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东西普通人听起来很难搞懂到底意味着什么,但不要紧,只需要知道这种航电构架的名字叫“宝石柱”就够了。
同时还要知道这种宝石柱航电系统是用在美国的F22上面,F35的航电系统被称为“宝石台”也是这一系统的改进版。
当然了,美国的第三代战机是没有使用到这种东西么,如此也就知道了这东西到底是什么级别的黑科技。
当然,再怎么黑科技的东西,到了兔子这里瞪一眼就要怀孕,上一位面的美帝三代没有福气用上这东西,但共和国的三代机就用上了这一技术,这款飞机就是十号工程机。
可以说宝石柱这种东西就是代表了航电领域的高大上,然而它的命运同样和被美帝吹渲染的强大无比的DSI进气道一样,都是要被……
现在好了,新歼硬件方面已经用上了上一位面中被兔子白菜化了的DSI进气道,那么软件上肯定不能落后。
若是“宝石柱”系统可以用在新歼上面,那情景简直太美,想想就觉得够刺激。
正是基于这些情况,杨辉才要力挺和自己年龄差不多的厉云当上这个副总师。这样的成就,在年轻一代中,恐怕也就只有西飞唐昌红可以比比,那也是一位副总师的存在。
第四百七十八章:用钱解决
随着新歼指标的下达,西南科工的科研队伍再次连轴转,一部分由新任的吴炳麟总师带队,联合着巴航工业的一小部分科研人员,正在对fc—17进行最后的定型设计,预计再有半年时间就能开工制造原型机。
同时、为了节约时间,fc—17科研队伍利用一开始为验证大边条翼技术而建造的yz—1技术验证机为基础,机体加上侧板技术、将原机上面的电传飞控作为试飞应急使用,一款和计划中的fc—17气动一模一样的战机先一步开始试飞。
这些杨辉都看在眼里,对于这种方法自然不会阻止,能早一些加快fc—17研制进度,杨辉高兴还来不及。
而杨辉这边也各种快马加鞭对新歼的气动进行吹风试验,虽然现在只是方案提出阶段,但吹风也是必不可少,不然你在方案竞选的时候拿什么数据来支持你的说法。
现在共和国的风洞群在涪城已经配套完成大部分,西南科工的新歼气动方案在涪城一个地方就能完成。
新歼的研制关乎西南科工的未来,这次新歼的研制是西南科工跻身共和国真正的第三代战机研制单位最后一次机会。
若是这次竞标失败,以后仅凭借着魔改歼七系列的战绩,在新世纪的四代机竞标中会非常被动。
就这样重要的项目,杨辉在带队进行了半个月的总体气动探索之后,还是被外界的消息拉出了风洞群。
怀着各种不解,杨辉在飞机上就问着前来接自己的秘书。看有没有得到什么消息。
“我想公司应该是没有出问题的,关于新一代中推发动机的竞标。不还也要再等半个月才会开始吗?到底……”
杨辉倒是想了很多的可能,但他还是算了漏了一个问题。这也是西南科工现在需要重点关注的项目。
杨辉是从做秘书出身的,自然西南科工的常务秘书因为杨辉的原因,也就有了更多的权力,其中信收集就是西南科工秘书的一项重要职权。
“这到不是,帝¤∧¤∧,都这次要您去帝都开会,好像是要准备清理关于420厂的问题。”
听过了这一条重要的信息,这时候才明白了这次的情况。这也才想起自己这都把420厂的事给忙忘了,距离上次和420厂沟通的时候已经过去有了一个月时间,现在看来是要出最后的结果了。
点头表示明白情况了。这时候就继续闭目养神,说刚出了风洞群,连西南科工都没有回,直接就进坐上了飞机前往帝都,可谓身心疲惫。
……
“说吧,你小子现在能量大了啊!不声不响就要说将420厂合并到你们西南科工,你可知道现在整个系统内已经有人在闲言碎语了,要不是我给你压着,加上420厂确实也有这个意愿。你小子现在就不会这么轻松了。”
第一次听说,自己给人擦去屁股,当接盘侠的行为都有人来喷,这简直……
还是得要再次感叹树大招风啊。要是其他的单位说要接手420厂这个烂摊子,肯定就不会有人嚼舌头。
不过现在看起来,丁主任也并没有把这事儿太当真。想来也只是一小部分的跳梁小丑在蹦哒而已。
“哎呀,我们西南科工这是天大的冤枉啊!这次我们提出将420厂并入西南科工。这不是要先富带动后富嘛!一方面是不愿意看到420厂这些宝贵的人才流失,另一方面也是在为国家减轻负担。想必这420厂之前也没让您这科委当家人头疼吧,我们这是做大好事啊!”
