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历大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永历大帝- 第1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抵达了昆明城下,除此之外。还有近三万地汉人、土人青壮协助围城,而城中的清军有三万人,他们打算依靠昆明城坚固地城防固守待援。
  两天之内,明军没有发起过任何的进攻,他们只是被分派在四城固守围困,这让城中地清兵们松了一口气。
  两天之后,数百门火炮被运到了军中,云南没有驰道,大多都是山涧土路,为了将这些火炮拉来,不知累死了多少个明军战士,现在,真正的攻城战在昆明城下正式打响。/
  “轰隆隆……”
  “轰隆隆……”
  “轰隆隆……”
  “轰隆隆……”
  犹如发泄两日以来地怨气一般,明军的火炮从晨曦的浓雾升起的那一刻,一直持续到了晌午时分,整个昆明城的城墙被炸塌了好几处,清兵们虽然身经百战,却从来没有见过如此怪异的攻城方式,在无数的火炮声中,数以万计的炮火倾泻到了城头上,清兵们被炸的东倒西歪,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城墙倾塌,撤回城内固守,令清军疑惑的是,在城墙塌陷的那一刻,令清兵们疑惑的是,明军并没有发起攻城。
  到了下午,炮声又轰隆隆的响起,火炮的硝烟在整个昆明城的上空升腾而起,许多倒霉的家伙被火炮炸上了天,甚至有人被火炮夹杂的铁钉扎中,鲜血直流,整个昆明城中盘绕着一片恐怖的气氛。
  清军的士气降到了最低点,城内的百姓也行动起来,他们策反清兵,或制造恐慌,甚至偷偷的街头巷尾处袭击落单的清兵,撤回四川的贵州提督赵福也在昆明城中,总辖昆明城的防务。
  赵福沉着脸在平西王府不断的听着南城的汇报,南城的城墙和城楼已经完全坍塌,被炸死炸伤的清兵超过了一千人,剩余的城守清兵只能躲入南城的街道中固守,却死也不敢往城楼那边靠近一步,南城还发生了数十起乱党袭击清兵的事件,如今昆明城已经变成了一个大牢笼,不但城外是敌人,隐藏在城内的乱党亦是蠢蠢欲动,再这样下去,昆明城根本就等不到援军的到来。
  赵福托着下巴,在昆明城中,辽东的亲信老兵还有九千余人,其余大多数都是征募的新兵,大多都是云南人,这些人会不会反戈?会不会有人投敌?
  想到这里,赵福不由得背脊渗出冷汗,云南人是绝不可靠的,这一点毋庸自疑,特别是在这样紧要的关头,这些云南兵恐怕还未等明军发起攻势,就已经砍下他的人头了。
  不行!赵福打了个激灵,应该突围到贵州去,那里才是他的治所,那里还有一万个辽东的老兄弟,只有和他们在一起,赵福才能感觉到安全,怎么出去呢?
  傍晚,在经历了一下午的火炮轰击之后,清兵们的斗志已经降至了最低,许多人的眼神开始飘忽起来,有的更是躲入小巷中脱下号衣摇身一变成了一名老实巴交的百姓。
  等到夜晚点卯时,赵福奇迹般的发现,两千多名士兵不见了,是的,凭空消失了。这件事深深的刺伤了赵福的心,这群云南鬼子,赵福心里大骂,指望他们来抵抗明军,老子宁可赶一群猪放到城楼上去,赵福突围贵州的决心更加盛了,一个想法从他的脑中冒了出来。
  当夜,赵福召集众将在平西王府议事,在一片昏暗的火光中,赵福表现的十分惶恐,他扫视了每一个将领一眼,这些将领当中有千总、有把总、有游击、有参将,有云南本地的军官,也有跟随平西王一起打过来的辽东老兄弟。
  “弟兄们,这昆明城是守不住啦,朝廷的援军没有几个月的功夫恐怕也来不了啦。”赵福的第一句话就涨了他人的士气,灭了自己的威风,这让堂下的将领们纷纷窃窃私语起来,不知道提督大人为什么要说这样的丧气话。
  “所以本提督决定今夜突围。”赵福立即的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
  “突围?”许多人的脸上写满了震惊,突围谁不想啊?可明军将昆明城围城了个大铁筒,如今士气低迷,突围哪有这样容易,说不定还会让自己死的更快一些。
