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鹰航空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熬鹰航空业- 第4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自然中航西南过的是想当不错。

  CG…2000发动机在进行最后阶段的收尾工作,涡扇12发动机则是投入到紧张的测试当中,甚至中航东北那边的太行发动机项目也在624所进行核心机的测试,没办法,这624所通过之前的中推核心机项目证明了自己的能力,现在正是国内的燃气涡轮机技术尖端,即便是东北那边拿到了太行发动机项目,在这个时候也要求助到624所头上来。

  再加上军队和国家航空航天局的从中调节,现在624所也想开了,因而也就不再抱有门户之见的情况下则是充分地拿出了自7年前定型了中推核心机的技术方案之后,新研制的所有核心机尖端技术。

  你就比如三大部件中的高压涡轮方面,由于之前中推核心机使用国内现役的3万吨模锻水压机制造的涡轮盘性能不好,所以就必须要改进技术,又考虑到国内正在建造的1。6万吨油压机还要等上一两年才能服役,虽然以后的涡轮盘大规模生产是没有问题,但现在的核心机研制总需要有成品涡轮盘吧?

  因此624所充分发挥了其在90年刘大项总工访问苏联中央航空发动机研究院之后建立的人脉关系,让中航东北方面出了一些钱打点关系之后,用俄罗斯继承自前苏联的设备进行了新涡轮盘的制造,而新的涡轮盘制造出来之后在耐高温和可靠性、耐粗暴操作等特性方面比之前中推核心机所使用的涡轮盘有了很大的提高,而在空战中千钧一发的时候,能经的起操杆粗暴和耐操特性的发动机,这才是军用战斗机所需要的。

  相比之下,之前的中推核心机由于研制的时代技术和基础工业水平所限制,最终研制出的高压涡轮在耐粗暴操作等方面就有些不太理想,虽然大家心里不愿意承认,但事实就是这时候的中推核心机用于民航发动机,或者对地、对海攻击更多一些的过载并不非太变。态的战斗攻击机都可以适用,但要是用作经常进行大过载机动的空优机,那当然还是有些缺陷。

  具体怎么说,大概现在的中推核心机在耐粗暴操作等特性上倒是和美国的F…110差不多,F…110使用的核心机是和F…101这种用作轰炸机使用的核心机一样的设计,还在娘胎里的时候就不是太适合用作战斗机的粗暴操作,因而这就和F…100发动机是差远了,人家F…100一开始就是直接定位于战斗机使用的,因而不管是核心机还是其它部件的耐粗暴操作特性都相当不错,这也是为什么在F…100可靠性上来了之后,美国军队还是要大批量采购F…100而非F…110的原因。

  现在的中推核心机确实耐粗暴操作性能不太好,但这总结起原因的时候又还是和F…110有些不一样,虽然两款发动机的问题症状都差不多,但一个是属于早期娘胎里带来的,在设计中压根儿就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因而是属于先天不足。

  而这中推核心机则是因为单纯的高压涡轮制造工艺不太合适所导致,但核心机的设计上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因而算是后天的问题,只要后期的制作工艺上去了,它完全就可以是一台泼辣的中推发动机,不过这至少也要等到下一次的涡扇12发动机改进设计的时候才能解决。

  涡轮盘的问题解决了一大半之后,再加上前几年从乌克兰那边挖来的高温涂层科研队伍,它们也创造性的利用同样来自乌克兰巴顿焊接所的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技术,在DD…3单晶的涂层工艺制备工作中取得突破性进展,涡轮叶片的耐高温能力再一次得到非常大的提升,而该技术在此之前的全世界范围之内也还从未被利用到航空发动机高温涡轮叶片的涂层加工工艺中,这一技术甚至在后面两代的单晶上使用都是有奇效的。

  而同样来自巴顿焊接所的电子束焊接工艺,则直接将新工艺制作的涡轮盘和使用新涂层的涡轮叶片通过焊接完成一体化装配工作,新的涡轮盘在测试中很快就表现出了相当不错的性能,涡轮前总温度直接达到了1370摄氏度,这比起之前中推核心机的1280摄氏度高了要接近100度,前涡轮总温已经到了F…110的同一水平,而且新工艺也完全客服了高压涡轮耐粗暴性的不足问题。

