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逆隋- 第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孩儿知道了。”对于杨坚的告诫。杨天乖乖听从,自己虽然多了上千年的见识,打了一次仗,并获得大胜,只是比起杨坚这样征战数十年的统帅来讲,差距肯定不小,两军相对,或许可以侥幸胜利,但犯的错误肯定不少,只要稍一疏忽就有可能导致大败。

  杨坚又指出几条杨天行军打仗要注意的方。才问道:“对了,那个郭子胜你打算怎么处理?”

  杨天回道:“若依孩儿之意,恨不得将他当场杀了,只是此人虽然微不足道,但事关重大,正要请示父亲,才把他押回来。”

  杨坚唔了一声:“不错,你能想到这点,为父很是高兴。说明你眼光不只局限于为将,为帅者必须统领全局。这个郭子胜,为父打算将他放了,你认为如何?”

  “父亲,此人违抗上命,不尊圣旨,按理杀头也不为过,父亲竟然要放他?”杨天稍有一点讶然,不过,也在意料之内,他数月不在京城,不知杨家和尉迟家到底发生何事,也猜不到杨坚如何应对尉迟家,才会没有当场处置郭子胜。

  杨坚点头:“不但要放了,而且还要官复原职,不过,宁州他是去不了,就派他到尉迟迥的城任职。”

  杨天想了想,才道:“父亲是要向尉迟迥示弱?”

  杨坚此举不但是向尉迟迥示弱,其实还有修好之意,对于尉迟迥,杨坚还有数分惧意,此人身经百战,部下又兵多将广,从昔日四辅臣,他仅排在越王之下就可知在朝中也德高望重,如今每过一刻,杨坚的实力便多一分,杨坚自然要稳住他,这个郭子胜微不足道,杨坚将他放了,不但是卖了一个人情,也是给他上了一只眼药,尉迟迥敢不敢任用郭子胜还不一定。毕竟谁也不知道郭子胜落到杨天手里会不会叛变昔日上司。

  杨坚对于儿子反应大感满意:“嗯,你等下就将人放出,好生安慰他一番。”

  “是。”

  “去吧,也见见你几个弟弟,跟他们讲讲战场之事,俊儿、秀儿他们天天吵着要见你。”

  杨天刚出父亲的书房,就看到四个弟弟都站在门口,一幅探头探脑的样子,除了杨英稍为稳重一点,其他三人顿时一涌而上,拉住杨天的衣服,大哥,大哥的叫个不停。

  杨英已经十二岁,最小的杨谅只有六岁,杨天前世是独子,如今却有四个弟弟还有数个姐姐妹妹,虽然有时感到其乐融融,有时却也不胜其烦。

  “大哥,你和我们讲一讲突厥人是怎么样,是不是真吃人肉?”杨俊奶声奶气的问道。

  “大哥,大哥,你快讲讲,你是怎样打败突厥人?”这次问话是杨秀。

  “大哥,突厥人是不是长得青面獠牙,丑陋无比?”杨谅也不甘示弱,他的鼻子上还拖着两行鼻涕,倒象是两颗獠牙,他吸了一口气,就要往杨天身上擦去,杨天心中一阵恶寒,差点起了一身鸡皮疙瘩,连忙掏出一块手帕,递给杨谅,让他自己擦干净。

  这三人的问话并不奇怪,从公元386年鲜卑族拓跋珪建立北魏以来,鲜卑人入主中原已经快二百年,他们早已将草原的大部分习性脱去,以中国自居,而称南朝为岛夷,而长江以南的汉人朝庭也称自己才是中国,北魏为魏虏,北朝为索虏。

  鲜卑人既然连南方的朝庭都称夷,自然更看不起以前同在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将突厥人妖魔化并不奇怪,独孤氏对儿子贯输的思想自然也是如此。

  “好了,好了,我今天刚回来,还有事情要做,明天再跟你们讲好不好?”杨天现在还没有去过分给自己新家的小院,急于去看看新家是什么样子。

  “不,大哥,我们现在就要听你讲?”三人顿时耍娇不依。

  “好,只是这里是父母亲大人住的方,你们先带我住方再讲。”三人这才同意,欢呼起来,拥着杨天向他新住的方而去。

  杨天回头望了望刚才一直在冷眼旁观的杨英:“阿摩,你也一起来。”