  “我们去四川,在那里,索罗图贝子驻扎了两万人,还有三万的绿营协防,届时我们与索罗图贝子合兵一处,早晚还是要打回来的。”赵福的脸上绽放出了笑容,突围去四川是骗人的鬼话,与索罗图贝子合并一处更是骗人的鬼话,打回来简直是鬼话中的鬼话,赵福还有个金蝉脱壳的妙策,只不过在这里不能说罢了。
  “大人,去四川当然好,可是我们该如何突围?”有人提出了疑问。
  “现在诸位让弟兄们好好休息,到了后半夜咱们趁着城外的防备松懈再向北城突然杀出,本提督还不信,谁能挡得住咱们?”赵福自信满满的说。
  提督大人疯了,明军十有八九是会防备夜间突围的,届时一齐杀出去,只消北门的明军抵挡住半个时辰,其他各城的明军定然会抵达合围,今夜突围不是去送死吗?将佐们心里都有不太好的预感,只是主帅一副自信满满的样子,谁也不敢提出异议,说不定今夜歪打正着还真突围出去了也不一定,众人领了军令,纷纷回到各自的营房准备去了。
  待将佐们一走,赵福的脸色已经变得恐怖起来,他冷冷一笑,挥手招过一名亲兵,低声道:“去,将咱们辽东的将佐全部悄悄的请回来说话,记住,不可让人发现了,小心一些。”
  突围去四川是真的,突围去贵州也是真的,要想突围哪有这么容易,这一点赵福比谁都要明白,那么就让那些云南的兵往四川方向突围吧,届时北门的明军发出警讯,镇守在其他城门的明军定然会去救援,这个时候其他三门的防御出现了真空,赵福就可以带着他的辽东老兄弟们往东门突围去贵州了。这条妙计叫做声东击西,只不过声东的兵马是实打实的,这些云南兵拿去送死了也好,只要能够保全住自己和辽东老兄弟的命死几万个人又算的了什么?
  “死道友不死频道,云南崽子们,能不能活命,全凭你们的运气了。”赵福的笑脸在烛光下显得阴森森的。


第一百六十八章:平西王府下的藏宝库 上
  子夜过后,夜色中的昆明城陷入了一片沉寂,只有城外连绵的篝火和仍未消散的硝烟才让人联想起白日轰城的惨状,风淡云清,月儿弯弯的悬挂在半空散发着淡黄色的柔光。
  城外的明军除了夜间巡逻的值守士兵外,大多数人已经进入了梦乡,营帐里都熄下了灯火,此起彼伏的鼾声犹如传染一般,自东向西,从南到北从未有过间断,唯一通亮的,还是中军大营传出来的隐隐烛光没有熄灭。
  沐天波的神色并不太好,这几日的长途行军,再加上得不到充足的睡眠,此时的他已显得更加苍老了不少,唯有眼袋上闪烁的眸光仍然神采奕奕,他略显激动的与李定国分坐在大营的两侧,手指拍打着长椅的扶杆,一将一相在沉默了许久沐天波才开口道:“殿下,清军今夜当真会突围?”
  李定国沉声道:“行军打仗哪有十足的把握,只是清军见识了我军火炮的神威,内忧外困之下多半会采取突围的手段,我们只要做好防备,保证万无一失便可。”
  沐天波点点头,笑道:“那依殿下看,清军该会往哪里突围?”
  李定国道:“四川是满人的地盘,赵福若往那里突围,难免害怕受制于人,吴军虽然是满清的鹰犬,却又相当大的独立性,若本王所料不差的话,赵福该往贵州方向突围才是,这是吴军的辖地。本王以调了一队人马埋伏于东城附近,只要赵福往东城突围,定能将他们截住。”
  “本大人一路随军而来来到昆明,算是见识到了殿下指挥若定、算无遗策的本事了。若说安抚云南军民,本官倒还颇有些薄德聊以服重,若说起着行军打仗。还要偏劳殿下了。”
  “咳咳……”李定国略带尴尬的轻咳一声:“沐公爷言重了。”
  这时,一个亲兵冲入了营帐,禀道:“清兵出来了,正往北门方向突围。”
  沐天波、李定国二人一起长身而起,李定国脸色捉摸不定的喃喃道“北门?难道他们要去四川?不对,走。出去看看。”
  等出了营帐,远远眺望过去,只看到昆明地北门处传来一阵火光,喊杀声若隐若现的传了过来,片刻之后。一名骑士飞马过来禀道:“沐大人,李大帅,清军自北门突围了,左千户大人抵挡不住,请求增援。”
  李定国抢先问道:“清军有多少人?”
  “到处都是清兵。恐怕他们是倾城而出了。”骑士回禀道。
  李定国反而糊涂了。按理说清军该是往贵州方向地东门突围地。为什么清军地主力要往北门走?
