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世界里的道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金庸世界里的道士- 第2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平衡之力,在此处显出其微妙来。
  这两只小鹿也不怕人,见到杨若男弯腰向它们伸出素洁晶莹的小手,它们便伸长脖子,拿嘴轻轻碰了碰晶莹的小手,月光之下,粉红的小嘴宛如婴儿的肤色。
  杨若男咯咯娇笑,有些发痒,见到两只小鹿那晶莹澄澈的眼睛透着天真与好奇,不由更加喜欢。
  萧月生与郭芙也跟着走了过来,看了一眼轻舔着杨若男的手心两只小鹿,笑道:“原来是这两个小家伙!上次过来,它们便已经在这里安了家了。”
  谢晓兰婀娜的娇躯轻盈的走至木屋前,掀开悬在门中的厚厚的玄色毡帘,进了松木屋。
  俄尔,她挑帘自木屋中步出,笑靥如花:“没想到,还跟原来一样,这两个小家伙挺爱干净的!”
  说着,弯身去抚了抚两只小鹿的下颌柔软之处,令它们呦呦的轻鸣,如是撒娇,一看即知他们舒服异常。
  “能住得咱们吗?”杨若男一边逗着两只小鹿,一边急切的问道,她也想在这里过夜。
  “没问题,挤挤就行!”谢晓兰看了一眼萧月生,抿嘴一笑。
  将两颗夜明珠向上一抛,令它们稳稳嵌入松木屋顶,乳白的光泽顿时将小松木屋塞满,屋内明亮而不失柔和,一望之下,便心生温馨。
  淡淡的松香令人心神安宁,他们四人并排躺在恰好合适的松木榻上,盖着乳白色的绣花暖衾,头挨着头,肩膀挨着肩膀。
  郭芙躺在最里面,靠着木墙,杨若男则在最外面,紧靠着谢晓兰,而萧月生则被郭芙与谢晓兰夹在中间。
  两只小鹿躺在外间的草堆中,安静的趴在一起,似是已经睡着,丝毫未因萧月生他们的存在而不安。
  “晓兰,过几天,灵鹫宫便开宫吧,临湖居便做为灵鹫宫的一座别院,先住在那里。”萧月生对没过门的谢晓兰发乎情止乎礼,对于郭芙,却又不同。
  一直在矛盾中犹豫的谢晓兰顿然一震,沉醉于他的气息的心神蓦然清醒,心中振奋,恨不能拍手欢呼,心中的犹豫与迟疑顿时一扫而空,天地忽然变得开阔起来。
  对啊!如此一来,不就可以不离开他身边了嘛?!……建一座别院,真是一个好主意!自己怎么就没想到呢?!
  “嗯?晓兰,你意下如何?”萧月生见身边的人没有动静,不由侧头望向她,淡淡的幽香顿然深了几分,乳白的珠辉下,谢晓兰的右耳宛如晶莹剔透的黄玉雕成,而她的面庞,精致细腻得犹如白玉。
  “好啊!”谢晓兰黛眉舒展,转头望向萧月生,并未发觉他的头已转过来。
  两人四目相交,鼻尖相触,嘴唇几乎就要碰到一起,彼此的气息可感可闻。
  谢晓兰精致如瓷的粉面顿时红霞漫布,急忙扭回头,动静颇大,让瞪大明眸,仔细倾听的杨若男好奇的转头,郭芙却被萧月生的大手抚摸得情动不已,迷迷糊糊,对周围的反应迟钝许多,并未察觉。
  萧月生哑然失笑,望着她微微颤动的睫毛,才发觉,她的睫毛很长,很美,越看越吸引人。
  “干爹这个主意妙,缥缈峰虽然风景秀丽,但住在这里,实在太不方便了,……不过,若是想闭关练功,倒是一个好所在!”杨若男狐疑的望了两眼晓兰干娘,看她微闭着双眸,脸颊绯红,还以为是干爹在干什么坏事呢,便装做什么也不知道。
  这种事情,她经常遇到,住在观澜山庄的后院,而萧月生行事又肆无忌惮,兴之所致,亲热之举经常发生,杨若男从小见得多了,也不以为异,只装做看不到即可。
  “嗯,此处做为灵鹫宫的根基,将来有什么灾难,便可以到这里避一避,有备无患嘛,……也可以让灵鹫宫的弟子们在此处专心练功。”
