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荡皇帝秘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浪荡皇帝秘史- 第3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许你骂江老爷子!”另秋疾怒喝一声,右手飞快搭箭上细,三支羽箭同时瞄准皇帝三处要害,引而不发,口中大声道:“江老爷子英雄盖世,大仁大义,即是我的知己,也是我最软佩的人。我当日能舍命为他进宫行刺你,今日照样能拼却一死,以酬知己!”
  
  “迷茫中的人啊,总是分外容易被蛊惑。算来还是朕以前的过错呢!”萧若悠悠叹息一声,其实他指的是当年姬煌的罪过,要不是那短命鬼姬蝗任性胡为,把大好江山折腾得民变四起,江老爷子之流的草莽泉雄也没机会假仁假义,趁机大势收买人心。
  
  江老爷子大仁大义……笑话!踩着千万无辜百姓尸骨往上爬地人,不配谈仁义二字。
  
  第十卷 爱美人爱江山 第四十九章 神箭对神箭
  
  “总之,什么也不必说了。接箭吧!”易秋疾手中弓弦拉到最满,锁定城下的皇帝,即将射出。
  
  萧若朗声道:“看来你始终不甘心……也罢!朕今日就陪你玩玩、让你明白,当晚你即使有机会向朕射箭,也改变不了什么。这就叫天命难违!拿弓来!”
  
  皇帝一声今下,周围士兵不敢怠慢,当下十几个弓箭手飞奔上前,把手中战弓恭恭敬敬递给皇帝。
  
  萧若也不挑选、随意按过一张弓、让所有人退到一边去,没他的命令,不得插手。
  
  城楼上看见这一幕的易秋疾不禁暗暗心折、叹道:“我出狱这段时间,经常听到有人传扬你的英雄事迹、我起先还不信,今日看来、你果然脱胎赖骨了、与当年的荒唐胡闹不同。要不是我当年已打定主意要追随江老爷子一生,嘿嘿…”如个一切都晚了,看箭!
  
  话音薛落,噬的一声弓弦响处,三支劲箭破空射来、威势极为惊人。
  
  旁观众将士不自禁的发出一片惊呼声,然而皇帝有旨意在先、他们又不敢上前插手,在一旁暗暗担心。
  
  箭矢劲道十足,眨眼之间已到萧若身前。
  
  萧芳轻啸一声,左手战弓连样带打,啪啪两声,将射到的两支箭磕飞了,然后右手疾株,准确无误将第三支劲箭按在手中。
  
  这一手不比易秋疾连珠三箭逊色,周围将士看得轰然喝起彩来。
  
  萧若按住射来的一支箭,利索无比的上弦弯弓,嗖的一箭射向易秋疾,箭去如闪电,目力几难捕捉。
  
  易秋疾双目瞳孔急遮扩大、看得真切,暴喝声中,右手猛地一抓,也将来箭按在手里。
  
  然而这支箭由皇帝射回来,所蕴暗劲之雄浑远远超出他想像,易秋疾只觉一股巨力涌来,站不住桩,在楼顶上连退了两大步。踩碎了不少屋瓦。
  
  “好箭法!”易秋疾乍逢对手,豪情陡升,弯弓开箭,又将这支箭以另一种手法射向皇帝……
  
  城内杀声震天,惨叫声此起彼伏。叛军在江老爷子带领下,正做着最后的垂死挣扎。
  
  而北面城墙这边,“赛李广”易秋疾却与皇帝旁若无人的决斗。两人之间箭来箭往,都是箭法如神,惊世骇俗。城外周围官兵看得目不接暇。他们有皇帝的严今,谁也不敢上前帮忙,只是在不远处看着。
  
  而城头上残余的叛军士兵,不是不想拿弓射皇帝,可是皇帝所立之处离他们超过了一箭地射程,这些寻常士兵无论如何也射不着,只有神射手易秋疾可以,旁人想插手也插不上。
  
  转眼已二十多回合,两人箭来箭往,斗得难分轩致。不相上下,谁也奈何不了对方。而皇帝在城下,易秋疾站在高高的城枝上,有居高临下的优势。若两人斗成平手,那么无疑是易秋疾输了。
  
  萧若坐在马背上,好整以暇与易秋疾用弓箭决斗,难方射来的每一箭要么被他直按按住,要么被他用手中战弓磕飞,显得大为游刀有余。
  
  而城楼顶上的易秋疾就有些狼狈,皇帝自下方射来的箭,因劲力太强。他往往不敢硬按,只得飞身闪躲。在楼顶上腾挪纵跃,脚底稀嗖哗啦地,青瓦片不知被他踏碎了多少。
  
  萧若注意到易秋疾射来的每一箭都是射向自己,从来不射自己胯下的汗血宝马,常言说得好:射人先射马,易秋疾不打他马匹的主意,足见其人光明磊落,绝非阴险狡诈之硅,他为江老爷子那等草莽条雄卖命,当真可惜了。
  
