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大明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混在大明朝- 第1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景隆见这胡濙果然是个自认怀才不遇的人。便继续笑着和胡濙说到:“很难想象,以胡大人这样的才学怎么会甘心就窝在兵科里了?我想,胡大人的才学就算是不为官的话也会有一番作为吧?你不感觉委屈么现在?”李景隆现在就是要慢慢的试探胡濙的态度,所以总是带有些试探性的询问。

  胡濙继续大口喝酒说到:“本来胡某人当初入朝时是心系天下,一心想为朝廷出力。可惜当年建文帝在位时,文臣宠信方孝儒、齐泰、黄子澄。武将一脉慢慢会冷落。而文臣一脉却多是那三个人的门生才会被重用,所以胡某是报国无门,又不想这样灰溜溜的回老家见双亲,便也受了这个七品官吏。虽然建文帝是个好皇帝,但当时朝廷很多事并不是表面上的那么平静。”说完,胡濙又下意识的看了看李景隆后,便不再言语,这李景隆怎么说也是在建文帝时期,就被朱允炆宠信的人,不好当他面说太多。

  李景隆等着胡濙说完后,也明白他想表达什么意思,总之就是说自己入朝的时机不对,并非是自己没有本事。最后弄的现在这样,自己空有文韬武略却只能做个小吏。李景隆笑着对着胡濙说到:“胡大人,那些都是以前的事了,如今皇上爱惜人才,正好想让我寻找一位得力的人手为皇上效力。这或许对于胡大人来说是百年难得一遇的机遇,或许你从此可以不必再委屈自己在兵科里待着了。也许还有名垂千古的机会。不知道胡大人愿意不愿意呢?”李景隆知道,像胡濙这样的人,如果好不容易有了个机会可以翻身,自己不会放弃的。所以吹了个名垂千古,不过后来的事实也的确如此,估计这是李景隆没有想到的。

  胡濙听完了李景隆的话,反复思量了一下,李景隆私下和自己说这些事,并不是有朱棣明面上的受封,说明李景隆也只是按朱棣的交代来寻找一个办事的人而已。但李景隆多番试探自己,就是拿捏不准自己的心里想法。胡濙当即就反应过来了,李景隆还想找的是一个少说多做忠心的人。急忙跪下对着李景隆说到:“下官愿意听从国柱爷吩咐。誓必忠心于皇上,忠心于国柱爷!”胡濙知道,李景隆看上自己了,这肯定就已经是个大好的机会了,自己必须把握住才行。

  “好。”李景隆急忙扶起了胡濙说到:“胡大人以后不必和我这么客气,咱们都是兄弟。来,先喝酒,完事后,我们再等着酒消了去见皇上。”李景隆可以看的出来,这个胡濙绝非池中之物,而且朱棣要是真的重用了胡濙的话,估计着以后的前途不可限量,所以和胡濙先搞好关系还是很有必要的。

  李景隆与胡濙等着快入夜了,身上的酒气已经消散的差不多了后,李景隆立刻带着胡濙去见朱棣,自己早点把胡濙带去交差也算是完成了朱棣吩咐给自己的任务了。

  到了御书房后,李景隆简单的对着朱棣说了一些关于胡濙的事后,朱棣便让李景隆先行退下了。自己则单独把胡濙留了下来,两人好像密谈着什么。但是,从这以后,朱棣便又有了一个新的心腹!


第二百六十二章 历史与现实的出入

  王珂对于赫杨说出了自己是更多倾向于从郑和的身上发觉线索。但是这一点赫杨立刻就给否定了……

  赫杨对着王珂说到:“我觉得我还是想从胡濙这个人身上寻找线索,你想想看,朱棣在位二十二年,而郑和最后的下场是客死异乡,遗体运回大明朝安葬。但是胡濙不一样,胡濙比较长寿,可以说是历经了六个国君。后期郑和死后,胡濙也是一直在寻找建文帝的下落。所以我们应该先去查胡濙。”赫杨对着王珂说出了自己的观点。

  而对于这种事,朱允炆只能在一旁默默的听着,没有什么发言权,所以也不插嘴。最终,王珂同意了赫杨的想法,几个人就分工明确一下,自己和赫杨去资料馆查阅有关于胡濙一切。朱专家则在家继续研究王珂家里留下的那些书!

