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鹰航空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熬鹰航空业-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时吴老也终于再次注视到杨辉身上,他知道这才是文章的重点,大家都看过论文大概知道一些。但是都没抓到重点,需要和杨辉当面谈谈。

  “目前我国航空发动机也普遍落后于国际社会十年左右,但这不是最大的问题,要只是单单落后的话,那么只要努力就能赶上,而实际上我们最大问题在于国内对发动机重视还不够,远远不够。甚至连发动机在航空工业中的地位都没有摆端正,这是最大的危机。”

  杨辉现在台上,环视前面众人,又继续到“我国航空发动机按照苏联提供的图纸生产六十年代以前一直是国际第一梯队,后来被拉开,但这些都不是问题,问题是到现在依然没有一款真正由我们自己研发的发动机定型,这是为什么,因为我们对发动机的重视不够,没有把发动机摆在航空工业中它本来的位置中。”

  这下桶了马蜂窝,这可是直接炮轰上面方针指导问题。一众人都不懂,懂也要装不懂。一众人不敢发表什么了,把目光投向吴老,希望吴老能有什么见解。

  吴老没有说什么,他继续听杨辉说着,“历史原因我们引进一款飞机就用不同的发动机,这就让我们有了一个错误的认识:一型飞机配一款发动机。是一夫一妻制。这在世界上都是相当奇怪的一个现象。在国外飞机设计师都是根据发动机性能,和飞机要求进行取舍。也就是说在国外是先有发动机再有设计,我们则是确定飞机要求了,然后再却定发动机要求,根据要求再和飞机一起设计发动机,但发动机的研制速度往往落后于飞机研制速度,于是飞机没有发动机用,然后下马,飞机下马发动机没有装机对象随后也下马。这就是我们国内的现状,涡扇五与轰五,歼九与刚下马的涡扇六。这两个项目哪个不是如此。”

  杨辉一口气将心里所想的统统说了出来,他准备好再次接受组委会的诘难了,要知道他这可是在质疑中央决策的正确性。若没有人反对他,那就真的要出问题了。

  果然有人马上就提出了问题,“杨辉,你拿涡扇五下马来说是错误的,我当年参加过轰五改型工作,之所以轰五下马那是因为有了更好的轰六,并且准备发展轰七。中央为了集中精力所以才下马的,而涡扇五下马是因为涡扇五本身结构上采用后风扇结构更难再有装机对象所以才下马的,这和你说的是有出入。”这人原来是轰五的知情人士。他的说法引起了座组委会的认同。

  不过旁边吴老却似有所悟,关于涡扇五下马他知道的很多些,涡扇五的确是随着轰五一起下马的,要说没有装机对象则更是没依据,像运输机这些是能用的。不过结构不符合主流到的确是有依据的。所以这个按那位老师来说也算是可以解释通,不过涡扇六的下马,和自己现在主持的涡扇九则……

  “的确,涡扇五的下马你们两位说的都有些对,我们就不谈这个了。但涡扇六下马情况则算是完全符合杨辉同学所说的那个死循环。这个我是知道一些。”吴老有些悲伤的说出了这样一句话,作为共和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创始人,他又怎么能对此不感到悲伤。

  顿了顿,吴老又似乎下了决心,说到“刚才杨辉说的这个现象我很认同,实际上这种事还不止这两个发动机,”

  这下众人都好奇起来了,都看着吴老,不过杨辉到似乎明白吴老要说什么了,不过吴老这恐怕要说的还有些不确定吧,恐怕有些涉密了。

  看着众人的目光吴老说出了一个震惊的消息“涡扇九也无限期停止国产化了,我知道这个下马没什么区别了,之所以上面这么说是因为这个发动机是根据英国资料进行国产化的如果直接说下马的话要赔偿违约金。哎!当时引进时花了多少钱,现在要去成绩了反而却没钱了,实在是可悲啊……”吴老说着竟然也老泪纵横了。

  “这个小同志的论文写得很有深度,深度剖析了我国航空发动机的现状,我对此是感到认同的,我之所以来听这个论文就是想来散散心,听听年轻人对航空工业的看法,看到他我觉得中国航空工业是有望的。”吴老一脸希冀的看着杨辉。好似在他身上看到了光明的未来。

