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逆隋- 第2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若是到时自己不在京城,谁能压制大兴寺和慕容府这样蠢蠢欲动之辈,偏偏自己明知到这些人是隐患。却不能先行动手。

  杨勇地问话让两人一愣,不过很快反应过来,知道太子为何担心,房彦谦连忙道:“殿下放心,京城有卫王坐阵。谁也翻不了天。”

  杨爽自从那次中了蛊毒后,余毒一直末清,身体时好时坏,不过,正因为如此,杨爽也就一直留在京城,成为东宫有力臂助。

  杨爽身分既高,手中又有兵权。杨勇听得点头一笑:“不错,本宫差点把王叔忘记,既然如此,看来本宫今天应当先去王叔府中拜访一下。”

  既然决定了。杨勇就不再耽搁,换了一身便服,只带了吕沐霖和十名护卫,便出门向卫王府行去,卫王府在朱雀大街靠前的宅院。从东宫步行也不过数盏茶时间。这些年,东宫与卫王府走动甚勤。双方的下人都熟悉无比,看到太子到来,卫王府的门子连忙行礼。

  “王叔可在府中?”

  “回太子殿下,在,只是……”门子有点吞吞吐吐的样子。

  空气中一股药味散来,杨勇心中涌起一股不妙的感觉“只是什么?”

  “只是……只是……”门子期期哎哎起来。

  杨勇大为不耐:“走,本宫看看去。”

  说完,杨勇直接往卫府里面闯去,几名门子想挡又不敢挡,等杨勇带人进到里面,一名门子才跌足叹道:“殿下严禁生病之事让太子知晓,如今太子过来了如何是好?”

  “太子过来,我们谁拦得住,想必殿下也不会怪我们。”另一名门子接道。

  杨勇越进里面药味越浓,一路上卫王府的下人看到太子过来,脸色都是一片惊讶之色,连忙恭恭敬敬的行礼,退到一边。

  推开杨爽地寝宫大门,杨勇一眼就看到杨爽正躺在中间的床上,炎炎夏日身上却盖着一层厚厚的被子,脸色一片腊黄,而卫王妃坐在一边,手上端着一个盛满药汁的大瓷碗,正在往碗中吹气。

  “王叔,你怎么样了?”

  听到声音,杨爽和卫王妃都转头看来,见到杨勇,脸色都是一片错愕:“太子,你怎么来了?”杨爽示意卫王妃放下药碗扶他起来,杨勇连忙前行数步,扶起杨爽,又拿着一幅软垫放在杨爽后背。

  杨爽的脸已完全消瘦下去,不到四十岁地年龄,手背上却是青经暴起,仿佛五六十岁的老人。看到杨爽的样子,杨勇不由一阵埋怨:“叔王,你生病了为何不派人告之侄儿一声?”

  杨爽脸上出现一片艳红,嘴中骂道:“是哪个小兔崽子到太子府中胡说八道,本王非扒他的皮不可……咳……咳。”

  卫王妃连忙给杨爽擦试嘴角,杨勇分明看到擦试完后的手帕上出现一块惊心的黑红色,杨勇大吃一惊:“来了,快,去将孙院长请来。”

  “是。”

  孙院长自然指的是孙思邈,一名护卫进来应了一声,就要出去,杨爽连忙抬手阻止:“不要。”

  “为什么?”对于杨爽的阻止杨勇很是不理解,这些年,杨爽地病一直是孙思邈负责诊治,毕竟当初除了孙思邈,那些太医连杨爽的病症也瞧不出。

  “太子,我喝的药就是孙神医以前所开,就不用麻烦孙神医了,若是孙神医来到王府,恐怕京城百官都会知道本王生病。”

  “王叔,这可不行,以前开的药不等于现在还能用,王叔,有病就要治,让别人知道又能怎样?”

  “咳,咳,咳……”又是一阵猛烈地咳嗽,卫王妃连忙掏出一块新的锦帕,杨爽将口中的痰吐到锦帕上才重新说话:“太子,眼下京城百官传闻皇上重病,不知是真是假?”

