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鹰航空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熬鹰航空业- 第3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前面都说了,一般的任务中也不需要实现全频谱压制,比如要对敌方的防空雷达起攻击,只要你觉得一个中波段吊舱的功率不够,那好,完全没有问题,你把另外的两个长波、短波干扰吊舱也换成中波干扰吊舱就够了。

  三个干扰吊舱一起上以数量致胜,要说这种感觉嘛。谁用谁知道,反正当年的伊拉克战争中,美帝一共放出去了24架F…4g,这些家伙的威名之盛到底有多强?只知道当时的美帝军队一呼叫F…4g。伊拉克的地面雷达马上就关机,这就是电子战飞机,对症下药,攻无不克。

  “按照雷达波长的范围来设计不同的电磁干扰吊舱,这种方式应该很值得一试,29所可以做到这一要求。但歼18又要如何实现对这些不同的电子干扰设备之间的整合,电子战飞机虽然不用另外再专门设计机体,但很多方面依然需要有一些专门的机身改进。”

  这就比如说电子战飞机的另外一个作战功能:监听、破坏敌方无线电通讯,这也需要有专门的设备来支持,这套设备同样也小不了。按照美帝的方案来设计,这套设备是直接安装在F…18机头的的六管机炮处。

  而在歼18这里,正好被换成了内置的机载激光瞄准、红外导航系统,但现在看来嘛!

  “其它的比如无线电监听、干扰系统,可以把它安装在机头原本用来安装激光瞄准、红外导航系统的位置,反正双座的战斗教练机也没有必要安装这套设备,毕竟双座战斗机的航程太短,对地攻击就显得有些不太够用,倒不如直接用来安装用处更大的无线电监听设备更加更划算。”

  双座战机上取消这套设备,这是歼18设计队伍很早就确定的一点,若是要进行精确对对地攻击的教学任务,也可以通过外挂精确瞄准吊舱实现,反正进行教学任务的时候也没有必要装太多的制导炸弹,少两个挂点不存在任何问题。

  至于说在敌方的地面雷达进行攻击的时候如何实现精确攻击,这就更加简单了,对付雷达的制导炸弹,最好用的还是反辐射炸弹,再退一万步来说,不还有可以采用吊舱形式的激光瞄准系统嘛,或者伴随攻击的队友,反正一切都不是问题。

  眼看西南科工这边为了实现强大电子战能力,甚至都在双座型歼18上把歼18最为倚重的机载激光瞄准、红外导航系统取消了,这就让人不得不为之动容,29所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配合着完成这电子战设备的开。

  “既然是这样,我们29所还能再多说什么,只要西南科工信得过、军队有这个需要,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我们29所能拿到资金,肯定就全力以赴做好电子战系统的开工作,一定争取把双座型的歼18也变成优秀的多用途战机。”

  没错,按照双方合计的方案,双座的歼18战机,不仅仅要用于实现歼18飞行员的专业化教学任务,同样还要具备强大的电子战能力,在这双座型号的歼18上面,要实现的是电子战、教练两种功能。

  美帝的F18那种教练机是教练机、电子战机是电子战机的行为是非常可耻的,一机多用才是真正的王道,反正歼18有了宝石柱航电系统,快实现不同作战任务转换都不是什么事儿。

  遥想上一位面,其实美帝的ea…18g也并没有实现各个机队都大规模装备,毕竟这电子战飞机的使用有的时候还是挺有限的,再加上美帝的钱也并不如同冷战时候那么充裕,有其它的项目抢资源,这款飞机的采购数量就更是雪上加霜。

  但当西南科工的歼18电子战/教练机一出,那就和美帝不一样了。敢问哪个空军师在配备单座战斗型飞机的时候没有配套的几架双座教练机?到时候有歼18教练机的地方就有歼18电子战飞机,反正电子战设备中最重要的部分都是吊舱形式,不用的时候就拆下放在一边就好了。

第五百二十五章:现实中它还不太重要

  在歼18电子战型号中,说到底它只是一个配套功能的存在,使用简单的吊舱形式可以达到,但它所带来的战斗力成倍提升却是不争的事实,就在定好了设计方案构架之后,带着原本已经毫无收获的29所所长,再次见到了军队方面的项目监察评定人员,或者说是军代表。  ·