  组委会听了吴老的话,感到震惊,都是在西安工作的航空业人,当然知道这款从英国引进的斯贝发动机,在国内被称为涡扇九发动机,没想到现在也下马了。

  杨辉看到大家都心情低落,他又咳嗽两声,把大家从悲伤中拉出来。

  “发动机工业还有相当多的问题,这不是我杞人忧天,实际上发动机的寿命,可靠性,推重比,都和国外有差距。这需要我们的努力,”杨辉说完后心情沉重的结束了这次答辩。

  突然杨辉又停下脚步,转过身向王导说到“王导,我决定不读研究生了,我想毕业后直接去参加工作。”杨辉选择了在这个时候说明自己意愿。

  王导扭头看到杨辉,不敢相信的问到“你确定,你不是早就打算好了,要读研究生吗”

  “我觉得再继续读书我也能学到东西,但我更愿意去边工作边学习,这会更有效率。对我更有用,我等不及了。”看着王导盯着自己,杨辉坚定的说到。

  

  

第七章:交流与离别


  “好,那你就去吧,我也就不劝你了,不过你得做好准备,如你所说的,现在整个航空业都很艰难,好好干,千万别给西工大丢人了。”王导嘱咐到。

  “谢谢您的理解与栽培,学生走了。”说罢转过身去…………

  转过身杨辉迅速离开,王导看到一阵感慨,年轻人啊,希望你真的能有所成就,这一届最好的几个就你们了。

  好了我们继续吧,还有别的学生要做答辩,主任说到。然后在杨辉档案上写下:

  一个学习能力强,基础知识扎实,洞察能力强,有前瞻性眼光的优秀人才。部分理论与国情脱节,需要实践学习。

  “杨辉你等等,我还有些问题要和你交流一下”吴老突然站起来快步向杨辉追去。留下礼堂众人面面相觑。

  “杨辉同学先等等,我找你有事”六十多岁的吴老从礼堂里快步追出来,丝毫不见一丝老年人的样子,引的旁边同学奇异的目光。

  杨辉转过身停下来,看到吴老风风火火的追出来,一阵感慨。老一辈的同志的确是雷厉风行呐。

  “哎呀,年轻人就是跑的快,我这老头子是不行了。对了,我找你还想继续谈谈,你似乎还有些没有说的想法。”吴老问到。

  看到大名鼎鼎的吴总师找自己还有问题,杨辉当然得停下来聊聊了,毕竟两个人还算是个师徒身份的。

  “好吧,我们到旁边坐坐吧!”随及走到旁边的亭子里去,

  吴老坐下后立刻说到“我看你对发动机事业还有很多看法,我想听听。我也一直感觉国内在发动机方面的确有些偏。”

  杨辉看了看吴老认真的眼神,说到“今天我最想说的就是您刚才说的斯贝问题,当听到您说的时候我是相当悲伤。这不仅仅是单一的对斯贝下马后失去了一具可靠的发动机的悲伤,实际上这次下马最大的损失是在于,我们失去了一次接触并学习欧美发动机制造业的机会。”

  杨辉抬头望着亭子顶,重重的叹息到“哎……”

  “的确如此,不过这也是没办法,我们也想能够继续下去,但上面是怎么想的谁又知道,也许他们有他们的想法吧!”吴老这时候倒安慰起杨辉来了。

  一个航空发动机之父,对自己经手的发动机真可能没有感情。只是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没什么好说的了,毕竟到他这个时候,所有感情都能控制得住。

  “吴老,我恳求您一定不要放弃斯贝项目,这个项目真的有很大的意义啊!实在不行,您安排把斯贝发动机的子项目进行国产化,彻底摸清,也是好的啊!特别是一些高级的加工工艺这也是对整个航空工业都能起巨大的促进作用的。”

  杨辉突然望向吴老,他并不想给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这么大的压力,但事实必须让他这么做。

  “吴老您知道发动机研制的周期长,但要是子系统能够一早摸清楚,整个研发周期都将大大缩短,所以您一定要把这些个关键的,耗时长的小项目继续下去。预先研究在国外是相当公认的一个方法”杨辉再次向吴老说到。

