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一品驸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一品驸马- 第2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他分析问题的办法很简单,那便是能不能取悦自己的父皇,所以他的分析并不是很长,其实这事既然是自己父皇提出来的,那也说明自己的父皇是同意迁都的,因为兹事体大,所以才没敢突然在朝堂提出来。

    而既然是自己父皇提出的迁都,那他若想当太子,只有义无反顾的支持了。

    “儿臣觉得迁都长安是可以的。”

    赵匡胤并没有因为自己儿子的一句话而兴奋,只是问道“何以可以?”

    武王赵德昭想了想,道“长安乃唐朝古都,其格局宏伟,作为都城并不辱没了我大宋,再有是,长安城四面环山,可攻可守,迁都长安,对我大宋的长治久安是有好处的。”

    其实迁都长安的理由如果要说的话会有很多,但武王赵德昭只说了这么两个,因为在他看来,这两个理由已经足够了。

    赵匡胤对于武王赵德昭的这两个理由也并没有太过兴奋,只是微微点了点头,然后继续问道“这么说来,你是支持迁都的了?”

    这个问题武王赵德昭刚才已经回答过了,他不明白自己的父皇为何再问一遍,但他并不敢有任何微言,只是仍旧点点头“是,儿臣支持迁都长安城。”

    赵匡胤颔首“好,有你支持好,希望朝的人也都能支持朕的这个决定。”

    说完这些,赵匡胤挥了挥手,让武王赵德昭退去,而武王赵德昭在离开的时候,终于明白自己的父皇为何要把一个问题问两遍了。

    迁都长安是件大事,若只是他跟自己的父皇同意是没有一点用的,还要朝大臣同意才行,而自己父皇跟自己说这些话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那是他武王赵德昭同意了,那么也要让那些投靠自己的大臣也跟着同意,只有这样,朝有一股力量支持迁都,这件事情才能够成功。

    而这也是赵匡胤最喜欢他做的事情。也是跟他说这许多话的目的。

    武王赵德昭凝了凝眉,决定先回王府再做打算,而在武王赵德昭回府途,皇宫里的消息已是传到了晋王的耳朵里。

    当时在观佛寺,因为事出突然,晋王的势力触碰不到,但在皇宫之,赵匡胤说的每句话以及每天晚宠信了那个妃子他都有办法得到。

    赵匡胤跟武王赵德昭说的这些话,他又怎么可能得不到?

    而当晋王得知赵匡胤要迁都之后,立马将苏另看叫了来。

 第361章 迁都大事

    晋王府,书房。 
    晋王望向苏另看,将皇宫里的消息跟苏另看说了一遍,说完后问道“苏先生,你觉得这迁都是好还是不好?”

    苏另看听到赵匡胤有意迁都之后,也是吃了一惊,如今大宋繁荣,无论是谁都不会想到迁都的,而无论是谁听到迁都这个消息后都会觉得惊讶。

    不可思议,太不可思议了。

    苏另看并没有急着回答晋王的问题,只是先仔细是考虑了一番,之后才说道“对于大宋长久发展来看,迁都长安是很不错的选择。”

    听到苏另看这么说,晋王眉头微蹙,问道“还请苏先生解惑。”

    “现如今大宋繁荣,京城定在汴京也不错,但在属下看来,却存在不小的危险性,首先,北汉未灭,我大宋与北汉相壤,而北汉离京城汴京又太近,如果北汉被逼急了,很有可能孤注一掷带兵直奔汴京城,汴京四周并无任何天险,而汴河又给敌人增加了一条攻入汴京的路,这是小的隐患。再有是,燕云十六州在辽人手,我汉人的长城之险被辽人握在手,算我们灭了北汉,但在几十年内,恐怕难灭辽国,灭不了辽国,辽国有可能因此而强大,到那个时候,京城汴京便会面临相同的问题。”

    苏另看说完这些,稍微顿了一下,然后继续说道“但若迁都长安城,不会出现这些问题,长安城四面环山,可攻可守,若迁都长安,可保大宋安稳,而且长安城里川蜀极近,算有一天大宋面临危险,仍旧可快速躲进川蜀之地,以川蜀之地的剑门关之险,绝对可保大宋平安。”

    苏另看说完这些,望了一眼晋王,晋王微微颔首,道“这么说来,本王要支持圣迁都了?”

