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鹰航空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熬鹰航空业- 第3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看到远方越来越亮的灯光,再一看表,就知道这应该是到了,不用说了,所有人都是不约而同的往货场走过去,想要看看这款雷达到底是什么样。

  当车稳稳地开到了众人面前的时候,平板车后面装的大箱子已经在所有人面前出现,而能够装进木质箱子里面并采用汽车运输,至少表明这雷达在天线尺寸上肯定不会太大,这一点毋庸置疑。

  “师傅,一路辛苦了,您这就先下来吧,我们有专门的司机来开下面的一段路程,明天早晨还是在这里,我们会把车开过来的。来,小李,你带着师傅到招待所住下,这都搞得一大晚上了。”

  说罢,等到这边的师傅从车上一下来,马上就又有人上车,启动汽车继续往指定的光电探测系统公司的保密仓库而去,公司内部开车度并不快,一行人走在后面也能跟的上。

  走在最后的杨辉这时候有机会开始和王总师说上两句了,看着车上的大箱子,满满的全都是自信。

  “王总师,这够得上我给你说的惊喜吧!这可是费了牛牛二虎之力才从乌克兰搞来,虽然这套雷达并非是成品,但我觉得肯定还是有用的,甚至可能的话,或许可以将这款没能完成研制工作的雷达继续下去。”

  没错,这次从乌克兰搞来的预警机雷达,其实并非是一款成熟的雷达,之所以说这款雷达的技术是冻结了,那同样也只是苏联当局出于对科研人员的安慰,给的一个心理安慰罢了,说起来应该是和共和国下马的运十飞机能定型差不多,不同之处在于这款雷达停止研工作是因为资金的原因,而并非是出于技术原因。

  对而这种在苏联末期,因为资金原因停止了研工作的军工项目,那可就是一点儿也不少。

  远了不说,在上一位面共和国用在o52系列军舰上面的uTg…25oo动机,其实也只是个半成品,虽然可以投入使用,但可靠性方面则是相当感人,这都是技术全套引进到共合国之后,通过好几年时间的继续研,最终才有了完全体的Qc…28o燃气轮机。

  很多人都知道共和国从乌克兰搞到了大量的好东西,但很少有人清楚这些东西大部分都是半成品,都是到了共和国之后又进行了很多的投资,这才满足了使用要求,而要是没有共和国的需求牵引,这些项目完全就不可能再继续走下去,大名鼎鼎的an…7o运输机就是典型。

  “是吗?这东西居然还没有最后完成设计定型?这倒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消息,到时候我们会注意这方面。至于你说的将这款雷达继续研下去以满足我们的需求。其实倒也不是不行,但前提是要能拿到原始的设计、试验资料,最好还要能够有设计局的骨干设计队伍在一旁协助,这样我们就可以在这款雷达的基础上进行深度国产化的改进。”

  一边走着,杨辉本人则是留意着刚才说的这些前提条件,要是确定这样干的话,那就要马上让谢连那边开始注意这套预警系统“量子…m”的研单位:织女星…m科学生产联合体,要准备直捣黄龙。

  也就是在杨辉记下了这些前提条件的时候,王总师则是开始预计着继续这个项目,能够大致得到一款什么样的雷达。

  “这款雷达的直径确实要比美国的e…3预警机小一些,但比起e…2预警机又要大上一圈,至少在尺寸上是差不多可以适配我们的轰油6平台,就算再大一些应该也是可以接受。现在,我们能够比苏联稍微好上一些的就是微电子工业了,特别是我们之前那些年同以色列、英国合作脉冲多普勒雷达,国产化了很多的先进微电子元器件,相信只要换上了我们的电子元器件,在同样的重量、尺寸的情况下,应该可以在性能上有些增加。”

  看来,对于苏联电子工业的水平低下,连王总师也都是深有体会了,这也让杨辉上了心思,看来国产化改进量子…m雷达的路子应该是行得通,到时候再加上国内相对先进的预警机数据处理、传输系统,一款性能不错的预警机还是可期的。

