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白马- 第3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样?”
  “却是这般。”
  何进急忙跪倒,一个谎都不敢撒,表现的异常真诚。
  见此,天子刘宏转身瞧了瞧张让,道:“一会儿派人去太常的府邸去问问。不过朕倒是曾经跟太常说过益州兵乱的事情,想让他去监军,不知……”虽是随口这么一说,但是天子刘宏便给刘焉解了围。仿佛就像是刘焉心急,早早照着天子之意去办事了。
  “诺!”
  张让点头。
  出了刘焉这档岔子,只是一个小插曲,天子刘宏把话题拉回,继续道:“太常上奏改易刺史为州牧一事,朕还需商量一番。”
  “陛下圣明!”
  何进方才差点出纰漏,急忙跪倒出列,开口道。
  身后一众臣子,也唯恐天子刘宏再度暴怒,纷纷开口道。
  “行了,行了!”天子刘宏衣袖挥了挥,然后轻声道:“诸位臣工,回去都要好好思量一番,改易刺史为州牧一事的利弊,然后每人写一份奏章,告知与朕!”
  “诺!”
  “虽然改易刺史为州牧一事暂且压后,但是朝廷之上不可目无法度。四地蛾贼兵乱不断,前有益州马相之乱,后有徐州葛陂之乱,朕想亲任‘无上将军’,威慑蛾贼。”
  “由陛下出任自当是群贼闻风丧胆,顷刻便灭!”
  许相急忙上前阿谀道。
  而旁樊陵亦是不甘落后,上前开口道:“臣以为正当如此。”
  虽然群臣不屑于许相、樊陵这般举措,但亦不敢落后半分,纷纷跪倒。
  出乎往常一片的反对意见,今天竟然异口同声,仿佛天子刘宏做了什么英明决定,甚至不关对错,因为不管是对还是错,在两个利益面前,总有人会出来反对。
  就连太尉马日磾也感到异常,这些人这副姿态,俨然是再向天子刘宏示好。
  想想,便猜到这是何进同十常侍为夺天子信任而做出的举措。
  见如此,天子刘宏很受用,轻轻点头,似乎在自言自语道:“月前,义真荡平百年羌乱,招抚马超,朕就有预感,预感到大汉会发光发热,盛世不远矣!”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的有识之士,纷纷心中暗笑,百年羌乱的平定不过是暂时而已,谁又能够说那不是最后的回光返照,甚至很有可能会是大汉最后的一道曙光。眼下纷乱四起,谁能保证尽除之?
  不能!
  没有人有这个信心。
  就连知道皇甫岑正在为此,而日夜奔波的马日磾也不看好有这么一日。
  “所以,朕想到了,既然百年羌乱都可平定,为何四地复起的蛾贼不能平灭?”
  这一声,在他羸弱的身躯里闪现的却是那么震耳欲聋,仿佛便是当年昌黎城传来的捷报,引得当年意气风发的天子刘宏发出的共鸣。声音依旧,只是人已有些垂暮!
  “陛下,是要提兵?”
  有一不明事情缘由的臣子上前问道。
  他刚问完,更有不明之人,惊悚的跪倒,似乎也不在惧怕天子发怒,进言道:“陛下,不可啊,皇甫嵩的四万西凉铁骑乃是国家重器,羌乱虽止,但未曾全部平息,大军撤离后,难保他们不在复起,陛下三思啊!”
  “哼!”天子刘宏鼻子不满意的轻哼一声,轻问道:“朕有说过掉离皇甫嵩的西凉军吗?”


第72章 何人能用
  “朕有说过这话吗?”
  天子刘宏的双目一瞪,异常的不怒自威。眼前的臣子被天子刘宏这么一瞪,急忙跪倒,叩头回应道:“臣,不敢。不敢!”
  “谅你也没有这个胆子。”
  天子刘宏撇撇嘴,不屑的瞧了瞧这小臣子,然后扭头看向何进,唤道:“大将军。”
  “臣在。”何进知道天子刘宏要说什么,又要问什么,紧张的出列,凑到近前,轻声回问道:“陛下有事吩咐,臣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说罢,天子刘宏亦如几年前的嘴角挂着笑意,请问道:“是吗?”
  “臣不敢胡言乱语。”
  “好,朕让你留心西园军组建一事,可有建树?”