  “殿下。是否发兵往东门堵截?”沐天波见李定国踟蹰不定。心急如焚地询问。
  “传令。各门除一部分留守之外。全部增援北门。绝不能放走一个清兵。”李定国眼眸一定。大喝道。
  北门地喊杀声愈来愈烈。随着各门援军地抵达。清军逐渐地被明军包围。一口口地吃掉。这个时候。东门突然传来一阵喊杀声。一支队伍自东门杀出。迅速地冲破了东门前为数不多地防守明军。向东疯狂地逃窜。
  “中计了!好狠的调虎离山之计啊。”在得到回禀之后,李定国不由得摇头苦笑,他怎么也想不到,赵福为了突围,居然敢将两万地清军来作为诱饵,向北门突围,而赵福自己却带着一万人留在城中,等待北门突围的替死鬼吸引了明军大部分主力之后,突然向东门逃窜,这招调虎离山之计并不高明,它的实现是建立在舍弃两万清军的基础之上的,可是这样壮士断腕的打法却是最实用的,如果北门突围的人数太少,李定国定然会发现清军的阴谋,只有在天黑时让两万清兵出城,明军才可能会误以为清军主力已经出城,竟不成想,赵福居然还留了后招。
  在收拾了尸体和清点了俘虏之后,明军开始入城,张贴安民告示,以及清点云南地府库,李霄与沐剑铭二人则是肩并肩的带着一批亲兵前往平西王府抄家。
  平西王府地前身乃是沐家的沐公府,吴三桂占领云南之后,将沐公府据为己有,在沐公府地基础上,又增设了不少庭院楼阁,前门是朱门石狮,门脸开阔,后园雕镂彩绘细腻精致,楼台水榭精细别致,既显示出了王府的气派,又别具一格,既带有北方地粗旷,更增添了不少江南林园的小巧。
  “来啊,将宅子围紧了,一只苍蝇也不许放出去。”沐剑铭大有胡汉三又回来了地气概,他的幼年就在这个宅子里长大,入缅时亦没有体会到那种背井离乡的辛酸,可是这宅子中多少还留存着幼时的记忆和气息,如今带队伍终于打了回来,物归原主,终于感受到了一丝报复的快感和幼时的记忆。
  “老李,你瞧,这前堂原本叫沐风堂,我沐家三百年历代国公议事的场所,他娘的,吴三桂狗贼竟把我家门脸都换了,清风堂?这是什么狗屁殿名,来啊,快去将那匾额摘下来当柴火烧咯。”两个年少的将军并肩入府,沐剑铭犹如男主人一般给李霄做着介绍。
  这座王府仍然还是沐家的产业,只是府库中的粮秣、金银还需抄出来运回国库,因此,所有的吴家上下全部给拘押在后园,许多明兵已经一拥而入,还有几个拿着账簿的书记官时刻登记财产,王府里到处都是人,人声嘈杂的很,沐剑铭拉扯着李霄找了个僻静的凉亭处坐下。
  沐剑铭正要老气横秋的在李霄面前念叨几句,斜眼瞅见一个明兵装束的人溜进了后园,不由得多看了几眼,脸色变了变,道:“那人是谁?可是山地营的?”
  李霄只瞧见了那人的背影在月洞口转身不见了踪影,摇头道:“大惊小怪的做什么,我哪里知道他是哪的,连照面都没有打过。”
  沐剑铭拖着下巴道:“不对,我方才看到他的脑后似乎拖着一个辫子,军中可有剔了辫子的兵吗?”
  李霄已按住了自己腰间的刀柄,道:“莫非是奸细?走咱们瞧瞧去。”
  沐剑铭点了点头,二人连忙追进后园,却已不见了那个拖着辫子的明兵身影,看守后园的几个明兵见到上官,连忙笑嘻嘻的过来招呼,在明军中,对于大兵们来说最好说话的自然是沐剑铭、李霄两个年轻的指挥使大人,因此大家见礼时也是笑嘻嘻,反正长官也不会端架子。
  “见过两位指挥使大人。”
  “哦,是老杨啊。”沐剑铭定睛一看,为首的正是自己神机营的百户官,不由得笑嘻嘻的道:“看到有陌生人进了园子没有?大约有老李这么高,微微驮着背,身上穿着也是咱们的军服的。”沐剑铭一边说,一边拿李霄的身形来比划,李霄倒是配合的很,故意微微驮着背,学着那个明兵的背影走了两步。
  “见倒是见了,我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