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鹰航空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熬鹰航空业- 第4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既然安70没法满足战略运输的需要,那安70的这47吨的极限载重也没有太大的意义了,到时候就算这飞机到了共和国手里,那不过也就是一款可以用来替换运8的战术级运输机定位而已,而运8这种战术运输机在共和国又完全不需要达到47吨,运载能力是绝对是的富余。

  因此,安70这飞机绝对不能进入共和国,这飞机仅仅是能够满足苏联时期的国防需要而已,毕竟苏联的陆军、空降兵所使用装备都是在六七十年代的时候就按照伊尔76标准设计的军事装备,苏军大量装备的T…72坦克也仅仅就是40吨出头而已,用安70来运输是完全没有问题。

  “安70确实各方面的潜力都要比伊尔76好,但也绝对是好不了太多,这两飞机不过就是半斤八两而已,伊尔76没法满足我国军队的需要,自然安70也很困难满足我国军队的需要,甚至这飞机也不能有效地适应你们德国的需要吧?”

第八百三十七章:有想法的德国人

  不过,我们倒是挺看好安70的机身设计,4X4的货仓尺寸绝对足够运载现目前世界上大部分的前线战术装备,相比之下倒是我们现役的运8飞机在尺寸上就显得有些不太够用了。”

  而杨辉这时候说的倒也算是大实话,像若是以安70的货仓尺寸来设计新一代的战术运输机,那也绝对是牛逼到爆,除了主战坦克它没法运输以外,其它的还有啥不能运?所以说杨辉对安70完全毫无想法当然也不对,毕竟又这种好东西就应该物尽其用啊!

  “那么,若是这次你们真的是打算研制一款新的前线战术运输机,那就不应该去盯着安70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飞机上面,退一步我们其实应该把飞机的载重定位在25…30吨左右就够了,倒是使用安70的机身设计还算是比较不错的想法,如此我们便可以把飞机的最大起飞重量控制到100吨左右。”

  事实上,一款能够满足新时代战术运输要求的中型运输机,在载重吨位上和老一代的C…130、安12、运8都没有太大的要求上区别,真要说新时代的战术运输机应该定位到什么标准的话,实际上还是英国牛牛六十年代装备的贝尔法斯运输机最合适。

  这贝尔法斯特运输机1964年1月首飞,可以用于运输火炮等大型军备,当时就具有载重22吨飞5000公里的能力,而这数据比C130之流只强不弱,货仓宽度同样也是要大于C…130运输机,完全是向着伊尔76这种3。5米直径的飞机靠拢,最难能可贵的还是这飞机的改进计划中就有了25…30吨的载重的型号。

  所以说,大英帝国果然是走在时代前面的巨人,六十年搞的一款运输机直接就能够满足2000年之后的需求,要当时英国的那帮政客们能够干点实事儿,不跑去采购C…130,而是把订单给肖特公司,那么82年的欧洲还会去讨论新一代中运?直接上贝尔法斯特就行了,甚至2000年之后这飞机依旧可以继续使用,好好挖掘这金矿就绝对是一款能够生产、使用100年的好飞机。

  然而一切都没有如果,就算英国人走到了世界主流的前面,但最后还是只能给跪下,亦如他们发明的蒸汽弹射器、斜角甲板、光学助降这些好技术一样,最后英国佬自己还是无福享用,只能为人作嫁。

  若是在七十年代的时候共和国不去仿制运8,借着当时中英之间的还算不错的国际环境,当时都能够引进斯贝202的情况下,转而去引进当时英国不要的贝尔法斯特运输机,那东西拿回来生产就绝对是大好事。

  现在,新一代战术运输机的研制又摆在了杨辉的面前,而这时候就确实应该好好地吸取教训,首先货仓尺寸一定要大,野战起降能力一定要有,至于最大起飞重量嘛!这东西倒是不太重要了

  此时的德国佬似乎也明白了现在这种情况,看来共和国这边是对安70这一级别的飞机不太看好,而通过杨辉所透露的消息来看,似乎这家伙还是比较看好的安70的机身设计,这倒还有点可以谈谈的必要。又想到之前德国军队所提出的要求,这时候才发现尼玛双方的要求还是很有些相似之处啊!

