始规划。这个时代,没有先进工具的测量,唯有靠人多丈量的了。也不知道,这轻轨马车,能甚么时候通车。

    陆承启也明白,此事急不得。城市规划,可是一项大工程。当初的坊市建立,还不是坊和市井水不犯河水。那时候,有谁想得到,仅仅不到五十年,坊市界限便给打破了?

    正当思索间,驾车的马车夫突然开声道:“陛下,前面便是皇家军校了。”

    陆承启一愣,然后缓缓地说道:“过去罢,莫要停了。”

    那马车夫不敢怠慢,不紧不慢地拉住了奔驰起来的骏马。这奢华的马车,当然要配上好马了。也是只有皇帝有这个待遇,换做其他人,连马车都不能坐!

    陆承启记得,皇家大学之后,便是军器监。可苏颂和唐勋联名呈给他的奏折上,说明了铸炮还是问题多多,需要时日才能研制出来。

    既然如此,连军器监都不去了。要是经常性出现的话,怎么能保持帝皇的神秘性?陆承启想到这里,说道:“哪都不要停,径直回长安。”

    马车夫闻言,大声应道:“遵旨!”

    陆承启掀开车窗一看,驰道后面,十余辆马车正隔着几百米远尾随着,要是转个弯啥的,几乎都看不见了。估摸着这马车的时速,应该也有四五十公里每小时,在这个时代,算是不错的速度了。从皇家大学回到长安城,要是没有沿途月台要减速的话,估计一刻钟便到了。

    此刻,雨已停,官道上泥浆甚多。若是没有驰道,肯定会让泥浆溅满全身。此刻,长安城郊的行人,也渐渐多了起来。SJGSF0916

第三百一十二章:多事之秋

    在长安城外,马车停住了。在众人习以为常的目光中,陆承启缓缓下了马车。而识货之人,看到这雕刻着游龙的马车,立时停下了脚步,惊呼道:“圣上!”

    然后,很自然地,周遭的百姓,一个个都拜伏在地,吓得陆承启连忙说道:“无须多礼,无须多礼……”

    后面的御前侍卫还道发生了什么事,吓得连忙驱赶着马车,飞也似的赶到,才发现原来是有人认出了皇帝,在朝拜呢。

    陆承启见人差不多到齐了,为了不再抛头露面,低声说道:“快,护着朕回宫!”

    御前侍卫们不敢怠慢,连忙簇拥着陆承启,冲出了围住的人群。一路急行,过得小半个时辰,总算到了御街上。再走一段路,便是宣德门了。

    陆承启有点后怕,现在的百姓,对于看到皇帝,实在太热情了。要是像前不久那样,有个刺客想要躲在人群中刺杀他的话,那根本没办法防。现在连王元士都有人想要刺杀,陆承启不得不提高自身的警惕性。

    宣德门前,城防司检查过陆承启的令牌之后,才放他进入皇宫。没办法,这是太祖定下的规矩,就是皇帝也不能例外。

    从宣德门而入,直奔垂拱殿。已经耽搁了一天,都不知道那些奏折堆成什么样了。赶回垂拱殿一看,还好,内阁制还是很给力的,估计呈上来的折子,都送到文德殿那边去了。

    对了,今日是徐崇光那老头值班,估计他又要在陆承启面前诉苦一番了。陆承启苦笑一声,心道:“那样的话,还不如我自己来处理呢!”

    他不知道的是,徐崇光那小老头是得了便宜还卖乖,如果不是这样,他还怕陆承启不放心呢。好不容易从陆承启手中攫取一点点权力,要是全都交回去了。岂不是欲哭无泪?

    陆承启眼巴巴赶回来,结果都没事可做,正当他感慨大顺忠臣良多的时候,一个小黄门在垂拱殿外扯着嗓子说道:“陛下。监察司送来密报。”

    陆承启精神顿时一振,心道:“总算有事情做了。”

    “呈上来!”陆承启淡淡地说道,小黄门连忙躬身进入垂拱殿,把一封漆着火漆的盒子,交给了陆承启。然后又恭恭敬敬地弓着身子退了出去。

    陆承启熟练地挑开火漆,从里面掏出一个信封,这信封上面还是一个火漆。再次挑开火漆之后,倒出一封信。

    刚看了两行字,陆承启的表情突然就严肃了起来。这是监察司通过最快捷的途径,从河南路传回来的密报。上面说了,自七月以来,降雨太多,黄河已有决口之虞。要不是工部尚书李诫率领一干民众,奋力加固加高堤坝。恐怕大名府到开封那段,已经决口了。信是用很平实的语句写就的,为的就是避免出错。从字里行间,陆承启看得出来,李诫是用了心的。

    要知道,在陆承启登基前一年,黄河便发了大水。好不容易堵住了缺口,在他重生前一个月,黄河又决堤了。要不是杨太师当权,恐怕陆承启就要被逼得下罪己诏了。

    在这个百姓文盲率高达九成九的年代。一旦有什么灾荒、水灾、蝗灾等等,都是皇帝执政不当,要是灾害频发的话,皇帝就要下罪己诏。或者设立水陆法会,以祈祷玉帝了。

    陆承启看完整个密报之后,心中叹道:“这李诫,还真的是能干啊!凭一己之力,硬是堵住了黄河,不给它淹了开封。”

    陆承启记得前世他看过一篇文章。开封这座城市,自打成立以来,便是黄河照顾的重点对象。正史上,一共被淹了六次之多。可以说,后世的开封,就是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