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林蛀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士林蛀虫- 第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国范围内通过科举选出来的精英人员和那些世家大族们相互牵制而上层的皇权则有几百年前流传下来的皇室一系和皇帝本人维持
  平衡。
  皇帝仍然是至高无上的象征但凡事不再每一样都要过问反正科举选上来的势力应该大部分都是出身于普通老百姓的家庭
  和那些世家大族正好够成了大部分帝国内的力量。
  其他的商人或者手工业者都十分的微弱几可忽略不计。
  两者在朝廷上争吵尽量能达成一个对两者利益均衡的决议……当然矛盾还是存在的书生原本再怎么穷上了朝堂上掌握
  权力也就一脚踏进了世家的大门说不定他以后的子孙就可以说什么什么家族的人了。
  也就有了可以互相妥协的余地所谓牺牲一点普通老百姓的利益也没有什么反正是弱势群体来着。
  至于皇权高高供着就是皇帝和皇帝管的是征战外交的大事民生琐事就是在朝廷上的大臣们决议皇帝平常在龙椅上不过
  是做个样子显示自己是整个帝国的拥有着。
  这种权利的构成大体上还是有优势的大家互相妥协一下当矛盾积累到了一定程度不能互相妥协了便又会由朝政上大臣
  们也就是帝国内的整体阶层达成一至商量好了后向皇帝和皇帝提请便会起新的一轮对外征战也矛盾最主要是人口的不可
  调和数量向外迅的转移。
  矛盾只要是来自于人口的自然增长为什么历史上那么多新王朝的建立都是有那么一两代皇帝称为盛世……其实虽然这些皇帝
  的才能有一定的关系但还不是最主要的。
  关键是一个皇朝的建立总是要经过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的征战在这个过程中总是要消耗掉大量的人口等新朝确立幸存
  下来的人口不过原先的几成。
  就像是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的时候经过秦朝的统一战争农民暴动还有就是楚汉相争给他留下的成果是真正的十室九
  空荒芜之极。
  就算是刘邦死去好多年他的儿子登基后出巡甚至连同一毛色的马匹都找不出来他可是皇帝啊整个帝国的唯一拥有者。
  这样很容易说清楚了后来的清朝更是如此把四川给杀的白骨遍野然后就把罪过都推到了大顺朝的身上再从别的省份迁
  移人去填。
  几百年来都是这么干的。
  帝国的耕地是有限的产出的粮食也定量当生出十成*人的时候大家都吃不饱当然也会有社会的剧烈动荡。
  可新朝确立的时候只剩下十之一二的人口由他们来种十人份的地吃十个人产出的粮食……不成为盛世还真的是奇怪了。

  ☆、第六十三章 一枝穿云

  这个王朝也脱不了这个怪圈。
  盛世之后大家伙都是拼命的生……东方这片土地上的人就有这个喜好传递香火……不干的人那绝对是不孝这已经是个很
  严重的罪名了即便自己家族中的长辈给打死也不会有官府的人来过问。
  香火不能断还是越盛越好。
  只有男孩子才是传递香火……女孩子不算就如同文子小丫头那一样对儿子是一招再招招不到再生永无止境。
  时代医疗手段又不好因为你根本就不知道小孩子什么时候夭折只能多生几个以防万一。
  要是让文志来品评一下的话还会找到另一个由头……很少有避孕结扎的计划生育措施你总不能让那些乡下的老百姓们成了
  亲然后就在半夜呆什么事情也不干吧。
  于是人口的增长很是可怕一个盛世之后就能让王朝疲惫不堪到了这个时候便一般开始走下坡路了。
  消灭人口爆炸很难对这古代的无论哪个朝廷都是一份十分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战争便成为这些掌权者唯一能够采用或者说有效的手段。