  第二天,王珂和赫杨立刻去往了单位的资料馆内开始查看着关于胡濙的各种孤本资料……

  两人几乎是从早上进去就开始看,一直看到了下午快下班时王珂那边终于有了发现……

  王珂拿着书,对着赫杨说到:“你看,这里记载,永乐帝十一年。胡濙突然得知了建文帝的下落。而且当时民间有传闻,建文帝出家为僧。很多人都是亲眼所见,更有一些高僧指出建文帝落难后的确是皈依了佛门,法号恩慧。所以后来胡濙便开始访遍大江南北,去寻找这个叫恩慧的和尚。”王珂得到了一些线索,感觉很有用,便立刻告诉了赫杨。

  赫杨听完了后,直摇头说到:“不可能,说的跟真的一样,但是找到了么?这个信息应该可以忽略。假的。不过这个法号起的倒是挺悬乎的,建文帝的老婆名字就是叫恩慧。”赫杨知道,这胡濙说建文帝出家一事,根本就是可不能存在的,现在朱允炆还在自己家呢,怎么可能出家呢。

  赫杨回复完了王珂之后便开始继续看书,他现在的想法根本不是为了证明朱允炆怎么样,因为朱允炆没有死这是事实。赫杨现在只想着帮助朱允炆找齐儿子的骸骨,了却朱允炆的心愿!所以希望可以从胡濙的一些相关记载中得到一些蛛丝马迹!

  除了王珂说的那点,赫杨与王珂今天可以说是毫无所获。一直靠到了下班的点,才从资料馆里出来……

  “你干嘛?”赫杨见王珂一直跟着自己,直接上了自己的车上,便不解的问到。

  王珂看了赫杨,系好安全带说到:“和你回家啊,我觉得你和朱专家是现在唯一一个可以帮助我完成家族祖训的人了,而且我总感觉你有点点怪怪的,说不出来的感觉。好像我上辈子就认识你一样。特别熟悉又模糊。”王珂说到最后竟然声音开始变小,可能是出于女人害羞的心理,但是其实连她自己也搞不懂怎么回事,自从上次看完了那位赫先人的画像后,突然就对着赫杨有了这种感觉。

  赫杨听完了王珂的话,一愣,心想,这不是分明的向我暗示想泡我么?可是这么怎么可能呢,自己可是王珂先祖的老公。但又不知道该和王珂说什么,只能尴尬的开着车,带着王珂一起回了家。当然了,前提是王珂吃过饭,必须回家……

  赫杨和王珂来到自己家后,朱允炆已经做好了饭菜,等待着赫杨下班回来,不知情的人如果看到了这一幕,估计着多数会把赫杨和朱允炆两人当成“亲密爱人”的!

  朱允炆见赫杨回来,并没有先着急让他吃饭,而是拿出了王珂家的书,对着赫杨和王珂说到:“这个书上,记载着朱棣登基十二年,有个人说朱允炆出家了,并说有人可以证明此事,这是怎么回事?”朱允炆知道,赫杨特意交代过了,有外人在的时候,不能称呼自己是朕,所以直接就说朱允炆。

  王珂听完了朱允炆的话,只是点了点头,说到:“是的,这个事我们俩今天白天已经讨论过了,不过赫杨非说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在查阅胡濙的一些孤本资料中记载中也提到建文帝出家一事,还有他的法号叫恩慧。看来不应该是空穴来风。”王珂把白天的事情简单的告诉了朱允炆,她认为反正朱允炆下落成谜,也许出家这个说法可能是真实的呢。

  “不可能!”朱允炆听完了也立刻大声的对着王珂说到。自己现在明明好好的,却被后世的人传成了不是死了就是出家了,这简直就是无稽之谈。

  赫杨看着朱允炆的反应,心里当然明白了,朱允炆明明就在这里,王珂你说出家就出家,还捎带脚的提了一下皇后。这朱允炆心里能不生气么!

  赫杨拿起了朱允炆看的书,仔细的看了起来。这书是王保保写的,而且似乎比胡濙那些记载的更为详细,甚至是在哪里出家,有什么佐证,都可以一一举例说明……

  赫杨看着这本书觉得很奇怪。如果说胡濙那本书只是简单的记录了一下有这么一样建文帝可能出家的细节,然后胡濙就开始去寻找的话,那么这本书简直就是比胡濙记录中多了一些可以令人信服的东西。但是其实最终的结果还是一样,无论是胡濙,还是王家的人,一直都没有找到朱允炆。可是假如朱允炆在历史上真的出家了的话,那么自己眼前看到的和自己穿越回来的朱允炆是怎么回事,这分明就是朱允炆没有留在明朝啊。历史记载和眼前的现实明显有了出入!

