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第一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华第一帝国- 第1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并没有一味的去选择那些昂贵的水泥,而是用了百姓家建房子最常用的泥土结构,只不过泥土的沾黏性有很大的问题。

  为了防止大雨天这些泥土被水冲稀释,在这方面王思锐作出了两种规避措施,其中第一个便是将房檐向外延伸,尽可能的对墙体起到保护效果。

  另一个就是进行内外粉饰,等到里面的泥土干的差不多的时候,在内外两侧在粉上一层夹杂这稻草的泥土,用以保护墙体。

  这种房子普通民居居住倒是没有太大的问题,可若是用来办工厂的话,恐怕使用寿命将会更低,不过王思锐也没有其他的选择了。

  而王思锐所在的这座分厂区,是整个园区内占地面积最大,建筑最多的一座厂区。

  而这座厂区也被王思锐安置在了正中间的位置,四周有一圈的工厂将其包围了起来,而这座厂区的占地规模,也足有外面四座厂区那么大。

  建成之后,这里将会是王思锐的兵工厂。

  其实将兵工厂建在这里是一个很不理智的选择,特别是将其布置在众多的厂区中间,这无疑将会给那些有心人窥视兵工厂情况的人留下机会。

  “军长,王世珍、段祺瑞、冯国璋他们到了。”一名士兵走到正在愁眉苦展的王思锐身旁,低声的汇报道。

  而王思锐此刻正低头看着图纸,时不时的抬头望了眼面前的半成品建筑,许多工人正在一旁休息,没办法,王思锐已经喊停了,他们也不敢继续开工。

  “让他们过来!”王思锐放下了图纸,旋即朝着那些停下来的工人说道:“继续开工!”

  很快,王世珍等人来到了王思锐的身旁,而王思锐却没有回头去看他们一眼,而是继续盯着面前的工程,脑子里不断的想着自己的疑惑。

  “你们看我这工厂怎么样?”许久之后,百思不得其解的王思锐只能无奈的摇了摇头,一边看着面前正在忙碌的工人,一边朝着三人问道。

  “大人奇思妙想,以此方式来将诸多大小工厂聚集在一起,此举可节约一定的时间和经费,一些商人,可在此处将他所需要的货物一次性采购齐全,也免得到处奔波。

  同样的,将大量的工厂聚集在一起,也能够让大人最大限度的节省精力,只需在此处派上一个营的兵力,便可保此工厂平安无事。

  我想,其他的地方或许也可以借鉴一下大人的这种思路,划出一片区域来,将所有的工厂都搬至此处。”王世珍先是恭维道,不过紧接着,却是话锋一转:

  “不过,大人此举有些华而不实。其一,便是这选址不当的问题,京城地域靠北,这些工厂所需要的原材料大多数需要从南面运输至此,然后成品在运往南方,此举将极大的增加运输成本。

  其二,还是选址不当的问题,此地太过靠近京城,我想有心人只需要收买一名城墙守军,就可以立于城墙之上,将这厂区内的一切情况都看的清清楚楚。

  其三,便是这安全性,如今工厂大多是由那些体积庞大的机器设备组成,而这些机器设备运作起来更是轰鸣不断,以泥土为基石,住人倒是还能勉强凑活,可是这用以工厂生产,怕是会让大人夜不能寐。

  若是敌人进攻至此,甚至无需步兵亲至,一阵炮轰便可让这整片工业园区化为废墟。”王世珍说出了自己的三点意见。

  ‘啪!’

