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鹰航空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熬鹰航空业- 第4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实际上则是不管法国人如何想的,在最后阶段为期几天的考察之后,还是赶在12月中旬就完成了所有的资格审查,而当资格审查完成之后,那边法国民航局自然也是直接发放了之前就已经准备好的两试航证。

  MPC…75现在是拿到了北约三大********的试航证,有了这样响当当地牌子挂在那里,加上经过半年时间的商业飞行测试之后,汉莎城际航空公司正式对外载客营业,首批虽然只有4架飞机可以投入使用,但后续依旧是可以每月增加三架飞机投入运营中,这样的交付效率绝对不低。

  而也正是93年的圣诞节,德国民众在订购机票的时候,首次见识到了一种新的机型:MPC…75,而在德国媒体的宣传下,这架飞机已经是作为德意志本国航空制造业崛起的一个重要标志。

  因而抱着想要体验一下飞行舒适度的乘客也着实不少,甚至后续几天中空乘连续发现了奇怪现象:有的乘客买了机票飞到目的地之后,马上在飞机返航的时候,居然又能看到上一班的乘客。。。。。。

  德国的首航顺利,而共和国这边的联航公司也同样使用之前交付测试的一架飞机,进行了第一次川藏之间的高海拔民航客运飞行运输,而有些令人哭笑不得的则是这次国内的首航,虽然飞机的上座率达到92%,但是大部分居然也是外国人,一问才知道这居然是传说中的外国驴友团队,而大冬天跑到藏区旅游,也只有外国人才有这不怕死的精神。

  所以说MPC…75的首航似乎更多是赚取了外国人的钱,那是否这也意味或者说是象征了一些什么东西呢?

  伴随着飞机在啦撒机场降落,甚至不需太多的麻烦,部分藏民直接换而乘坐同机场的运七最新改进型,或者说是乘坐有了新名字的新舟30客机也没错,这架飞机的上座率虽然只有70%,但是后面货仓倒是装了满满地一舱,伴随着涡浆发动机的桨叶撕裂空气,新舟30则是执行着藏区人民出行的最后一级公共交通运输。

  而这一年的12月底,杨辉则是在帝都渡过,同样伴随着杨辉一起的自然还有一些国内的政府高层,或者更加直接的应该说是杨辉陪着这些国家领导人一起全程等待着MPC…75和新舟30的首次藏区民航客运任务的消息。

  而伴随着千里之外传来新舟30成功降落在当地一处简易机场,一直不苟言笑的民航局新任局长,陈局长算是笑了。

  “好啊!我们共和国终于靠着自己的力量,完成了被称之为世界屋脊的藏区公共交通建设工作,在此之前的国外飞机,可同样也没有哪一款可以做到这样完美地同我们实际国情相匹配,所以我们要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终究还是要依靠自己的民航制造业啊!”

  新的民航局局长同样是93年12月上任,而这位的上任之际就遇到了两款国产客机首次商业航行成功的这等好事,虽然这也有前任栽树的原因在里面,但新局长的运气好也要承认啊!新官的第一把火确实是在联合客机公司帮助下烧的相当红火,而这等结果也就顺利将他的事业在一开始就同联合客机公司绑到了一起。

  以后的日子中,共和国的民航局就要改姓西南了,八十年代MPC…75项目在国内遇到的所有阻力,在往后的新飞机项目中,肯定也不会再发生,因此这也算是一大值得庆祝的好事。

  。。。。。

  在帝都遥祝了MPC…75和新舟30的首航成功之后,一众官僚们终于是渐渐散去,但最后的总理办公室秘书则是匆匆走来,将杨辉和民航局局长留下,据说是要到中楠海商量一下关于MPC…75飞机的后续发展计划。

  杨辉就知道国家现在看到了民航飞机制造业的巨大发展空间之后会忍不住,想要发展民航制造业是顺理成章的,而能够有国家给支持当然大有好处,之前藏区空中公共交通网建设项目就是典型的国家工程,联合客机公司在拿下这项目之后,几乎后面整个新舟30飞机的研制资金都是国家拨款70%。