  “想什么呢?”王珂见赫杨拿着书看完就开始愣神,便直接对着赫杨喊到。

  赫杨回过神,摇了摇头。不知道该怎么说。只能对着王珂尴尬的笑笑,说到:“没事,感觉有点不好理解。”说完后,赫杨便把书放在一旁,先吃起饭来。

  王家的这本书里,多处的指出了永乐十二年时朱允炆还尚在人间的一些信息。虽然以前也有民间的野史传说,朱允炆出家了,但那些都没有什么证据。而自己这样看到了王家书里指出了明确的证据……


第二百六十三章 藏身洞

  赫杨没有和王珂还有朱允炆多说什么,而是继续翻看着手中的书……

  赫杨感觉越看越有意思,就好像是在看史记体小说一般,深深的被里面的内容吸引了。

  看了一会,赫杨对着王珂和朱允炆说到:“这段话写的很好,有个叫平坝县的地方,有个寺庙,这个寺庙里记录了种种疑点指向了建文帝在这里出家,但是写这本书的人去了时却是没有发现任何的踪迹。不过却是记录了寺庙里的各种疑点。”赫杨发现了一条有意思的线索的立刻说了出来。对于赫杨来说,现在似乎是找朱允炆儿子的骸骨和对这些书上的记录都一样开始感兴趣了。

  王珂听完了赫杨的话,立刻拿着手机开始查找赫杨嘴里说的那个平坝县。过了一会说到:“还真有这个地方,是贵州那边的一个县。”王珂也感觉赫杨都感兴趣的线索,没准会是真的。

  朱允炆根本就不感兴趣这些,但是看着赫杨和王珂兴奋的样子,对着赫杨小声的问到:“咱们去看看?”其实朱允炆现在就是完全没有太多自己的主意,毕竟这里对他来说是陌生的,所以他只能询问赫杨的意见!

  赫杨明白自己如果说去的话,朱允炆可能心里会多想,毕竟朱允炆心里想的只是找到儿子的骸骨。赫杨想了想,对着朱允炆说到:“去啊,朱专家你也跟着一起去吧。虽然我知道对于你这种专家而言,可能是更有兴趣研究那个假的建文帝墓里儿童骸骨的事。但是你转念想想,毕竟那个墓是个陷阱,没准这次书里记载的事也是朱棣从一开始就为了诱捕建文帝散发的假消息。也许我们去的话,也会有收获的。”赫杨其实知道,自己要去的话,朱允炆现在肯定是不能反对,但是毕竟自己把朱允炆当成朋友,不想让朱允炆多心,所以只能说个也许也是陷阱的推论。

  朱允炆听完了赫杨的话,点了点头,可能心里也是认为赫杨说的有道理,便说到:“那好,我们一起去。”

  王珂自然也是要跟着一起去的,三人决定好了后,便想着明天回单位请些经费,就说朱专家又发现了有关建文帝的线索。上次毕竟出土了一个衣冠冢。这次如果没有出土什么的话,也就当公费旅游了……

  由于朱允炆这个特聘专家上次成功的帮助了单位出土了建文帝的衣冠冢,做出了一些贡献,所以这次赫杨说朱专家又有新发现,上面的领导直接给赫杨还有王珂和朱允炆批了一笔考察经费。

  三人拿着经费,立刻去往机场,飞往贵州……

  下了飞机后,王珂对着赫杨说到:“我们这次要找的是个小县城里的一个叫做高峰寺的地方,听说在当地很有些名气。所以地方不算是太荒凉,赶紧走吧。”王珂临来之前已经做好了功课,所以这次基本上一些琐事都是王珂安排。

  赫杨和朱允炆听完了王珂的话,任由着王珂安排,两人只管跟在身后……

  到了这个高峰寺的寺庙,由于王珂事先的通知,当地的下属单位负责人已经带人安排好了一切,而且还带来了当地的县志!

  一番客套过后,赫杨直接翻看一起县志……

  县志中记载:高峰寺内,斋堂地下有个藏身洞,洞底有一块石碑,石碑上刻着“秀峰肇建文迹尘知空般若们!”

  赫杨看完了后,对着当地下属单位的负责人和寺庙里的一个管事的和尚说到:“这个藏身洞还在么?带我们去看看。”赫杨觉得来都来了,必须去看看,而且县志这种东西,不排除可能是当地为了开发旅游资源吸引游客而撰写的。

  “有有,领导们,跟我来。里面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