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逆隋- 第1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反观悉万丹部,虽然有三万青壮,却不能集中,冬天还好,罗艺只能小规模用兵,悉万丹部纵有损失也不大。到了春天,罗艺对悉万丹部的攻击却让他们苦不堪言,他们的牛羊,马匹过了一个冬天正是最瘦弱的时候,罗艺的攻击逼得他们不得不时常迁移,结果大量牲畜非但没有在春天时增肥,反而在迁移过程中死去,悉万丹族长不得不集合全族与罗艺决战。

  在开皇元年五月,悉万丹部集起全族两万多青壮与罗艺接战,罗艺当时只有一万人马,只是罗艺的战马纵然是在冬天也用上好精料喂养,春天之后又有大量青草补充,早已骠肥体壮,而悉万丹部的战马经过一个冬天煎熬,开春又被逼得数次迁移,依然羸弱不堪。

  两军刚一接触,悉万丹部的战马就因为不堪骑乘纷纷哀鸣倒,这场交战自始自终成了一面倒的屠杀,是役,悉万丹部被杀得血流成河,二万多青壮,最后活下的不过数千人,这还是跟随罗艺的契丹各部不忍将悉万丹灭绝的结果。

  看到悉万丹部下场,原本摇摆不定的伏弗郁、羽陵两部气焰顿消,主动投靠,罗艺承诺的三年统一契丹各部,其实只花了半年多一点时间就做到,不过,要想完全将一盆散沙的契丹各部整合,还是需要数年时间。

  长孙晟一直在突厥,回到长安不超过十日,契丹部和突厥又隔着奚习等部,自然不会知道短短半年之间契丹部发生了这样翻天覆之事,不过,这对他这次出使绝对是一个好消息。

  听完杨勇介绍,长孙晟脸上多了数分感激:“多谢太子指点。”

  杨

  欲言又止:“长孙卿,突厥可贺敦身体如何?”

  —

  长孙晟脸上闪过一丝惊讶之色。突厥人对皇后称呼为可贺敦,如今突厥的可贺敦就是去年嫁过去的千金公主,太子为什么会突然问起千金公主的身体来?长孙晟心中冒出一连串疑问:“回太子,突厥可贺敦正青春年少,虽然刚到突厥时有点不适,如今已完全适应了突厥草原生活。”

  杨勇不由有点难予置信:“可贺敦真的身体很好,你最后是什么时候见到她?”

  “回太子,臣回中原时前十几天还见到过可贺敦,沙钵略对可贺敦很是宠爱,这次进攻大隋。可贺敦也正是关键人物,若不是沙钵略将她带在身边接见突厥大臣,臣能否回来还是未知。”

  说到这,长孙晟不由露出一丝苦笑,千金公主和亲,本意是要笼络突厥人,没想起反而成了突厥人进攻大隋源头。他不由回忆成一路送千金公主到突厥时,千金公主对他说的每一句话:

  “既然忌讳王昭君,你们因何要不断炮制新的王昭君?”

  “这场屈辱的和亲,你们武将就没有责任了?”

  “长孙副使,我们逃走吧……”

  “……”

  “逃回长安,我要亲自奏明幼主,拨给你三万精骑……”

  “回长安那是抗旨大罪,我们都得死。”

  “那我们就遁入山林,打猎为生……”

  “突厥人会把我们抓去当奴隶……”

  “我们离开草原。寻找桃花源去!”

  “没有桃花源!”

  那日千金公主胭脂马突然受惊狂奔,只有自己一个人骑马追个千金公主,只是不久就天黑了,两人只得在野外点燃篝火过夜。夜风寒冷,远处又不时传来狼嚎,千金公主紧紧偎在他怀中,才有了上面的对话,长孙晟不由想道,如果那天自己将千金公主带走又会怎样?

  “身体很好,怎么可能,姚僧垣明明道人吃下之后精力会慢慢不济,到最后手脚酸软,不能动弹。至多半年到一年就会死去,如今时间已经到了,自己可是亲手下药。亲眼看千金公主喝下去。”杨勇心中不解,难道自己被姚僧垣骗了,那根本就不是毒药?

  越想越是可能,姚僧垣老奸巨滑,哪有可能被自己一逼就献出毒药,只怪自己对姚僧垣神医之名太过轻信,以为他不会讲假话,又是暗害一个素不相识之女子,心中有愧,才没有详查,如今自己一番苦心东流,杨勇大为后悔,骂道:“可恶!姚老头太过可恶!”