  萧若心中睹喜,荷易秋疾收胀之心越发坚定。
  
  易秋疾苦战皇帝不下、隐隐感到皇帝并没有练出全力、还有余力他心中大急,渐渐把压箱底的本事都使了出来。
  
  他一次性上弦的箭赶来越多、从四支到五支,到六支,到七支…
  
  发箭的角度也超来盐刁钻、甚至射出时使出特珠手法、箭矢地轨迹不是直线,而是弧线、端的神鬼莫测,令人防不脸防。
  
  萧若也渐渐感到有些吃力起来,凝种应付。
  
  易秋疾突然间暴吼一声:“八星弄月!”右手每处指间夹着两支箭,总共八支箭同时上弦、这已是他的极限、他开弓如满月,嗖嗖嗖一阵乱响,箭去似流星,八支追魂夺命地羽箭各循孰迹飞向皇帝……
  
  宴时间,周围官兵一颗心摊时糙到了嗓子眼。
  
  萧若轻啸一声,猛地扔掉手中战弓,双手十指屈张,在身前空中疾伸疾抓、幻化出一片爪影。
  
  周围官兵只觉眼都一花、皇带似乎只抓了一下,又好像同一时间抓出了无数下……当他们定睛再看时,八支射来的羽箭已全部在皇帝手中。
  
  萧若双臂望上一振,纵身跃起、双足在马背上轻轻一点,猛提一口丹田真气,呼的一声,如雄鹰一般跃上半空足有四五丈之高。
  
  他暴喝一声,双臂连甩,手中的八支羽箭以八种不同的手法向楼顶易秋疾掷去。他这一掷之势,劲道不亚于强弓射出,箭矢破空,嗤嗤作响。
  
  易秋疾大骇,拼命挥舞手中大弓,连磕带打,封住了一支又一支长箭,但他也被箭矢所挟暗劲震得连连倒退不住,身躯摇摇欲坠……
  
  轻过这一番决斗,楼顶上的瓦片原本已被他踩得一片狼藉,到处是缺口,他现在连连倒退,为了稳定身形,不自觉的力灌双腿,脚步也更沉,好不容易挡开最后一支劲箭,他终于一脚踏空,哗啦哗啦瓦片碎响中,他整个人踩穿房顶,自城楼上翻了下来,直坠出墙壁外……
  
  眼看他就要在城下摔成重伤,一道人影迅疾掠将过来,将他稳稳接住,却是皇帝。
  
  周围官兵一拥而上,将易秋疾五花大绑,抽了个结实。
  
  易秋疾面如死灰,叹道:“罢了,罢了……江老爷子曾救我一命,我今日将这条命还给他也就是了。皇上,你动手吧!”正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他临死前终于放下成见,尊称了声“皇上”,百般滋味一齐涌上心头。
  
  萧若哈哈朗声一笑,道:“你两度舍命为江老爷子行刺朕、什么恩情都赦了,古之义士也不过如此。朕现在不杀你,你还记得朕与你打的那个胳吗?现在我们一起去着你效忠的江老爷子的下场吧!”
  
  城内衙杀声渐渐转低、在官兵强大她攻势下,叛军绝望中的抵抗渐渐被粉碎。江老爷子支持不住,率最后的残存手下退守内城。
  
  梓州内城比不得京城内城,梓州城并不是天下坚城,内城就更形单薄,在官兵猛烈围攻之下、穷途末路的江老爷子独自爬上内城墙地城楼上,点起一把火,当众自焚。
  
  在城内城外所盾人的目光注视下,熊熊烈焰很快将江老爷子整个人吞噬……
  
  剩余的叛军见江老爷子已死,只得扔掉武器,束手就擒。
  
  至此、肆虐了数年之久的天下最大一股叛乱,终于宣告平定、川中大她重新回到朝廷怀抱…
  
  第十卷 爱美人爱江山 第五十章 叛乱平定
  
  城内各处战斗逐渐平息下去,抵死不降的叛军尽数被扑灭,战事已告结束。
  
  萧若指挥将士们提水来灭火,在众多将士的努力下,很快把城楼大火扑灭。只余下使烟再再半毁城楼,空气间迷谩着一股焦臭的刺鼻气味。
  
  萧若在众将簇拥之下,赘上被烧毁一半的城楼。
  
  只见江老爷子被烧得浑身黑黑的,早已气绝多时,面目依稀可辨,脸上充满着英雄末路的神情。
  
  萧若看得心中感慨丛生,此人在穷途末路的最后关头,仍然有那么多忠心的部署誓死追随于他,即便是欺世盗名,到如此地步,也算史上少有了,不愧为一代草莽泉雄。若非阴差阳错,他碰上了自己,假如一直都是姬蝗那不争气的小子当皇帝,江山属于谁,还难说得很,搞不好被逼到最后举火自焚的是那姬蝗小子,也未可知。
  