  王思锐一拍脑门,瞬间觉悟了过来。

  他终于明白了先前他所担心的东西是什么了,就是安全性。

  兵工厂与其他的工厂有着不同的性质问题,这里面所生产的都是具有毁灭性的产品,特别是那些火药厂,一旦生意外,后果不堪设想。

  而如果敌人炮轰的话,这些泥土结构的厂房根本就无法抵抗那种程度的打击,而眼前的这座兵工厂,所欠缺的便是一种抗打击的能力。

  一想到这里,王思锐瞬间改变了自己的决定,兵工厂仍旧要设立在这里,只不过里面的弹药厂以及火药厂却需要搬至其他的地区。

  而且,在这里还需要修建地下工事,这些地下工事可以被用来存放武器装备,以免战事遭到毁坏。

  虽然这里不可能是王思锐唯一的兵工厂,甚至到了中后期,这座兵工厂就要被搬走,可是目前王思锐却只能依靠这座兵工厂来维持自己的所需。

  “不错,不愧是聘卿,短时间内竟然能够想到困扰了我许久的问题。”王思锐笑着转过身来,看着王世珍夸赞道。

  “大人说笑了,鄙人也只不过是提出了一些愚见而已,大人的整体思路还是没有错的,很值得国内其他实业商人学习的。”王世珍同样笑着推脱道。

  “是啊,这就是未来工业的展趋势,在一座工业园区内,聚集了各种各样的工厂,就好比一些铁钉厂,他们根本就不需要跑到千里之外的地方去采购钢铁,他们甚至不需要去找人来运输,只需要派几名工人到隔壁的钢铁厂就能够拿到他们的原材料。”王思锐解释道。

  现在的实业家们普遍都有一个误区,当然了,这也是目前这个时代所有人的误区。他们的工厂总是讲究一站式的生产,从原材料被采购过来之后,便会自己一个人去加工制作,然后直到生产出成品。

  这样一来,虽然可以保证自己的利润,但是却失去了效率,在未来,是一个讲究效率的年代。

  而王思锐的这座工业园区,便是一个大型化的流水工业园区。

  而听到王思锐的话之后,王世珍猛然间觉得眼前一亮,似乎是看到了什么足以让他兴奋的东西。8



175:再添虎将


  “大人,依您所言,若此工业园区建成投产之日,必将引起世界列强的重视。?〔 <( ”王士珍有些明白了王思锐的意思,打内心深处也察觉到了这座工业园区的不同之处。

  若说先前王士珍对于王思锐还有些怀疑的话,甚至是怨恨,那么现在,这种想法已经被悄悄的改变了。

  因为通过简短的交流,让王士珍现了王思锐并不仅仅只是一个喜欢弄到弄枪的莽夫,在展军队的同时,王思锐也并没有忘记了强国之根本。

  假如王思锐的这座工业园区能够顺利的投产,并且能够稳定下来的话,恐怕仅仅只是依靠着这座工业园区,王思锐便会立于不败之地了。

  可以说,袁世凯与王思锐之间的差距已经不是一星半点的问题了,他们两个完全就是两个不同世界的人。

  当前者还在谋求如何能够获得更大的权利的同时,另外一个人却已经在默默的干起了实业,而且还是在放弃了展军队的同时。

  只不过王士珍并没有想到,王思锐在展工业的同时,也并没有放弃了军队的展。

  “是啊,列强们虽说未必会出面制止,但也肯定会将这座工业园区的核心理念给偷走的。不过这些我们却是拦不住的,我们只能拼命的去努力,保持住我们的优势,让那些偷走我们理念的人,在后面不断的去追随我们的脚步。”王思锐意气风的说道。

  “可是以我们国家目前的工业实力,只要洋人用心去钻研,恐怕最多一两年的时间,我们的优势将会消失的无影无踪。”王士珍皱了皱眉头,他现王思锐不仅是个敢干的人,同时还是一个敢想的人,这样的人是有好处的,但是同样的,也是有坏处的。

  而从王思锐亲自出现在这座工地上,并且拿着工地的图纸在指挥工人的模样,王士珍便能够猜测出,王思锐也是一个对权利有着极度渴望的人。

  若是在这样的人手下做事,除非你能够得到对方极度的信任,否则的话,将会寸步难行。

  不过,即便如此,王士珍还是很愿意与王思锐畅所欲言的,因为王思锐不可能一辈子都不放他走,而离开之后,他完全可以凭借着自己的人脉,将这个创意卖给那些商人,甚至组建自己的公司也不是不可能的。

  王士珍虽然一直都在担任着军中要职,可实际上,王士珍在政治方面的才能也是无法忽略的。

  而作为王思锐分化袁世凯的第一步,便是拉拢王士珍,当然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历史上王士珍并没有做出与袁世凯离心离德的举动,反而是淡忘政事,不参与争权夺利的事情,在这一点上,他要比段祺瑞和冯国璋二人表现的更好一些。

  “任何时候,都不要小看自己的力量。四大明是我们创造的,在这世界上,还有许多东西都是我们的祖先创造的,只不过碍于上层的思想观念,才导致了最终由洋人将这些明扬光大。由此足以证明,愚昧的不是我们的百姓,而是那些上层者。”王思锐淡淡的说道。

  王士珍暗暗点了点头,算是认可了王思锐的话,这世界上的确有许多东西都是他们明的,可是由于后期的政策支持不足,或者是那些上层并没有看到这些明的重要性,所以便忽略了这些东西,结果才有了现在这种情况。

  如果在这些明刚刚出现的时候,就被上层者用到了正确的地方,那么后面还会有那么多的麻烦吗?

