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客人不多,都是身份高贵者,大部分客人都能体谅王爷的年迈,没有和他纠缠多说,打个招呼就跟着宦官进去了。
兰陵王爷有些疲惫,他刚喝了口水,申国舅便下了马车,他连忙回礼笑道:“我知道国舅爷日理万机,朝务繁忙,能在百忙之中抽空来就是给我面子了,快请!”
这时,背后又传来太子皇甫恒的笑声,“我说那辆马车怎么有点眼熟,果然是申相国,见我在后面,为何不肯停下等一等?”
申国舅一回头,只见十几名宫女簇拥着太子和太子妃,太子皇甫恒就站在身后笑眯眯地望着自己,申国舅忽然生出一个奇怪的念头,如果太子想杀自己,此时他完全可以一剑从后面捅了自己。
念头只是一闪,他连忙施一礼苦笑道:“我一直在闭目小憩,确实没有看见太子殿下,请殿下见谅!”
他又向太子妃深施一礼,“申溱参见太子妃!”
太子妃姓裴,是太原府尹裴敬之女,嫁给太子已经十年,育有两子一女,裴妃也向申国舅点头笑了笑,“相国不必多礼!”
皇甫恒又连忙向兰陵郡王行礼祝贺,兰陵郡王是嫡皇叔,也就是太子的祖辈,在兰陵郡王面前,皇甫恒不敢摆太子的架子,虽然用不着下跪,但他要行晚辈之礼。
“多谢殿下亲自前来参加婚礼,殿下请进!”
兰陵郡王给王妃使了个眼色,王妃立刻上前和太子妃说话,带太子妃进了王府,皇甫恒却和申国舅走在后面,一边走一边交谈。
皇甫恒叹了口气道:“关寂之事我也很痛心,其实我也知道,那是关寂之子关贤驹私下所为,和关寂并不知情,在父皇盛怒之下,他也被儿子连累了。”
申国舅淡淡一笑,“不管和他有没有关系,但儿子犯法,他作为父亲,有教子不严之过,他应该承担责任,我认为皇上仅仅只是将他贬为庶民,就已经对他是宽恕了,太子不必对他痛心。”
“虽说如此,但朝廷也失去一个人才,不过,朝廷年轻俊杰辈出,这次新科进士个个都有治国之才,令郎初次做官,便出任江宁县令,令人刮目相看,这也是相国的荣耀啊!”
申国舅听出皇甫恒的语气中带有讥讽,他便冷冷道:“新科进士为故乡之官,一向是朝廷的惯例,这次是皇上钦准,准许吏部授予前四名县令之位,那马应初也是初次为官,便任枣阳县县令,崔瑄同样也是初次为官,也任清河县县令,别人不说,太子殿下一向器重的皇甫惟明不也同样是初次为官,就能出任大宁财税第一县的维扬县县令吗?我儿是江宁县人,他去江宁县为官,又有什么不妥?如果殿下觉得他出任县令不妥,那我明天就启奏皇上,贬他为主簿,殿下觉得这样是不是就妥了?”
皇甫恒呵呵笑了起来,“相国多心了,我没有说不妥,我对相国只有祝贺,大家都会关注这批新科进士,我也不例外,我也同样会关注令郎在江宁县的为官之道,看他如何做好一任父母官?”
说完,皇甫恒仰头一笑,快步走进大堂,只听宦官一声高喝,“太子殿下驾到!”
