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鹰航空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熬鹰航空业- 第5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谟谡馐郎厦挥心敲炊嗟耐跖品尚性保嗟姆尚性被故歉M苫梢愿又悄芤恍庋拍茉谑导首髡街旨芯Υ砀又匾男畔ⅰ�

  如此一来,火飞推一体化的设计就很有必要了,原本需要飞行员自己控制的发动机矢量推力直接和整个飞控交互融合在一起,这时候的机载计算机就知道,哦,原来我飞机上还有一个矢量推力也可以实现姿态控制。

  就比如F22的飞控、火控、动力传感器就实现了在同一机载电脑中运行,飞控因此就可以控制平尾转而喷口不转,比如当高空超巡时平尾力矩大,则平尾偏15度喷口偏5度;低速大迎角飞行时平尾效率低,就可以选择使用矢量推力的偏转实现姿态控制,这时候的矢量推力技术就是在雪中送炭,在飞机的姿态控制中起到主要作用。

  也正是通过这一系列的整合设计,矢量推力才能够在最需要它的时候实现自己的作用,而在通常使用舵面偏转能满足使用需求的时候,就不使用矢量推力技术,以此保证动力系统的足量输出。

  而这样一系列的动作判定,其实都是需要由机载计算机来实现,此正是火飞推一体化的重要性,同样也是F…22实现超机动的重要原因之一,要不然真以为F…22有强大的动力就可以有超机动,那是绝对的不可能的。

  火飞推一体化设计所表现出效果如此强大,但是对技术的相关要求也绝对不会低到哪里去,首先是对发动机方面的要求,至少发动机可以实现全权限数字式控制,毕竟计算机只能识别数字化的语言和控制,要是这发动机还不能全权限数字式控制化,肯定不可能火飞推一体。

  其次,在引入了推力矢量技术之后,对机载电脑的数据处理性能要求也要提升上一个级别,原本只需要控制飞行中的舵面,现在需要再考虑飞行高度之后,以此判断要选择何种组合控制方案,要是采用美帝的二维矩形矢量的话,还只需要考虑推力的上下偏转,但是当用上了三维矢量推力之后,要处理的数据就会更多,当然性能也会更强大。

  所以此时在机载电脑的要求上面会比传统三代机增加了一大步,因此机载计算机的数据处理能力也是火飞推一体化控制的一个关键技术要点,不能实现以上的各项技术全部突破,火飞推一体化就不要去想。

  而正好,现在的中航西南在这些相关的技术领域正处于突破的前夜,多多少少也是具备了一些能力来触摸这一领域,因此能够有一个小白鼠来做实验,杨辉当然表示我非常欢迎。

第九百七十一章:一口价,35亿!

  通过大致地解释了一番之后,作为行业内专业人士,德国mm公司的带队工程师首先搞清楚这火飞推一体化设计是什么东西,也不知道是想到了什么重要之处,还是心里面正在各种担心,也立刻转身对着旁边嘀咕两句。。。。。。

  得到了本公司工程师给出的技术难度评估之后,这下算是彻底明白了这东西并不是想像中的那种只要发动机实现了推力矢量就够了,丫的原来还需要得要相关的控制技术作为配合,这下就有点问题了。

  也好在这位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是比较的强,同样也对at…2000有着执着的追求,这才勉强能够继续把会谈继续下去:“即便是还有很多的技术难题需要攻克,我们的at…2000依旧是必须要上马矢量推力,而作为动力系统的提供方,我想你们是有必要配合总体设计方面,一起实现对发动机的整合工作,对吧?”

  通常来说,这话是没有错误的,动力系统的提供方只要拿下了项目的动力供应合同,肯定是会派出技术人员会同整机设计团队一起工作,以此来实现发动机和整机设计的有机结合,这个也算是行业共同遵守的标准。

  不过这次涉及到的并非是简单的整机适配,肯定就不可能作为动力系统项目的附加类工作。

  “这个不一样,火飞推一体化设计和其它的动力适配工作不一样,这个要涉及到的不仅仅是动力系统方面,它更多的还需要有飞行控制系统设计方面支持,而这个我们是不可能无偿提供技术支持,所以是需要另外计算费用,当然也可以选择动力系统技术转让和火飞推一体化整合服务打包,这样我们则报价30亿美元。”

