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鹰航空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熬鹰航空业- 第3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总理说的对,我们一定大力支持这两个项目,关于宽体客机的采购订单我们要集中起来同麦道谈判,但窄体干线客机方面现在就能给个准信。还是那句话,只要能够拿到欧洲那边的适航证,我们国内马上证准许运行,这几年mpc项目风头不小,前不久还有民航公司打报告要支持该项目,我这就回去就统计一下。”

  当真是变脸比变天还要快上不止一筹,杨辉对此也只能是一笑了之,真以为这次大费周章的给魔都厂安排宽体客机的大坑是在害怕民航局的影响?

  笑话,若不是考虑到386的影响,谁又把民航局放在眼里,总理如此、杨辉也同样是如此。

  反正他是知道,就在今年的下半年,这位魔都背景的民航总局局长就要调任,而新上任的则是妥妥地和魔都那边没有任何关系,那时候至少就不会偏魔都厂偏的太狠。

  人啊!最可悲的不是被别人无视,而是别人无视他的时候,自己还自以为是的以为自己又多么的重要,是一切问题的关键所在。当然了,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既然民航总局这边都说了要回去着手统计国内有意于采购mpc飞机的公司,那还是要应付上两句。

  “那这就要多谢国家的支持了,我们一定拿出世界一流的民航客机,服务国内的民航客机需求。”

  看这情况,明显就是皆大欢喜的结局了,而总理在这个时候又加上了一句。

  “好,既然现在两单位之间的项目分歧都解决,那我们就说说这次西南科工提出的八万吨模锻水压机,国内最大的四万吨水压机还是吨位太小,不能完全满足大型民航飞机的锻件要求。所以政府批准上马一台新的八万吨模锻水压机,反正要建就要建造一台世界最大的大家伙。”

  在这会议的尾声,总理提出西南科工上马八万吨模锻水压机,这也是杨辉好久之前就提出的项目,那东西虽然不是用来制造精密的涡轮盘的,但制造百吨以上的大型飞机必不可少。

  当年,魔都的运十之所以下马,就是因为国内的那台四万吨压机没法锻造出和合格的大型锻件,导致在设计中采用了很多的笨办法才秒勉强达到要求,但寿命、经济性都不理想,而这些都是制约大型宽体客机项目的瓶颈。

  因此,听到西南科工上马这样的项目之后,至少魔都厂那边是彻底相信西南科工的诚意了,因为他们知道这项目是为了宽体客机配套的,mpc…75那种五六十吨的飞机有四万吨模锻压机就够用了。

  就这样,整个会议室里面原本你死我活的气氛终于消失,一时间还真就有兄弟单位情深的感觉。但杨辉不会说的是,这项目一方面是有国家的部分投资的同时,另一方面很大的程度上也因为西南科工自己有需要,最终才咬牙上马。

  而且,这东西杨辉也没有打算要真的大量花钱投进入,至少整个项目花钱不老少的设计阶段,是被杨辉给压缩掉了,完全可以从解体后的苏联搞来7。5吨大压机设计资料、队伍,这些都是成熟的设计,拿过来就能投入建造工作,反正共和国的重工业都是师承苏联,这方面可以比较容易的接受。

  如此,西南科工就要上马两款大压机,那东西是典型的高投资、高收益项目,只要建起来就能百分百赢利。8



第六百七十三章:你跳坑、我受益

  “怎么样?这下我们不就争取到了国家支持mpc…75项目吗?至于说魔都那边的宽体客机项目,貌似这就不管我们的事了,人家有那个底气去掺和到宽体客机市场中,我们虽然是能力不足,却也只能在一旁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一把,这次的八万吨大压机可算是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这种话也就只有杨辉能够说得出口来,而且说的还是那么的理直气壮,但要说唐昌红会相信这鬼话,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伸手指了指杨辉,满脸的全都是写满了不信:“话说,这次让魔都去搞宽体客机,应该是你的主意吧!我承认这的确是一个好主意,而且我还知道你这次提出建议,肯定还有其它的考虑才对,不可能仅仅只是为了能让那边放弃窄体干线客机项目吧?”

