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鹰航空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熬鹰航空业- 第1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时候苏尔坦突然眼前一亮。嘿,貌似咱想到办法了,看到这严修福走下飞机,站在塞纳尔旁边。那飞行装具实在是有些落后,这个明显不太行啊。

  看到这里苏尔坦不住的摇头,也罢,咱们是合作伙伴,那咱就再拿出一点诚意。

  “哎呀。我看贵国的试飞员队伍的飞行员装具有些太落后了,试飞这么危险的工作怎么也要重视啊,我看还是我们沙特友情赞助,为这些试飞员们换一身更加先进的飞行装具好了。”

  听到苏尔坦这话,所有人都是哭笑不得,这苏尔坦也是算绞尽脑汁了,为了不处理塞纳尔居然拿出了这么蹩脚的说法,这样转移注意力真是是很生硬、很违和啊。

  不过大家还真就扛不住苏尔坦这糖衣炮弹,没看到试飞员的那激动的表情吗?现在咱也不好拒绝,算了。既然苏尔坦不打算处理塞纳尔,而且这个塞纳尔也没有惹出大问题,那就依苏尔坦的意思。

  而且咱们不也没有吃亏吗?苏尔坦解决问题的诚意还是挺足的,整个试飞员大队装具的换装,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资金。

  既然如此,那就

  基地的几位负责人点点头,表示同意苏尔坦这个‘处理方案’,外事部的两位也不好多说,人家这也不算是馈赠。

  都说了是为了超级歼教七的试飞工作,也不算是无缘无故的馈赠。再说了这试飞员大队那可是军队编制的,外事部还没有这个胆儿去惹军队。

  白所长站出来表示着对苏尔坦的感谢:“这真是太感谢沙特方面了,我们的试飞员一直都是使用着这些国际二流水平的飞行装具,我们基地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这次亲王的赞助真是及时雨啊。”

  听到白所长的感谢,苏尔坦表示这事处理实在太简单了,看看吧,对付这些没钱的土鳖们,还是得要咱用钱去砸,只要钱砸够了。哪有什么办不了的事,更不要说有什么过不去得坎。

  同样高兴的还有试飞员们,不仅仅是塞纳尔在高兴这事算是过去了,同样严修福和其他的几位在场的试飞员也是喜不自禁。刚才还看沙特飞行员的飞行装具眼馋,现在不就有人自动给送过来了。

  既然都同意了接受这些飞行装具,苏尔坦也就不再多说,直接敲定下去:“好了,那就这样吧,到时候把你们试飞员大队名单和个人身高数据,一起报给我的秘书就可以。”

  土豪就是不一样,一句话就直接将整个试飞员大队的飞行装具包下来了,这试飞员大队那就不只是试飞超级歼教七的这几位试飞员,需要知名的是:共和国所有试飞员加起来刚好是编成一个大队。

  还能说什么,咱们接着就是了,土豪也不差这几个钱。示意后面的试飞员去和苏尔坦的秘书下去处理这事,队伍继续进行后面的安排项目。

  尽管塞纳尔的事已经过去了,但是塞纳尔对超级歼教七的赞叹依然是不绝于耳。

  “这真是一架好飞机,我们很有必要采购这架款飞机,而且它超强的机动性,做一架教练机实在是有些浪费了,我看作为一架战斗机也足够使用”

  走了一路,塞纳尔说了一路,变着花样将超级歼教七夸了一个遍,连着好几天都是这样的,直到苏尔坦不再参观试飞,准备去考察基地的生产线,这才没有了塞纳尔的疯狂的夸奖。

  首先去参观的就是最近的云马厂生产线,云马厂的生产是基地生产任务最满的一条生产线,去参观云马厂是理所应当的。

  杨辉这个万金油这次客串当上了解说,或者说是导游也可以,反正杨辉是无所谓了。要去参观的云马厂,相比杨辉在后世国内看到的飞机制造厂确实落后,说是在参观游览也不算是太过了。

  杨辉有信心最多三年之后,云马厂就要大变样,超七的生产线肯定是要进行大升级,大换血,现在不看看以后说不定还真就只能到工业博物馆去缅怀。

  “大家现在看到的就是我们歼七总装线,当然,我们的超级歼教七由于是脱胎自就歼七所以在也是在这里总装的,只是一些特殊的工装夹具需要更换而已,所以大家现在看到的生产线说是超级歼教七的生产线也没有问题。”

