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辉现在被称为杨队长,他现在已经被临时任命为这次的运输项目负责人,押送大队队长,为此还被拉去做了一个月的培训。
杨辉这才拿起手电示意岸上的人员,让岸上的负责人继续开始吊装作业,几束微弱的光闪烁几下,岸上收到消息,迅速也同样用光线回应着杨辉。
听到岸上的吊车的电机开始启动,又是一根烟花筒被吊起来,往船上转过来,杨辉在甲板开阔处沉着的指挥吊放。
“注意,正在进行第二次吊装作业,各就各位准备接收。”
吊装的这些只是弹体而已,没有弹头,由于三号导弹是液体燃料导弹。比那些固体导弹重量上自然就轻一些,同时在运输途中也要安全一些。所以将这次的导弹弹体称之为烟花筒。实际上还真没有错。
甚至杨辉还想好了由头,或许这些东西可以说成是出口运载火箭。反正咱们没有一起运输弹头,怎么说都可以。
虽然相对而言比较轻,但是体积一点也不小,还是被严严实实的包装过一番,当吊到夹板上空的时候,还是给人一种压迫感。不知道这东西是什么还好,杨辉可是知道这东西是什么玩意而,看到这东西悬在自己的头上,那种感觉实在是难以言说。
随着电机的转动。钢丝绳开始缓缓的向下送,吊装着的大管子也开始缓缓的向下放,一番折腾之后,终于还是稳稳的吊放到了第一根大管子的旁边。
随即众人开始行动起来,忙前忙后的又是一番检查,确定没有问题,报告给杨辉。杨辉才示意可以撤掉钢绳,准备第二根管子的吊装。
经过头两根的吊装之后,终于都找到了感觉。随后的吊装才再次稍稍的加快了一点速度,但是众人依然是一点也不敢大意,宁愿慢上一点,也不能冒不必要的风险。
第三根管子吊装完毕。
第四根管子吊装完毕,
第五根管子吊装
三十根大管子吊装是一个大问题,时间要求快速。毕竟这是在晚上吊装,到了白天就不能继续吊装这些大烟花筒。同样都是集装箱装的,但是没有人会在白天开工。虽然这箱子表面看起来没有什么不同。
当这些东西安装完毕,已经是早晨五六点了,没有停下来,而是继续吊装其他的集装箱,这些集装箱都是沙特为了掩人耳目特意采购的共和国商品,大多也都是一些普通的生活消耗品,这些东西一点也不敏感,它们实在是太普通了。
同一时间,在同一码头,另外的一处栈桥也在往另一艘货轮上吊装一些特殊的东西,这些东西中最多的就是五六冲、还有一批五九的大改型,应该叫它们六九式主战坦克,这些都是用来支援两伊战场的陆战装备。
同一时间不仅仅在这一个码头在装运军事装备,还有约旦订购的歼七p也同样在装船启运,他们并不知道,这些装备前后集中到一起,都仅仅是一次意外的‘巧合’而已。
这些装备将会和这次的大管子一起先后两天之内启航,通过南海,马六甲,穿越过印度洋,进入阿拉伯海,最后进入波斯湾,这是贯彻了这次运输的方针的措施: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之策略。
反正我们就是运输了军火,然而这些都是常规武器而已,并没有什么好意外的,大家不要惊讶,该吃吃该喝喝,哪来的回哪去。
大管子都装上了船,其他人交接完毕,签了保密协议之后,陆陆续续的走下船,唯有杨辉从现在开始就再也不能走下这条船,他将和这条船一起出发,一起经历惊心动魄的大半个月,直达最后抵达沙特。
当然了,沙特的老爷们自然是一个人都不会来,笑话,我们支付这么多的运费,那可不是说着玩的,那就是因为沙特老爷们一个都不愿意出现在这艘船上。
即使最后这艘船出问题,最后不幸了,也不会关沙特什么事,这是肯定的。
看着其它的集装箱不断的被吊装上船,被安放在这些装有大管子的集装箱上面。杨辉开始担心起这些集装箱的承载能力,虽然杨辉搞航空,对集装箱采用的板杆结构早就有了很清晰的认识,但是在这个时候,还是免不了要担心一番。
坐在船长的宝座上,杨辉看着集装箱不断的装上船,船的吃水线的不断的向下,这说明这船装的东西也不断增加。
不说杨辉在船上默默的看着各种物资装船,另外一边,在楠海的海军基地,在进行着出航前的准备,刘司令看着坐在旁边的这些舰长、政委们。
这次海军可算是下了血本了,本来只是七千万人民币,但是杨辉的三寸不烂之舌又将这次的护航费生生的给增加到了一亿美元,折合成人民币那就是原先的四倍。