    苏另看摇摇头“不,王爷要反对迁都。”

    听到苏另看这话,晋王有些不解“以你刚才所言,迁都对大宋是有很多利处的,既然如此,为何要反对迁都?”

    “因为迁都对大宋有利,可对王爷却是不利的,算要迁都也应该王爷来迁都,而不是当今圣。”

    虽然很多时候,苏另看做事都会为大宋考虑,但如果晋王不能当皇帝,他还考虑这些做什么?

    “对本王不利?”晋王不解,不过是迁都而已,怎么对自己不利了。

    苏另看点点头“没错,对王爷是不利的,首先,王爷的根基在汴京,如果迁都之后,什么都要往长安城转移,这是很耗费时间和经历的,而在做这些事情的途,有可能误了王爷大事,甚至有可能暴露王爷的一些问题,进而被当今圣抓到把柄,这样的危险,王爷冒不得。”

    听到这些话,晋王突然愣了一下,他怎么没有想到?

    如今自己在京城的势力可谓是错综复杂的,稍有不慎有可能出现问题,迁都,这么多人都迁过去那那么容易?而如果不跟着迁过去,自己在长安城还多少可用的势力?

    没有可用的势力,又如何在争夺皇位的战争胜利?

    只有继续留在汴京城才是对自己最好的。

    只这一个理由,便足以让晋王放弃支持迁都的念头,因此苏领命没有再继续说于晋王不利的情况,而晋王则在深锁眉头之后,问道“迁都对大宋有好处,如果圣提出来,应该会有很多人支持吧,如果这样,本王的反对又有什么用?”

    苏另看浅笑,道“王爷不必担心,其实迁都对大宋虽然有好处,但肯支持迁都的人不会多,这也是圣为什么没有直接提出迁都的原因。”

    “哦,何以见得?”

    “王爷试想,。很多官员在汴京城都建立了关系,跟这里的各种势力也都有了联系,要他们携家带口的离开汴京去长安,他们愿意吗?人都是自私的,对大宋有利没利他们不管,只要对他们自己有利行了,支持迁都,等于放弃他们经营了多年的一切,他们谁会愿意?”

    晋王颔首,他觉得苏另看说的很有道理。

    “再者,若要迁都,花费必巨,如今大宋正跟南唐打仗,打完仗后南唐还要派人恢复,这些都需要人力物力,朝廷一时间那里有这许多精力?”

    “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汴京城的百姓不会同意迁都的,汴京是京城,他们是天子脚下的百姓,他们有一种优越感,而且京城在这里,他们能够得到更多的实惠,无论是钱财还是荣誉,要他们从天子脚下的百姓突然变成汴京城的百姓,他们不会同意的,只要百姓反对,圣算坚持又如何?他不会看着刚刚好起来的大宋因为迁都而闹得民怨沸腾的。”

    苏另看说完之后,晋王这才终于露出一丝浅笑。

    …

    魏王府。

    皇宫里的消息魏王也知道了,不过他并没有任何表示。

    因为对他来说,现在不管是迁都还是不迁都,对他来说都没有什么影响。

    迁都是大事,不是一两年能够解决的,而他魏王要做的事情,等不了这么久。

    现在的魏王已经失去了耐性,他不准备再等了,他要靠自己的办法来夺取皇权。

    只剩下一条手臂的陈青在听完魏王的想法后沉默了,许久之后才终于开口“王爷的办法虽然冒险,但并非不可行,而如果王爷真的要做,这一段时间最好保持低调,低调的让圣几乎忽略了你。”

    魏王笑了笑“你说的这点本王清楚,但本王的计划能不能成功,还需要一个人,不知你可有办法找到这么一个人?”

    对于魏王所说的情况,苏另看是很赞成的,不过对于魏王所提出的问题,他并没有急着回答,他知道,魏王需要的这么一个人并不好找,甚至可能一辈子都找不到。

    如果以前,也许真的找不到了,可现在,他却觉得能够找到,而且很快能够找到。

    “再过一段时间南唐被灭,南唐群臣会尽数押往京城,而在那些人当真,有一个人正合适王爷的需求。”

    魏王听到陈青这话之后,立马明白了陈青所指的那个人是谁,但他又有一点疑惑“那个人肯帮忙吗?”