  

    这也算是猜到了杨辉心中所想吧,这次之所以好心的支持魔都厂去搞宽体洲际客机项目,其中的考量真可谓是深思熟虑。

  

    找到一个安静的位置座下,也并不介意把这些都说出来听听:“我们这次拿下国内的窄体干线客机,可不仅仅是挤掉了麦道最新的md…90在我们国内的市场,甚至这带来的连锁效应会直接影响到md…90飞机的国际市场。这不仅有我们的mpc…75在100座级别的市场挤占下游空间,空客、波音肯定也会借此机会大力打压,说不定再过上几年之后,麦道的窄体干线客机就得要彻底萎缩,而我们则可以趁势而起!”

  

    反正再过几年之后,mpc…75的第一款基础型差不多就要投入运营,增加载客量的改进型同样也会在改进中,到时候少一个对手,总还算是一个好消息。

  

    居然还有这一层考量在里面,想想倒是感觉有些道理:“这确实对麦道公司会有很大的影响,至于说能够把麦道的窄体干线客机业务彻底挤掉,我虽然不抱太大的希望,却也知道麦道以后的日子恐怕会更不好过。”

  

    麦道的日子不好过?笑话,从麦道拿出md…82来同共和国合作开始,那个时候的麦道民机部分就再也没有好过的时候,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直到最后被波音兼并,他都没有好起来过,要不然杨辉又怎么会肯定的支招,让国内去和麦道谈宽体客机合作项目。

  

    而此消彼长之下,杨辉甚至也不用再担心之前所考虑的关于mpc…75客机发展到120…150座位级的时候,新的波音公司会不会把麦道90客机拿出来,直接扔给魔都厂,让魔都厂拿着麦道90客机在新世纪同西南科工在国内市场中打生打死,从而错失发展良机。

  

    毕竟,历史在这个时候已经改变,魔都厂不再和窄体干线客机有关系,至少在政府层面上,窄体客机业务已经全部划归到联合客机公司旗下,以后就算波音有心要这样干,魔都厂也没有那个能力再把麦道90接手,更何况那个时候的政府高层也肯定不会再相信魔都厂。

  

    随后,又再次细数着这次让魔都去搞宽体客机对西南科工的好处:“这说一千道一万,都是对现在mpc…75系列窄体客机有益的方面,我们这次挖坑让魔都厂去搞宽体客机,你认为它们最后可以靠这一条路走出他们的道路?这压根儿就是不可能的事,不管麦道11或者是现在正研发中的麦道12,它们都不适合新世纪的宽体客机发展潮流,三发布局终将被市场所抛弃。”

  

    现在杨辉下断言三发客机会被市场抛弃,这虽然让人感觉不靠谱,但事实就是这样,在未来的民航飞机市场中,双发宽体客机才是趋势。

  

    但现在好就好在,唐昌红选择了相信杨辉的判断,这和现在国际新研制的客机中,三发的设计越来越少,生产中的三发客机订单也越来越不如双发、四发飞机有关,之所以不敢相信这一点,不过是因为大家暂时还不愿意相信而已。

  

    “也就是说,魔都和麦道合作的md…11三发宽体客机,在未来注定会被市场所抛弃,他们最多能生产二三十架之后,就必定会失败?对吧!”

  

    虽然唐昌红是认为出于飞机设计的原因,魔都厂同麦道的合作会失败,和历史上麦道、波音合并而导致的项目失败不一样,但总体来说,其结果都直指一个结果:项目注定会失败。

  

    “的确可以这样认为,现在我们失去了宽体客机项目,就只是暂时的而已,以后完全还有机会重新来过,况且我们现在本来也没有时间、精力、技术去搞宽体客机,还是先缓缓再说!这次的魔都厂同麦道合作,我们只需要略施小计,就可以把这些来自麦道的宽体客机研发经验搞到手。”

  

    上一位面的魔都厂同麦道合作md…82的时候,这些家伙们只关注了生产资料,而让那些最重要的设计资料蒙尘,直到双方合作闹掰之后,麦道毁掉了所有资料,所有人这才恍然大悟、悔不当初。

  

