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鹰航空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熬鹰航空业- 第3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以前杨辉在各种对外合作中都是计算到了这次注定会大爆发的帝都大事件,但真正到了这个时候,心里却还是有些摸不着底,对外合作程度越多,就会不知不觉的更深层次走向国际化,西南科工因为国际化而实现了五年的跨越式黄金大发展。那么在这次黄金五年时间过去之后,西南科工还能够保证原来的发展速度吗?

  这是杨辉一路上不停拷问着自己的一点。一直到现在心里依然没法给出一个确定的答案,这种生死攸关的时候谁也不可能做到淡定起来。唯一能够做的一点就是尽最大的力量减少损失,实现西南科工在这次对外合作黄金五年的顺利结尾。

  “杨总。。。杨总,我们已经到了,下车吧!”

  思考中的杨辉这时候才被惊醒,再一看原来是已经回到了安瞬总部这边,用力的晃动着一片浆糊一般的大脑,强制要求自己镇定下来,这时候是展现一家国际型大公司领导人真正实力的时候了。

  “到了啊?那行,我就先上去了。你去把车停好,待会于总师好像也要用车,你去看看。”

  吩咐了司机把车停到一边儿去,这时候的杨辉才往办公室走,这个时候还是应该把人才的问题先解决好再说,而现在要解决校招的人才问题,西南科工总公司还能再最后干一票大的。

  走进办公室,顺手又将外套脱掉,虽然现在只是五月份而已。但夏天的感觉已经到了,坐下之后又拿起电话。

  “张部长吗?你现在到我办公室这边来一趟,有些事儿要给你说一下。”

  现在的西南科工旗下也只有联合航空发动机完成了重组,其它的四家单位都还在各种等待着。都再看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是该怎么改制,就等着那边改制完成之后直接把经验拿过来套用就行了,这就说现在的除了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以外的人事权都还在西南科工这边。就算是招一位编外工人都还要西南科工这边在经手。

  也正是这种迟缓,才让这次的校招可以来的更久迅速、高效。最后能够抢在帝都大事件之前把人弄走一批。

  “杨总,有什么事找我吗?您说。我马上就下去办。”

  管人事的张部长年龄比杨辉还要大上好几岁,不过能力还是相当的不错,是杨辉从下面的工厂中选来在的人事主管,还是挺能配合杨辉的工作,这时候的杨辉也不用多浪费什么口舌。

  “我前面不是刚去二所那边看了cg…2000对发动机的全功率试车嘛,他们那边抱怨人手不够要提前要今年的大学生参加工作,我已经答应了他们,现在我觉得既然都那边都去招人去了,总公司这边也一起去招人,实现规模效应,到时候才能够更加受到校方的重视,我们也能够选到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对于杨辉的这种说法,张部长早就见惯不怪了,从几年前杨辉在帝都进行歼教七a气动试验时,就能把学校配合试验的学生拐跑,到后来的同奉天所嘴炮抢人才,这都是已经延续了好多年的恩怨了,现在听到要提前去学校招应届大学生,张部长也就只当是杨辉又想出了一个可以抢在奉天所之前抢到大学生的阴招而已。

  对于这种招数,张部长表示他是最喜欢了:“好啊,我马上就下去准备,明天就亲自带队开始从各大高校开始选拔大学生。不过,我们这种提前一段时间直接去大学招学生的做法,帝都教育部会同意?之前我们直接去学校选大学生而不是服从上面分配的做法都已经很让那边不满了,现在又提前去,恐怕这些学生的毕业证都还没有拿到吧?”

  这就又是一个问题来了,但杨辉现在可管不了那么多了,没有毕业证那东西实在也太好说了。

  “这不是问题,到时候你们直接给学校沟通一下,说是我们现在项目急需用人,让学校以老师带队带着被选召的学生来西南科工先进行开展工作,至于具体怎么说服学校就是你这位人事部长的事了,我只要结果。”

  末了,杨辉觉得还不够,又给添加了一句:“先从帝帝都开始,那里是国内大学生资源最优秀的地方,也是我们和其它单位争夺人才的前沿阵地,我这里也给个时间要求,必须在六月之前把那边的事办妥了。”

  伴随着杨辉的命令,张部长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反正看杨辉这样子也不是什么善茬,到时候自己在帝都大不了就做的狠一些就行了,出了问题肯定有这位顶着,这可是从小在帝都大院里面长大的主,这还怕啥!