  “听了你们的看法,我倒是觉得我们双方可以谈得来,飞机25…30吨的最大载重设计,这刚好也能够满足我们德国军队要求运载新一代的黄鼠狼2重型步兵战车,这款战车是我们德国联邦国防军21世纪的主要作战装备,战斗全重30吨,到时候稍微把这款飞机的极限载重扩大到32吨左右就差不多了。”

  这德国联邦国防军也就是战后的德国军队,这支军队虽然也拥有豹二坦克、PzH…2000重型自行火炮,但这些都是真正的进攻性武器,其超过50吨的战斗全重就算是安70来了也运不走,因而德国也没有打算空运这种大家伙。、

  而且就算是可以运这种东西,美国爸爸那边恐怕也不会允许德国拥有这种能够快速前沿部署豹二主战坦克的空运大杀器,能够运输主战坦克就已经是战略空军的范畴了,而德国这种国家肯定是不能有的。

  如此,发展一款能够运输黄鼠狼2步兵战车的中型运输机对德国来说也就直接顶天了,其它的甚至想也不用想太多,直接放弃就好。

  那么现在的情况倒也算是明了,这尼玛也就说还是要研制一款和A400M一样的运输机嘛,A400M能够运输最多31吨的物资到处跑,现在中德联合研制的也是最大能够运输32吨的装备满世界浪,而且货仓尺寸好像也算差不多大小了。

  看来这项目确实有戏了,杨辉倒是心里面有些想法了:“若是德国要求的也是这种运力,相信我们还是能够有很大的合作空间,但你也应该知道,现在你们作为北约国家是被明令禁止同我们共和国展开军事合作,哪这款运输机又该如何运作?”

  杨辉这时候问到了合作方式,而这德国佬却是一副我早就已经想好了的样子,此时也是什什秘密地说着。

  “首先我们研制这运输机又不是一定要军用,现在我们这个项目它是民用的,你看看现在乌克兰不都已经对外出租搞商业运输的安124运输机了吗。自然现在我们要走的路线首先就是不能对任何一个国家出售这种军用运输飞机,反过来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飞机生产出来,然后出售给中间运营商就行了,中间商出租给各国的军队使用,又或者各国军队有运输需要的时候临时包机也完全可以。”

  就这样仔细地思考着,杨辉现在还真有些不太好理解这到底是什么情况,把军用运输机以商业名义制造出来,然后出售给专门的飞机租赁公司或者航空货运公司,再由这些公司出租给各国军队或由货运公司直接去承接军队的运输任务。

  我勒个去,这种想法也亏他德国人能够想出来,这尼玛还是杨辉所熟悉的传统型德国佬吗?能够想出这种办法的人能够是以呆板著称的德国人?这尼玛简直是要逆天了都。

  不过嘛。。。这听起来好像又还是挺有些可行性,虽然这种模式在共和国有些看似行不通,毕竟这太过于天方夜谭了,但对于苏联解体之后能够好好享受和平红利的欧洲,一个军人都能够每天早上8点打卡上班、晚上5点打卡下班的神奇之地,把这种军事运输任务商业化的行为也确实是真的有可能。

  “那我算是有点明白你说的意思了,就是说我们这项目从头到尾,它一开始就是研制的一款面向民用市场的运输机,只不过采购这些飞机的公司到时候会和各国军队接触,而这就不管我们的事儿,对吧?”

  这话一说完,杨辉倒是突然想起上一位面的2000年之后好像还确实有听说过商业公司对外提供空中加油服务的,对象也就是一些没有采购空中加油机的空军,但就是不知道最后这事儿成了没有。

第八百三十八章:用涡浆多没面子

  “没错啊!这种方案应该就是现在唯一能够展开合作的路子,对欧洲那边就采用这种办法最好,毕竟我们这是没有军队投资,同时也是没有到军队服役的运输机,你们这边到时候是不是进入军队服役就是你们自己的事了,不过建议最好在这款飞机还没有定型之前都不要和任何的军队沾边儿,这个你明白吧!”