  “是,大哥。”杨英虽然也很想听大哥讲战场杀敌的故事,只是少年的矜持却让他不好意思和三个弟弟一样,也一起围上去缠着杨天。听到杨天叫他,顿是放下顾忌,快步跟了上去。

  杨坚夫妇看着兄弟五人离去的背影,脸上全是笑意,现在丞相府,兄友弟恭,无疑是一个非常完美的家庭。 


第五十章疑邻盗斧

  文招宛如一头困兽,回到家中后,连续砸了七八件精心头的火才稍减,府中的下人听到里面传来砰砰的响声,没有一人敢靠近大厅。

  宇文芳从外面轻轻的走了进去,看到父王如此失态,本来死水一样的心顿时微起波澜,赵王招一向保养很好,在襄阳时须发尚且黑的闪亮,白净的脸庞发出美玉般柔和光泽,进京才一个月不到,须发已由黑转灰,脸上那种美玉般的光泽全然不见,眼睛中还经常布满血丝。

  “父王,为何如此生气,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完了,完了,我们宇文家要完了,你那个堂哥胆小如鼠,根本不足成事。”赵王喃喃的道。

  宇文芳听得一头雾水:“父王此言是何意?”

  宇文招却不想多说,抚着爱女的长发道:“芳儿,父王让你嫁到突厥去,以前是皇帝的意思,父王不能反对,如今皇帝去了,大权掌握在丞相手里,父王依然不能反对,你说父王是不是很窝囊?”

  “不,父王,我知道父王有苦衷,否则不会让我嫁到突厥去。”

  宇文招点头:“是啊,父王有苦衷,父王怕大周的江山就要被人夺走了,所以才要你嫁到突厥,就是给大周多一重保障。”

  宇文芳大吃一惊,以前父王苦于无权而已,从来不会说大周被人夺走的话,宇文芳仰着脸不相信的道:“父王,怎以可能,谁敢篡夺大周江山,是丞相么?”

  “除了普六茹坚那喂不熟的狼崽子还有谁,现在他集大权于一身,虽然表面上有一个宗亲任右丞相。一个任上柱国,但谁都知道汉王赞,秦王贽不成器,他们只是一个摆设而已。”

  宇文芳读过许多史书,却是有一点不相信父亲的话:“父王,你太过忧虑了,普六茹坚不过是一个权臣而已,大周六大总管都手握重兵,还有四位皇叔都在外面。普六茹坚又如何敢乱来,难道他不怕有人登高一呼,他会死无葬身之么?”

  宇文招摇了摇头:“芳儿,你有所不知,这二年,他一举一动父王都看在眼中,眼看着普六茹坚借宣帝之手,一步步剪除大周的忠臣良将,登上大前疑的位置。只是苦于没有证据,父王却是耐他不何,如今普六茹坚更是连东宫都敢当成丞相府,反迹已露,许多人却视而不见,父王不能再旁观下去,芳儿,父王要求你做一件事。”

  “若是女儿能做到,自然万死不辞,父王说什么求不求。”

  宇文招从衣袖里拿出一封信来。交到宇文芳手上:“你让梅儿丫头找机会出府,将这封信交到毕王手里,让他转交给在外面几位王爷,并嘱咐他们,如果没有重要之事,万不能一起进京。”

  信并没有封口。宇文芳一时好奇,将信纸抽了出来,只见上面写道:“宣政元年六月丁酉,武帝崩;戌戌,太子即皇帝位;甲子,诛齐王宪。

  月乙亥,立妃普六茹氏为皇后;七月壬戌,以普六茹坚为上柱国、大司马。

  八月,以上柱国长孙览为大司徒,王谊为大司空。此二人均为普六茹坚好友,姻亲。大象元年正月,大前疑越王盛,大右弼尉迟迥,大左辅李穆三人皆外放,越王盛大前疑之位被削,四辅只留普六茹坚一人在京,不久普六茹坚改任大前疑。

  大象元年二月,帝传位于太子阐。自称天元皇帝,诛宇文孝伯、宇文神举、王轨。

  ……

  这上面记录的都是天元皇帝登极以来的事实。每一桩每一件简直是鲜血淋淋,每隔一段时间就有大臣或杀,或贬,也有人被提拨,许多被杀,被贬的大臣都和普六茹坚有仇,或者曾经有怨,而被提拨的多是普六茹坚亲近之人,普六茹坚更是凭此一步步登上更高权力,直到今天的大丞相。

  这上面尽管每一件事都不是普六茹坚亲自动手,可是事后都是对他有利之事,如此才更显得普六茹坚可怕,赵王每次给这封信增添一笔记录时,都忍不住心惊胆战,仿佛看到有一个人正在一点一点拆掉大周这幢房子的栋梁,就在旁边另造了一幢新房子。