  “没问题,我这就去准备,一定抢在其它单位之前把这一届大学生中最好的人才先抢到手,去年和奉天所那帮家伙抢人的时候我一时大意让煮熟的鸭子飞了,这次一定办好。保证半个月就把事儿办妥,这也算是我在公司改制前给那些小辈们演示一下该怎么抢夺人才资源,毕竟现代社会人才最重要。”

  听到这话,杨辉心里默默的给点了个赞,虽然这种作风有点儿土匪,但那又咋滴,咱要的就是这种效果。u



第五百三十二章:该收网了

  顺利地将人才抢救计划启动,而杨辉也不知道最后能够有多少收获,现在唯一能够做到的也就是尽人事知天命,最后成与不成全看天意。·

  但现在还有比这更加重要的事要办,最重要的就是现在西南科工和诺斯罗普之间的各项合作,既要保证西南科工能全身而退,还得要保证和对方好聚好散,都说一日夫妻百日恩,现在的西南科工和诺斯罗普之间合作也算是有整整的四年时间,怎么也还是有点感情不是。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在于现在的西南科工还需要和诺斯罗普在巴航工业那边保持着默契的合作,所以再怎么也不能搞得太僵,这不符合双方的利益。

  再次站起来,杨辉又往一所那边过去,一路上也算是想了很多,走进设计大楼的时候也不止一次看到美国佬的存在,虽然在这些美国佬是被限制了一些地方不能去,但在不断的合作中也算是合作愉快。

  “瑞恩,从美国休假回来了?这休息好了就该要好好配合工作啰,这次的数字化座舱系统的人机工程可全靠你啊,可不要让我们失望。”

  甚至,杨辉还能熟料地和这些美国佬打招呼,都是相处了四年时间的人,杨辉几乎能够认识所有的美国专家,对于他们从事的工作也是各种清清楚楚,这也提醒杨辉该时时刻刻记住,西南科工需要培养足够的能够替代他们的人。 ·

  而现在是否有可以替代这些美国人的国内技术骨干,杨辉也不敢有百分之百的保证,虽然从这些美国佬到了西南科工参与工作之后就一直有西南科工派过去的副手协助,但这美国佬可要比苏联人精明太多,那种手把手教学的模式肯定是没有的,只能是多多少少的进行一些偷师而已。

  “于总,我们这边的新歼详细设计进度如何?诺斯罗普那边有没有在研制中耍小心眼儿?我们现在需要做一些准备了,我总感觉最近哪里有些不对,还是要赶快把该落实的都落实,特别是那些对诺斯罗普方面依赖比较重的项目更要抓紧时间。”

  于总师现在已经不在是歼18的总设计师。但作为歼18的技术顾问还是知道歼18的研制进度,现在问起了项目进度,于总师也能够给杨辉做出回答。

  “现在正对歼18进行详细结构设计,详细的气动数据已经在三个月之前就出来了。但由于我们是第一次设计双战机,所以在结构设计上还有些不太明白,好在有诺斯罗普的帮忙,我们的中机身主体结构设计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详细的气动设计完成了,这至少是让杨辉的心里松了一口气。但这边又说到中机身的主体结构设计问题,这就让人有些担心了,结构设计这种东西可以说是非常考验设计功底的技术,好的结构设计可以让飞机机体重量尽量轻的同时还能承受大过载,还能有更长久的结构使用寿命。 ?·

  但这种技术都是靠不断的设计堆出来的,没有丰富的经验积累是绝对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即便是现在的西南科工也只是在歼七这战机上大量练手过,算是能够把单战机的结构设计整明白,可以做到不错的结构设计。

  但要说双战机的结构设计,这还真就不是西南科工的强项。你也别说什么西南科工有制造歼六的经验,虽然歼六也是一款双战斗机,但歼6用的那两台动机的安装位置完全和第三代双战斗机的结构设计大相径庭。再加上歼六这款飞机也只是在西南科工有过同一段时间的生产,却并没有主持过改进设计。所以,西南科工在双战斗机上的经验说起来应该算是国内几家战斗机研制单位中最少的。