  那么在这时候,因为太行和F…110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实际上制约太行后期耐粗暴性能的已经不是工艺问题,反而是设计上问题,不过现在还算不有了转机,到了624所这边因为是要求根据国内的具体国情在F…110的核心机基础上研发太行的核心机,吴总工则干脆就一不做二不休,借机会直接对核心机进行了一番大手术,反正对核心机进行国内工业基础适配的手术量也不小。

  因此,这一次在624所进行研制中的太行核心机虽然进来的时候还有浓厚的F…110影子,但到了出去的时候,恐怕直接就和F…110没有太大的关系了,你说是624所这边打着太行的幌子给了中推核心机的大推放大版也好,还是魔改了核心机也罢,反正这次的太行核心机是绝对的624所良心之作。

第八百一十章:两个法国人

  有了性能大大地上了一个台阶的高温涡轮,那当然也不可能光是用到太行的核心机上面,至少624所终究还是属于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旗下的单位,各项科研资金也都是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拨发,因而算起来624更像是一个联发公司下面的大项目部,甚至其它的设计、生产单位都可以这样来进行定位。

  那么话又说回来,既然这新的高温涡轮已经技术搞出来了,自然改进中推核心机的计划也是要接着上马,之前早就眼巴巴地等待着新的高温涡轮现在有了,那还不得爽翻天,要不然后续性能增强型的涡扇12/QC…160/CG…2000…2发动机可就真的是一样都没法进行下去。

  所以这个时候的624所,那依旧也是相当地忙碌,唯一的一台SB…101高空台不仅要承担两款核心机的测试工作,这中间还要绝对保证涡扇12发动机测试工作的进度需要,甚至之前安排的设备检修工作都是在过大年的时候进行,当时杨辉是没有看到那些过大年的时候还在加班检修高空台的工作人员,那叫一个幽怨。

  不过这些情况很快就会有所改观,至少现在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已经开始了性能更强悍的新一代高空台设计建造工作,这才是真正比照着世界最前沿水平去设计建造,而这东西到现在也就是只有美英苏三国有,法国这五大流氓之一的国家都在此领域表示放弃,而共和国则是正在努力地冲击着,只不过就是时间恐怕会耗时五年以上才能看到成果。

  而随着法国那边的适航证资格审查不断地完成各个小项目,一向都是傲娇的法国佬彻底不能淡定了,资格审查中的中航西南旗下的公司带给他们的震撼太大了。

  不说人员机构臃肿的问题,反正这些不归他们法国人管,同样法国人也知道这是所有大型公司的通病,世界五百强的公司没有谁敢说自己的人员机构是足够精简,最多也只能说同类型公司中不拖后腿就行。

  真正让法国佬吃惊并满脸斯巴达的,其实就正是西方工业国家一直引以为豪的工业技术方面,倒不是说这中航西南的基础生产设备有多牛逼,实际上工厂里面很多设备还是比不上法国这种可以满世界采购设备的一流工业国家,但这中航西南旗下的工厂也并非是全无亮点。

  其中一位之前同共和国打过交道的一位法国审查人员吗,那就是默默地对旁边同事说着:“大概是十年前的时候了,那时候还是83年的巴黎航展,反正那时候我们同这个国家之间的关系还很不错,所以当时就出售了整套的CATIA给他们公司,也就是我们之前所看到他们使用的那套CAD软件,而当时我就前来负责安装培训工作,并借此机会接触到了这个国家的航空工业,而那时候我给的评价是全面落后二十年,且毫无技术亮点。”

  这话说的很小声,似乎是怕有其它的人听到一般,仅仅是让旁边的那位法国同事听到了,而接着则是有些好奇地想要听到下文,因为就他现在所看到的所有情况综合起来,实在想不通为什么会是给出如此恶劣的评价,这完全不应该啊!

  单就看刚才走过的零部件精加工工厂,那里面的四轴和部分的五轴加工中心虽然使用了有些年日,明显应该是八十年代的时候所采购,但放在现在也依旧是世界主流的精密机械加工设备,还有之前虽然只是重重一瞥,但他一眼就能认出来的圆弧端面齿轮加工机床,那东西绝对是欧洲才有的技术,但那机床似乎挂着的牌子是一家共和国的公司所生产,难道是他们购买了机床生产技术?