  听这么一问,何进一惊,惊慌的抬头看向面前的天子,回应道:“陛下何……”一开口,何进便意识到,自己不能这么说,不论自己有道理没有,这都是在给天子抹黑。
  “陛下,臣虽心中有些想法,但未有陛下明确旨意,臣不敢逾越。”
  “哦,想了就好!”天子刘宏似乎很满意面前何进的表现,随即开口问向身旁他人道:“你们都说说,组建西园军如何?”
  群臣怔言,没有人敢说话。
  这中涉及很多人的利益,一个不小心就恐怕得罪某个牛人。
  只有马日磾恐天子刘宏冷场,缓解道:“陛下,如今蛾贼复起,四地不安。京畿重地自当需要重兵把守!”
  “太尉之言在理。”天子刘宏回应了一下,然后继续说道:“皇甫嵩久居安定朝那,虽然羌乱刚刚平定,却是不可擅动,而马超未降,董卓也要镇守陈仓预防。所以朕打算,组建西园军,加重京畿的守卫力量。”
  群臣点头,继续听着天子刘宏说话。
  见如此,天子刘宏继续,道:“虽是守备京畿,但亦需要出京平叛!”
  此言一出,还未猜到天子为何推迟改易州牧一事,这才觉得原来如此。
  不过天子已经做好准备,他们就无反对之意。
  更何况组建西园军重在加强京畿守备,也就说他们的身旁从此以后多了个加强版的北军五校。
  群臣自然乐不得。
  但是他们乐不得,更加重了十常侍和何进的担忧,谁都知道掌握这支力量就等于间接掌控整个洛阳。如果不是寻常时机,十常侍也不会如此乐见,反而会更加欣喜天子能够属意大将军何进这样的外戚。毕竟外戚同宦官很多时候还是一体的。更何况何氏同他们的关系?只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张让也不明白十常侍什么时候同何氏一门走到这样的地步。想当初,何氏能够成为皇后还多靠他们宦官。就连何苗现在对十常侍还是心存感激的。但是不知道何时,何进同士人们走到了一起,这让他们自然走到了对立面。自然而然,他们也不希望能够得到什么,所以争夺权力势在必行。
  “众卿,可有合适人选举荐?”
  天子刘宏侧身观瞧着身旁众臣。凝声问道。
  却无人应答。
  就连大将军何进和许相、樊陵心中虽然已有指定的人选,但是也未曾开口。朝堂争斗往往都是这么奇妙,就在你不明之时,他们却选择沉默。
  “太尉,你可有什么人举荐?”
  天子刘宏看向马日磾,心知马日磾不会是两个派系中人,开口问道。
  马日磾一丝推脱都没有,轻声回应道:“陛下,臣以为,袁绍、曹操、孙坚等后期之辈皆可用!”
  此言一出,群臣哗然。
  谁也没有想到向来是有什么说什么的太尉马日磾竟然也在曲意迎合天子刘宏。天子刘宏约见袁绍、曹操、孙坚的事情,他们谁不清楚。想要不说奉承,都很难!
  但马日磾不以为意,继续道:“三人皆曾为汉臣,又是名门之后,加之冀州王芬乱,三人立下赫赫战功,当赏。”
  群臣侧目,谁也没有想到马日磾竟然敢当着天子刘宏的面,提及旧事。
  当然天子刘宏的脸色顿时拉了下来,不过却没有过激的表现,继续道:“朕也觉得三人可行,不仅三人家世清白,更难得的是他们腹中皆有韬略,可用!”
  “陛下组建西园军,本属意西园八校尉,此三人以定,可那五人尚未有人选!”
  何进道。
  “对,朕有意让朕身旁的小黄门蹇硕出任上军校尉,替朕代管西园军。”
  此言一出,何进身子一颤,心中落差极度大的摔在地上。
  而张让亦是怎么也掩饰不住脸上的失落,回身自嘲的看了眼赵忠,示意两人之争,最后却便宜了他人。
  见群臣不语,天子刘宏自言自语道:“当然,蹇硕只是替朕暂管,至于其他人,朕还没想好,几位可有人选。”
  此言一出,何进身旁的士人才反应过来,急忙跪倒道:“屯骑校尉鲍鸿为人素来清正,可用!”
  “嗯?”