  在现在的国内,双战斗机研制经验最丰富还必须是奉天所,这一点还是必须要承认的,他们不仅早年一直对歼六进行着各种改进,而且还自主研制了歼八,且不说这些飞机的作战性能好不好。是不是满足了军队的需要。其实从技术积累来说,这两款飞机的还是给奉天所积累了国内最丰富的双战斗机研制经验。

  其次就是洪都那边,一家能够把歼六魔改成一款攻击机,并且性能不错让军队表示满意。这就充分体现出了洪都通过强五所积累了大量经验,这也是西南科工没法比的;再后面的611所同样有玩儿歼六,并且还设计过各种方案的歼9,双的设计也出现了多次;最后甚至是西飞都通过在对飞豹的研制积累了一些不多不少的经验。只有西南科工在这次之前没有经历过任何一款双战机的研制。

  现在说到西南科工没有研制双战机的经验,杨辉也并不为此感到不解,本来历史就是这样的过来的。没有什么不好意思。

  “没有研制双机的经验,这的确是一个问题。那现在中机身的研制进度如何?大概什么时候能够拿出成熟的设计来,我先看看具体的情况再说其他的问题。”

  遇到事情当然要先看看具体情况,这一点是必须要有的,但具体情况也并不是那么乐观。

  “具体情况就是我们现在中机身研制进度大概会在今年秋季出图,这是我们和诺斯罗普合计了之后得出的进度计划,应该还不存在能够再加快进度的可能,所以。。。。。。”

  听到“九月”这个时间点的时候,杨辉就感觉有些头疼了,在六月就要和诺斯罗普说分手了,怎么可能还继续等到九月,到时候诺斯罗普撤走了专家之后剩下的一些中机身结构设计工程该怎么才能完成?这到底该怎么办才好。

  战机的结构设计可不是那么简单,歼18项目绝对不能再重了,若是结构设计的太重就肯定不行。当然,若是有足够的自信就可以像苏27那样给飞机的翼梁进行打孔作业,从而做到给飞机的减重,但这种方式说到底还是在结构设计上做文章,它不是西南科工能够打的主意。

  “好吧,这个问题我们先放在一边,还有其他的对诺斯罗普依赖比较大的技术项目吗?比如我们现在和诺斯罗普合作的dsI进气道项目进展,都说来我听听,我们现在需要提前做打算。”

  说到最后,杨辉甚至直言不讳的说到他对诺斯罗普的担心,但于总师从来不关心杨辉哪来的消息,既然问到了这里,他就按照问的问题回答。

  “其他的方面就并不是太多,机载计算机方面因为国家之前为十号工程的配套,所以早早地上马了数字式机载计算机,所以这一点就不用像当年研制yZ…1验证机的时候,当年我们只能看诺斯罗普的眼色办事,现在完全不一样了。至于dsI进气道项目,前不久也拿到了全部的技术数据,进气道鼓包是根据我们的涡扇12动机要求的进气量设计,新的进气道可以满足进气量的11o%进气,这些多出的1o%进气量一方面为以后涡扇12动机进气需求标准备,另一方面则是用来供应机载apu辅助动力系统。”

  原本揪心不已的dsI进气道技术居然是这个时候最不用担心的技术,这让杨辉也是哭笑不得,但这样也好,至少也算是回到总公司之后的第一个好消息,是该高兴高兴。

第五百三十三章:合作项目还不少

  面对着歼18研制中的各种技术难点,这让杨辉也是相当的头疼,况且他还必须要在最近的时间想出解决方案,没有了诺斯罗普的歼18到底要怎么继续下去,这是西南科工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

  这种问题要是不管,让技术人员硬啃,用时间、资金去堆肯定也可以解决,在一点上面杨辉是一百个放心和肯定,但问题不管是现在的西南科工、军队、还是歼18,大家都没有这多余的时间用来技术攻关,为了保证进度就必须要找到一个能替代诺斯罗普的单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