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逆隋- 第1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铛,铛,铛……”无数的兵器落地声传来,中间被围成一圈的二千叛军陆续放下了武器,既使有一些人仍不愿降,只是见周围的同伴都放下了兵器,也不得不黯然将手中的兵器丢掉。

  见到此情景,传诏的屈突通露出一丝笑意,这些一心死战的叛军到底降了,向最近的一名剌史使了一个眼色,那名剌史会意,手一挥,一队队的官军上前将那些已放下兵器的叛军分开,开始往城中押送。

  由于天气炎热,临晋城外的尸体腐烂迅速,很快发出冲天的恶臭,大军忙乎了一整天,才将那些尸体都掩埋完毕。处理完临晋城外的尸体,杨勇才下令大军分向收复被叛军占据的郡县,随着宇文的投降,上党郡的叛军也坚持不下去,朝庭大军开到上党郡时,留守在上党郡的宇文亲信已先行一步逃走,隐姓埋名起来,其余叛军也没有死守,向朝庭举起了白旗。

  宇文的叛乱虽然平息的很快,只是已牵涉到二郡之地,加上造成巨大伤亡,杨勇自然不能自己处理,除了宇文和身边的主要将领押解进京外,其余俘虏只得暂时关在临晋县。等待朝庭的旨意。梁默虽然有戴罪立功之举。但他谋反地嫌疑并没有洗去,梁默和他地部下还是被解除了兵器,重新发往各个边境成为戎卒。

  杨勇虽然喜欢梁默的武勇。想将梁默放在自己身边,只是对梁默的忠心却极不放心,如果梁士彦被朝庭处斩地消息传来,杨勇不知道梁默会不会对自己不利,只得忍痛割爱,让他到边境先受一番苦再说。

  这场短暂的战事对河东郡破坏却是极大。宇文在河东郡征集了二万名以上的青壮,这些青壮如今有一半左右的人死在临晋城下,为了筹及军需,各县的府库都被宇文搜刮一空,许多百姓家中的粮食也被叛军抢光。

  不过,由于叛军覆灭地时间很快,许多人还是躲了过去,加上杨勇将那些强征入叛军的青壮都释放回去。其他逃走的人员也宣由不追究,各县虽然受创很大,还是可以慢慢恢复,唯有损失最严重的万荣县已是元气大伤。虽然没有到十窒九空的地步,却几乎是一半人家都带孝。

  宇文将谷中的两千精兵带出来后。第一件事便是拿下万荣县城,万荣县县令空缺,县尉带着府兵跟在太子身边,全县只留下一个县丞黄梁和百十名衙役,黄梁老奸巨滑,哪敢和宇文相抗,直接打开城门迎接宇文进城,宇文将万荣县的青壮征发一空,这些青壮大部分死在临晋城下,只有小部分有命逃回。

  杨勇重新带着护卫来到万荣时,仅仅相差一个月,万荣县仿佛变了一个城市,以前道路两边摩肩接踵的人变得稀稀疏疏,走进城中,两旁经常呼朋唤友地酒楼只有三两人就坐,店中的伙计和老板都有气无力,隔上数步就可以看到一个挂白幡的人家。

  看到这种情况,杨石等人不由想起山谷中死亡的十多名东宫护卫,都有一点忍不住黯然神伤。

  到了县衙门口,得到通知地苗猛连忙迎了出来:“微臣参见殿下。”

  苗猛在宇文败后就先带着府兵收复了万荣县,其实也不叫收复,当时万荣县并没有多少叛军,留守的县丞黄梁联络衙役和家丁又将叛军先行赶跑,苗猛回来不过重新接收而已。

  此时苗猛脸上又是欢喜,又是痛心,欢喜地是黄梁先迎叛军入城,虽然最后反戈一击,其实已失去了接替县令的资格,这个万荣县令无疑是要落到苗猛头上,痛心的是万荣县没有几年恐怕恢复不过来,本可以升为上县,只能继续为中县了。

  “苗县令,起来吧。”杨勇并不知苗猛心中转着这么多的弯弯绕绕,一路看过来,也觉得心中有点堵,万荣县变得如此,恐怕多少自己也有一点责任,若不是忽略了宇文

  汾州的二千兵马驻扎在万荣,宇文即使解救出山谷马也难予攻下万荣,宇文叛军的规模无疑要小的多。

  亲耳听到太子称呼自己县令,苗猛顿时心花怒放:“微臣遵令,殿下里面请。”他弯着腰,将杨勇一行人让进了县府大衙。

  杨勇坐定之后,直接向苗猛问道:“苗爱卿,此次剿灭叛军,你立功不小,鉴于万荣县无主,本宫已经报请吏部,命你为万荣县令,若吏部无异议,公文不出一个月就会下来,万荣此次受创很大,你作为一县之主,可有何办法让万荣迅速恢复原先的繁荣?”