  所以说,杨辉同一边陈局长对视一眼之后,皆是笑着走进了汽车的后座,沉闷地气氛中陈局长倒是抛出了一大订单:“你知道,我们民航局有权利指导国内民航飞行公司的飞机采购,这次MPC…75客机的56两级座舱90座布局被指定用来做低客流密度的干线飞行,新的采购订单加起来已经有60架,你们可要好好地准备准备。”

  说到国内的采购订单,杨辉就知道会是这样的结果,在国内只要你的东西能够堪用,又有国家政策的支持,要拿到订单也是非常简单,毕竟这年头民航公司都是国营性质,所以飞机采购还是要受到一定的国家政策影响。

  甚至不需要任何的思考,杨辉直接就给出了满满地自信:“国内的订单我们肯定是能够吃下,60架不过是我们生产线全力开动起来之后半年就能完成的生产,倒是这90座布置的低客流密度干线飞机,肯定需要更加充足的动力才能保证飞行所需,所以这就必须要用CG…2000发动机才行,这一点国内的民航公司愿意承担风险?”

  虽然杨辉和一众CG…2000的研发人员是信任这款发动机,但作为一款新研制的航空发动机,你就算是三巨头来研制,发动机前期的运营中同样也是有一些风险,国内民航公司在当年的运七项目中吃了亏,现在。。。。。

  但杨辉显然是忽略了一点,陈局长并不是太在意地保证着:“这就放心好了,你们这不也是拿到了法国的CG…2000发动机适航证了吗?有这一点就足以表明发动机是可靠的,到时候国内肯定采购CG…2000发动机,这原因就和MPC…75销售到美国的订单中全部都装配CF…34发动机一样,国家意志!”

  最后略微较重地说了‘国家意志’四个字之后,也不等杨辉的回话,又转而换了一个话题:“那暂时先不说这订单的事,这次总理叫我们去谈话,那么杨总是认为大概会谈什么?我洗耳恭听!”

  洗耳恭听么。。。。

  既如此,那杨辉也不介意先提前沟通并统一一下口径:“这并不难猜,大概也就是关于MPC…75的后续发展规划而已,联合客机公司那边已经做了对民航公司的市场调查工作,数据表明国内在未来二十年之内对130座的单通道窄体干线客机需求至少为600架,所以项目组打算对MPC…75进行拉皮以增加机舱的长度,想来总理这次找我们谈的应该也是这事了。”

第八百一十四章:禁飞区

  似乎总理已经在此等上了有一段时间,而随着秘书把杨辉和民航局的陈局长一起送到,总理则是比较随意地招呼着两人到旁边的沙发坐下:“这边来谈吧!因为这次我们要谈的事情比较多,这边的沙发比较舒服一些。”

  就这样,也便拉开了MPC…75的后续改进开发工作的商议历程,而这次的后续改进开发工作似乎也并不是那么简单,总理在会议一开始就提出了一个问题。

  “MPC…75客机和CG…2000发动机之所以能够顺利地拿到西方国家的适航证,和这款飞机定位为100座以下的大型支线客机有关,虽然它也可客串一下小客流密度的干线客机市场,但由于空客、波音都没有关注这一市场,再加上我们的各种努力之下,这才颁发了适航证,现在我就想问你们要是把MPC…75改进到100座以上,觉得现在能够顶得住压力吗?”

  都说国家高层什么的对各个行业具体情况并不会太熟悉,但这次总理的一番话倒是直接颠覆了杨辉的认识,对于别的领导还不敢说,但至少现在这位总理对民航制造业应该是仔细调研并听取过汇报,要不然也不会一上来就问到如此尖锐而又一针见血的问题。

  同样,那边民航局的局长马上就要在民航领域摸爬滚打,自然还是要对民航飞机制造业有一些清晰的看法,所以简单的三人会议中都还算是对这次谈到的问题有比较深地认同,也知道这次若是打定主意要进入到100座以上的干线客机领域,压力绝对不小。

  这时候的杨辉心里面自然是诸多五味杂陈,像联合客机公司这种以制造支线客机起家的飞机制造公司,通常都是在公司完成了基础的支线客机型号布局之后,便开始聚集起所有力量,转而开始冲击737这类全世界需求量最大的窄体干线客机市场。