  军代表示一个非常、非常悠闲的职业,虽然同属于军队编制,但他们不需要出生入死,也不需要整天在文职部门里面处理着各种繁杂的事物,但他们的工作在悠闲的同时,也担着巨大的风险与责任。

  用“一手托着战友生命,一手托着国家财产”来形容他们是最恰当不过,每一型进入军队的产品都需要有经过军代表的验收,甚至有的军代表是常驻在军工厂里面,全程监督工厂的运转,而现在的西南科工就肯定有一批这样的特殊人群,不仅如此,在西南科工还有着一组才选型了机载雷达的军队专家组,现在正好有他们一起来评估项目。

  。。。。。。。。。。。

  “情况就是这样的,我们和29所这边经过一番商量之后,认为歼18如果改进成电子战飞机,它将会是格斗能力最强的电子战飞机,同样在专业的电子作战中,也将是不可忽视的重量级选手,因此,我们。。。。。。。”

  “因此,你们西南科工就认为这次的歼18项目中,还需要再增添上电子战能力。 ?·而要达到此等作战能力,你们需要更多的研资金,而现在预计的十亿人民币并不够科研使用,对吧?”

  话说完,那也是无所谓地看着杨辉,似乎这次杨辉提出的电子战改进计划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得到军队强烈支持,反而有一种强烈反对的味道,这倒是有些耐人寻味了,难道军队这时候还没有看清楚电子战飞机的作战能力吗?或者说是军队没有把制电磁权放在它本该有的位置上。

  想到这些。瞬间就感觉有些麻烦了,要解释清楚电子战的威力,这在短时间内肯定是很难实现的。毕竟这年代的电子战还没有打出多辉煌的战绩,共和**队现在这种情况应该是属于那种没有被蛇咬过。只觉得这只是一根井绳而已。

  但不管军队现在对电子战能力的重视是否提升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杨辉是必须要想各种办法促进这次的电子战改型设计,大不了就是在当一次的科普员好了,这种事杨辉在这些年以来也算是轻车熟路。

  “是的,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电子战战机。 ·这是现代战争所必须要有的一个重要组成力量,它的重要性丝毫不会亚于预警机对军队的战斗力倍增能力,我们必须要把制电磁权的争夺放在和制空、制海权同样的重要位置,这次的歼18电子战改型是绝对的必不可少。”

  “制电磁权吗?听起来很新鲜,但也不过是新壶装老茶而已,它就是用来对敌方的雷达系统进行大规模压制,并监视、干扰敌方的无线电通话嘛,这东西我们知道,甚至在美越战争中我们就早早的体会到这种作战方式的破坏力。”

  说话间也是双手怀抱着,在同杨辉说了两句之后。突然又转过身把目光投向了旁边的29所所长,看样子下面要说的和29所是挺有关系的,也不知道是什么情况。

  “当年我们支援了越南大量的红旗2地空导弹,作战性能不俗,也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战绩,但后来因为美国在战争中投入了电子战飞机、反辐射导弹,造成了我们巨大的损失,但这让我们成为了继美国之后第二个认识到电磁作战威力的国家,才有了这29所的诞生。不过,我们现在急急忙忙的投入到电子战飞机的研制。我并不认为西南科工的科研力量能同时进行这些技术研究,更大的原因则是我们这次不可能再继续在歼18上面追加投资了,所以。。。。。。。”

  搞了这么大一天,才明白军队这边对电子战改型不重视的原因是外因而非内因。这就让杨辉大大的松了一口气,来自事物外部的困难从来都是最容易解决的一点,杨辉对此深信不疑。

  “担心科研力量不足吗?这简单,我们现在有充足的人手进行歼18的前期设计。西南科工的另外一队军用战斗机设计队伍正在进行着JF…17的研制,预计这款飞机在91年就能完成定型设计,那时候我们可以抽调出这队科研人员。他们正好可以接过双座歼18的设计,以次达到最优的设计进度,所以人的问题从来不是问题。”

