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世界里的道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金庸世界里的道士- 第14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方雪晴抚掌叹息,抿嘴轻笑,觉得骄傲,这个老头,欺负自己还成,想跟公子比,差得远呐!
  “果然好功夫!”灰衣人冷冷道,忽然欺身上前,双掌猛的一推,掌风呼呼作响,宛如大风起。
  “又是金刚掌!”萧月生笑了一声,道:“难道阁下是少林的高僧?”
  灰衣人犹有余暇说话,掌力到了萧月生胸口,冷冷道:“你不是神算无双嘛,可以算上一算!”
  萧月生抬手,迎上,动作悠闲,却准确迎上灰衣人双掌。
  “砰!”两掌相交,灰衣人如炮弹般射出。
  “砰”他后背撞断一棵小松树,跌倒地上。
  小松树有小孩大腿粗细,喀嚓一声响,折为两断,干脆利落。
  灰衣人马上一翻身,腾的站起,蹬脚射向萧月生,再次扑上来,右掌平推,俯冲上来。
  萧月生摇头,微笑,再抬右掌,轻飘飘一拍,如与熟人打招呼,拍肩膀的动作。
  “砰!”一声闷响,两人再次分开。
  灰衣人身子再后退,呼的一声,如被掷了出去,重重撞到一株腰粗的松树上。
  “砰!”松针簌簌下落,他身子软了下来,如一团软泥,沿松树慢慢滑到树根。
  他重重喘息一声,慢慢站起来,手扶着松树,双眼光芒时暗时弱,蒙面的布却变成了褐色,已经打湿。
  萧月生摇头微笑:“这位老先生,就这样罢,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如何?”
  灰衣人默然不语,重重喘息一声,倚着后面的松树,定定看着萧月生,眼中闪过愤怒,悲哀,无奈。
  刚才一掌,萧月生使了七八分内力,没下杀手,却是下马威。
  ……
  “以彼之道,还失彼身,”萧月生淡淡微笑,摇了摇头:“是慕容博老先生罢?”
  灰衣人勃然色变,吸了一口凉气,面巾贴到嘴巴上。
  他双眼陡然瞪大,精芒迸射,紧盯着萧月生,一眨也不眨。
  “你也知我神算之名,如何?”萧月生笑了笑,对方雪晴道:“雪晴,你先回去,我随后就到。”
  “公子……”方雪晴迟疑一下,扭头看一眼灰衣人。
  萧月生笑了笑:“放心罢!”
  方雪晴抿嘴轻笑,觉得自己多虑了,净瞎操心,这个藏头露脸,叫慕容博的老头子,怎么打得过公子!?
  “公子,那我走啦!”方雪晴娇声道。
  “去罢!”萧月生摆摆手。
  方雪晴躬身伸手,“粘”字诀下,小手提起大酒坛,娇躯飘起,便要离开。
  “哪里去?!”灰衣人出现在她跟前,身子摇晃一下,又稳稳站住。
  方雪晴黛眉轻蹙,温婉动人,娇躯忽然晃动,像是一团烟雾流动,自灰衣人身边掠过。
  他右掌一探,猛击出去,却是击了个空,方雪晴的凌波微步运用纯熟,避了过去。
  随即,她如一朵白云,冉冉而去,转眼间消失在视野中。
  方雪晴如此轻易脱身,一者身法高妙,再者,却是萧月生已将他震伤,出手有心无力。


第160章 先天
  看着方雪晴飘飘远去,灰衣衣怔怔而立,眼中精芒迸射,时强时弱,冷意森森。
  半晌过后,他缓缓转身,目光森森,冷冷道:“你刚才胡说八道什么,老夫姓胡!”
  萧月生摇头失笑,呵呵笑出声来:“慕容老先生,你如此行径,实在令晚辈失望!”
  “什么失望不失望,老夫姓胡,你这小子是个糊涂蛋!”灰衣老者哼了一声,转身便走。
  ……
  萧月生看他钻入树林中,转瞬间不见了影子,扬声长笑:“慕容老先生,后会有期!”