  这当然不是假,杨勇点了点头,杨爽叹了一口气道:“京城不稳呐。”

  杨勇一听就明白过了,若是皇帝和卫王两人接连病危,可知众臣心中会有多大震动,杨爽不愿暴露自己的病情,完全是为了京城稳定作想。

  难道为了京城稳定,自己就能眼睁睁的看着杨爽旧病复发而不治,只是自己明天,最迟后天就要去仁寿宫,本来指望卫王坐阵,如果卫王生病地消息传了出来,又怎能压服大兴寺,慕容府这样地势力,一时间,杨勇也感到棘手起来。

  “太子放心,王叔这病也不是一年两年了,往年都是靠孙神医的药撑了过来,如今府中药物充足,又何必劳烦孙神医。”

  杨勇暗叹了一口气,也只能如此了,否则除非自己抗旨不去仁寿宫:“王叔,辛苦你了。”

  “没什么,对了,太子今日过来肯定有要事,说吧。”

  “是这样,父皇地旨意可能一两天就要过来了,到时侄儿可能要到仁寿宫侍候父皇,京城里面还要靠王叔多费心……”

  杨勇的话还没说完,卫王妃忍不住插话:“太子,殿下如今病成这样,如何能够劳累。”

  “妇人之言,你懂什么?”杨爽向自己的王妃批了一句,才道:太子放心,京城有我在就不会有事。”

  “那就拜托王叔了。”杨勇心下一阵惭愧,却不得不狠下心来,在卫王府又待了一阵,杨勇才告辞而去,出了卫王府,杨勇只觉得心中沉甸甸起来,这些年,若没有卫王府对东宫的支持,恐怕自己不知会难受多少倍。

  “殿下放心,卫王吉人天相,当初既然大难不死,这一次也不例外,只要殿下登基,卫王自然可以放心养病。”吕沐霖安慰道。

  “放心,不放心又能怎样?”杨勇暗叹了一声,心中还是怏怏不乐。

  回到东宫,杨勇刚刚坐下,一名护卫过来禀报:“殿下,袁大人求见。”

  “嗯,让他进来吧。”

  “是。”

  袁浩很快进来,脸上全是喜色:“殿下,有消息,慕容府下午刚有一匹从仁寿宫的快马进到府中,不过半个时辰,慕容府就有人陆续出城,如今已有数百人之多,估计慕容府有大动作。”

  “慕容府。”杨勇豁的站了起来:“查到他们往哪里去了?”

  “他们分散出城,所有人都带着马匹和兵器,所取的方向正是仁寿宫方向。”

  “仁寿宫方向?”杨勇大为惊讶,慕容府几百人去仁寿宫方向干什么?他还以为慕容府发现了大兴寺那些和尚的尸体,里面可是还有一名慕容府的大小姐:“查,继续查,务必要知道他们的目的地。”

  “是。”袁浩连忙下去,不久,越来越多的情报传来,不但慕容府,又有其他世家也派出了人,连大兴寺也派出不少僧人出京,他们的方向无一不是仁寿宫,京城上百万人口,每天进进出出十数万人,他们每家派一两百人,若不是暗衣卫盯得紧,根本发现不了,不过,稍一统计,暗衣卫陡然发现,那些世家派出的人加起来已经超过二千人。 


第六十八章 一线生机

  “二千人?”吕沐霖脸色陡变,发现了的就有二千人,若是加上没有发现的又有多少?想起太子就要去仁寿宫,吕沐霖脸上冷汗流出:“殿下,这些人……”

  “嘿嘿,他们这是找死。”杨勇冷笑起来,他刚担心杨爽生病之事,没想到马上就有人出来想找死,如今正好拿这些人来个杀鸡骇猴,如此一来,谁还敢在他走后兴风作浪。

  吕沐霖却没有杨勇这么轻松:“殿下不可大意,这些人目无王法,又人数众多,为了殿下安全,不如向皇上说明,讨得旨意让大军护送。”

  “吕大人是什么意思?不要说二千,就是他们人再多也是土鸡瓦狗,五百东宫护卫足矣。莫非吕大人对某家还不相信,若是殿下有一点损伤,某家的脑袋就自己割下来。”吕沐霖的话让麦铁杖大为不悦。

  “我要你的脑袋干什么,殿下的安危岂能拿来和你打赌?”吕沐霖没好气的道。

  吕沐霖的大话扣了下来,麦铁杖顿时不敢再争,毕竟双方的兵力实在相差太大,何况东宫的五百护卫不可能全部前往仁寿宫,一时之间众人沉默下来。

  见众人都不说话,章仇太翼在旁边补道:“殿下,养兵千日,用在一时,通妙观二千道士都愿为殿下效力。”章仇太翼念念不忘他的两千道兵,太子登基之日眼看就要到了,道门能立下越多功劳,无疑日后就能取得越大的赏赐。

  对于章仇太翼的小心思杨勇当然清楚,以前扶持道门只是为了与佛门抗衡,防止佛门过于强大。却不代表杨勇对道门就完全认同。道家,佛家教义虽然不同,对国家的害处却是一样,杨勇可以容忍其存在,却不能让其失去控制的发展,大兴寺覆灭后,通妙观地这股势力也必须解散,能不用他们杨勇就不会使用。