  杨勇骂完,才发现自己没有听到长孙晟有何反应,转身向长孙晟看去,见长孙晟骑在马上痴痴发呆,大为不解:“长孙卿,长孙卿。”

  杨勇连叫数声,长孙晟才回过神来,连忙向杨勇道歉,杨勇疑惑的问道:“长孙卿究竟想到何事,如此出神?”

  长孙晟连忙掩饰:“微臣正在想到了突厥该如何行事?”

  “是吗?”杨勇虽然不相信,只是也没有追究之意,猜想长孙晟刚与高兰见面几日就要分开,心中难舍也有可能,这种私事不必管的太宽,反而笑道:“长孙卿,高兰对你情深似海,这次若不是时间太急,本宫倒是想做一次媒,亲自为你们主婚。”

  长孙晟有点魂不守舍,口中唯唯诺诺,让本想取笑他几句的杨勇颇感无趣,只得与长孙晟分手,向东宫返回。杨勇现在住方就是以前的大丞相府,这里本然就是周宣帝和周静帝做太子时住所,后来被杨坚改为大丞相府,如今终于又重新变成了东宫。

  杨勇回到东宫时,东宫的下人连忙迎了出来,牵马的牵马,行礼的行礼,杨勇走进大堂,却没有见到元清儿身影,不觉奇怪,往日元清儿几乎是杨勇一下朝就来到他身边,连忙向左右问道:“太子妃何在。”

  太子左庶令斐政连忙道:“禀太子,太子妃听说乐平公主近日繁闷不乐,一大早就前往公主府,想开导一下公主。”

  乐平公主是杨丽华,杨坚做大丞相,杨丽华也从中出力不少,毕竟她是大皇后,杨坚篡位后感觉对杨丽华有愧,封杨丽华为乐平公主,本来想重新给杨丽华招附马,只是杨丽华死活不肯,杨坚无奈,只得作罢。

  杨丽华虽然对权利没有什么野心,但从太后降到公主还是闷闷不乐,只是没想到自己父亲连九岁的静帝也不放过,登极三月后,以一怀毒酒结果了静帝性命,静帝虽非杨丽华亲生,却是她从小养大,对于父亲暗害静帝之事,杨丽华勃然大怒,和杨坚大吵了一通,无奈木已成舟,她再恨也无力回天,从此一直郁郁寡欢。

  听到元清儿去了公主府,杨勇叹了一口气,自己这个姐姐也算命苦,周静帝被杀之后,自己也安慰过她几次,只是却全无效果,但愿时间久点,她能将此事忘记。本来杨勇还想找姚僧垣算帐,只是听到杨丽华之事却打消了这个念头,毕竟元清儿心悸经过姚僧垣治疗,大有好转。

  傍晚元清儿回来后,杨勇问起杨丽华情形,元清儿摇头叹息:“公主郁结在心,面容已非常憔悴,妾身怕长此下去,公主的身体迟早会垮掉。”

  对于杨丽华的心病,杨勇也是毫无办法,心病还需心药医,如今哪能找到她的心药。

  第二天,长孙晟就带着大批金银财物出发,这些财物是用来收买奚、习等部长老之用,二天后,太仆元晖也由伊吾道出使玷厥,对于突厥人的这次进攻,大隋开始使用各种手段来分化瓦解。 


第三章 初战失利

  出元晖和长孙晟两人之后,杨坚以内史监兼吏部尚书军元帅,达奚长儒为行军总管,率军驰援,防备敌军从灵州道、原州道内犯。

  对于这次突厥人的进攻,杨勇倒是很想亲自领军,只是知道并无可能,素性不提,在长安做了半年多的太子,虽然赢得了朝庭上下交口称赞,杨勇更多的却感到窒息,身为太子,处处都要以身作则,连吃饭饮食都需按规定安排,这对于前世一直自由自在的杨勇来说,简直是一种煎熬。

  杨坚自己以大丞相身份篡位,对于相权最为不放心,虽然定下三省六部制,让三省互相制衡,依然担心大权旁落,几乎是事无巨细都要关心,每天只睡三个时辰,其余大部分时间都在处理公务,对于太子,杨坚暂时还非常信任,许多事都允许杨勇参预,有时杨勇不得不陪着皇帝处理国事到深夜。

  杨坚精力旺盛,杨勇却只有十五岁,还是长身体的时候,一熬夜就不免哈欠连天,对于杨坚的勤政,杨勇真是无话可说,或许后世的皇帝只有一个朱元璋能够相提并论,杨勇绝不希望自己以后也是如此,只是面对杨坚对权力的敏感,他就是太子也无法提醒。