  说到这JF…17,杨辉也才是刚得到消息,快反应中心的组装车间已经开始了整机最后的装配测试,再有最多的半个月号就要下线进行地面滑跑测试、试飞等科目,有了前面对大边条翼试验机yZ…1改装成侧板yZ…1之后的是试飞经验,JF…17的研制进度同样会是相当迅。

  也只有这样,杨辉才敢在这个时候大胆地说出西南科工有足够的人手同时并行开两种不同的歼18设计。

  “不,我想你还是没有听明白我的意思,我们最担心的不是西南科工的科研能力,而是在担心着现在的歼18设计资金不可能再次追加,这才是我们最重要的一点,你应该知道国家这次能够专项投入这十亿人民币是有多困难,甚至它包含了歼18的所有子系统设计费用,包括雷达、动机、激光瞄准与红外导航系统,你们现在热心于电子战的改型,但国家、军队都没有可能再追加投资。”

  国家不给专项资金,同样的军队现在也对电子战能力没有太迫切的需要,电子战能力是典型的为了攻势作战而生的,而现在的共和**队在作战思想上还并没有完全放开,在帝都的总设计师的几十年之后不会再有大规模战争的预言下,共和**队的攻击性还没有挥出来,自然也就对电子战没有迫切的需要。

  这就好像是我知道航母是个好东西,但出于现实的需要,近海防御作战的军队不需要那个大家伙,要来甚至还会是一个累赘,这是不同作战思想导致的不同作战需求,于东西的好坏无关。

  这样之后的杨辉就更加着急了,现在的共和国不知道台海危机肯定就觉得现在还不太需要完备的电磁攻击能力,不说军队,即便是共和国国家高层同样也没有想到会在几年之后爆台海危机,现在的共和国还在不停的招商引资,海峡对面的“客人”现在可还是各地政府的座上宾,你要在这个时候说给军队大量投资,以准备渡海作战。

  那就等着给被主流思想扣上一顶大帽子吧,到时候要想再有什么大的作为,恐怕就有些困难了。所以,现在的军队根据对未来的作战需求得出的正确结论,杨辉还真没法就这样给它掰过来,一切还需要从长计议。

第五百二十六章:血的竞标会

  “当然,你们若是执意要开出这样的一种功能,我们军队也是持欢迎态度,虽然我们不可能再追加投资,但只要你们先研制出短波干扰吊舱,海军先就能保证足够的采购份额。 ?·?”

  关键时刻,还是海军考靠得住,这让杨辉也是内流满面。虽然这个回答让杨辉感到不是如同一开始预计的那样,但好歹也算是有了个安慰,也算是对杨辉耗费了半天的费口舌和29所研究方案的肯定,至于说由西南科工出资对这次的电子战项目进行研制,杨辉还真的是下不了这个决心。

  “好的,这件事是我们有些太想当然了,是有些太欠考虑。”

  继续留在这里好像也没有了太大的必要,摆摆手之后只能够随着其它人一起离开,当然也包括着29所的队伍。走出来之后,杨辉倒是现这29所并没有那种短时间内经历了希望…失望…希望…再失望的历程后的颓废,这不得不让人佩服这29所科研人员的心理素质之优秀。

  但真正让这29所队伍这样依旧充满朝气的原因不是别的,而是这29所所长有着他自己的想法:国家不再拨专项资金,军队没有资金投入到这个看起来短时间之内没有太迫切需要的项目,但29所必须要抓住任何的一个机会。

  “杨总,看来应该由我们双方共同出资、出力完成电子战项目的研制,这一点必将是现代战争所需要,而时间则会证明我们的想法是绝对正确的。”

  整个人都是突然的一愣,这算是什么情况,难道是29所要准备自己出资完成电子战系统的研?想起来就感觉这有些略刺激啊,想杨辉带着西南科工干了多年的自己投资完成项目研制,最后赚的彭满钵满,现在也终于有单位愿意壮着胆子走这条路了吗?这多年的带头作用终于还是起了  ·

  刚才走出门的时候还有些不太确定是不是该出资完成电子战系统设计,不过现在看来,这绝对是很有必要。也是必须要完成的设计。不管怎么样,有了29所这种愿意试探着迈出新征程步伐的单位,杨辉也必须要支持它。

  “你说什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