  说着,杨辉就带着众人来到一架安装发动机的飞机前,这是批次的最后一架试飞机号。

  “这就是我们的超级歼教七的第一批原型机最后一架,我们的总装线上采用的组装工艺不算国际先进,但是我们敢保证,这绝对是最适合我们的超级歼教七的生产线。”

  杨辉的保证不是吹牛皮,而是确却实实的,共和国的歼七生产线建立了至少六七条,这些都是最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积累下来就是体现在杨辉介绍时的底气。

  苏尔坦看着这条生产线倒是没有什么感触,和苏尔坦参观的西方先进飞机生产线比起来确实有些落后,不过既然这边说是最适合的,那就是最适合的。

  具体到生产线的问题,沙特还真就说不出什么好坏,只能是看巴基斯坦识不识货,现在沙特就只是一个提款机而已。

  马达德来共和国参观之前,是专门到巴基斯坦的歼六大修线去调查过的,有些肚子里面还是有些干货,是知道共和国的工业生产线的风格。

  “没错,对于贵国不求最先进只求最实用的思想,我们巴基斯坦很有体会,我来之前特意去考查过我们国内的歼六大修线,工厂的工程师和工人们普遍反应不错。”

  既然巴基斯坦都承认了共和国的生产线品质,那就没得说。苏尔坦心里已经默认这次的生产线建设就交给0011基地是没有错的。

  总装线看来大致上还算看的过去,点点头杨辉又带着后面的“游客”们,往一边的零部件生产车间而去,在那里将会看到工人们如何在“脏兮兮”的车间,制造出飞机的关键部件。

  =〃

  d…load…s〃

  

第二百三十五章:这个完全可以


  走进零部件生产车间,在这里就可以看到和总装车间完全不一样的景象,工人们站在机器前面,仔细的加工机床上的工件

  飞机上面大型的零部件诸如翼梁,机身框段等等,这些就需要大型的加工设备加工。
  没有数控机床,但是依然有办法进行加工,就是看起来不怎么先进而已。

  既然是来参观生产,自然就没有把生产停下来,让沙特和巴基斯坦来看这些冰冷的机器的道理。

  在一台龙门铣床上正在进行着翼梁的铣削加工,在电机的带动下铣刀不断的将端面多余的材料去除,典型的传统金属加工工艺。

  听说是有外国客户前来参观生产,工人们利用下班时间,上上下下把能打扫的都打扫了一番,油槽清理一新,甚至地面缝隙里的金属碎屑都是扫了出来。

  基地陪同的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这车间确实是下了狠功夫来进行打扫的,就连外事部的两位都无话可说,比起在几天前杨辉带他们来看的时候确实要干净清洁太多。

  看着工人们仔细的对刀,同样一边还有正在进行自动走刀的,这些无不显示工人师傅们的熟练技艺。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金属零部件切削成型车间,我们飞机的很多做的部件都是采用这些机床加工,还是那句话,不追求最先进,只求最合适。”

  杨辉的解说不可谓不是死命的捡好的说,但是一同前来参观的苏尔坦却是再也忍不住了,这生产线实在是太落后了。比起自己十多年前到美国参观f4战机的生产线都有些不如,更不要说美国现在的f15生产线。

  难怪不得这共和国生产的飞机比不上西方国家的飞机。管窥一下都能看出全貌,第一次苏尔坦有些对这次的生产线引进表示怀疑。

  “这样的生产线是有些落后了啊。看起来远远比不上国际水平,我们采用这样的生产线恐怕有些不太合适。”

  苏尔坦这话给说的,那就叫做毫不客气,专拉仇恨,不过这话说的也算是事实。陪同的众人还没法反驳,本来你的生产线就不怎么样,难道还不准客户牢骚两句?