  “大人言之有理,聘卿自愧不如!”王士珍抱拳自毁道,但实际上他的这一举动却等于是给了王思锐一个信号,一个示好的信号。

  “唉,我虽有满脑子的思路,可却始终是孤家寡人一个,身旁又无可靠的左膀右臂,做起事来也只能事必躬亲,累,真是累呐。”王思锐叹了口气。

  “大人,聘卿愿追随大人,一同复兴我汉人河山。”王士珍抱拳表态道,态度更是比先前认真了许多。

  而一旁的段祺瑞和冯国璋二人却看的有些目瞪口呆的,虽然他们也同样被王思锐说出来的理念所镇服,但是却没有想到身为袁世凯最为信任的人,却是第一个叛变的。

  而随着王士珍的表态,段祺瑞和冯国璋两人的地位也就更加尴尬了许多。从王思锐的话音里并不难听出,王思锐这是有心要招揽王士珍的。

  而另一个角度,袁世凯给他们的信中也已经说的很清楚了,袁世凯自知大势已去,要他们自己把握好自己的命运,若是愿意继续为国出上一份力的,可追随王思锐,若是不愿的,可自谋出路,王思锐是不会为难他们的。

  从这封信上也不难看出,袁世凯似乎已经与王思锐达成了某种的协议。

  而最最愤怒的,当属曹锟无疑。

  他好不容易才靠上了袁世凯这棵大树,并且逐渐的成为了袁世凯的心腹,可还没等他展翅高飞呢,这棵大树便已经轰然倒塌。

  王士珍他们三人本就已经在袁世凯身边证明了自己,所以到王思锐这里也不难谋个好出路,可他却只不过是个小小的统带官,王思锐手下随随便便的一个团长看起来都要比他更加强势,曹锟甚至已经渐渐的有些心灰意冷了起来。

  “大人,国家积弱已久,段某认为,国若强,则军必强,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来支撑这个国家,那么这个国家也绝不会强大起来,所以,大人理应暂时将工业重心放在军工方面才是。”段祺瑞也紧跟着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王士珍这老家伙不比谁更看的明白啊?连王士珍都第一个叛变了,他们两个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难不成还指望着已经叛变的王士珍去保护他们的秘密不成?

  “不错,国若强,则军必强。展军工工业是必然的,可若是没有一整套完善的民事工业体系,是无法支撑起庞大的军工体系的。饭要一口口的吃,这路同样的也要一步步的走。我知道芝泉你的想法,可是有些事情,是急不来的。”王思锐同样没有因为段祺瑞的莽撞而感到生气,反而因为段祺瑞的态度而稍稍的有些得意。

  他只不过是拉拢了王士珍而已,没想到这么轻易的就让段祺瑞也心动了。

  虽然历史已经证明了,段祺瑞同样也是一个军政两全的人才,可是王思锐却不想让段祺瑞从政,至少,北洋三杰是不可能同时从军或者从政的,只有将他们分离开,才能够避免他们之间的恶意竞争。

  “但是我们必须要有所准备,如果不然,一旦开战,我军将丧失所有的补给。”段祺瑞继续说道,并且将自己给带入到了王思锐一方,目的便是不想让王士珍独自受宠。

  虽然王思锐年轻的有些过份,让他们几个老狐狸去王思锐那里争宠有些难以接受,可王思锐所展现出来的能力却不是他们能够比及的,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

  若是袁世凯还在,那么他们还敢去跟王思锐叫板,现在谁都知道,如果他们不跟王思锐混的话,一旦回到山东,他们三个之间必然将会有一场争斗,整个北洋内部也将会四分五裂,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