申国舅望着皇甫恒的背影,眼中充满了忧虑,他已经感觉出来,皇甫恒下一步就是要对楚州下手了,其中也包括他的儿子。
二百五十二
申国舅找到自己的位子,坐了下来,专门伺候在一旁的宫女上前给他倒了一杯酒,申国舅端起酒杯向四周望了一圈,尽管他位高权重,但今天参加婚礼的基本上都是从三品以上高官和权贵,没有像中低级官员那样围绕在他身旁,这让申国舅倒有了难得的清静和悠闲。
众人都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说话,申国舅忽然发现在最靠边的一桌,单独坐着一人,正是齐家长子齐瑁,他一个人坐在桌前,也没有和旁人说话,就一个人默默地喝着闷酒。
申国舅笑了笑,便端着酒杯走上了上去。
齐家是除女方苏家以外,唯一不是高官或者权贵的客人,虽然请柬上是邀请齐老太爷参加,但齐老太爷已经不在京城,只能由长子齐瑁代父前来出席无晋的婚礼。
自从上次齐家寿宴后,齐家便完全采纳了无晋的建议,积极寻找直接靠山,低调淡出权贵圈,他们准备了四份厚礼送来申皇后、申如意、马公公和皇太后,包括将齐瑞福山庄送给申皇后。
送礼的效果非常显著,三天后,齐老爷子便被皇帝重新封为郡男爵,再次获得爵位,重新步入贵族行列。
与此同时,齐家也开始了南归之路,将齐瑞福总部搬到江宁府,齐老爷子去江宁府,而京城这边留长子齐瑁坐镇,虽然名义上京城齐府依然在,但齐家的重心已经开始南移,齐家开始低调做人,不再张扬,包括后来几次朝廷权贵请客,他们都只送礼,而没有出席。
出于对皇甫无晋的感激以及对皇太后的讨好,这次无晋的成婚,齐家出了前所未有的重礼,不仅送给无晋一座江宁豪宅,而且还送了一盏由一百零八颗鸽卵大的夜明珠镶成的夜光灯,是齐家二十年前花八万两银子从一名南洋大商人手中购得的奇珍,现在已是无价之宝。
这种灯天下一共只有两盏,另一盏在皇宫,被申皇后使用,齐家的出手阔绰得到了皇太后的赞赏,就在刚才齐瑁被皇太后专门召见,这比上次专门送礼还要让皇太后高兴,她命人将这盏灯挂在新人的洞房之内。
齐瑁并不像旁人看的那样郁闷,他心中激动,在细细地回味着太后召见他的那一刻。
“齐长公子怎么一个人坐在这里喝酒?”申国舅端着酒杯笑眯眯走了上来。
齐瑁慌忙起身施礼,“参见相国!”
“我们同为宾客,就不用多礼了,请坐!”
申国舅坐下,端起酒杯笑道:“我要敬齐家一杯酒,祝贺齐家恢复爵位。”
齐瑁连忙端起酒杯回敬道:“多谢相国,恢复爵位,齐家已期盼了十年。”
申国舅对齐家总堂迁回江宁府很满意,江宁府是他的老家,也是在他的控制之下,只要齐家回楚州,太子就得不到齐家的财力,齐家财力最终被他所用。
他又笑眯眯问:“听说齐瑞福总堂南迁到江宁,是临时南迁,还是以后就长久在那里?”
齐瑁叹口气道:“主要是父亲年迈,思念家乡,所以齐家决定南迁故土,这次南迁,至少二十年内不会回来,齐家准备在楚州扩大产业,力保朝廷第一大税户。”
“这个我欢迎!”
申国舅拍了拍他肩膀,赞叹道:“我是户部尚书,大宁王朝的税赋情况我比谁都清楚,齐家每年要向朝廷纳税五十万两以上,比一个郡纳税还多,前几天皇上还在朝会上公开表态,要保护好齐家这样的缴税大户,这是大宁王朝的财源之本,以后你们有什么难处,尽管告诉我,我一定替你们解决。”
“多谢相国关心,齐家会尽好商人本份,稳定缴税,每年都会有所增加。”
齐瑁心中也感叹,还是无晋看得高明,齐家一退出权力场,恢复商人定位,皇上对齐家的态度立刻就变了,不仅恢复齐家爵位,还公开表彰齐家,齐家迷失这么多年,终于回到了正轨。
申国舅又摇摇头叹道:“皇上不仅表彰齐家,还点名批评东莱商行和百富商行,说这两家为富不仁,号称天下第一第二大商行,每年缴税两家加起来才五万两银子,只有齐家一成,皇上对它们很恼火,估计今年会有动作。”
齐瑁连忙问:“不知皇上打算要让他们缴多少税?”
“我估摸皇上的意思,至少和你们齐瑞福商行平齐,不是加起来,而是每家都和你们一样。”
就在这时,只听大堂外一声高喝:“齐王殿下驾到楚王殿下驾到!”
申国舅一愣,回头向大堂外望去,只见齐王皇甫忪和楚王皇甫恬携手走了进来,神情十分亲密,皇甫恬虽然年纪尚少,而且个头也比皇甫忪矮半个头,但他器宇轩昂,风度翩翩,竟比齐王还要抢眼。
申国舅心中有些奇怪,自己明明已经问过了,说楚王今天不来,怎么还是来了?