    陈青笑了笑“王爷,灭国之仇,你说她会不会帮忙?”

    “可你又怎么能肯定她会帮本王?”

    “因为她恨的不是王爷,而是当今圣。”

    初夏的风更燥热了一些,武王赵德昭回到府的时候,将自己父皇有意迁都的事情告知了夏荷,夏荷听完愣了一下。

    “王爷同意了?”

    “为了取悦父皇,本王自然要同意,怎么,难道这么做有什么不妥?”

    夏荷点点头,她觉得很不妥,现如今武王赵德昭的势力之晋王不相下,晋王的势力盘根错节,他武王的势力不盘根错节,如果迁都,武王还能不能保住这些势力?

    如果在迁都途有人意图不轨,武王是否还能指望他的这些势力?

    夏荷将自己的观点说了一遍,而她的观点跟苏另看说于晋王听的差不多,只是夏荷说完之后,武王赵德昭却无奈的耸耸肩“知道了也没有用,我已经答应了父皇,如果我反悔,让父皇怎么看我?”

    夏荷也知道这种情况,因此她只能尽量挽救。

    “王爷也不要过于担心,王爷的势力会因此受影响,晋王和魏王又何尝不好受影响,而如果圣是真的倾向于王爷的话,迁都对王爷来说未尝不是好事。”

    听到夏荷这话,武王赵德昭才终于找回了一点信心。

    “这么说来,本王还是要说服我们的人同意迁都?”

    “王爷不必逼迫他们,只需要跟他们说一声行了,他们可以同意,可以不同意,但绝对不能坏了王爷的事,其实对王爷来说,能不迁都还是尽量不要迁都。”

    夏荷这么一说,武王赵德昭立马明白过来,算他这个王爷同意迁都,自己的那些人也同意,可这迁都真的能行吗?

    听刚才夏荷的分析,至少晋王不会同意,晋王不同意,魏王也必定不会同意,那是迁都面临的压力,绝非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

    想明白这些之后,武王赵德昭露出了一丝浅笑。

    而在他浅笑的时候,他突然很想知道柳味是怎么个看法,这样的大事,柳味也许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不知道自己的父皇有没有跟柳味提起过。

    其实武王赵德昭不知道的是,柳味早知道这件事情,而且赵匡胤也征询过柳味的意见,柳味将迁都和不迁都的好处和坏处都跟赵匡胤说了一遍,具体如何,则让赵匡胤自己拿主意,在这件事情,他柳味决定置身事外。

    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他柳味有时是很渺小的,他所能做的不过是随波逐流罢了,他想大宋长治久安,可他也想汴京能有清明河图描绘的那种繁荣。

    他也许能够拨动历史走向,可他选择放弃。

 第362章 夏日悠悠

    夏天的京城是热的,也是宁静的。

    在这样的时节,京城不算特别热闹,每当午后,总会让人生出一丝闲情来,或待在窗前看一本心仪的词集,或临风发呆,一切都是那般的闲适。

    最近几天朝还是很安静的,但无论是谁都知道,这不过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罢了。

    所以每个人的心都是不安的。

    但有几个人却也除外。

    如柳味。

    当柳味打定不作为的主意之后,他便对朝堂的这些事情不再关心,既然要置身事外,还是什么都不关心不做的好,不然反而容易尾大不掉。

    所以,在这样适合发呆悠闲的时节里,柳味最常做的是在午后陪如意郡主在小小幽阁内弹和亦或者去柳家酒庄跟管青衣探讨美食。

    自从管青衣跟着柳味回到京城之后,柳味便把管青衣安排在了柳家酒庄,让他负责柳家酒庄伙计的伙食,而管青衣除了对做包子有天赋外,对其他美食也是很有天赋,很多柳味想吃的饭菜他只需要说出怎么做的,管青衣立马能做出来,而且绝对美味。

    在炎炎夏日,冰一坛啤酒,让管青衣做几样小菜,一边品尝一边饮酒,当真是惬意至极的。

    当然,有时柳味也会跟赵德芳曹他们去民间的酒楼饮酒,跟一些江湖朋友谈天说地,听他们闯荡江湖的故事。

    他们的故事可能没有武侠小说里写的那般传,但他们的故事多半能反应这个大宋的各个问题,如某个地方官员横行,如那个地方恶霸雄天。

    从这些江湖客的故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