  以前的那些王朝便是在境内农民暴动或者是皇位争夺战争虽然说效果非常的不错每一次都能消耗掉七八成的人口可起
  惨烈和破坏性远远乎人们的想象。
  往往会把几百年来积累下来的各种财富全都挥霍一空。
  而本朝在这方面就很汲取了前朝历史的经验每当有这种预兆的时候便会对外面开疆拓土把人口压力在战争中阵亡的还有
  移民过程中消耗一部分。
  总体说效果还不错禁卫军是不会出动的或者是派出一些军官历练一下而已还能保持战斗力免得都被腐化了。
  一般这种战争都是由皇室直接控制下的边防军参与他们经过多少年都厉兵秣马……没办法朝廷总是要考验这些人总不能
  好吃好喝的全都远远送上几千里地那样国家恐怕也不能这么多年都承担下来光是路上的损耗都绝对会是一个天文数字。
  那里是边远地方没有本国的什么商业城市当地采办也不核算。
  朝廷对他们采取的措施便是多军饷来抚慰不过这种多却是用各种装备来折算的……在平常一个士兵不过是有一身的盔甲
  还有专有兵器而这个额外的可不简单从长弓到精铁陷阱等等全是为独行大盗打造的装备。
  一句话出去抢到什么就吃什么没有好衣服就是到外族人那里去找……一般还是不在那些军营设置军妓的可想而知这军
  吃不饱没酒喝穿不暖外加没有女人抚慰的雄性动物一旦起狂来恐怕是就头牛也拉不回来的。
  谁都不能预料到他们能干出些什么事情来在他们给解除了控制之后。
  反正是接壤的几个国家简直是苦不堪言打又打不过还没过上一段时间就又都化整为零的进来掠夺几乎是什么东西都要。
  起先的时候他们还在庆幸这样子一来就不会遇到成建制的军阵了……这也就是中原军队的特色除了他们的那变态指挥部
  的那群高手之外并不怎么讲究个人的武力反而以种种的阵势见优势。
  阵势原本是笨重的象征……可是要给它安上一个耳聪目明的指挥将军呢。
  根本就骚扰不到他们的军阵往往刚一冲上去的话那将军很快就现了然后把整个军阵最锋利的一边对着自己。
  这仗是不打也罢只能一次次的向远方退走。
  一退出之后便再也来不了了中原帝国的军队并不追击反而慢条斯理的停留下来筑起城来然后从国土的腹地搬迁来一大批
  的老百姓过来种田……中间还抽调了一部分人组成民团虽然野战不是怎么样但用来守城还是绰绰有余。
  然后那军队又出征了……几百年来都是这么的干。
  那些邻国真正是哭都没地方哭这么年的慢慢侵吞下来土地早就缩水了一大半。
  现在没有军队来进攻他们以为危险性已经降低了……或者说东方的那个庞大的帝国已经吃进去了太多的土地也许正需要
  一段时间来消化一下。
  可没想到真正的噩梦才刚刚的开始。
  成建制身处于阵势中的中原军人……就算是在草原民族的眼中是一次又一次击败了他们的敌人但是草原人的心地还是佩服
  勇士的败了就是败了还升不到道德的高度。
  反儿大家认为自己民族不如人家开始慢慢的学习争取又一日能打败这些值得自己佩服的勇士。
  完全不知道他们一旦散了伙会是个什么情况。
  在东方的这片土地上经过圣人这么多年的教化之后男耕女枝那是正统反而军人并不是正经本分的人应该去做的工作。
  这样一来想招到大数目主动来参军的人不太可能能来的也不过是家中吃不饱饭想到军营中来混一口吃的……这样的兵员
  素质当然不能让那些控制军队的皇室中人满意。
  那些来混饭吃的农家子弟都是老实巴脚的(更新最快)根本就不能期待他们在战场上面的表现不掉链子就已
  经不错了……于是皇室的那些人便想出了一个新主意找新血……
  于是各地的囚犯小偷强盗山贼……还有每年犯下各种古怪罪行的精壮汉子都给悄悄的配充军了别指望这些人就是
  充了军还能老实下来。
  相反的这里的边防军是一个对男人来说充满漏*点的地方杀人不犯法抢东西算是功勋……平时在严酷的军法下阵势中杀
  敌刀还是有模有样颇有些真男儿的架势。
  不知情的人根本就不能想象到这些人原来的身份。
  在他们的带领下原本那些老实的普通农夫们也渐渐的变了质……那些农夫们也不可能想离开了就算是想走也不可以。
  过惯了刀口添血的日子学了这么多坏的本事回去难道说是祸害老百姓?