  忙着点头,表示自己对这个说法也是非常认同,之后才又听到为什么王总师要求杨辉去把雷达的原始设计资料,以及设计队伍的骨干全部搞来的原因。

  “但你也别这么早就高兴,苏联的预警机雷达能够在电子工业水平低于美国的情况下,达到比美国雷达性能低不了多少的水平,这靠的就是苏联设计师优秀的设计构架,或者说是系统集成能力。通常来说,就是用一堆性能并不怎么样的基础技术,设计出性能还算不错的产品,坦白的来说,这一点我们还学不来,达不到他们的那个境界。”

  这又扯到苏联设计师的系统集成能力,杨辉倒是隐约明白为什么一定要找到原始设计骨干的原因了,因为人家这种项目靠的是设计人员的设计思想致胜,你现在要大量改进、并且之前也没有参与到项目中,恐怕强如王总师拿到这东西肯定也是一头雾水。

  上一位面共和国奉天厂改进歼11的时候,之所以迟迟出不了成果,除了本身设计单位的原因之外,和项目没有得到苏霍伊的后续支持也有很大的关系,而现在预警机项目一方面是时间要求比较紧,另一方面则是对雷达的性能要求还要更高。

  这若是没有原始设计队伍的协助,恐怕还真就吃不消。8



第六百七十七章:乌克兰的消息

  亲自看着把雷达从车上卸下来之后,倒是没有打算再继续连夜把设备包装拆开,这都一大晚上的,其实也没有必要再连夜“开车”。

  倒是杨辉在这个时候,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决定,对于摆在面前的这一套量子M雷达,是绝对有必要继续把它继续做下去,就如王总师所要求的那样,大不了就是到苏联去把设计团队给挖过来嘛!

  “王总师,你要的要求,我一定会在年前给你办到,不管是设计资料、队伍,全都给!”

  杨辉能够这样说,王总师也是明白他在打什么主意,毕竟现在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的伊夫琴科设计专家已经不是什么秘密,而且看起来好像也挺不错、挺好用的。

  看着最后的仓库管理人员把门关上,这时候心里才算彻底定了下来:“既然你这样说,那我们就这样干好了,马上我会着手带着技术人员开始研究这套雷达,争取把这东西研究吃透,不管你那边最后能不能成,我这里肯定要尽最大的努力。”

  趁着夜色,两人这才慢慢往家属区走,现在的光电探测系统公司已经在贵羊的航空航天开发区完全落户,各方面都配套皆已经完成。

  甚至就连西南科工总公司,几年前也在开始往这边搬迁,恐怕要不了几年的时间,以前分布在方圆百里的011基地就要完成新区搬迁。

  ………

  原本以为雷达到手之后,就可以暂时放下预警机这边的事儿,但现在看来,好像还需要再努力一把才够。

  办公室里面,对面坐着的不是别人,这正是前不久还在乌克兰淘宝,后来因为埃及的JF—17项目,回到了帝都亲自处理项目的中航政开公司谢连发,杨辉倒是没有想到,这次这家伙直接就来到西南科工。

  “行了,既然你都到了这里,那就说说之前要你接触乌克兰那边的另外几家重点单位情况,这剩下的这几家单位都是相当的重要,我们公司进一步快速发展,还真要就靠他们了。”

  杨辉把话说的是挺唬人的,但实际上也确实是足够重要,要不然谢连发这样的大忙人也不至于亲自来到杨辉这里做汇报。

  而说起自己在乌克兰这些年的淘宝,谢连发可算是来劲儿了:“安东诺夫设计局就不用说了,这次的量子M雷达就是直接从他们设计局的试飞机上面拆下来的,反正那边的安71舰载预警机项目已经下马,花了十万美元买通相关人员,东西随便拆!”

  说到了激动之处,谢连发一点儿也不客气,手舞足蹈间还真有国际军火贩子的风采,也不知道这家伙最后能发展成什么样!

  随手抄起桌上的水杯,一口喝干之后,又开始说着:“当然,之前说的安72飞机一事,现在倒还没有太大的进展,安东诺夫设计局那边现在不是正研发新的安74嘛!所以我就是打算再等等,最后若是能够直接把安72的改进型安74搞回来就最好!”