  看到这封信上记录的事实,宇文芳也不得不信起来,否则哪能事事如此巧合:“父王放心,我一定让梅儿将信送出。”

  宇文贤回到自己府第,白天六叔的话老在他耳朵回想,越想越是不安,六叔既然如此说,对姨丈不满那是肯定,只是自己一向与世无争,怎么也会惹得姨丈猜疑,杨雄出任雍州别驾,宇文贤当然会知道其中的微妙,罢了,还是自己最近少与姨丈家来往的缘故,少了沟通当然会产生隔阂,看来以后要向丞相府多走走。

  想通之后,宇文贤稍作安心,过了数天,宇文贤亲自登门,向杨坚送上几张上等狐皮缝制的一件狐裘,和一条七斤重的黄河大鲤鱼。作为礼物。

  虽然现在已是五月天,天气炎热,只是杨坚的腿有风湿病,容易受凉,狐裘晚上时可以盖盖,而鲤鱼虽然不是什么稀罕物,只是七斤重却是少见,尤其难得的还活蹦乱跳,鲜活的很。

  见到宇文贤送的礼物,杨坚果然高兴很,他高兴的当然不是这几件礼物,而是宇文贤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他是支持杨坚的,宇文贤是明皇帝之子,有他的支持,杨坚不用担心所有宗室都会起来反对他。

  杨坚马上叫人将那只七斤重的黄河大鲤鱼拿到厨房杀了,留宇文贤一起吃中午饭,并让杨天、杨英等人一起作陪。

  宇文贤已经三十岁,和杨天等人年龄相差太大,杨天只见过他两三次,因此并不太熟,倒是宇文贤见到杨天亲热的很,一口一

  叫着。还给杨天和杨英他们每人都带了礼物,送给杨兵书,送给杨英他们的却多是玩的东西。

  杨天接过那兵书,大致翻开来看了一下,竟然是一本以前孤本,里面记载了李牧,白起等多名战国时期名将用兵策略,杨天大为欢喜,李牧无疑是杨天前世最敬重的将领之一。他率赵兵屡次重创敌军而未尝败,尤其是破匈奴之战创造出中国战争史中以步兵大兵团全歼骑兵大兵团的典型战例,若非赵国自毁长城,杀了李牧,六国能不能统一在秦始皇手中还末可知,就是能统一,以李牧的能力恐怕至少可以为赵国多延续数年国运。

  如今大周的情景和以前赵国情景何其相似,同样面临着北方少数民族侵袭,前者是匈奴。后者是突厥,大周的战略比赵国当然要好,大周已一统北方,只是现在突厥人的力量也比以前赵国面临的匈奴人力量要强,李牧对付匈奴人策略,正好用来对付突厥人。

  杨天知道自己这个表兄肯定费了不少心思,才弄到这样的孤本,如今大方送给自己,也是难得,连忙道谢。

  宇文贤连忙摇手:“表弟不用谢我。俗话说,宝剑赠英雄,表弟以区区二千人击败突厥二万大军,击退十万,就是李牧,白起再生。也不一定做得到,愚兄虽然是州牧,对兵事却没有什么兴趣,此书留在手上也是浪费,送给表弟正好合用,愚兄祝表弟也能象李牧一样,彻底将突厥人击败,为大周解除北方边患。”

  此时大周虽然对突厥人又是进贡,又是和亲,但从武帝去世之前起。整个大周就在为征伐突厥准备,只是天不假年,武帝在正要出兵时病死,征伐突厥之事只得暂停,如今被突厥人欺上门,有识之士都知道大周迟早要与突厥大战一场,才能将北方稳定下来。

  杨天笑道:“借表哥吉言了,若有朝一日出征突厥,弟自然不甘人后。”

  独孤氏已指挥着丞相府的仆役将一道道菜端了上来。中间正盛着那头七斤重的黄河大鲤鱼,听到杨天与宇文贤的谈话。连忙笑道:“好了,这些兵事什么就不要再谈了,吃饭吧。”

  宇文贤的嫡母独孤梵天只做了两个月皇后就被宇文护下毒害死,当时宇文贤才只有几岁,三年后,宇文护又干脆将明皇帝也毒死,扶植武帝登位,宇文贤五六岁就成了孤儿。

  独孤信曾将这个外孙接到自己家中住过一段时间,独孤氏和宇文贤年龄相差不到一岁,两人小时候相处过几年时间,独孤氏对这个和自己差不多大外甥也有几分感情,见他上门,心中高兴,说话声音都透出几分喜悦。

  听到独孤氏催促,两人只好相视一笑,在独孤氏的指挥下入座,饭桌上杨坚也是有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