钱财动人心,海军这帮穷鬼也豁出去了,极大的加强了护航力量,安排了三艘051最新型号,太仓舰做补给,拖船也带上,甚至就连最宝贵的舰载直八直升机也带上了,这架直八被安排在随行的补给舰上,这是共和国海军最为宝贵的舰载机力量。
“大家也知道了这次的行动性质,我也就不多说了,我们这次就是护航,至于护航的商船里装的是什么,大就不要打听,你们只需要知道,你们要好好保证这船的安全就行。”
刘司令再次对手下这些家伙们重申这次的行动的重要性,虽然大家早就已经知道了这次行动的性质,但是刘司令还是忍不住要再次重复。
要不是刘司令年龄大了,不然这位老爷子都要亲自上场,这位可是向军委打了好几次报告,要亲自坐镇这次行动。这次随行的补给舰吨位还是很大,抗风浪能力相当不错,老骨头还是能承受的,但是最后还是被上面的军委无情的把申请打了回来。
坐在下面的这些舰长、政委和带队的南海舰队司令都严肃的保证到:“是,一定完成任务,保证此次的“和平使命1985”行动圆满完成。”
深呼吸一口气,刘司令看着这些各舰的主要人物,对大家的表现还是挺满意,最后才看到这次行动的总指挥张忠,作为楠海舰队的司令,这位光荣的负责起了这次行动。
“张忠,你对这次行动有没有信心?你当时抢这个任务的时候可是最凶的,这次护航主力也是你们楠海的军舰,现在你们的军舰可是全面检修了,若是这次出了岔子,你就给我等着回来一撸到底。”
第二百一十七章:全速前进
?
;起锚
随即商船脱离栈桥,巨大的螺旋桨开始加速转动,卷起浪花,搅动水下的乱流,推动这艘庞然大物开始向前加速。
港口处的航道繁忙,不能高速行驶,经过大约半个小时之后,这才步入正轨,航速被缓慢的提起来,至于商船的航速是多少,这就确实有些慢,只有17节的巡航速度。
从扬子江口出发,一路往南首先要经过那道浅浅的海峡,之后才进入楠海。而在楠海的海军基地,已经提前出发了一些速度较慢的舰艇,而且这些护航力量不能从马六甲经过,它只能是绕过马六甲。
水面护航力量倒是不急,还要再等等,直到杨辉他们航行到了楠海之后才会启航编队。
“敬礼”
所有甲板上的人员下意识的抬起右手,和岸上送行的官兵告别,汽笛拉响,这些军用舰船也要准备出海,奔赴对于共和国海军还是陌生的印度洋海域,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
本来海军的军舰速度是很快快的,奈何随行的队伍中有补给舰、拖船这些乌龟船,自然也把速度拖慢的和民用商船一样,好在这次护航任务不需要高航速。
按计划,杨辉所在的商船会在前面行驶,这次的护航编队在后方10海里跟随行进,直到进入了马六甲海峡,双方才会偶遇到一起。
于是,就这样一前一后的到了马六甲海峡,这里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峡,没有之一。要过海峡之前还需要排队,当然大多数船只也会进行一次补给,然后就进入茫茫印度洋。
杨辉所在的商船停下来之后,仅仅半小时之后,后面的海军编队随后就到达,海军要经过马六甲海峡不同于商船,需要进行办理其它事项。
所有共和国籍的商船看到共和国海军编队。皆是鸣笛行礼,经过补给之后,李家坡官方调整船流量,现在是该由从楠海到印度洋的船只过。
再次启航。共和国海军编队走前面,自然在后面就会跟着一些商船,惯例而已,这样杨辉所在的烟花船也紧随其后,当然另外的几艘军火船也同样是一起跟在后面。
漫漫的航海之路这才刚刚开始。出了马六甲,进入印度洋,将会航行十天半个月都看不到陆地,这时候甚至看到一个小岛礁都会让所有船员兴奋好久。这次好在是编队航行,也不算太过于寂。
坐镇在旗舰163舰的楠海舰队司令张忠,看到雷达上的那几个绿点如临大敌,根据雷达显示的航行数据分析,这上面的这三艘船它明显不是民用的商船,而是正儿八斤的海军用军舰,现在看到军舰过来那就有问题了。
双手紧紧的背在后面。皱着眉头,深深的思考着接下来该怎么应付:“来着不善,这航速明显是几艘高速向我们驶来的军舰,就是不知道是印度还是美国的军舰,不过哪一个都不好应付啊。”
政委本来是不用管这个的,现在却不一样了,遇到这种大事政委还是脱不了关系。
“老张,你说说我们现在是迎上去,还是该变换航道,或者将后面的商船编队解散?”