  上一位面九十年代冲击这一市场的支线客机公司一共是两家,分别是荷兰的福克公司,以及印度尼西亚的努桑达拉公司,但非常遗憾的则是这两家在上一位面90年代冲击窄体干线客机的公司,最终都是以失败告终。

  荷兰的福克公司自然不用多说,那是从一次世界大战就存在的世界最老牌飞机制造商,一战中对协约国造成巨大损失的‘福克灾难’那就是福克公司生产的战斗机给打出来,因而这家公司绝对是牛逼。

  而二战后的福克公司则因为他们之前为德国军队生产了BF…190战斗机,因此被盟军好好得搜刮了一番之后,便彻底失去战斗机的制造能力,但战后的福克转而进入到客机制造业,从支线客机开始做起,到了83年的时候几乎是和MPC…75为同一个时间节点,开始了一款气动和上一位面共和国AJ…21极为相似的大型喷气式支线客机福克100的设计。

  而这架福克100飞机则仅仅只是刚好定位在最高载客107座,且定型交付在88年,那时候的空客、波音还没有什么默契,他们更多是认为福克100是同麦道公司的MD…82或者MD…90进行竞争,因而自然是愿意听之任之的并未发起对福克公司的绞杀,反正坐山观虎斗也是不错的选择。

  但很快,随着福克100在88年成功定型并交付,福克公司开始野心膨胀,又开始了准备对福克100进行拉皮手术,直接要准备进入到130座的窄体干线客机市场。

  而恰好在这种情况下,随着波音和麦道公司之间的合并,波音公司自然是接手了麦道手中两个不错的项目:麦道90和麦道11,而后的麦道90更名为波音717客机,载客也是110人,这也就意味着不管是福克100还是后续计划中的改进型都和波音展开了正面竞争。

  这下福克公司悲剧了,此时又恰逢空客公司准备开发A…318进入到100座的小干线客机领域,因而空客、波音这两个唯一剩下来的干线客机巨头就开始了对福克公司的绞杀。

  而在两巨头的联合绞杀之下,很快福克在97年就宣布破产,原本前途一片光明的福克100就此停止生产,该型号飞机共计只交付了284架,之后就关荣了,而福克也成为了第一个被空客、波音联合绞杀掉的挑战者。

  在90年代同样有此遭遇的还有印尼航空制造业,别看印尼这国家不咋滴,但实际上他们也有过辉煌的航空制造业,比如前面提到的福克公司创始人就是在印尼长大,而印尼自己也在二战后有着一条颇具特色的航空工业之路。

  印尼被誉为“千岛之国”,岛与岛之间非常需要航空运输。在苏哈托时代,印尼决心全力发展自己的民族工业,努桑达拉公司。这家公司在德国留学归来的哈比比总经理的主持下,一方面是从西方大量引进专家,另一方面则是同时派出大批工程师到西方学习航空制造技术,该公司鼎盛时期拥有员工近2万人。

  而倾印尼举国之力的努桑达拉公司,先是与西班牙合作研制了30-50座的CN235,而且全球销售表现不错,之后印尼飞机工业公司又独立研制70座的螺旋桨飞机N250,这是一款在九十年代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机型,甚至比同一时代共和国的运七100更加先进,。

  反正在亚洲金融风暴前,世界航空界提起支线飞机的后起之秀,代表者自然就是印尼。

  但就在N250试飞超过上百小时、国内订购量达到上百架,还差一年就可以取得美国联邦航空局和欧洲联合航空局适航证的时候,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印尼经济瘫痪。

  随后的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开始介入印尼经济,对印尼的经济进行所谓的诊断后得出的病因之一就是:印尼政府把国家很多财富投到航空工业,干了力所不能及的事。

  到最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答应援助印尼,但附带条件之一就是“一分钱都不能往飞机上投”,如此,印尼飞机工业公司则随着亚洲金融风暴被冲垮,其优秀人才大部分都被波音、空客吸收,虽然后来也有过打算同共和国合作开发想大型支线喷气式客机,但都是不了了之。

  就在努桑达拉公司垮掉之后,直接就有西方媒体披露出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背后,其实也有波音和空客的黑手,之所以世界银行会给出可笑的“诊断”,自然是因为印尼当时在N250的基础上又提出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