伴随着杨辉的各种喊冤、各种借口解释,算是把杨辉内心最大的动机掩饰起来了,但丁主任又怎么会看不懂这里面的小道道。
只是正如杨辉说的那样,由西南科工收编420厂是皆大欢喜的好事,现在真正能主事的人都不会阻止这个项目。
要不然丁主任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把杨辉叫来,还这样乐呵呵地开玩笑。
“行了,你那些心思谁还不知道,你就放心好了,这次科委还有420厂所在地地方政府、乃至航空工业部都原则上同意了420厂并入西南科工的方案。”
一听到这消息还是有那么一点的惊讶,虽然早就猜到了最后的结局,但猜到和真正听到确定的消息,还是有着很大的不同。
不过刚才的话里面,反映出的消息却并不是一点儿,毕竟同意的前面还挂上了“原则”,通常在这种情况下还会有一些要求……
这种极度官方的措辞,杨辉自然是能够听懂,现在就是要讨价还价的时候到了。
“这倒是好消息,看来丁主任您也没有为这事儿操心啊,若是这项目还有什么困难就交给我这里来办,西南科工还是能出点力。”
这等很识趣的回答,让丁主任非常满意,这才将情况慢慢到来。
“要说在这“原则”两个字前面的条件,其实也并不是太困难,主要还是你们要求的将420厂行政管理层裁掉三分之一这一点,现在都还是让人很……”
该来的终究还是躲不掉,问题转了一圈还是说到了这行政管理层上面,但杨辉并不打算在这里妥协。
“什么都可以谈,唯有这一点没法谈,我们西南科工没法接收那么多的管理层人员,更不可能把那些420厂高层人员的恩怨带进西南科工。这一点想必丁老你也明白,我们西南科工也要小心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丁主人的话没有说完,杨辉就迫不及待的接过了话茬儿,这明显就是拿着半截就跑的典范。
打断杨辉的所谓决心,丁主任则继续把话说完:“我又没有说要让你把这这人全部接手,关于420厂的人事问题,我们商量之后决定按照你们西南科工的方案做,不过就是有些条件。”
又是条件,但这对西南科工来说也是好消息,这至少不用再担心那些烦人的人事问题,能随心所欲的按照西南科工自己的想法来做,这才是最好的结果。
丁主任接着把要说的话一起说完,这时候杨辉才终于能够将问题搞清楚。
“我们可以让西南科工并掉420厂,甚至只要西南科工能把这次的420厂善后事宜做好,以后还能按照这种模式推广到其他单位。你们这次需要的就是给那些被裁掉的420厂在职人员发遣散费!”
第一次听到还能有这种方案,杨辉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这不如叫工龄买断更好一些。
尽管觉得这种方案确实有些太奇葩,不过这对西南科工来说并不是太难以接受。毕竟这遣散的都是国内的人员,按照420厂现在的工资情况。
每个月几十块的工资,所有要遣散的人加起来遣散费也不会超过100万。
以前这100万人民币对西南科工来说还是很大的一笔钱,但现在也不是什么说问题了。
“行,我们西南科工同意这一方案,就按照这种方案来办,西南科工可以出资100万解决这一麻烦。但前提是遣散这些人的时候西南科工不会出面,且遣散的人员都由西南科工审定。”
第四百七十九章:大整合的前奏
杨辉一次性拿出100万来遣散这些被剔除出去的420厂行政管理人员、技术不过关的工人,这绝对是非常值得的一件事。
但丁主任却只是看了杨辉两眼而已,这钱看起来的确是很多了,但对于西南科工而言也只是九牛一毛。
相当无语地看了杨辉一眼;“你小子什么时候能够大方一点,也别做的那么抠门好不好,要遣散你们对这420厂的不满意人员,这100万的货币单位得要是美元才行!”