  萧月生若无其事的点点头,声音沉静。
  杨若男忽然明眸一转,狡黠一笑,将洁白晶莹的小手伸出,伸到了谢晓兰的胸前,在她胸上方捞了捞,并未如愿的抓到干爹的大手,不由有些失望与奇怪,既然干爹没有作怪,为何晓兰干娘这般模样?这种红着脸的神态,她也在各位干娘的身上见得多了。
  这是一个静谧的夜晚,与浮华的西湖仿佛两个世界,外间屋子呦呦轻响一声,仿佛小鹿在说梦话,杨若男往里靠了靠,一边与干爹说些闲话,渐渐的进入了梦乡。


第217章 鹤信
  对于萧月生来说,这是一个安宁无比的夜晚,睡于天池之旁,周围静谧详和,四个人挤在一张松木床上,彼此的心仿佛也随之贴近了。
  杨若男虽已是大姑娘,应该矜持自洁,但跟萧月生他们夫妇睡在一张床上,却并非是第一次,他们都不以为异。
  她小时候,晚上睡不着觉时,常常半夜跑到干爹干娘的床上,钻到他们的被窝里,睡得极香,她非常喜欢这么做。
  后来她渐渐长大,这个习惯也随之养成了,如今虽说她已经是个大姑娘,到了应该避嫌的时候,但萧月生的观念仍旧深受后世影响,觉得不到十八岁,不算是成年,还是小姑娘,再说这些习惯已成了自然,稍一不注意,便很难发觉不妥。
  但这个夜晚,对于临安城的神威堂来说,却截然相反。
  面对武功秘笈,武林中人不会相亲相让,大多抱着先下手为强的念头,甫一涌至临安城,便迫不及待的找上门去,神威堂在他们眼中,算不得什么龙潭虎穴,再说,即使是龙潭虎穴,他们也会生起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之心。
  神威堂的堂主孙百威凭着观澜玉佩之助,他已登堂奥,葵花宝典共五层心法,如今的他,已突破了第三层葵花宝典之境。
  早已接到了逍遥帮传过来的消息,孙百威知道这些渐渐增加的武林中人是冲着自己来的。
  开始时,他尚有些不相信,对逍遥帮的帮主萧华楼的提醒有些不以为然,这些武林中的豪雄,岂会将小小的神威堂堂主放在眼中?一本葵花宝典能入他们的法眼?
  但打发走了两拨武林中人,他才真正明白形势的恶劣,原本还担心下手狠辣而结下太多仇家,如今已顾不得那么多,若没有霹雳手段,怕是无法震慑住别人的贪念。
  即使自己交出葵花宝典,也难免被灭口,即使自己将葵花宝典练得大成,怕是也难以招架众人的群殴,自己可没有萧先生那般能耐,后退无路,只有向前,唯今之计,也只有痛下杀手,让这些贪心之人有些顾忌了!
  狠下心来的孙百威是可怕的,其鬼魅般的速度,令人防不胜防,加之他习惯了帮派间的战斗,动起手来,无所不用其极,阴毒与暗算层出不穷,丝毫没有高手的觉悟与自觉。
  一夜之间,神威堂前,三十名高手毙命于孙百威的掌下,葵花宝典之名,再次轰传天下,令武林群雄如见蜜糖之雄蜂,趋之若鹜,夺典之争,越演越烈。
  杀了那么多的人,孙百威反而隐隐有股兴奋之感,遇到了这么多的高手,他只觉得自己的武功在不停的进步,这些武林群豪,绝非是临安城内的黑道们所能企及,有这些高手的磨砺,葵花宝典越发应用自如,孙百威只觉每次交手,自己的武功都要高出一线。
  孙百威之女孙初慧虽颇有女诸葛之智,却也无可奈何,所谓一力降十会,在绝对的武力面前,纵使她智慧超群,却也一筹莫展。
  好在有萧华楼的安慰,孙初慧才不致于忧思成疾。
  萧华楼的武功,在孙百威父女眼中,深不可测,孙百威暗自长叹,恍然大悟,怪不得当初临安城中各帮派觊觎自己的葵花宝典时,唯独逍遥帮无动于衷,却是人家并未看上自己的葵花宝典罢了!
  随之他又有些疑惑,以萧华楼的武功,若是放之于江湖,自是了不得的高手,却为何只是做起了一个临安城的地头蛇?