  灰衣人闷声不响,似已远去,萧月生脸上带笑,摇摇头。
  他脑海中清晰呈现,灰衣人钻进树林中,马上趴在一棵松树上,支撑着不倒下,几乎昏迷过去。
  萧月生轻轻一笑,这个灰衣人便是慕容博,慕容复的父亲,已经死去的父亲,他不必施展太清玉霞紫映观上经便猜得。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他一试即知,当今世上唯有慕容博与慕容复会使,此人不是慕容复,自然是慕容博。
  世人都以为慕容博已死,他当然晓得他还活着,活得好好的,正隐藏在少林寺中,偷学少林七十二绝技。
  他眼中清光一闪,已然明了,慕容博无意杀人,只想伸量一下自己,教训一下,替慕容复出气。
  他的意识里,想把自己当磨刀石,替他磨炼慕容复。
  想到此,他不由笑了一下,慕容父子还真是有趣,太过想当然,把天下人都当成了棋子,任由他们摆布一般。
  刚才他施展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结果自己受了伤,萧月生只有四个字奉送——咎由自取!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虽然心法神妙,但世上之物,并无完美无缺,有利必有弊,此心法亦然。
  施展此心法,需得内力强横,胜过对手,若对手更强,必受反噬,伤得更重,慕容博便是如此。
  方才一掌,萧月生使的是寻常掌法,慕容博施展以施之道,还施彼身,想要反震,结果伤了自己。
  萧月生见他无杀人意,也未下杀手,只使了七八分力道,否则,刚才一下,足以震毙了他。
  他总觉得,如此一个人物,贸然杀了,委实太过无趣了,还是留着,等乔峰报仇罢。
  ……
  萧月生,乔峰,段誉,虚竹,四人坐上炕,摆上桌子,开怀痛饮,大碗喝酒,畅快淋漓。
  乔三槐也识趣,没有打扰他们,早早出去到大枣树下乘凉,身前摆着一张小桌,乔母,阿朱,方雪晴一块坐着。
  乔三槐一个人喝着自己的小酒,听着乔峰他们的大笑声,怡然自得,心满意足。
  四人重聚一起,俱觉兴奋,畅怀喝酒,最后除了萧月生,三人都醉了,即使乔峰海量,也被萧月生三人联手灌醉。
  第二天清晨,天色不亮,萧月生已经起来,来到前面一座小山的山巅,寻一块儿大石头,跏趺而坐。
  方雪晴跟在他身后,挨着他坐在同一块儿大石头上,迎着东方吐纳调息,一动不动,一身白衣迎风被飘。
  一会儿功夫,晨曦微露,东方有一丝紫气飘溢,若有若无,目力不到难发觉,萧月生练功之故,对这紫气极敏感,亲切熟悉。
  他微阖双眼,元神之球顿时高速旋转开来,一道道元神被甩出来,冲出身体之外,化为光芒,与天地间的一缕紫气相融。
  得到舍利之前,他修炼太清玉霞紫映观上经,是以元神之力吸纳天地间的紫气。
  而此时,却是元神之光直接溢出体外,与天地间的紫气相融,其效率天差地远,一会儿过后,元神之光归体。
  此时,这些元神之光已经变异,变得更加清澈,似乎与先前隐隐不同,更加的坚凝一些。
  他精神一振,感觉如久经干渴,忽然见到水,畅饮一通,其舒服畅美,绝非言语可以形容。
  他慢慢睁开眼,清光闪烁,如波光粼粼,见方雪晴玉脸苍白,离开了大石头,隔自己远远的,笑道:“怎么了,雪晴?”
  “公子,你刚才好吓人呢。”方雪晴见他睁开眼,长舒一口气,轻飘飘落到他身边,撒着娇说话。
  萧月生笑问:“如何吓人了?”
  “公子好像变成了巨人,坐在你身边,觉得压得慌,害怕,好像一座山马上要倒塌下来一样。”
  方雪晴凝神蹙眉,沉吟半晌,慢慢说道。
  萧月生笑了起来,点点头,知道是元神之光散发,自然威严深重,她受到影响。
  方雪晴抿着红唇,巧笑倩兮:“公子,我觉得你功力大进,是不是有什么奇遇呀?”
  萧月生笑着点头,说了自己西夏之行,从头到尾,什么也没隐瞒,如何刺杀西夏皇帝,如何真假难辨。
  ……
  方雪晴明眸发亮,闪闪放光,随着萧月生的讲叙,时而激动,时而兴奋,时而紧张,神情变化多端。
  最终,听得那佛骨舍利竟有那般妙用,抚掌娇笑:“这好得很呐,公子,这舍利别处肯定也有,咱们去取来便是!”
  萧月生笑着点点头:“这佛骨舍利,乃是僧人一生修为所凝,常人不知其妙,倒便宜了我。”
  方雪晴抿嘴轻笑:“这是老天厚待公子!”