  不让那些整天想着教化的地方官们头疼。
  这些人分散对敌的话那就沦到敌国们头疼了。
  在他们无孔不入的骚扰下简直就过着民不聊生的日子财物食品衣服女人他们全都要甚至有的连男人也不放过
  不是说他们的爱好多么的别致……实在是国内有些人喜欢外族的仆人都能卖上一个大价钱。
  还不可以去围剿……一旦去了那些被围的士兵们马上就会放出“穿云箭”据说是几百年前存在一个江湖门派霹雳堂的作品
  召唤同伴来援助。
  打着打着雪球是越大越大双方的人也是越聚越多渐渐会生成全面战争的趋势这也是皇室的那些人期望的要不然的话
  他们也找不到理由来让朝廷那些慢腾腾的老头子们下定决心。
  所以每一次遇到这些小型打草谷的团伙他们的军队都是能躲多远便躲多远。
  不主动来进攻他们就已经在心中偷笑了……现在的国家都是由一些家族控制着父传子子传孙的家天下。
  只要能留下军队保住他们的权力才是最重要的至于其他的什么国家利益民族情感就先且放到一边去吧。
  却不知道皇室中人留下他们的军队还是保留一定的祸心。
  既然那些都是苦寒之地根本就没有老百姓愿意迁移到那个地方去而且没险可防守远不如现在的边界来的护卫方便于是
  便把他们在那里放着没有继续追击甚至还维持了和平共处的把戏。
  但他们并不希望那些敌国们彻底失去了统治次序一团乱匪的国家对边境线的防卫程度会造成很大的冲击要是全部沦为盗匪
  的话更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那样会对国境内无穷无尽的骚扰糜烂无穷。
  皇室的人也愿意把对方的政权给保留下来。
  不是多么的有善心而是要是那些国家没有了有效的管理社会混乱的话民众大都逃亡根本就没有时间安下心来生产
  这样积累财富的度就会大大的下降。
  真到了那个时候难道让这些打草谷来找外快的士兵们去喝西北风?
  况且皇室的人还是想保留一下子对手时不时的敲打一下这样自己军队也不会逐渐的腐朽还能赚上一点点的功勋要不
  然的话朝廷上的那些站直了不腰疼的家伙们又开始嚷嚷着裁军了。
  虽然说这是不可更改的祖制可还是听不进耳朵里来的舒服。
  ……
  这些不过是和遥远的事情。
  实际上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征伐几乎占了周围所有适合耕种的地方。
  再远就是沙漠贫瘠的草原或者是高山苦寒之地了老百姓就对那个地方没有多大的兴趣全是在国内开始折腾。
  要不然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大饥荒文子也不可能那时候给文志一点银子便贱买到了手。

  ☆、第六十四章 千里之堤

  皇室控制下的军队是如此的来历做的事情要是真正的用儒家的道德思想来考虑的话绝对是十恶不赦的。
  因此军队在士人的眼中的印象非常不好渐渐成为囚犯流氓的集散地。
  而舆论还有著作权都是在那些书生们的手里……当然也就让国内的普通老百姓们了解不到真实的情况以讹传讹了。
  这些事情本来文志以为离自己非常的遥远。
  但现在有点的不一样……许是几百年中边防军还能保持一定的战斗力是帝国的骄傲也就是他们才能保持住王朝的边界稳
  定。
  但依照祖制他们是不可以从边关擅自进入国内的。
  他们的矛头永远都指向外敌……可以他们中并没有海军的存在。否则的话便不会有那些倭寇横行朝廷不得不在当地重
  新招募。
  而那一直护卫京师的禁卫经过了几百年没有战事……战斗力下降的厉害。
  虽然说还有每隔上一段时间便派几个人到边防军中训练的传统可是皇室的人和朝廷禁卫的关系明显不好虽然还不至于对
  那些派去的人拒绝进入但穿小鞋还是必要的结果派去的人只能被安排到一些闲职根本就学不到什么东西。
  实战方面假远了。
  况且禁卫军虽然名号上比其他的要高上一头可也远比他们要情况复杂的多皇帝是占了大头的可胡来的达官勋贵们也渐
  渐的在里面分了几成。
  一支军队只有在听令于一个声音下才能挥最大的能力这样禁卫军无疑已经低了一层。
  这也就迫切了皇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