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没有人会对这种飞机感兴趣,AT…2000完全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东西,它甚至连鸡肋都算不上,仅仅是一坨鲱鱼罐头而已,是空有一个看似漂亮的包装,但是打开之后,这才是灾难的开始。
但是话又说回来,这些前面的不过也都只是一些场面话而已,真正有意义的话也只能是后面的“推心置腹”之言了,紧接着就是提前把罗列好的东西一个一个爆出来。
“AT…2000计划了8吨的最大起飞重量,不过我认为其实还可以再加一点,10吨以下就差不多,那么发动机就可以选用现目前性能最好的两款中推发动机之一,分别是研制中的EJ…200和我们中航西南的涡扇12B发动机,使用这两款发动机都能够让AT…2000有一个非常不错的动力系统。”
对于已经公开的涡扇12B发动机,杨辉现在已经是各种推销开来,反正是能够忽悠到一个土鳖就算一个,要是最终能够忽悠到一点投资就再好不过,反正这年头谁也不会嫌钱多。
但显然,仅仅是这样还不足以保证让德国人坚定不移地认为轻型四代机是未来发展趋势,更多的还需要中航西南以各种生动详实的数据扔出来,一次来打动德国方面,于是杨辉还需要继续炮制着新的说法。
“轻型四代机,我们承认在先天的体型上是很难实现内置弹舱,而这样就没法保证在隐形状态下进行空中作战,这样的飞机实际上没有太大意义,不过根据我们中航西南的研究结果表明,使用一项我们公司最新研制的隐形茧包技术,同样也可以保证轻型四代机的大规模隐身挂载能力。”
反正是给德国人上眼药,杨辉并不介意把上一位面那些看似高大上,实则鸡肋的技术拿出来忽悠一番,反正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它就实现了呢?
而被杨辉各种吹捧忽悠了之后,就连德国人自己都有些怀疑人生了,难道AT…2000战斗机项目真的就如同这话说的那样,可以用上面说的各种眼花缭乱的技术实现隐形战斗机的4S指标?
要真能够做到的话,或许这AT…2000战斗机项目还真有发展下去的必要。。。。。。。
不过,最后的一个问题还有些不太明白:“既然你们认为这一级别的轻型四代机很有潜力,那为什么你们带来的是一款使用大推力涡扇发动机的中型四代机,这样和你们对市场的调研结果是相悖的吧?”
第九百六十七章:忽悠成功
正所谓是四代无轻型,这话确实是没有错误的,甚至现在洪都的轻四设计方案也都仅仅是一个泛指而已,主要是为了和双大推的重四区分开来,具体的洪都方案在不断地设计优化之后,已经进化成了一款标准的中四战斗机,甚至中四都还有点向重四偏的一种设计,只是没有变成歼18那样明显的一款准重型来的更直接罢了。
但是这个时候的德国人明显已经有点走火入魔了,之前的马基公司已经摆明了要退出项目,原因就是觉得这种隐形战斗教练机的设计不可靠,但明德国人还是自己保留下来了一些颇为天真地想法,因此才造成了现在杨辉稍微鼓动之后,这家伙的心里面又开始活泛起来。
至于说这时候还能坚持搞清楚为什么中航西南带来的是一款中型四代机,而非是轻型四代机设计方案,这也仅仅只能说明德国人的思想还没有彻底被美好的未来所迷惑,不过这样更好,杨辉也正准备在这家伙还有点清醒的时候再来一剂猛药。
“中四?没错,我们这次带来的确实是一款中型四代机,对于这款飞机的性能,说实话也是要比你们AT…2000的性能强大了太多,不过这种飞机是为我们共和国的特殊国情量身定制,轻型机在我们国家的未来作战环境中是没有多大用处的,这一点其实现在你们也可以看出来,中航西南的闪电战斗机早就已经停产好几年了,其中的原因我想你应该是知道的。”
说一万句话,也不如举一个实际案列来的更有说服力,特别是当杨辉搬出了共和国已经停止采购闪电战斗机一事之后,这时候的德国人就更没有任何的理由说不相信了,毕竟现在共和国的十号已经到了服役的当口,作为欧洲首屈一指的大国航空工业代表,并且又是一家排的上号的航空航天制造企业,多多少少还是知道一些关于共和国十号的消息。
特别是十号这款飞机还是定制的俄罗斯的AL…31FN发动机作为动力系统,以毛子的性格真的会帮你保守秘密?