  听到章仇太翼重提,杨勇摆了摆手:“大家不用争了。此事本宫另有主意。”

  “不知殿下有何主意?”房彦谦连忙问道,众人也眼巴巴地看着。

  杨勇压低声音,将自己的主意说了出来,听完太子的话,麦铁杖和章仇太翼脸上一片遗憾。而吕沐霖,房彦谦等人却轻松起来。

  第二天,杨勇依然按时去尚书省办公,交代若有圣旨过来,让人马上领钦差到皇宫,只是直到杨勇办公完毕回到东宫,传旨之人依然没有过来,若不是沿途有暗衣卫监视到钦差的行止。杨勇还会以为前面的情报错误。

  “殿下,这个钦使真是太过分了,稍大一点的驿站都要停一下,这哪是传旨。分明是游山玩水。”袁浩大为不满的道。

  杨勇不在意的道:“没关系,晚一天就晚一天。”

  “殿下,昨天和今天加起来前往仁寿宫的兵马已经超过四千人了,暗衣卫传来消息,他们就驻在京城到仁寿宫地中间。”

  “嗯。可查清了这些人马属于什么府?”

  “回殿下。除了慕容府,大兴寺的人马外。目前已查清濮阳公宇文述、平昌公宇文弥、礼部尚书卢恺、柱国赵什柱、大将军皇甫孝谐……”袁浩一连报了十余家大臣,这些人最小的都是开府仪同将军,最大的当然就是上柱国,国公,不过,这些名字都不出东宫所料。

  “柱国赵什柱,大将军皇甫孝谐,本宫记得,这两人便是害死沁阳公虞庆则,大将军王世积的小人吧。”

  “殿下好记性,皇甫孝谐本是王世积大将军地部将,因为告发王大将军造反才得封大将军,而这个赵什柱本是沁阳公的妻弟,却在沁阳公平乱期间与沁阳公的一名小妾私通,被其姐姐发现后,苦苦哀求其姐不要告发,其姐一时心软,没想到赵什柱怕此事最终还是会传到沁阳公耳中,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向朝庭告发沁阳公密谋造反,皇上不经查询就下令将沁阳公处死,当时沁阳公刚在南方平叛取得胜利,手握重兵,若是沁阳公真要造反,又怎会引颈就戳,皇上一世英明,不知,不知……”

  “不知为何会做如此糊涂之事是吧?”杨勇干脆替他说了出来。

  “不敢,也许皇上一时受小人蒙蔽。”袁浩讪讪的道。

  “不用多说了,本宫明白,沁阳公和王大将军多半都是受了冤屈,好在他们的家人都在,本宫登基后,当为两人平反。”

  “殿下英明,如此一来,朝中忠贞之士必定会感谢殿下恩德。”

  杨勇暗中叹了一口气,虞庆则、王世积等人之死朝中谁人不知是冤枉,只是却无人敢说话,实在是因为他们太过位高权重,所谓功大而不赏,皇帝杀两人,许多人心中恐怕也觉得理所当然。

  第二天,过了辰时,太阳已经挂在半空,从仁寿宫传旨的钦差郭山鸡才慢悠悠的进了城,到了东宫时,又是花了半个时辰,只是郭山鸡一进东宫的门就下了一大跳,东宫已经摆好了香案,而太子正坐在当中,冷冷地看着他。

  郭山鸡本来就心怀鬼胎,此时更是心惊胆战,差点就要下跪,想到自己是钦差才勉强定下神来:“皇上有旨,请太子殿下接旨。”

  “郭山鸡,时间宝贵,圣旨上写的是什么,你念出来就是了。”麦铁杖粗声粗气的道。

  一股腾腾怒火在郭山鸡心中涌起,自从他当上管事太监之后,已经有多少年没有人叫过这个名字了,没想到如今身为钦使却有人当面对他如此无礼,他马上就想发作起来,只是看到四周的东宫护卫,又想起杨约地嘱托,终究只得将怒气强咽下去:“如此,太子殿下,那咱家就念了。”

  杨勇从木椅上起身,振了振衣冠才道:“念吧。”

  郭山鸡照着圣旨念了一遍,护卫们都听得一惊,许多人却是大怒,圣旨的内容东宫重要人物早已知道,没想到杨约等人竟敢更改圣旨,要太子半日之内就到仁寿中,若是真照圣旨的吩咐行事,恐怕太子一辈子也到不了仁寿宫。

  杨勇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