  毕竟是涡扇12c这样的四代中推涡扇发动机,要价30亿美元已经是低的不能再低了,虽然这里面不涉及到核心机技术的转让,发动机的研制工作中也不会有德国方面参与其中,最后只是在德国方面实现类似cg…2000一样的德国总装生产。

  但就算是这样也让德国方面高呼吃不消,现在整个at…2000项目都还没有花到20亿美元,这边的中航西南就要价30亿美元的动力系统技术引进、整合费用,这简直就是打劫啊,此时的德国人也终于体会到了核心技术不在自己手上的痛苦 。

  而一边的杨辉则是心里面各种感慨,同样是二十年前的1975年,共和国引进英国的斯贝202发动机,项目早期技术引进花费7000万英镑,后来的各种试验设备、试验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再加上国家为了让长安的红旗厂具备斯贝的生产能力,又花费了1亿英镑进行工厂技术升级,最终斯贝实现国产化的时候,前前后后一共是花费了5亿英镑左右。

  现在风水轮流转,中航西南对外出售技术的时候到了,要知道这时候的涡扇12c发动机可是四代机涡扇了,和斯贝的二代涡扇在技术上绝对不是一个层次,所以涡扇12c的重要性之于德国,就如同当年的斯贝对于共和国一样重要,杨辉要30亿美元也是理所应当,毕竟这里面要考虑到通货膨胀等等现实因素。

  至于说最后德国能不能像共和国一样,虽然过程一波三折,但终究算是让斯贝结出了果实。杨辉则表示并不对此看好,当年共和国引进斯贝最开始是为歼9做配套,但是后来歼9直接下马,至于飞豹转而使用斯贝的时候,那就已经是另外一回事了。

  这一次,德国开展at…2000项目,是为了实现其伟大的航空工业复兴之抱负,发动机采用引进中航西南的产品,这个没问题,只不过at…2000注定是一款不可能真正开花结果的项目,按照杨辉的预计,后续这个项目最多也就是进入到当年以色列lavi战斗机项目的进度而已,但最终的结果恐怕也不会比lavi好到哪里去。

  美国爸爸是不可能看着德国佬自己搞出一款轻型四代机来的,即便这款轻型四代机只是一个不伦不类的东西,同样也依旧是不可能的,既然最终at…2000是免不了失败的结局,那么作为配套的发动机自然也不会再有用武之地,德国不可能在at…2000失败了之后再去搞另外一款战机,因此德国的涡扇12c是不会有共和国的斯贝这样好运,现在投的钱再多也只是便宜了中航西南而已。

  所以说,杨辉这时候是尽管给出各种大饼,到时候德国的轻四指标越先进,就会死的越惨,这科是有着以色列、日本的亲身示范过的,不过德国人从来都是信邪的,现在想要再冲击一次试试也正常,毕竟人家是两次世界大战的主角,可不是那么容易就认输的。

  “30亿美元?这样的报价是不是太高了,虽然发动机技术很重要、也有些敏感,但是这报价已经大大地超过了我们对整个项目的资金预算,而且我们要购买的技术还远远不止这些,比如之前你们说的隐形武器茧包技术,这个难道你们还愿意无偿赠送不成?”

  这话还别说,对于隐形武器茧包,这不过就是灵光一现的东西而已,只要说开了设计思路,其实还真没有什么困难的,既然德国人提出了要无偿赠送,那杨辉就满足德国人的要求。

  搓搓手心,对此也是丝毫没有一点在意:“没问题,只要我们的动力系统和气动技术出售谈妥了,有关的隐形武器茧包技术,我们无偿赠送也行,大概只需要总计35亿美元的价格就够了,中航西南转让之前关于超轻型战斗机的所有资料。”

  所谓转让所有超轻型战斗机的资料,这些东西当然是存在的,对于共和国这样的大国而言,在探索四代机的时候各种方案绝对不少,除了两款重型四代机方案以外,甚至还有若干种在设计研究所内部就落选的重四方案。