  反正一切的一切,都是各种透露着一丝丝地怪异地气息,现在进行资格审查中的这家公司绝对不是所谓的落后世界主流20年,真要算起来最多也就是落后十年左右,而十年的技术落后程度都是完全可以在机械工业生产中接受的,毕竟机械工业的更新换代并没有电子工业来的那么迅猛。

  于是在满脸地不解中:“落后二十年?我看这不也太像把,虽然他们很多的精密加工设备还是之前进口自我们欧洲,但是这些八十年代的设备同样也绝对是空客和斯奈克玛公司使用中的主力生产设备,虽然在禁运政策下他们在2000之后就会陆陆续续地落后到20年的样子,但现在。。。。。”

  后面没有说出来的话自然是不言而喻,这意思就是说现在的中航西南虽然遭遇西方国家禁运,但不管从哪方面来看都还并不是太落后。至少中航西南在杨辉的影响下,抓紧时间在85年后期大量采购更新的机加生产设备在现在看来肯定不会落后太多,因而现在的中航西南是绝对符合生产资格认证标准的。

  同样,回答他的则是更多地疑惑和不解:“没错,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家被称之为中航西南的公司实在是发展的太快了,他们仅仅是抓住了八十年代这短短不到十年的时间,就实现了各种技术的跨代追赶,若非是我今天亲眼看到,打死我都不会相信他们能够有这么快的发展速度,这对我们欧洲国家来说就实在是太可怕。”

  但很快又想起了什么,似乎是在给自己找借口,又或是是在安慰自己:“不过还好,我们又及时地对这头东方的巨龙实施了禁运,三十年前他们是如何渐渐地落后于世界航空工业的发展,那么今天他们还将继续走上老路,航空工业是整个国家或者世界的综合工业能力的体现,八十年代他们能够得到整个西方国家综合工业的支持,所以飞速发展,那么现在实施禁运之后,他们就只能得到自己国内有限的基础工业支持,落后世界的发展几乎是必然。”

  这位法国人看起来对航空工业的研究非常透彻,同样对共和国的航空工业、基础工业的研究算是相当的清楚,至少在这时候看来它的判断是没有错误的,要是共和国没有飞速发展的改革开放,那么现在中航西南的辉煌也确实只是昙花一现。

  但他们恰恰则是低估了共和国的发展速度,真的要到了2000年之后,单就是共和国自己的基础工业,同样也能够有很大的发展和提升,到时候中航西南的发展依旧是不可阻挡的,因为那时候更有了强大的经济实力做后盾。

  而现在,骄傲的法国鸡当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一路上哼哼唧唧一番之后,最终还是很配合的按照之前法国政府的要求,只要满足要求就让通过,能够达到发证的标准就发放适航证,实在是法国人他不需要再玩什么盘外招,禁运的威力是绝对不能小觑的。

第八百一十一章:傻眼了吧


  能够按照正常的程序走下去,那当然就是再简单不过,很快仅仅在半个月不到的时间就完成了所有子系统部件的承包商生产资格审查,再加上飞机有一些系统是直接就国外采购的子系统,比如mpc…75的航电是采购了法国制造,那东西法国佬会卡脖子?

  而一些德国制造的子系统同样也是不少,因此终于还是进入到了最关键的飞机总装质量控制审查阶段,虽然参观总装车间是很大程度算是有些涉密了,但考虑到这联合客机公司直接就是制造民用客机的,那就公开好了,反正天下也没有不透风的墙。

  所以是当一队法国佬在长安城落地之后,就首先是非常有趣地看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一条跑道把当地工业区分成左右两个不同的样貌,一边是几十年之年在苏联的支持下建造的苏系总装厂房,在经过这么多年使用和风雨的侵蚀之后,老式的钢筋混泥土厂房终究是在外面看来显得破败不堪,虽然隐隐约约也看到那边一装有四台发动机的大型飞机走下总装厂房,但总给人一种萧瑟之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