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名人传记百部:巴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外名人传记百部:巴顿-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克部队。”

    在美国参战之前,作战双方陷入对峙的僵局。德军设置了三道防线,英法联军在碉堡林立、战壕交错、铁丝网密布的防线前面一筹莫展,进攻屡遭惨败。有位名叫欧内斯特斯文顿的英国上校,他是战地随军记者,当时突发奇想,建议制造一种”能够自行推进的车辆,它能够跨越战壕,又有装甲,既不怕机枪的                                                    袭击,又能进攻敌人阵地”。当时的海军大臣温斯顿邱吉尔对这一想法很感兴趣,他立即组织了一个“陆上之舟委员会”来进行试验。他们根据斯温顿上校的建议将一种“霍不特”型拖拉机改装成战车,在英国的水柜工厂里进行生产。为了保密,研制人员将其佯称为“水柜”。“水柜”的英文字母是“tAnk”,读音即坦克。

    坦克问世之后,人们对它的作用的认识还很肤浅,投入战场,只是用于攻坚,没有完全发挥其防护、机动和火力三结合的威力。

    美国陆军对这项新式武器的赏识是迟钝的。直到1917年秋,美国陆军好不容易才决定“采用这种新式武器”时,英国和法国已经有了几千辆坦克。美国却只有两辆称得上是自己的坦克,这是华盛顿的军械署依照法国的设计图样定制的。它的外形粗陋而笨拙,结构简单而幼稚。而且其中一辆竟采用蒸汽机来发动。

    巴顿对潘兴将军提出的问题没有立即作出回答。在左右为难的情况下,他写信求教于岳父老艾尔。老人在复信中这样写道 :“我对战争一无所知。我对你的劝告是:应该选择那种你认为对敌人打击最沉重,对自己伤亡最小的武器。”

    巴顿立刻去见潘兴,对他说 :“长官,我已决定  去坦克部队。我怀着一种特别的热情接受新的任命,因为我相信我能用轻型坦克给敌人最大的杀伤,而使美国付出的代价最小。”

    1917年11月9日,巴顿接受了正式命令,任务是在马恩河上游的朗格勤附近建立一所坦克训练中心,并以此为基础组建一个坦克营。如果顺利的话,他还可能指挥坦克团或坦克旅,并获得晋升高职的机会。

    巴顿必须从零开始,白手起家。没有专业知识,没有训练经验,也没有坦克。

    为此,巴顿首先到贡比涅法国坦克兵培训中心学习基础知识驾驶技术。他选择了法国的双人6吨雷诺式轻型坦克。同时,他还专门拜访了康布雷附近的英军坦克兵,向那里的官兵请教坦克作战经验。为下一步组织坦克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

    12月15日,巴顿和其他几名工作人员启程前往朗格勤,开始了训练基地的筹建工作。在坦克和受训人员到达之前,巴顿又走访了很快地走访了英国博文顿坦克学校和法国夏普勤坦克学校。

    不久,第一批参训人员来到训练基地。巴顿首先对他们进行作风纪律训练,一面等待法国应允捐助的训练坦克。

    巴顿认为,一支无坚不摧的钢铁部队,必须具有  铁的纪律。在训练中,他异常看重官兵的纪律观念,注重培养他们的军容风纪和礼节礼貌。他要求自己的部属着装整洁、军姿优美、严守纪律、不折不扣地执行命令,要有一往无前的突击进攻精神。

    1918年3月下旬,法国捐助的22辆坦克终于运到。这天晚上十点钟,劳累了一天的巴顿刚刚躺下,传令兵乔安吉洛军士急匆匆地闯进卧室,报告道 :“少校,雷诺刚刚运到了,需要您到铁路支线那儿去。”

    天亮之前,巴顿把这些庞然大物一辆一辆地开到了驻地库房,兴奋和劳累把他弄得疲惫不堪。因为所有人员中只有他一人会驾驶坦克,他当时是美国军队中唯一值得自豪的坦克手。

    巴顿开始以全部热情和全付精力投入训练工作。他制订了详细的训练计划,亲自授课,向学员讲解坦克的构造、性能以及驾驶、修理技术,并组织了第一次步坦联合作战的战术演习。

    1918年8月,巴顿终于成功地组建了一个初具规模的坦克旅,下辖2个营、3个连,还设有一个直属旅部的修理救护连。 巴顿任旅长,计有50名军官、900名士兵和25辆坦克。