  不过,看到自己的女儿与萧华楼感情日深,孙百威老怀大慰。
  自己的女儿实在太过出色,以往见过的年轻男子,在他的感觉中,没有一个能配得上自己的女儿,而孙初慧的眼界亦高,若照此下去,怕是自己的女儿要终老一生了。
  没想到,竟然是姻缘天成,竟遇到了萧华楼这般奇男子,真是慧儿之福啊!孙百威时不时的微着感叹。
  有了萧华楼的暗中相助,孙百威数次危险皆被消弥于无形,否则,以他的武功,应付起那么多人的群殴,怕也是力有未逮,毕竟这些武林群豪不同于傲天帮那些人。
  接下来的日子,找上孙百威的人数锐减,虽然人们被葵花宝典所诱,被贪婪所驱,却不会拿鸡蛋碰石头,比较一下死去的那些人与自己的武功,几乎大多数人皆选择了坐山观虎斗,希冀来一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好戏,说不定自己便是那只黄雀呢。
  但找上门来的,却个个皆是高手,甚至很多门派的掌门与长老亲自出马,随着孙百威杀的人越多,其威名越盛,其修练的葵花宝典之威力更令人垂涎心动。
  ……
  龙虎山上 清正一宫 东隐院
  上清正一宫非仅一座宫殿,而是有数十间道观与宫殿组成,位于象山之腰,门对泸溪,面云林,枕台石,是历代天师供奉祭祀神仙之所,人称仙灵都会,百神受职之所,极似传说中的封神台。
  东隐院位于显赫的上清宫内东侧,整个院子皆云雾缭绕,缥缈隐约,令人疑似一处仙境。
  东隐院前,一棵松树参天而立,荫荫华盖,将半个院子笼罩其中,山间的清风拂来,尖细的松针簌簌而动,留下半院的碎影。
  这棵古松粗逾一抱,古朴苍劲,其年岁已不可考,怕是比得上这座上清正一宫的悠久。
  正午时分,张天师头戴上清芙蓉冠,身着鹤衣,坐于左首第一间丹房的云榻上,正调息静坐,养气练神,姿态端正自然,和谐之极,令人观之心中畅然,宁静的丹房内,宽大的羽衣,令张天师的气质越发显得飘逸详和,恍如神仙中人。
  “笃笃”的声音响起,松木门质松,令声音响起来沉郁而又饱含弹韧,隐隐蕴着刚劲。
  “进来。”张天师缓缓睁开微阖垂帘的双目,从容出声。
  “真人。”一名身着青色道袍的小道童推门而入,揖首为礼,恭敬的说道,其面容拙朴,敦厚稳重的气质蕴于一身。
  “何事?”张天师掐诀的双手慢慢松开,归于丹田,蔼然的问道,目光清澈,无悲无喜。
  “真人,不知处何处飞来一只白鹤,落于咱们上清宫前,鹤嘴里叼着一封书信,好像是给真人的,可是……,我们都靠近不了这只白鹤!”
  小道童吐字清晰,一句一句的说得极为得体与从容,年岁虽小,却已隐隐有大家之气。
  “白鹤?”张天师散诀的右手抚了抚颌下的清须,微微凝神,似在思索,究竟是何人遣鹤前来传信。
  很快便已猜得一人。
  他放下右手,两腿轻轻打开,缓缓自云榻上落地,迈步便往外走,一举一动带着行云流水般的自然与流畅,他心中实在好奇,想看看自己的猜测是否准确。
  他步履从容,似慢实快,出了东隐院,经过古松华盖之下,穿过洒落一地的碎影,张天师与身边的道童经过一道月亮门,来到了上清正一宫的前院。
  气势宏大的上清宫在正午的阳光下显得庄严肃穆,重檐丹槛,其辉煌处,宛如皇宫大内。
  甫一踏入上清宫广阔的殿前,便见到青砖铺就的殿前,在上清宫殿正前偏东,一群约有十几个小道士聚在一处,围成一团,正在观看着什么,一边议论纷纷,脸上的神情皆是兴高采烈,似是过年赶庙会一般的兴奋。
  “掌教真人到!”紧跟在张天师身后,神态轻松的古拙小道童重重喝了一声,甚具威严。
  正围在一起看热闹的一众小道士顿时噤若寒蝉,小心的喘着气,贮崇敬的望着掌教真人,在他们的眼中,自己的掌教真人便是神人。
  张天师并非是一个严厉之人,未出言责备,反而温声问道:“怎么回事?”
  “真人,是一只白鹤。”人群中一位年纪颇大的道士做揖回答,指了指身后众人围着的中心。
  张天师举步,小道士们自动让开一条路,让他一眼便看到了围于中间的白鹤。
  这只白鹤乍看之下,便知其不凡,浑身的羽毛宛如银色绸缎,在正午的阳光下,一道道炫目的银光宛如有生命般在它身上流转,似欲随时破体而出。
  身处人群之中,这只神骏异常的白鹤却如入定的老僧,长颈微蜷,一只腿独立,双眼微阖,周围一道一道的目光丝毫无法撼动它的沉静,似是站于山巅的青松之下般安然。
  如此神异之鹤,张天师自是一眼便已认出,确实如自己的猜想,这只白鹤出自观澜山庄。
  他以前去观澜山庄做客时,见过这只白鹤,而且知道这是一只雄鹤,那只雌鹤长得比它娇小得多。
  似是听到了张天师的脚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