  笑话,就现在这种情况下你就算让共和*队出钱投资这款运输机的研制工作,共和国也拿不出钱来投资这东西啊,毕竟现在的共和*队对运输机方面的要求其实也不怎么高,刚定型的运八气密型才开始服役,这时候还是不去趟共和*队这浑水为好。

  而只要共和国这边和军队不沾上关系,虽然到时候可能还是会受到美国的一些阻挠,但这种打着民用合作为幌子的项目,在共和国和欧洲的合作中实在是再常见不过,并且这还属于是可以把对美国威胁更大a400m运输机除掉的项目,好好地运作一下还是有可能的,所以此事可行。

  “整个项目现在看来是确实可行,飞机极限32吨的载重对于你们德国乃至欧洲国家来说似乎都算是够用了,我记得现在整个西方国家在海湾战争之后都开始计划发展快速反应部队,好像那款“拳师犬”8x8轮式战车也是30吨出头,对吧?”

  说起这拳师犬轮战,这也绝对能够算是8x8轮式战车中的大哥大了,以它那30吨出头的重量绝对要稳稳压过美国的‘斯特赖克’8x8轮战车族,这斯特赖克系列轮战在设计的时候就深受c…130j运输机的毒害,为了能够用c…130来运输这些轮战车,不仅对战车的尺寸有了严格的限制,就连那吨位也要控制到18吨左右,这牺牲的防护性简直是对大兵们的谋杀啊!”

  好在这次的新中运是全新研制,按照德国或者说欧洲的军事变革发展进行了很多的妥协,32吨极限起飞重量其实就已经足够欧洲所构想的快速反应部队使用了,那也就怪不得德国人愿意发展新一代中运。

  “没错,未来我们德国所计划新一代地面装甲作战部队中,远距离作战全都是使用25…30吨的地面装甲,所以我们就需要这种极限起飞重量为32吨的中型运输机,至于贵国这边,我相信32吨的新一代中型运输机还是吸引力的。”

  32吨极限起飞重量的中型运输机确实不错,至于共和国到底是不是需要这种飞机,这一点相信只要军队看到了这飞机比伊尔76更大的4x4货仓之后,应该也会忍受不了诱。惑,对于共和国来说,还是有很多的大型军事装备需要野战运输,有需要的话就连红旗9这种区域防空系统也能给塞进新中运,反正红旗9尺寸最大的车载雷达也是属于可以折叠的。

  但现在这种事杨辉肯定不能说出来啊,红旗9这种大杀器要是都能够靠着新中运满地跑,那美国人还不得马上跳出来,到时候管你是中运还是大运、军用还是民用,全都得统统地干掉。

  确定了定位之后,要再确定如何实现这些要求就简单了:“既然我们都已经决定了这飞机的定位,那么要实现这一设计所需要的技术就要好办很多了,刚才不是说看好安70运输机吗!其实我也觉得这飞机的机身设计不错,唯一不足的就是航电有些落后,但这个好说,我们到时候改一改就好,倒是这发动机方面,我们暂时还拿不出d…27对转浆扇这种东西来,甚至浆扇发动机在全世界都没有投入使用,我看这东西暂时还不靠谱啊!”

  笑话,浆扇发动机这种东西实在是太不靠谱了,除了乌克兰和俄罗斯在此之前有一些技术积累的情况下可以勉强攻克这些技术,其他的不管是共和国也好、德国也罢,两国家似乎都对这种发动机没有什么研究。

  德国人早就对安70中毒已深,想了想之后甚至给爆出一句:“我们不能做这种发动机,那就采购乌克兰的嘛!甚至再不行的话,我们还可以采购英国的苔茵发动机,把这款发动机改进一番之后还是能堪大用,到时候说不定还能够让英国也加入到我们这个项目中,这样的话就。。。。。”

  这话一听就知道德国人的花痴病还没有醒过来啊 !先不说d…27浆扇发动机,那东西绝对是属于不靠谱,其次则是英国的苔茵发动机也是60年代的老货,属于和共和国现在使用的涡轴6发动机同一个时代的产品,要用苔茵发动机还不如把涡浆6发动机改改来的更加靠谱一些。

  想了想之后感觉这时候的德国佬应该是陷入了死循环,那这就需要由杨辉来给他当头一棒,让他们知道万万不可把战术运输机的动力系统拘泥于涡浆发动机这一隅之地,用涡浆发动机的飞机得多没面子啊。

  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意思:“虽然我们造的是一款中型战术运输机,中型运输机现目前全世界都是以涡浆发动机最为普遍且流行,但是我们应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