    巴顿的坦克旅,被公认为美国远征军中最厉害的部队。而巴顿则以远征军中“最残酷的军纪森严的教          官”而声名远播。他对下级极为严格,甚至肆无忌惮地责骂他们,但同时赏罚分明、办事公道。他公开宣称 :“我将表现出比现在更为严厉的面孔,这将是我真正的面孔。”

    巴顿认为,纪律和军容,是一名真正的军人的重要素质,也是一支部队凝聚力战斗力之所在。在这方面,他处处为官兵作出表率,始终保持军容整肃、仪表非凡。在后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这竟成了他的名字的同义语。他甚至把极为简单的举手礼发展成一种高度优美的艺术,在整个远征军中,这种漂亮的敬礼姿势被称为“乔治巴顿”。

    巴顿致力于把他的坦克部队训练成具有一往无前的进攻精神的劲旅。他亲自写了一首歌词,作为坦克旅的战歌,其中唱道 :“我们跟着旅长穿越地狱,打到敌人那边去。”

    战争是令人诅咒的魔鬼,巴顿却生性喜爱打仗,渴望战斗。他日夜盼望率领他的铁骑驰骋沙场、冲锋陷阵。他说 :“我希望战争打下去,直到我们能一试身手。”

    巴顿企盼的时机终于来到了。

    协约国盟军最高统帅费迪南福煦将军计划对德军发动一次大规模的进攻战。这次大攻势的前奏是扫除圣米耶尔城防守部队的德国人。福煦将军将这一任                                          务交给了美国远征军第1集团军,辖第1军、第4军、第5军三个军,共13个师55万人。还有法军两个师近15万人。

    司令部赋于巴顿的任务是:指挥第5军的坦克,包括自己的6个坦克连和1个法国坦克连共计144辆坦克,支援从南面发起进攻的主力部队。

    9月12日凌晨1时,900门大炮一齐开火,一直延续了4个小时。凌晨5时,进攻开始,50万美军和15万法军像巨浪一般涌向德军阵地。

    巴顿处于极度兴奋的状态之中,他把坦克分成三路开进,自己靠近右路指挥康普顿营。

    在真正的实战中,坦克部队的指挥员究竟应该在什么位置呢?是呆在指挥所里,还是应随坦克跟进?巴顿根据自己的想法,认为指挥员亲临第一线可以激励官兵的士气和斗志,并能随时依据变化的情况组织战斗。于是,他带领一名中尉和4名机械师尾随部队前进。

    巴顿一行冒着炮火往前急进。穿过进军路上的第一座城镇圣比桑,向埃塞前进。据守埃塞的德军已经开始溃退,巴顿步行着带领坦克不停地进击,穿越埃塞向下一个城镇庞奈前进。

    途中,巴顿碰到了另一位步兵旅长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准将,他也是后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威震敌胆  的一员虎将。两位军官在纷飞的炮火下简短地交谈了几句战况,很快又各自指挥部队战斗。

    在庞奈镇的前面,跟随巴顿身边的5辆坦克有4辆已经耗尽了燃料,不能动弹。巴顿命令仅存的一辆冲进镇子。但驾驶这辆坦克的军士格雷厄姆有点犹豫不前,于是巴顿跳上坦克,亲自把它开进了城里,又向贝内方向驶去。

    坦克遭到敌人密集的弹雨的袭击,巴顿跳下坦克,隐蔽前进。他很快发现自己陷入了孤身一人的危险境地,便不得不转身往回跑。

    他遇上了补充油料后赶来的原先4辆坦克,于是把5辆坦克重新组织起来,自己跳上领头的坦克,他们一面猛烈开火,隆隆地进占了贝内镇,缴获了4门火炮,16挺机枪。

    这时,巴顿开始关心从左路进攻的布雷特坦克营的战斗情况。他步行穿过大段无人地带,发现该营的25辆坦克已经占领了农萨尔。不过燃料全部用完,不能继续开进了。

    巴顿决定亲自到后方去找油。他往回走了7英里,在泥泞的黑暗中,艰难地跋涉到了赛谢普雷,又饿又累,可是干粮袋和水壶却不知道什么时侯弄丢了。

    巴顿在路旁拦住了一辆战地观光军官的车子,从赛谢普雷油库搞到了两个坦克营所需要的汽油。然后          到军司令部汇报了一天的战斗情况。

    第二天,圣米耶尔战役实际上已经结束。美军俘虏敌军1.5万人,火炮450门。一队又一队的德军战俘从巴顿身边经过走向战俘营;德军的防线收缩到兴登堡,中间留下了一段宽阔的无人地带。