这丫的完全就是一个笑话,杨辉就知道在上一位面共和国的十号甚至还没有研制完成的时候,当时的欧洲各大航空制造业强国都已经确定共和国有这样的一款飞机,只不过当时的共和国官方没有给于确认而已。
现在这一位面的十号虽然也保证了严格的保密制度,但也仅仅是对飞机的性能数据保密,关于飞机的大致情况、气动设计,各种谍卫星照、CG图早就流传在各国了,而这些是没法完全禁止的存在,所以杨辉一说到共和国国内早就大规模停止了闪电的采购,这德国佬肯定是立刻就想到了传说中那款单大推中型战斗机。
“我明白了,对于你们国家那辽阔的国土幅员来说,未来的四代机确实需要用一款中型机才合适,轻型机大概也仅仅只适合中小型国家使用,那么这样看来,你们公司已经接下了这款飞机的研制工作?”
问出这样的话明显是有些过了,不过这种问题很多时候在欧洲国家并不是多敏感,况且洪都的中四本来也不是什么需要高度保密的一个项目,这一点杨辉清楚得很。
“没错,我们共和国军队的确是对这款飞机很感兴趣,不过他们认为现在研制一款中型四代机在各种技术上都还不太成熟,而且现在国内政府给的军费也不足以保证这款隐形战斗机的研制,所以现在已经暂时停下了这款飞机的研制进度,不过按照他们的意思,应该是打算再走一开始闪电战斗机的联合研制思路,所以这才有让我们公司把这款飞机拿出来参展,吸引相关的合作国家的举动。”
这话还真是亦真亦假之言,一当句话里面有六分真加上四分假之后,就连杨辉自己稍不注意都有可能被忽悠了,更何况德国佬方面,那就更是深信不疑地表示这种做法很好、很理性。
并且说起来,本来不太善于脑补的德国佬,还特地是准备了一番之后,给脑补了这款中四技术不成熟的各种原因。
“看来你们国家的军队还是很理智的,实际上你们现在连F…100这一级别的发动机都没有,听说还需要进口AL…31F系列发动机,现在短时间之内要为中型四代机研制一款四代大推力涡扇发动机明显不太现实,先暂缓这款飞机的研制,其实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想明白了这些,突然也是有些明白为什么中航西南公司不愿意在这方面多加宣传了,明显是现在全世界都只有美国能够拿出F…119这样的发动机,就算有人对这款中型四代机感兴趣,但是肯定也不会有人愿意等待一款发动机方面还完全没谱的飞机。
所以中航西南很有自知之明地选择了将这款飞机低调处理,所以开幕之前为了怕被记者发现之后疯狂宣传,才选择了不把宣传海报挂出去,甚至这次原本准备好的模型,最终都没有拿出去展示。
看到德国人终于上道了,杨辉也表示这很好:“没错,这大概也是说到了我们的痛心之处了,现在我国并没有一款靠谱的大推力军用涡扇发动机,甚至连三代机的使用需求都不能保证,更何况是四代机的需求,这真是航空发动机行业的耻辱,要是早年国家选择由我们中航西南来研制大推力涡扇发动机,现在也不至于是搞得如此狼狈之境地”
话是说的那叫做一个痛心疾首,实际上当年就算让中航西南来做军用大推涡扇,恐怕也好不了太多,最多也就是发动机进入了高空台测试后期,开始了定型测试工作,毕竟中航西南旗下的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那压根儿就没有研制大推力涡扇的经验,除非杨辉愿意下苦功夫引进AL…31F的技术。
杨辉心里面是比较清楚这些问题,但是德国人不明白啊,这也就只当是杨辉在感叹世事而已,但是站在德国MM公司的立场来看,现在又是另外的一回事了。
“这个其实是不一样的,要是你们中航西南做大推力涡扇发动机,我们就没有CG…2000发动机的合作项目,MPC…75项目也不知道最后会走向何方,最重要的是你们不做中推涡扇发动机,那现在谁来为AT…2000提供动力系统?之前你们展出的涡扇12B发动机,我也看了,在性能上可是相当的不错,用于AT…2000应该是很不错的动力,既然你们也认为中四暂时不合适,倒不如加入我们的AT…2000项目当中,如何?”