三个办法。第二方案是第一个被划掉的,这明显是冲着自己来的,改变航道完全没有任何意义,权衡利弊之后。
张司令还是下了决定:“不用想那么多。原定航向不变,商船编队不用解散。另外命令,发消息过去,问问对面的那支编队是干什么的。”
司令发话做出了决定,下面自然是马山行动起来。
“明白,马上执行。”
通讯兵开始联系着16海里之外的高速军舰编对。随着国际明码电波传到16海里之外的军舰上,这封国际电报被交到艾萨克。基德号驱逐舰上的分舰队司令手中。
“很不错,他们终于还是忍不住了,至于我们是去干什么,这个谁知道。”
托马斯是迪戈加西亚岛上的美军分舰队司令,这次的行动到底是什么原因他自己也不知道,只知道这是直接从美国国内总统办公室直接发来的消息。
其它的不说,就光是这一点,也让这位司令马上点齐自己手下的舰长们出发,于是就有了这四条军舰的舰长被从酒吧拉出来,不情愿的登上自己的坐舰一幕。
坐在自己的宝座上,喝了一口咖啡之后感觉思维已经活跃起来了,这时候才慢悠悠的说到:“回复:就我们是路过,对,就是路过。只是想要见识一下我们的同行,顺便打个招呼。”
听到司令的回答,舰桥内的兵痞都笑了,航海长笑着说到。
“司令,我们是要去和他们那些个老古董去打招呼?这真是一个令人愉快的工作,我有些期待了。”
想到对面的那些新建的老古董,这位好斗的航海长早就激动了,他要给这个初来乍到印度洋的家伙一个美好的回忆,这样的招呼才能记忆深刻。
这艘扣留下来的伊朗军舰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家伙,满载吨位九千吨,是美国海军现役驱逐舰中最大的。在扣留之后,经过美国海军改装,这款驱逐舰作战能力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现在是驻扎迪戈加西亚基地最好的一艘驱逐舰。
另一边的张司令看到对面发来的消息,惊讶了,美国人这是特意跑来迎接我们的?好像我们这次对外宣布要访问的不是迪戈加西亚吧,他们到底是卖的什么葫芦药?
政委以及其他的参谋看了这个消息,也是搞不懂美国人是什么意思,不好乱说,只能是静静的看司令能拿出什么措施。
良久,之后,像是下定了决心了:“继续,向他们说明我们的航行来意,就说我们是前往巴基斯坦访问。”
顿了顿,又加上一句:“顺便带我向对面的美国人问好,至于怎么问,这个随便你们。同时将这个消息通知到后面的‘和平号’,让他们提前做准备。”
司令的话,让下面的观通长行动起来,电讯号又开始在短距离的传输着,不过现在两编队距离更近了,也许再过几分钟两编队就相遇了。这真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另一条船上的杨辉看到传来的消息,一副我早有预料的表情,美国的‘护航支队’也来了,这才是上辈子的剧本嘛,等着看就好了。
“咱们这次的护航编队又要壮大了,现在看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