    巴顿实在难以忍受眼前这种空旷和寂静,他渴望战斗,渴望不停息地追击、前进。他把率领的坦克以扇形阵式开进到开阔地带,在离德军兴登堡防线半英里的地方停了下来。然后,命令西奥多麦克卢尔少尉的三辆坦克向敌军阵地直冲过去。

    大约过了一个半小时,听到一阵隆隆的炮声。麦克卢尔捣毁了敌军一个炮连阵地,而后得意洋洋地返回。

    然而,美军司令部并没有打算正面攻击兴登堡防线。巴顿擅作主张的行动令他的上司罗肯巴克将军大为恼火,他将巴顿臭骂了一顿,并威胁要将他送回国内,永远当一名上尉。巴顿表示对此追悔莫及,并保证以后不再重犯。

    出人意料的是,美军远征军总司令潘兴将军给罗肯巴克来了一封信,对坦克兵在此次战役中的英勇战斗精神大加赞赏。许多报刊报道了他们的事迹,有些还登载了巴顿坐在坦克上的照片。

    潘兴制订了一个新的大规模作战计划,将突击方          向转向凡尔登西部,在默兹河与阿尔贡森林西部边缘之间宽约20英里的地带组织新的战役。 为此集结了3个军的兵力,同时有3个师作为预备队。

    巴顿的坦克旅配属给第一军,总共135辆,任务是通过夏庞特里方向的谢皮和维朗内,沿着阿尔贡东边,在布昂泰和埃尔两边开进,支援步兵进攻。

    坦克通过铁路运抵预定攻击出发地域,巴顿组织官兵乘着夜暗把它们卸下火车,开到一片小树林里隐蔽起来,等待进攻的命令。

    德军在默兹—阿拉贡构筑了一个严密坚固的防御体系,在纵深12公里的阵地内,修建了4道防线,其中有无数相互支撑的机枪火力点,并敷设了密密的鹿砦铁丝网。德军还把各条防线之间的村庄、树林、山丘和其他天然屏障变成坚固的据点,用以抵御面临的进攻。

    9月26日凌晨2时30分,战役打响,75毫米大炮轰击3小时之后,部队发起冲锋。

    巴顿依然步行前进,指挥坦克以纵队开进。德军的排炮火力将坦克封锁在一座桥边,他迅速赶到,利用排炮齐射的间隙时间,组织坦克一组一组地冲过桥去。

    9时左右,坦克向前推进了9英里,攻占了瓦雷纳镇,并向切平镇进攻。

          

    巴顿步行跟在坦克后面,突然碰上约300名士兵,被敌人暴雨般的机枪逼迫在一个小山坡下。他十分恼怒,高声喊道 :“该死的,你们呆在这里干什么?”可是这群散乱的步兵没有指挥官,他们对这位突然出现的陌生的长官未予理睬。

    巴顿挥动着手中的指挥棒,呼唤着 :“谁愿意跟我上?”有5个士兵站出来,连同巴顿共6个人组成了一个小队,冒着枪林弹雨往前冲去。但是,几分钟后,他们一个接一个地倒了下去,只剩下巴顿和自己的传令兵安吉洛两人。

    就在他们准备继续前进的时侯,一颗子弹穿透了巴顿的左大腿,他重重地摔倒在地,鲜血顺着裤腿汩汩地流了下来。

    安吉洛急忙给他包扎伤口,勉强止住了血,可是他已经无法再站立起来了。随后而来的战地医生把他送回了后方医院。

    由于巴顿在这次战役中的英勇表现,被晋升为上校军衔。

    巴顿在朗格勤总医院养伤期间,从前线不断传来胜利的消息,激励着他的斗志,急切盼望伤愈归队,重返战场。

    1918年11月11日,经过四年多苦战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国失败投降而宣告结束。这一天恰          好是巴顿年满33岁的生日。

    巴顿在这次大战中获得了值得炫耀的荣誉,他被授予“优异服务十字勋章”和“优异服务勋章”。

    在两份嘉奖令上分别写道:

    “1918年9月26日,在法国切平附近,他在指挥部队向埃尔山谷前进中,表现出超人的勇敢、冷静、干劲和机智。”

    “由于他的积极肯干和正确判断,他在朗格勤军校组织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