  —

  苗猛抓了抓头皮,他以前只管一些治安捕盗之事,万荣县的行政全由宇文成掌握,此时听到太子问起,只得竭力回忆起宇文成做过一些什么事,只是越回忆,脑中越是一片乱麻,汗水兢兢的落下,

  “回殿下,微臣,微臣……对了,微臣严格按照朝庭要求,兴修水利,以利农桑。|+

  杨勇摇了摇头,对苗猛大失所望,这样的人当万荣县的父母官,自己是不是选错了,耐着性子道:“农事固然重要,万荣县最大之利却在商旅和黄牛两项之上,你可照前任一样大力发展全县的黄牛养殖,吸引附近州县之人来万荣县买牛,卖牛,加上大力发展旅游,万荣县不难富裕。”

  苗猛若有所悟,只是说起黄牛却苦着脸,万荣县在一月前,几乎家家户户至少有二三头黄牛,多的有数十头,整个万荣黄牛达数万头之多,只是宇文乱军一起,许多黄牛都被宰杀,如今全县幸存下来的黄牛只有五六千头,眼着再过一两个月就到了各地牛贩进入万荣贩牛的季节,今年的黄牛买卖肯定是做不到了,全县又没有存粮,这个冬天都不知如何渡过。

  不过,令苗猛不解的还是太子说的什么旅游,旅游是什么?只是他却不敢问起来,只得唯唯喏喏。

  杨勇对苗猛有点失望,不见黄梁,心中诧异,这个黄梁本身戴罪在身,还敢不见自己不成,看着苗猛唯唯诺诺的样子,杨勇心中一动,莫非苗猛捣鬼:“苗爱卿

  苗猛还在想着什么是旅游时,陡然听到杨勇的声音,顿时吓了一大跳:“回殿下,黄县丞迎敌入城,自知有罪,现已在大牢之中。”

  “把他带上来。”果然如此,杨勇不由狠狠瞪了苗猛一眼。

  苗猛被太子的眼光一扫,心中顿时一惊,不知自己犯了何错,只是应道:“微臣遵令。”连忙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正想亲自去提黄梁,杨勇语气平静下来:“派一个人过去即可,你留下吧。”

  苗猛只得重新坐下,对门外的一名衙役吩咐了一声,杨勇使了一个眼色,吕沐霖会意,也派了一名护卫跟着衙役去提人。

  半响之后,黄梁带了过来,一身囚衣,白发苍苍,此时的黄梁比起一月之前,更显得垂垂老矣,只是身上一身干净,并没有吃过苦头,杨勇又看了看苗猛,见苗猛脸上一片坦然,和杨勇猜想苗猛故意为难他有点不符。

  见到杨勇,黄梁连忙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罪臣参见殿下。”

  “起来吧,念你及时悔悟,你的罪本宫可以不追究,不过,提升就不要想了,你仍然为万荣县丞,好好辅助新任县令,此次兵灾万荣县百姓受损严重,尔当好生尽力,将万荣的民生尽快恢复。”对于万荣县,杨勇总觉得有愧在心,这次虽然不是特意赶来,却也是想让万荣县的百姓能尽快恢复到一月前的盛况。

  “罪臣遵令,殿下如此关注万荣,若万荣百姓知道,必定不敢忘记殿下恩德。”黄梁咚咚的磕着响头。

  黄梁和苗猛不同,县丞本来就是县令的左右手,宇文成前些年施政的措施黄梁都一一记在心中,杨勇连问了他数十个问题,黄梁都马上回答上来,杨勇扫了一下苗猛,若不是黄梁犯错,这个县令还真轮不到他,如今两人的搭挡,杨勇也可以放心。 


第六十一章 兄弟相见

  子这一场出京,虽然说是奉旨巡视地方,只是朝中重子实际上是为了筹建所谓的农学院,农为国之根本,当今皇帝能顺利取得天下,苏威所献的均田法功不可没,皇太子关心农事,于国于民自然都是好事,只是谁也没有料到普通的出巡竟然会引起一场地方的叛乱。

  先是张续的人头被送到京城,接着是梁士彦被囚车押着,再后来是宇文干脆起兵作乱,这些人不是一郡太守,就是一州剌史,张续也就罢了,毕竟为官才数年,虽然出身道门,现在道门的力量并没有恢复,而梁士彦,宇文两人却是不折不扣的世家重臣,即使皇帝对两人不喜,也只能慢慢削权,没想到却被太子拿了下来。