    这次魔都同麦道合作更大的宽体客机,虽然不知道麦道会不会提供设计资料、但生产资料肯定会有,到时候杨辉走高层路线提醒以下要把麦道提供的md…11生产资料复制一份,那就是最好不过。

  

    上一位面魔都厂上马aj…21的时候,飞机的设计完全和麦道82一模一样,甚至可以说就是麦道82的机身缩短版,这不能不说它和之前魔都厂生产的麦道82飞机没有关系。

  

    听到杨辉把主意都打到了魔都厂和麦道合作失败之后,这等心机简直让人害怕:“要是能把魔都和麦道合作生产的md…11客机生产资料搞到手,这确实都是些好东西,虽然麦道的宽体客机在发动机布局设计上不理想,但其它方面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为以后自己设计宽体客机积累经验。”

  

    唐昌红能够想明白这些,杨辉表示非常满意,这个时候能够跟上自己天马行空的思路,本来就已经是非常难得。

  

    “说的很对,麦道的宽体客机技术还是很有些值得借鉴的地方,比如说md…11客机的5。6米机身直径设计、模具,这东西搞到手之后大有用处,我们现在要上马八万吨模锻水压机,说穿了它就是为魔都合作md…11所配套。那么,md…11的机身隔框就非得要在我们这里来进行锻造不可,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够锻造宽体客机的机身隔框,又有了后续的其它生产处理工艺资料,宽体客机中重要性不亚于发动机的大直径机身技术,我们就能掌握!”

  

    “还真是有道理,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这样的办法解决大型机身隔框设计,并且主梁这些东西,我们也都能借机掌握!这可真是一笔大买卖,以后我们的宽体客机也终于有希望了。”

  

    就在唐昌红念念有词的时候,杨辉心里面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出来:只要攻破了md…11宽体客机的5。6米直径机身隔框,那同样也就意味着麦道精心为美国空军打造的c…17运输机也就不是那么神秘,毕竟这c…17的机身隔框完全就是从麦道的宽体客机中发展而来!


第六百七十四章:钱再多也有地方花


  这一次离开帝都的时候,终于是没有再出什么幺蛾子,唐昌红带着好消息直奔6o3所,这就等着要给所有人一个大大的惊喜。> ≧≯ 不仅这次带回去的项目是有了,同时还争取到了政府对mpc…75项目的大力支持,以后再面对德国方面的时候,咱也能够直起腰板儿啰。

  冰城飞机厂方面的卢总师虽然没有捞到项目,但阴差阳错的成为了联合客机公司的分包商,这时候正乐呵呵的回去准备各种材料、大整顿,卯足了劲儿要把mpc…75的子系统分包生产任务拿到手中。

  现在就只有杨辉一个人了,只能是独自一人回西南科工去,这次到帝都出差已经过了原本的预计时间,算起来已经在帝都待了一个月时间有余,西南科工那边虽然可以做到长时间不需要杨辉坐镇,但作为总公司一把手,还是需要回去把该自己亲自做决定的都做好。

  。。。。。。

  1991年3月,杨辉早就回到西南科工有了一周时间,原本是计划好要去乌克兰一次的,却因为那边谢连已经全部处理好,自然也就君子不立危墙,那地儿还是挺混乱的。

  现在的杨辉则是坐在办公室内,依旧是看着一堆的报表,全都是新一年旗下各子公司、直属单位的展扩张计划,特别要说的是这次的黎阳厂方面,也不知道是从哪里得知了联合客机公司在准备mpc…75脉动生产线的计划。

  这家伙这次则是一口气提出了要在黎阳厂这边同样配套建立起先进中推核心机脉动生产线的计划,而且这家伙是不鸣则已,一鸣就要惊人,直接要求了两条核心机脉动生产线,这是卯足了劲儿要大干一场。

  要说在航空动机的生产线中采用脉动生产,这应该是快要跨入新世纪的时候,在cFm…56动机生产线上先运用起来的,没想到现在共和国不仅仅要在飞机脉动生产线上夺得头筹,航空动机方面显然也是不甘落后。

  看着这一份报表,虽然有些惊讶于联合航空动机公司那边的魄力,但也还是欣然提笔表示了支持,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