  也许是感觉到了现场的气氛被整的有些尴尬,马达德这时候走出来又当个调和剂。

  “亲王,这个生产线上主要就是机床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自动化程度不高,但是这并不代表在加工技术精度上就落后太多,有的时候这些工人用传统机械加工出来的产品甚至不比西方数控机床加工的精度低。”

  这就对了嘛,马达德这话解释一番之后,苏尔坦和基地双方都好说话,也就点点头继续说下去,项目参观还是要进行下去的。

  杨辉也在这个时候,适时候的说上两句。

  “马达德说的很对,我们的传统机械加工大部分的精度都是没有问题的。当然要说西方的那种数控机床,我们基地也是有的,不过这都是一些高精度加工时候才会用上的三轴、四轴加工中心。”

  说着杨辉就要把参观队往另一边的数控加工中心车间去,在那里是基地都宝贝不已的加工中心。

  虽然只是三轴、四轴加工中心。没有五轴这种牛逼的神器,但是现在的基地那也是镇基之宝,轻易不能示人的。

  走进一幢明显和其它厂房不同的地方。从外表就能看出这车间的于众不同,这是基地特意为了安装这些数控加工中心而新建设的厂房。看起来自然和六十年代建设的苏式老厂房不同,已经有了一丝丝的欧美元素夹杂在其中。

  参观队伍也感觉到这次要参观的东西似乎有些不同。难到这是核心机密的地方?想想就有些小激动啊。

  走进车间,明显就没有了刚才在其他车间参观时的那么杂乱的感觉,设备安装摆放是整齐有序,就连这里面负责生产的工人不见几个,更多的是一些穿着白衣服的工程师。

  这下就找到感觉了,这才是一条飞机生产线该有的样子啊,刚才那脏兮兮的样子像什么?明显太落后了。

  和自己心中的生产线已经有所重合了,苏尔坦心满意足:“没错,就是我们的超级歼教七乃至以后的超七升生产线该有的样子,好好好,我看就是这样的。”

  参观这么久总算听到了外方的赞美之词,杨辉和其他几位陪同的基地领导终于是舒了一口气,看来这沙特是不求最合适,只求最先进啊。

  “是的,亲王阁下,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就是先进的数控机床,自动化程度已经和西方国家不相上下。你看这台四轴加工中心,在使用了我们的特殊工装之后,正在进行我们的新发动机的异形零部件加工。”

  顺着杨辉的说的看过去,在一间小房子一样的壳体中,苏尔坦透过有机玻璃窗口,看到了里面正在进行加工的零件。

  几把刀同时对零部件进行加工,这被称为加工中心主轴联动,可以有效的减少在零件从开始加工到最后成型中间的装夹次数,从而有效的控制误差。

  好几把刀同时对零部件进行切削,冷却液淋到正在被加工的工件上,随后又飞溅而起,同时细小的切削材料也不断的掉落下来,整个加工过程全都是程序控制,没有工人在一旁凭借经验来加工,看起来科技感十足。

  苏尔坦和马达德耳语一番,随后马达德是一脸的狂喜,杨辉看到这里隐约的猜到了一点什么,心里也开始盘算起来。

  果然和马达德说了之后,苏尔坦又继续宣布:“我看这样的生产线就很不错,我们和巴基斯坦的生产线也要达到至少百分之八十的数控机床化,这是必须的,硬性规定。”

  果然如此,既然土豪都开口了,咱哪里有不从之理,只要人家愿意给钱,咱就按照人家说的办呗。

  数控化嘛,那简单只要给钱啥都好说,现在共和国、沙特、巴基斯坦都是和西方国家关系不错,采购这些高端加工设备,只要不是五轴这种高端到没品的东西,把钱给足还是没有多大的问题。

  当然了数控化程度这么高的生产线,自然生产的效率就不一样。

  需知生产效率高,被人为因素干预少这是数控机床最大的优势,恐怕以巴基斯坦和沙特的飞机订购量,恐怕也就只能维持生产线十年的运转。

  时间一到要不是沙特、巴基斯坦增加采购,要不就是生产线封存,就这么简单。现在沙特看不到这一点杨辉也懒得提醒,土豪有的是钱,封存就封存好了。

  杨辉才不会说出这些来,没见到人家巴基斯坦都没有说话吗?现在杨辉需要考虑的是基地可以借助这次的机会,为基地添置多少数控机床。

  先算算,三轴好像现在用起来是有些鸡肋。嗯,趁着这次的机会,多购买一些四轴加工中心回来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