  虞庆则和达奚长儒两人一出征,朝政更是复杂,前线战事一日三报,杨坚忙得不可脱身,甚至一日连三个时辰都不得休息,杨坚还算对杨勇体惜,并不要求杨勇也跟着做,杨勇虽然很想在杨坚心中保持孝子形象,无奈以他还在发育的身体条件。即使学了内功也做不到,与其在杨坚面前哈欠连天,破坏形象,倒不如乐得休息,因此反而比大战起前还轻松一些。

  这天上完早朝,杨勇照例留在侧殿和高颖,元岩等人一起陪皇帝处理政事,外面传来一阵凌乱的脚步声,所有人都抬头向门外看去,知道定是又来了军报。果然,门外马上由二名禁军侍卫扶着一名信使走进大殿,信使已经累的气喘息息,一进大殿,两名禁军将他放下时,信使马上瘫在上,连跪都无法跪拜。

  “报皇上。行军元帅虞庆则向皇上禀报紧急军情,灵州道、原州道已经陷落,我军现处于原州道,突厥大军分成三路南下,我军兵少将寡,无法一一抵挡,请皇上速派援军。”

  听到这个坏消息,众人都是啊的叫出了一声,杨坚更是从椅子上立了起来:“当真?”

  信使又重复一遍。杨坚才挥手示意两名禁军将信使扶下休息,没想到这次突厥人进军如此迅速,隋军来不及迎敌两已失守。原州道即为平高郡,可怜这座要塞数年之内被突厥人两度攻破。

  听闻原州道失陷。杨勇心中格登一下,首先想到平高郡是京畿门户,原州道下面各个郡县可是有杨勇安排的不少亲信,但愿他们能够逃过突厥人的杀戳,否则若是全部战死,杨勇简直要欲哭无泪,口中急道:“谁人防守平高郡?该死之极!”

  虞庆则和达奚长儒两人率军出发才数天,灵州道、原州道失落自然与两人无关,平高郡才刚刚兴建好,以此的险峻。兵力再悬殊,守上数十天也没有问题,没想到连十天都没有守住就陷落。

  面对杨勇的责问。杨坚面上有一丝尴尬之色,事实上如果现在还是当初杨勇任命的达奚长儒防守平高郡,平高郡现在肯定稳固无比,只是杨坚认为平高郡已经建好,不会再有风险,将达奚长儒调离,换上了独孤氏的一门远亲作将领,这样的重,自然还是亲戚牢靠一些。

  杨坚登极后,吸取大周没有强宗固本的教训,大封同姓诸侯王,邵公杨惠封滕王,安公杨爽封卫王兼雍州牧,杨弘为河间王,侄儿杨静为道王,杨智积为蔡王,杨雄……

  除了杨勇是太子外,其余四个儿子还没成年就封王并掌管方事务,杨广封晋王兼并州总管,三子杨俊封秦王兼洛州刺史,四子杨秀为越王兼益州总管,五子杨谅为汉王,因为才七岁,总算没有让他也担任一州总管。

  除了杨家外,独孤氏家中也水涨船高,许多人不但爵位提升,而且也获得了实缺,就是元孝矩能接受杨勇东京冢宰位置,也是沾了是杨勇老丈人的光,只是对于元孝矩杨坚还是有一点区别,没有让他担任洛阳总管,而是换上了自己三子杨俊,与元孝矩互相牵制。

  只是没想到独孤氏亲戚如此不成器,用人唯亲的结果马上显示了出来,丢掉平高郡,等于将京畿重门户洞开,以前死拖突厥大军,然后分化瓦解的策略差不多就要破产,若是让突厥人攻入京畿重,必定会对突厥人大为鼓舞,再要实施此前战略,比起以前来不知困难多少倍。

  杨勇不知守平高郡的将领是何人,高颍却是清楚的很,他扫到杨坚脸上的尴尬,连忙道:“禀太子,现在不是追究丢失平高郡责任是谁的时候,眼下当务之急是派遣援军分成三路抵抗突厥大军。

  杨坚总算摆脱脸上尴尬:“对,对,高爱卿所说在理,各位说说,何人可以迎敌?”

  杨勇还想再说,见到高颍对自己连使了两个眼色,知道其中有古怪,只得将此事抛开:“父皇,可命虞庆则和达奚长儒两人重出原州,伺机收回,河间王杨弘大军出灵州,将突厥大军挡住,平高郡丢失,突厥人还可以从宁州进军,父皇当选一人固守宁州。”

  原先宁州剌史郭子胜是尉迟迥老部下,杨勇在上次返京途中,郭子胜不奉朝庭旨意,试图阻止杨勇的玄龙军回京,被杨勇派人拿下,在歼灭尉迟迥叛乱时,郭子胜也死于乱军之中,如今的刺史刚换上

  年。在突厥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