  让众臣更加震动的是皇帝不声不响又将张宾、元楷、刘昉,卢贲四人拿下,理由竟然全是牵涉到宇文,梁士彦的谋反案。

  梁士彦被押到京师,本以来还有辨白的机会,只是薛摩儿和裴通两人先后出来指认,梁士彦顿时哑口无言,这些人涉及谋反,证据确凿,杨坚毫不犹豫的下令对他们处以极刑,连刘昉也没有逃过死罪。

  张宾、元楷、刘昉,卢贲这些人被处死,多数朝臣都无异议,刘昉在周宣帝身边时只是一个弄臣角色,得罪了太多人,张宾也是如此,梁士彦被处死却是引起不少重臣兔死狐悲之情,只是涉及到谋反,并没有多少人敢向皇帝求情。唯有于翼自持功高。在殿上为梁士彦争辨了几句,没想到杨坚毫不留情的将于翼驳斥一通,并命于翼回家反醒。众臣顿时都噤若寒蝉,不敢再开口求情。

  若说太师李穆的陇佑李家是大隋第一世家,那么排第二地非太尉于翼不可,于翼九兄弟,分为于义、于礼、于智、于绍、于弼、于兰、于旷……都是朝庭三品以上大员,何况九兄弟下面地儿孙辈更是高达数十人在各地为官。于翼的大儿子于仲文任河南道行军总管,二儿子于让是炽手可热的吏部侍郎……

  太尉府内,刚刚下朝回来地于翼胡子翘起,嘴角不停的抽动,大声叫道:“气煞我也,气煞我也。”

  一名四十余岁的中年人连忙上前扶住于翼:“父亲,你明知梁士彦谋反证据确凿,又为何要替他求情?皇上生气也是理所当然。”这个中年人正是于翼的二儿子。现任吏部侍郎的于让。

  于翼叹了一口气:“为夫何尝不明白,只是以为皇上多少会给老夫一点脸面,可以免得梁士彦一死,没想到今日皇帝会如此不留情面。”

  说完。于翼心中唏唏不已,于翼的父亲于谨是当年八柱国之一。号称政坛不倒翁,出名地墙头草,加上他兄弟九人的名字中有义,礼,智,绍、弼、兰、旷等人,唯独缺一个耻字,不免被一些攻击他们的人骂于家无耻,只是这无耻却是于家的生存哲学,若不是看在梁士彦是他多年好友的份上,又自持平叛尉迟迥时于家立有大功,于翼也不会替梁士彦求情。

  “太子此次出京,不声不响弄出如此大的动静,真可谓一鸣惊人,父亲大人,我们以前是不是对太子太低估了。”于让有些不安的道。

  于翼悚然一惊,心中也默默回想以前的所作所为,他在皇帝面前有时都不免倚老卖老,对太子确实谈不上有多大尊敬,只当成一个娃娃看待而已,顿时出了一身冷汗:“让儿所虑正是,等太子回宫之后,必须多与东宫走动,太子毕竟是大隋储君,轻慢不得。”

  “是,儿子明白了。”

  这一天,不知有多少大臣像于翼一样,同新审视着以前几乎被忽略地太子,毕竟现在的皇帝正是身强力壮的时候,而太子年龄还小,只是当太子突然展现出雷霆般的手段时,他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以前对待太子地态度。

  尽管发生了如此大的事,杨勇还是无意马上返回京城,他此次出京,本来是为了筹建农学院,如今叛乱平息,正是将精力重新放在筹备农学院地时候,何况这次机会难得,更是不愿过早回到京城受约束。

  县衙中传来数声“”的叫声,从县衙役经过

  都忍不住心中纳闷,怀疑自己的耳朵是否听错,县衙牛叫。

  今天是杨勇重新进入万荣的第二天,杨勇上次虽然在万荣县呆了不少时日,只是事情太多,一件接着一件,虽然听说过万荣县的黄牛远近闻名,却没有真正见过到,今天特意让人牵了两头黄牛进来观看。

  眼前两头黄牛果然骠肥体壮,骨架高大,恐怕要比草原上一般的黄牛重一半,杨勇看得不住点头:“不错,这种黄牛耕田想必也大大超过小黄牛吧。”

  —

  黄梁抚须微笑:“殿下所说正是,我们万荣出产的黄牛和其余地方比起来,一头黄牛足可以抵他们两头,所以虽然价格高一点,每年也是被各地牛贩抢着购买。”

  说到最后,黄梁神气却有一点黯然,心中对宇文破口大骂,这么好的黄牛竟然被宇文当成军粮宰杀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