第九百六十八章:全卖给你们
终于听到了德国人的主动邀请了,杨辉表示我等这句话已经等了太久,现在中航西南要的就是这种感觉,这一定要想办法助AT…2000一臂之力,最好能够让这款飞机成功进入到试飞阶段,之后的事就不在杨辉需要担心了。
至于说这次参与到AT…2000项目当中有没有安好心,这个还需要多说吗?至少作为产业链上游的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的中航西南,在同德国MM公司之间的合作中是一向都表现的比较不错,之前定下的C…320通用运输/加油机项目中,现在中航西南把自己的作用就发挥的很不错。
以两家公司之间过硬的合作关系,也没有理由这次AT…2000项目中缺席了中航西南,一直等到德国方面主动邀请中航西南参与到项目当中,杨辉就知道机会终于来了,这次要是不能借此机会用AT…2000项目把欧洲各国坑出翔来,杨辉就还真不信这个邪。
故作了一些沉思之后,还是试探性地有所回应着:“这样其实也不太合适的,巴统协议现在还依旧生效,之前的C…320项目中,我们是打着民用飞机的名号用来研制,所以才勉强能够展开工作,但这次可是正儿八经的军用战斗机了,大家应该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吧?”
按照三十六计里面的说法,此时的杨辉施展的正是传说的欲擒故纵之计,提前把双方合作的最大的阻力摆出来,表示出对这个项目其实是比较上心的动作之后,随后才是预计好的双方共同克服困难之后,一起赢家的“美好明天”。
杨辉能够想到的问题,德国人也算是比较明白的,在收拾收拾之后就有了自己想法:“这次中航西南参与到项目当中,但是完全不用占有项目的具体份额,仅仅只是以子系统/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身份出现,最终所有的技术都在我们德国MM公司进行生产,而我们公司会给出一笔价格不菲地技术购买费,这样如何?”
果然,这年头终归是办法比问题多,只要是有心转空子的话,这德国人也不全是榆木脑袋。现在看来,这次提出的方案就很对杨辉或者说是很对中航西南胃口,正好杨辉打心眼里也并不看好AT…2000项目,要真的是在这项目里面投入太多地长期资金,肯定是属于不智的表现,正好德国方面愿意走花钱买技术的手段来解决问题,似乎这就更加合适一些。
按照MM公司提出的方案,一方面中航西南可以大规模地出售一些看似高端的所谓四代机技术,换取到大笔的资金用于洪都现在的中四研制工作,有了这笔钱之后的洪都,甚至都可以不用考虑什么和国外联合研制了,直接由总公司和洪都出资完成整个项目都是有可能的。
反正国内空军已经详细调研过洪都的中四方案,也给出了确定的回答:只要洪都方案能够搞出来,性能可以满足设计指标和要求,空军就给与正式编号、订单,这也就说明中四的启动订单是肯定有的,而市场也是确实存在的。
到时候只要国内空军愿意带头采购洪都的中四,那么在外销的时候还有什么可担心的,首先就是这一位面的小巴可没有JF…17这样的准三代机了,唯一的一条歼七四多用途战斗机生产线,也还只能生产二代半的战斗机,在高端三代上面因为美国的禁运,还处于大面积空白的阶段,而这绝对是一个庞大的市场。
有国外的市场,又有国内的军队做首发用户,只要资金问题能够解决大部分,中四这种未来稳赚不赔的买卖为什么要引进国外来联合研制,自己一口吞下去难道不好吗?
现在的中航西南体量已经足够巨大,要说这样的市场份额也不是消化不了,完全可以步子大一点,做人可以贪心一点了嘛!
而要想用这次出售技术的资金来研制洪都的中四,那就一定要把这些技术卖出一个好价钱:“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