  完全没想到,这家伙的心气儿事挺高的,还看不上人家安72运输机了。

  也罢,杨辉就暂时依他的,反正这安72飞机拿回来以后,一时半会儿也不会进行国产化立项。

  “行,这些就随你好了,反正这飞机到了我们国内之后,也还是免不了要做一番改动,至于怎么改现在暂时不好说。倒是最重要的安12运输机一事,你那里到底是什么情况?”

  安12运输机,这其实就是共和国的运8运输机母型,现在之所以提起它还是因为现在国内的运8飞机依旧没有解决货仓的密封问题,这事儿让汉中那边可是伤透了脑筋。

  汉中厂,做为从当年的西飞分出去的单位,基地代号012,和西南科工的前身011基地只有一字之差。

  如同当年的011基地是成飞的小兄弟一样,汉中的012基地同样也和西飞关系很好,现在西南科工和西飞关系一直都不错,杨辉自然也乐得让谢连发关注一下安东诺夫那边的安12飞机。

  而谢连发回复的消息就更加令人感动:“杨总,这事早就已经搞定了,军队好久之前就有想法要把运8飞机改为密封舱,加上安东诺夫那边也对安12的技术不那么敏感,在我介绍了一番之后,双方直接就明着走官方渠道合作去了,已经没我啥事儿啦!”

  倒是把这茬儿给忘了,上一位面共和国的运8密封型就是直接和安局合作,然后很快就搞定了设计,现在看来,好像也只是提前了而已。

  “这倒是还算不错,你也正好腾出手来,不用管那么多事,那么安局这边就暂时这样吧。其他的诸如曙光机械厂,那边有什么进展没?”

  曙光机械厂,这听起来简直就是没有一点儿存在感的一家工厂,但是!

  这家单位的重要性,在整个苏联的军工体系中是无可替代的,就看解体后的俄罗斯海军在造新军舰的时候,之所以不使用国际主流的燃气轮机为动力,就是因为前苏联唯一一家给军舰配套的燃气轮机工厂,它坐落在乌克兰。

  说到这里,这家名为曙光机械厂是干什么的,也就呼之欲出了。丫就是苏联唯一一家制造燃气轮机的工厂,前面无数次提到的UTG2500燃气轮机,就是他们的特产。

  现在,杨辉要谢连发注意一下,把主意打到曙光机械厂头上去,这也是再正常不过。但曙光机械厂真的就那么好打主意?人家好歹是苏联唯一的军用燃气轮机制造单位,现在苏联虽然是临近崩溃的边缘,但终归也还没有崩溃不是?

  “这就有些困难了,曙光机械厂那边能够对我们有吸引力的只有UTG…2500燃气轮机,但那东西现在还属于高度保密的东西,我甚至是完全接触不到他们,而且我看这家单位的情况,应该是乌克兰境内唯一还能按时发放工资、项目资金的单位,所以暂时还不好渗透。但杨总你放心,只要再多给我一些时间,两年之内我一定能够搞定。”

  两年时间吗?这好像也并不是要求太久,反正现在420厂那边搞CG…2000航改燃的16兆瓦燃气轮机QC…160项目,至少还需要等到94年左右才能完全结束,这期间还有大把的时间可以给谢连发用来操作,相信苏联解体之后,曙光厂在乌克兰饿上几年之后,肯定就老老实实了。

  “好,不说两年时间,给你最多四年时间,这期间你不仅需要把UTG…2500燃气轮机项目资料搞回来,研发队伍同样也不能少了,同样要给我全部拉回来,若是办不到的话,那我们就只能另外想办法,比如UTG…2500燃气轮机的航空发动机原形D…18T涡扇发动机。”

  反正杨辉的办法很多,现在的伊夫琴科设计局几乎已经注定是西南科工的囊中之物,以后把D…18T搞回来之后,大不了让420那边的吴总师重新走一遍UTG…2500的路子,反正那时候的420厂已经在QC…160项目上积累了全套的经验,大不了就是多用上几年时间而已。

  反正有了四台QC…160燃气轮机为动力系统方案之后,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海军主力052系列军舰都不会愁动力系统,新的QC…280燃气轮机可以有大量时间慢工出细活,好好地改进,提高了热效率之后,突破到30兆瓦级别,成为QC…300就是最好不过。

  这样的好东西,用处就可以更加广泛,从巡洋舰到航母,都可以。。。。。。。

第六百七十八章:倒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