  而同样在洪都那边,当年探索四代机设计的时候,甚至就有按照强5进行魔改的设计方案,那么按照体格来算,这就是一款和at…2000定位差不多的单中推四代,甚至当时的方案中还保留强五最有特色的弹舱设计,所以到时候完全就可以把个魔改强五的资料转让给德国mm公司方面,至少这也要比现在这不伦不类的at…2000要好多了。

  正好这次出售资料得来的资金也是投给洪都的中四研究所需,总公司上下也还能够说得过去,洪都那边也算是能彻底绝了强五魔改的声音,若是后续再有这种声音的话,丫的就直接派到德国去配合德国mm公司的研制工作。

第九百七十二章:有意思了

  对于杨辉向德国MM公司方面开出的条件,35亿美元可以打包各种相关资料仪一起,提供涡扇12C发动机除了核心机以外的整机所有部件生产/总装许可,包括后续的技术支持等方面全程服务,那么听起来也还算是比较不错。

  要知道同样是第四代战斗机的研制,美国佬的F…35战斗机项目不包括发动机都前前后后都花费了百亿美元,而且还存在着各种问题没有解决,后续也不知道还需要投入多少资金补漏,而有了中航西南的支援,至少能够少花五十亿美元的冤枉钱,所以说德国这次绝对也是赚大发了。

  但是人家德国嘛,终归也还是民煮国家,不可能这边航展带队的负责人上嘴唇碰下嘴唇就把事给定下来,多多少少在这中间都得要有一些波折,至少公司内部的讨论是少不了,呈报德国政府和军方研究研究项目是不是可行也是必不可少的程序。

  所以说,在用了一天半的时间做沟通了解之后,MM公司的高层也是直接带着中航西南提供的资料离开航展现场,只留下现场的总工程师负责航展的大小事宜,至于说MPC…75和C…320两款飞机的采购可能性,这些也并不是航展上看一眼就能够定下来的,所以是不用太过于担心,况且旁边还有中航西南的展位在那里摆着,作为这款飞机的合作方,关键时刻也能够站出来说上两句的。

  不过话说回来,这要是真的知道了杨辉这时候的动向的话,德国人恐怕打死也不会说觉得中航西南靠谱之类,之前信誓旦旦地向德国人说中四因为发动机的问题而暂时下马,这时候杨辉面对前来咨询了解情况的各国军方人士,却又是另外的一副说辞。

  。。。。。。。

  “看中了我们这次的隐形战斗机?不好意思,现在我们仅仅只是概念机展示阶段,真要说完成设计的时候,恐怕都要等到十年之后才有可能,现在我并不建议阿联酋花时间来等待这么久,关于长程打击战斗机的计划最好还是继续下去,不管最后选中哪一款战机,都对阿联酋只有好处而没有坏处。”

  笑话,这时候的阿联酋居然跑出来问中航西南有没有可能用中四来参加这次的竞标,这也真是太过于搞笑了,这歼18才刚好定型没多久,都还没有把成本收回来就说要用中四来换歼18作为外销主力,这个肯定是不可能的。

  但是杨辉显然低估了土豪们的决心,对于这种可以用来大范围装逼的神器,只要看到了,又怎么会轻易放手。

  “是不是钱的问题?放心好了,之前长程打击战斗机的70亿美元预算只是对第三代战斗机而言,现在这是第四代战斗机项目,我们的预算可以继续增加到三位数,我们就要这款飞机了,你就说卖不卖吧!”

  直接二话不说就把预算增加到三位数,这绝对是只有油霸才能干的出来,想到上一位面的油霸们采购军火的时候,在2000年之后几乎全都是三位数的全方位采购计划,那家伙才真的叫做一个刺激,没想到中航西南也是提前享受到了这种待遇。

  可惜,钱给的再多现在中航西南也拿不出东西来啊,首先洪都那边的中四甚至连原型机制造阶段都还没有开始,各种详细设计阶段是简直让人快要崩溃了,据说连石屏总师很多时候都是挠头不已,而且四代大推发动机方面的进度也并没有太快的进展,因此飞机的进度再快也没有太大的意义。

  “我这样就实话说了吧,现在展出四代机的宣传海报是为了增加我们公司的正面形象,但是关于这款飞机的研制工作现在仅仅还只是初级阶段,而且后续也还没有确定哪些国家是可以出售的范围,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