大堂内都是皇亲国戚,也不用人专门招呼,齐王和楚王自己便融进了宾客之中,申国舅连忙对齐瑁道:“齐长公子慢坐,我先失陪了。”
“相国请随意。”
申国舅端起酒杯向楚王走去,楚王皇甫恬正在和敦煌郡王皇甫逸表等几名郡王说话,皇甫逸表坐在前排,他正在和彭城郡王皇甫罗宋,淮安郡王皇甫俊承以及汝阳郡王皇甫子翰聚在一起说话。
这四名郡王号称皇族中南山派,是皇族中一支重要的力量,天下第二大商行百富商行就是他们四人合伙建立,给他们带来滚滚财源,他们同时也是楚王的铁杆支持者。
四名郡王这几天的心情都不好,原因是皇上准备对百富商行和东莱商行征税,而且先对百富商行下手,东莱商行要延迟到明年之内,这让他们很不服气,说到底是他们的权势不如齐王。
四名郡王将楚王拉了过来,准备对他施压,他们每年支持楚王数十万两银子,这个关键时候,楚王怎么能不替他们说话。
“殿下,百富商行本小利薄,每年基本上都不赚钱,我们贴上老本支持殿下,我们很担心,如果朝廷要对百富商行征税,我们就无钱再支持殿下,事关重大,殿下一定要说服皇上,不能对百富商行征税。”
皇甫逸表的言外之意就是说,每年的税银都给了你楚王,如果朝廷要拿走,那你楚王就没有了。
楚王被四名老头子围住,他作一圈揖,苦笑道:“各位老王爷的苦衷我明白,我会尽力去说服皇上,但只能是尽力。”
“殿下,不能尽力,而是要一定,只要殿下说服皇上,我们会加大对殿下的支持。”
“咳咳!”
旁边传来了重重地咳嗽声,众人一起扭头,只见申国舅端着酒杯笑容可掬地走上前,四名郡王虽然支持楚王,但并不听命于申国舅,只是有点交情,不过最近两个月,皇甫逸表和申国舅的关系不那么和睦了。
起因是皇甫逸表之孙皇甫英俊被从绣衣卫革职,而且这样一来,皇甫英俊的爵位也因他被革职而没有了希望,这件事使皇甫逸表对申国舅充满了怨恨。
怨恨是因为皇甫英俊受申国舅之子申祁武挑唆才到兰陵郡王府闹事,而且申国舅明显是为了保邵景文才把责任推给他孙子,更让皇甫逸表愤怒的是,申国舅之子申祁武非但没有任何事情,最后还考中进士第四名,官封江宁县令,这便使皇甫逸表心中充满了愤恨。
皇甫逸表见申国舅上前,便扭过头去,冷冷不理会他,其他三名郡王却围上了申国舅,申国舅是户部尚书,比楚王更有影响力。
三人七嘴八舌道:“相国,这么多年我们支持楚王毫无怨言,在关键时候,你可不能抛下我们。”
申国舅给楚王使个眼色,让他暂时离开,他便对众人低声道:“这次皇上的态度很强硬,向皇上求情估计是没有用,不过还是有办法可以少缴税。”
众人也知道缴税是逃不掉,但如果能少缴税那也不错,他们便立刻问道:“请相国教我们!”
申国舅回头看了一眼齐瑁,便冷冷道:“皇上对东莱商行和百富商行的征税数额是和齐瑞福商行平齐,你们要想少缴,那只能先让齐瑞福少缴,明白了吗?”
皇甫逸表虽然不理睬申国舅,但申国舅的每一句话他听进耳中,申国舅的最后一句话使他心中忽然生出了一个恶毒的念头。
……
“当当当!”
三声清脆的钟声响起,告示着吉时的到来,宾客纷纷回到位子,在大殿中表演的舞姬们也退了下去,男女双方家人坐在最前方,苏家来了三十余人,男女老幼都有,而男方家都是皇族,也同样是三十几名和兰陵郡王关系交好的皇族子弟,他们坐在右首。
而正中间靠墙摆放了五张椅子,这是男女双方的长辈们坐,苏家是苏逊和妻子卢夫人,无晋家是兰陵郡王和王妃,正中间的金背龙椅是皇太后的位子,她今天既是证婚人,又是男方祖母。
在长辈们前面铺有红地毯,地毯上放着一只红绸绣球,两根红丝带延伸到两边门内,左边是新娘,右边是新郎,各执一端,这就叫千里姻缘一线牵。
这时大堂内安静下来,就等司仪宣布婚礼开始,今天的婚礼司仪已经不是赵谞,而变成了太子皇甫恒,他主动要来了这份差事。
皇甫恒笑眯眯正要宣布,大门外却忽然传来一声高喝,“皇帝陛下驾到!”
二百五十三
大殿上的宾客们纷纷站了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