  “就算是罢!”萧月生笑道。
  两人又说了几句,萧月生微阖双眼,继续调息,方雪晴也坐到他身边,一块儿吐纳练气。
  清晨时分,对着朝阳练气,效果最佳。
  萧月生闭上眼,内视启动,忽然发觉,丹田内的先天之气大增,虽然仍远达不到深厚,却陡增了数倍。
  他大喜过望,马上明白,定是那些紫气之效果。
  那些紫气,神秘莫测,乃滋润增强元神最佳之物,进入身体中,有一部分钻到了丹田内。
  生命初始,由精气神衍化,神化气,气化精,精形成肉体,这些紫气既能增强元神,自然层次相高,进了丹田,顿化为了先天之气,积蓄在丹田中。
  他心中大喜过望,如此进境,丹田内先天之气积累速度大增,不必太久,便能积蓄满丹田。
  气满则外溢,会循身后督脉,上三关,下重楼,打通任督二脉,沟通天地之桥,完成筑基。
  筑基,乃内丹修炼的第一步,最关键一步,所有的修道之士,几乎都被拦在这一关,无法入门。
  随后几日,萧月生修炼更勤,乔峰三人可遭了殃。
  乔峰施展降龙十八掌,段誉使六脉神剑,虚竹用天山六阳掌,天山折梅手,各自拿出绝招,应对萧月生的大涅槃掌。
  萧月生以一敌三,却打得三人叫苦不迭,几乎毫无还手之力。
  他身法如鬼魅,一晃消失,再一晃闪现,突兀而刁钻,往往出奇不意,令人防不胜防。
  而他的大涅槃掌,浑厚强劲,变化如意,随心所欲,乔峰三人没有萧月生的神通,无法化无相为有相,看不清大涅槃掌,只能凭着感觉。
  不过,三人各自本事过人,加之经过一段日子的切磋,如宝剑磨砺,终于光芒迸射。
  联手之下,萧月生虽能抵挡,却也须得打起十二分精神,稍有差错,便能落败之虞。
  ……
  一个月后,萧月生开始闭关,冲击天地之桥。
  乔峰三人给他护法,只用了一晚上时间,萧月生出关,模样再次变化,身上的威严与光芒完全消失。
  此时的萧月生,看上去泯然于众,毫无出众之处,眼神黯淡无光,手脚轻浮无力。
  但他的动作却越发飘逸潇洒,仿佛带着莫名的韵律,看着极舒服,有如舞如蹈之感。
  这是他的身体与天地间的某一韵律相合,融为一体,故看上去极美,难以抗拒。
  萧月生满脸的喜悦,这一天已经盼了很久,踏入先天之境,意味着终于踏进了内丹术的大门。
  长生不死,不再是一奢望,虽然路艰深远,却已经有了希望。


第161章 佳境
  迈开内丹术大门,萧月生性子忽变,对一切淡泊起来,恩怨情仇,在长生不老跟前,皆如过眼云烟。
  无论什么,比起长生不老,显得微不足道。
  内丹术的修炼,艰深无比,想要成就,不修需得勤奋,还得机缘,悟性,悟得天地之道。
  自此之后,他忽然抛开了武学,转而学文,武功在他眼中,反而成了小道,仅是自保之用,于修道无异。
  ……
  于是,他开始厌倦了武林,准备脱身出去,不想再沾染太多的俗事,扰自己清修。
  他如今乍入门,只讲究一个字——静。
  修道之路艰且远,各个境界,各有不同,第一境界,必是静,静则归复,是修道之根本精髓。
  但修至一定境界,心能定下来,就需经历红尘,在尘世的火炉中锻炼心,将一颗心炼得圆润柔和,澄澈无碍。
  这个境界,却是需得练气至一定层次,心能把持得住,否则,气不足,心易动,在红尘中历练,反而扰神。
  心不静则气不生,修为不进反退,成为庸人。
  他如今乍筑基,就是需要一个静字,两耳不闻世间事,一心只求宁静,祥和,炼气。
  这一日清晨,萧月生与方雪晴在小山顶上练气,萧月生大觉异样。
  初坐一会儿,天地出现隐约紫气时,他已然入定,心中寂寂,澄澈如泉水,无一丝杂念生。
  忽然,头顶泥丹处吹进一股清风,轻柔如春风,他浑不在意,只以为是外面的风吹到头顶。
  但异相忽生,这股风直接从上吹到下,身体周身关窍仿佛一下子被打开,仿佛打开门让风进来。
  清风柔和,但所拂之处,又酸又冷,双眼酸涩,关节如被折断,疼痛难当,心口冰冷,如已死去,唯有丹田处火热如炽,说不出的难受。
  他强自忍着,虽不通丹道,但他有太清玉霞紫映观上经,达到中乘,灵觉更敏锐,如同先知。
  他隐隐觉得,这是好事,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