  天子刘宏想了想,点点头,道:“鲍氏一门倒是能将尽出,不知这鲍鸿如何?”说话间,天子却望向太尉马日磾。
  闻言,马日磾出列,回应道:“此人韬略非凡,可用。”
  “好,既是此人。”
  天子拍案顶板的几人接连是士人一系的人,当真急坏了张让和赵忠二人,两人已经顾不得往日的沉稳,急忙的给着身旁的许相、樊陵使眼色。
  其实不用他们使眼色,天子刘宏既然意在平衡时局,自然也想到应负招数,凝视着许相、樊陵道:“你二人可有人举荐。”
  “有。有。”樊陵急忙爬出列道:“夏牟、赵融、冯芳皆人杰……”
  话还未说,早有群臣不忿,便要出言反对。各自暗骂樊陵好不要脸,这些人分明是十常侍的族人,哪里懂得什么统兵之法,眼下到了樊陵之口,却成了能臣贤良。
  天子刘宏更是注意到群臣要开口谏言,随即问道:“好了,好了,就此三人吧,退朝后,朕要见一见这些人。”说罢,作势要退朝。
  群臣屏息等待天子退朝,却都在眼望大将军何进同十常侍张让、赵忠等人。


第73章 你杀人了
  退了朝后,直至将晚的时候,皇甫岑才从城外匆匆赶回洛阳,遣散黄忠等人后,刚转回长公主府,便瞧见阳安长公主站在府门前,盯着自己。皇甫岑自觉有事瞒着阳安长公主,为难的耸耸肩,看似随意地说道:“公主是在等草民?”
  “进来说话。”
  一点好脸色都没有给皇甫岑,直径的把皇甫岑叫到内室,然后久久不言。
  没有阳安长公主开口说话,皇甫岑坐立不是,颇有些尴尬。明知道阳安长公主是什么意思,又要问什么话,但是皇甫岑却又不能不回答,后来干脆转身要走。
  “慢着!”阳安长公主起身,望着皇甫岑,道:“你就没有什么话要跟我说?”
  “长公主想知道什么?”
  “你这两日行踪我都想知道。”
  “我绝不会做有损大汉之事!”
  “那本宫也有权知道。”
  阳安长公主目光异常坚定的望着皇甫岑,似乎就在等着皇甫岑做出一个明确的回应。
  皇甫岑怔了怔,他很想如实的回答,但是他知道他不能说,即便当刘焉被杀的消息传来他也不能告诉阳安长公主那是自己杀的,不是虚伪,只是刘焉在汉室之中特别的地位。如果承认了,那么之前的一切承诺都有可能随之而改变。但是如果不说,还有希望嫁祸他人,或者给自己开拓责任。
  为此,皇甫岑一向认为自己所想所虑皆是没有错!
  可偏偏阳安长公主不是那么想的,阳安长公主自认为和了解皇甫岑,虽然他说他为汉室甘效犬马之劳,但是他皇甫岑是什么样的人?那可是从死人堆里一步一步杀出来的,在他的身上,你能看到忠正的一面,但也能瞧到他心狠手辣的一面。换句话说,如果真是要动用非常手段,他皇甫岑还没有谁不敢杀的!
  而今,虽然改易刺史一事了了,但是组建西园军这么重要的事情,他皇甫岑怎能不知?又怎不会袖手旁观?
  为此,阳安长公主唯恐出现什么自己掌控不了,还包庇凶手的事情。
  “是。”皇甫岑压低头颅,表情异常严肃的回应着面前的阳安长公主,头颅微抬,回应道:“对,我杀人了!”
  “什么?”阳安长公主一叹,心中所想竟然成了现实,急切地问道:“杀了谁?”
  “……”
  “说啊,杀了谁?”
  “封谞!”
  皇甫岑一副大义凌然的神情凝视着眼前的阳安长公主,回应道。
  “就只有他?”闻言,略为放松的阳安长公主斜靠到一旁的摇椅上,端详着眼前的皇甫岑,轻声自吟,略带安慰道:“杀了他也就杀了!”
  一个太监,而且是祸乱的十常侍,当然没有什么关系。
  皇甫岑这么做,甚至还是为民除害!
  “没什么事情,长公主,我退下了!”
  皇甫岑表现出一副慵懒的神态,轻轻的回应着眼前的阳安长公主。
  “去吧。”阳安长公主出于本性的挥挥手,却又觉得忘记了什么,突然叫回皇甫岑道:“对了,你就不想知道,这几日宫中出了什么事?”
  “可是组建西园军?”
  皇甫岑故作略带几分惊异的问道。
  “却是。”
  阳安长公主点头回应。
  “陛下属意谁?”
  “事先陛下见了袁绍、曹操、孙坚三人,朝堂上问计,后太尉马日磾顺势就把仨人推荐了一番。”
  “此仨人!”
  皇甫岑只是淡淡的咬住这三个字的字眼,却没有多说一句话。
  不过阳安长公主似乎注意到皇甫岑这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