  “这个的确是很有必要,而且我看这些子项目也用不了多少资金,我给你说吧,我马上就要到航空工业部科技委员会工作,到上面养老了,我会努力争取资金把这些干下去,以后下面具体科研就要靠你们这些年轻人了。”吴老满脸期待的说到。

  “好了,我得要走了,你好好干,你说的我会争取到得!”吴老站起来向外走去。

  看着吴老背影,杨辉再次下定决心,一定要做到自己目标,实现航空工业的腾飞,,造出一颗中国心。也让这位为共和国航空业奠基人能扬眉吐气。

  “杨辉,你为什么不继续读研,你这是要认输吗?我不需要这样的胜利。”赵自强又找了过来。

  “读不读研究生,和我们之间的恩怨有关系吗?我说过我要写一篇轰动性的论文,你可以去问问论文评审组委会,到底怎么样,我说过,我不会输给你,我只是要换个更大的舞台啦!这里已经不适合我了”杨辉轻飘飘的留下这一句话就走了。

  “杨辉,我知道你得论文的确很有见地,不过我们之间的恩怨没有完,航空可不止在学校,只要你还在航空业我们就还是会有竞争的。”赵自强双手握拳伸出一根手指指着杨辉大声叫到。心中的不甘任谁都能感觉到。

  “我会的,咱们江湖上见”杨辉简单的回应到,突然想起现在赵自强可能还理解不了这江湖的意思吧!随及淡淡的笑了。这家伙还真是有趣,和自己斗了这么多年。

  慢慢的走在学校,回忆着自己上辈子在母校的求学经历,自己得一帮子同学,突然有些不舍起来。

  打开门寝室门其他三人都到齐了,看他们样子论文都还不错,不过情绪都不太高,毕竟就要离别了,大学四年就过了。

  学校里的事都干完了,是得要分开了,“长青你打算到哪里去工作?”杨辉问到。

  刘长青思考一番后“管他吧,只要还能跟飞机打交道就好,我是沈阳人应该会分配回沈阳吧601。626都有可能。你们两呢?”

  “我,我其实是想到三线去的。具体得看情况,学校要分配嘛,”杨辉是要到飞机研究所的,或者发动机研究所,他个人更倾向人事斗争不严重的西南三线。

  听了两个的想法,唐昌红也谈起自己的想法“我是SX人我就想就在西安发展,这边603所里这些都很好,反正是学校安排,就地安排。”

  “你们都谈起自己的未来,和工作了,就我一个人孤独的留在这学校里。好吧!你们都有走吧!”杨为有些落寞的感叹一番。

  …………

  唐昌红走进寝室,兴奋的说到“我的工作安排出来了,果然如我所料是603这下就没有问题了。”

  “我的也出来了601所,没什么意外,”刘长青也平静的说道。

  我分配到试飞院,不过我不大喜欢这个工作。我先回BJ去吧,到时候安顿下来就联系大家。

  “好了,要离别了大家今晚不醉不归。”突然杨为提出个建议。

  “好,走吧也不知道写一别何时才能再相见,不过我和大为不算。我们都在西安”唐昌红说到。

  四人随着夜色走近饭馆,酒菜上桌,“四年前我们因为同一个目标和梦想从五湖四海而来,今天我们又要为了同样的理想和目标而要奔向四面八方。为了同一个理想干杯”杨辉首先说到。

  “这话说得好,我们高考成功后来到这里就是为了理想,现在已经无限接近了。虽然我还要等待几年,但那没什么,我们是这一届前面的一批人,我们得要接过前辈们手中的工作,托起战机的翅膀,保卫祖国的万里长空。这是我们得使命和义务。”

  大学里从未喝酒的杨为喝了杯酒之后讲话显得慷慨激扬。

  “大家这些年风雨同舟,一切为了理想,希望以后能够坚持下去,就目前看来这是个枯燥的行业,不过这有也我们必须坚持的理由,”

  “对,人生短暂,我们应该努力奋斗‘为祖国国防事业添砖加瓦!切不可半途而废,浪费一身所学。”

  ………

  这一顿饭吃的很尽兴,酒喝得很满足,在后来的日子里都认为正式这些话,是自己在艰难的工作中坚持下来的动力,但他们不知道,上辈子他们一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