  梓州城内的居民见战事结束,相继从屋里走出来,彼此庆幸逃过一劫,兴奋的大声欢呼。
  
  也不知哪个打头高呼万岁,周围人一起响应,齐声高呼万岁不已,只听“万岁万岁”之声以惊人的速度瞬间漫延至全城,城内所审百姓及官兵一齐大声欢呼:“万岁!万岁……”
  
  声音响彻天宇,震动大地,久久不绝。
  
  一面命人继续搜捕叛车残余,一面出榜安民,牧复城内秩序,然后再诏告天下、宣布川中叛军已被彻底剿灭。
  
  消息传开,川中个别尚未归降的偏僻县镇也全部收复。叛军留下当地方官的人,要么主动投降,要么被狂喜的民众一拥而上,乱棒打死…“短短数日之间,曾经盛极一时的叛军势力,在整个蜀中大她上彻底土崩瓦解。
  
  萧若下话。宣布西川各州县免除赋税两年,以便饱受叛军肆虐的各地恢复生产。
  
  川中民众雀跃欢呼,深感皇思浩荡,不啻一朝之间,光明重新降临大地。
  
  是夜,萧若在城中大摆庆功宴,与全军将士宴饮狂欢。
  
  皇帝与众将地一席开在梓州官衙里,酒宴上气氛融洽,酒盏交错。
  
  欢声笑语不绝于耳,人人兴高彩烈,大声谈笑,都说平乱大军在路上是了足足两个月有余,而真正与叛军打仗,只用了区区数天时间,叛军果然矛一群乌合之众,不媒一击。
  
  柳长风冷静的说道:“叛军战斗力虽然比不上我军,然而却也不可小配。他们之贬,首先贬在民心上。如今皇上英明神武,朝廷政通人和,天下臣民莫不归心,叛军在川中不得人心,人心都在皇上这边。叛军迅速椿掉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番话说完,堂内众将轰然称是,纷纷说还是柳将军有见识,此言大有见地,再对也没有了。叛贼与我们皇上作对,岂有不败之理?众将一起哈哈大笑。
  
  坐在上首的萧若微笑不语,他心思细腻,注意到楼兰公主叶依雪表面上虽也有说有笑,然而眉目间却有使急忧虑之色,似乎想说什么,却又不便说出口。
  
  萧若何等人物,自然猜得到她急什么。他且放在心里不说。当夜全军上下尽欢。
  
  第二天一早,皇帝下达旨意。因西域遭到西方大食人入侵,军情紧急,命十万将士稍事修整一日、便启程进军西域、援救西域诸国。
  
  全军将士论功行赏之事,待日后西域之战结束,班师回京后,再一并朝廷,各人的战功都在功劳薄上记得清清楚楚。萧若大笔一样,下旨先从国库中拨出白银八十万两、搞赏全军。
  
  将士们得到命令,一个二个磨拳擦掌,迫不及待都想去西域杀敌建功立业。此番平乱大军在路上就是了两个多月,而叛军在短短几日之间迅速玩完,他们打得并不过癌、现下西域有事,正好去西域杀敌,扬国威于异域。全军士气禄是高昂。
  
  次日,十万平乱精锐由柳长风统率、拔营出发。先北上长共,然后西出玉门关、开赴西域。
  
  只因川中初定,人心未炭,各地难免还有叛军残余,需要皇帝坐镇,威压四方。萧若便没有陡军行动,要在川中多留几日、处理战后事宜。让叶依雪陡大军先是。
  
  叶依雪对皇帝火速出兵之举感激涕零,不知该如何教答。她临行时,与皇帝依依不舍、但他们楼兰国正处在朝不保夕的危难中,现在不是儿女情长的时候,她毅然别过皇帝,随军踏上征途。
  
  而崔玉功利心很强、平乱地一场大战错过了、出兵西域她说什么也要去的。
  
  萧若便恩谁了她的请求,任命崔玉为副先锋官,给她一展胸中报复的机会。崔玉大喜,精神抖擞的随军去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