摇摇头,丁主任无奈地看了杨辉两眼。而杨辉也被这狮子大开口吓着了,100万美元,那得要西南科工生产一架歼七四出口型才够赚到,这可要让杨辉好好考虑一下了。
“这……一百万美元就有些太贵了,您也知道这100万美元意味着什么。说句不好听的话,我们西南科需要的也就是420厂的那支小科研团队,以及他们仿制JT3D的那些经验而已,100万美元我们西南科工可以直接把这些人挖走,还不用管其他的什么事……”
杨辉对这里也是看得门儿清,别说什么国营单位之间不能互相挖人,这在八十年代是不用管那么多的,更何况是西南科工这样的巨头去对420厂进行保护性挖掘。
这种行为在共和国是绝对合法的,杨辉现在也不再多啰嗦什么,就算是对丁主任也是如此。
只不过,这次的杨辉又太过激了,或者说是丁主任故意只说了半截,因为后面一半话,丁主任也有些肉疼。
但现在看到杨辉连挖人这种话都说出来了,想必也是到了西南科工的底线,只能在把后半部分也说出来。
“既然你们觉得这100万美元不值,那我们科委和航空工业部再给你们添一些好处,比如把朱洲那边的331厂甚至608所都并入西南科工。”
伴随着丁主任这不断地增加筹码,杨辉也承认。他有些忍不住这诱惑了。
331厂和608所这两单位都在朱洲,之间的关系是一个负责设计发动机,一个负责制造发动机,而这两单位和西南科工的关系也还不错。
这两单位负责国产化TFE731发动机,国内代号涡扇11,西南科工也参与到了这发动机的国产化,西南科的涡扇发动机齿轮传动技术就是这时候开始的。
同时。在经过多次的接触之后,杨辉对于这两单位也有了一个不错的认识。
一句话:这两单位绝对是有很能力的。和洪都那边一样,这差的都只是钱和项目而已。
现在科委和航空工业部愿意把这两单位拿出来,肯定有些什么其他的理由,光是100万美元恐怕……
这时候,原本的双方商量着如何处理420厂,却变成了添油战术,西南科工这时候恐怕还要再拿出些什么!
不过,在这之前肯定是要把331厂和608所好好“鄙视”一番。
“再加上331厂和608所,这是要把航空工业部所有的包袱都任给我们西南科工的节奏啊。现在的331厂同样也是入不敷出,拿到手上都是烫手的山芋啊!”
要说这时候的331厂还真的是入不敷出,虽然有国产化TFE731发动机的任务,但现在一时半会儿是很难彻底拿下来的。
于是还只能继续组装TFE731发动机,采购自加雷特公司的核心机和生产许可证,那可不是一般的贵。反正在TFE731发动机完成国产化之前,331厂在这个项目中是捞不到什么油水的。
同样。由331厂生产的涡奖6发动机因为运8那低得可怜的产量,涡奖6发动机的产量也低的可怜。
这各种情况加起来,就整的331厂也是入不敷出,不过这还好,虽然入不敷出,但靠着国家的一些援助还能勉强过活。
杨辉把331厂和608所一番嫌弃之后。丁主任也不多说什么,连这种小把戏都看不懂那就别活了。
“我实话给你说吧,从上次你们提出将420厂并入西南科工的时候,我们科委、航空工业部甚至还有最上面的领导一起研究了一下,觉得有必要把分散的航空工业整合一下。”
必须要说杨辉现在的心里是非常高兴、激动的,国家层面开始考虑整合航空工业,这不得不说是非常有见识的一件大好事。
上一位面的航空工业整合都是在90年代才开始。而那种整个不如说成是换了个牌子更好些,仅仅是将航空工业部换成航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