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不说火炮了,你这次来,陛下可有什么吩咐?”曹操说起了正事,在罗马待的时间越长,越了解这个国家,他就越觉得罗马远不如看上去那么强大,至少他能肯定,只要帝国舰队配合他,他绝对可以顺利地攻占罗马,然后整个罗马就分崩离析,各行省之间互相战乱不休了。
“陛下说你选阿拉伯行省堪称绝妙,要我来后视你控制阿拉伯行省的情况,再行决定。”孙坚回答间,已是从怀内摸出了一卷书册道,“你自己看吧?”
接过书册,曹操看了起来,上面一共记载了三个计划,分别对应他控制阿拉伯行省的力度,以他如今做到的地步,正是最后一个计划,那就是在阿拉伯行省全面推行汉化政策,而帝国亦将运送大约三万的移民过来,这三万移民将不同于过去帝国向南北两端和其他地方迁徙的普通百姓,而是能够流利进行书写和算术的青年,每一个都是合格的兵员,一共分六年运送,至于其他种种政策,也都是帝国控制凉州,北方草原行之有效的汉化政策。
合上手中的书册,曹操的脸上露出了狂热的神情,他来罗马就是期待能够建立一番事业,现在他已经距离这番伟大事业的开始越来越近了。
“能做到吗?”孙坚看向了默不作声的曹操,一路上他早已将那三个计划看了不下百遍,移民阿拉伯行省,将是帝国万世霸业的关键一步。
“在阿拉伯行省的主要居民是那些贝都因人,现在的他们只是一群还未开化的野人,你白天也看到了,那些火炮已经让他们彻底臣服于陛下的天威之下,要汉化他们并不难,只要物资和人力充足,我马上就可以着手进行。”曹操答道,一脸的自信。
“物资和人力你不必担心,我这次带了三千人过来,全都属于文政方面的人才,只不过这样一来,你的权力恐怕要……”孙坚皱了皱眉头,按照第三个计划,曹操在阿拉伯行省的独裁将会被结束,还要分出不少权力给他。
“人若是手握太大的权力,难免会迷失。这对我来说是一件好事。”曹操的回答出乎孙坚的意料,其实以曹操的才能,又岂会不知在他手下,来自帝国本土的人中,只有榻顿是完全听命于他,就算是夏侯惇和夏侯渊这两个亲似兄弟的族弟,只要他有不轨之心,他们也是会立刻反了自己的,他们是不会让自己背上反叛者的污名的。
“你看得开就好。”孙坚沉声道,接着看着曹操烧掉了手中那份书册,从明天开始,他要和曹操一起在罗马建立属于他们的光荣和功业。
第二百六十五章 道教上帝
贝都因人,居住在阿拉伯半岛的游牧民族,他们的历史虽然古老,不过却始终没有开化,但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让曹操得以征服这些各自为政的部落。
总共二十余万的贝都因人成了曹操统治下的居民,当然原本那些部落首领和贵族只是臣服于曹操强大的武力,但是当他们亲眼在海上看到了来自东方帝国的‘神威’之后,都是皈依了帝国舰队上的随军道师。
在帝国本土,道教的教义极为宽松,更是不禁多神信仰,还有城隍庙供奉本地出身的忠臣英烈,而且被分拆成十数个教区,彼此平级,管理归于朝廷,可以说完全是服务于皇权的官僚机构,但是在海外,原本宽松的教义被改变了,帝国的天师们为此制定了一套完全不同于国内的制度,当然那些前往海外传教的全都有着深厚的帝国军背景。
自从帝国舰队第一次造访罗马,张角和南华在罗马城内驻居之后,便一直致力于传教,此时的罗马,基督教虽然仍是不为上层所接受,可是在民间气候已成,原本耶稣的一些散佚言行,被信奉的教徒附会成册,在低沉民众间大肆宣扬。
不过这一时期的基督教的组织仍旧过于原始,而且手段单一,如果没有人阻碍的话,他们可以靠着缓慢的积累,在百年后登堂入室,然后逐渐成为罗马人的国教,不过可惜的是他们尚在幼年期,便遇到了一个强大的对手。
尽管张角和南华以及来自帝国的传道者数量无法和发展了已有一百余年的基督教相比,但是比起不为上层所普遍接受的基督教,有着东方神秘光环的道教无疑在罗马的上层贵族和奴隶主中更受欢迎。
靠着在全罗马境内兴起的东方风潮,道教很容易就俘获了罗马上层人士的青睐,不同于民间的传道路线,来自帝国的道师全都是精通老庄和教义的精英,他们在罗马贵族中传道的手段赫然是原本历史上魏晋风行的玄学,而且在出发前,更是经过了熟知历史的刘宏指点,改变了其中的一些缺陷。
在马尔库斯·奥列里乌斯这位罗马五贤帝中的最后一位还活着的时候,南华和张角进行传道时也仅仅局限于学者圈子,更多地倾向于清谈的学术性质,而没有过多地引起马尔库斯·奥列里乌斯的注意,得以在占据罗马官学的斯多葛学派中顺利地推广。
在罗马诸多的学者眼中,来自东方帝国,名为儒学的官方学派和斯多葛学派有着很多的共同之处,因此当帝国的第一批儒士在罗马城内建立学校以后,便吸引了不少斯多葛学派的学者,而在之后的交流里,斯多葛学派的学者们便为儒学所构建的伦理道德政治体系所折服了。
一直以来,斯多葛学派所追求的也是清心寡欲,坚持道德,也正是因为斯多葛学派受到五贤帝的重用,在得以建立了被罗马人称为黄金时代的治世,但是不可避免地罗马也在长久的和平中走向骄奢淫逸,而这恰恰是为斯多葛学派所深恶痛绝的,不过沿袭自希腊哲学的斯多葛学派却无力对此进行纠正。
希腊哲学和民主共和的思想并不适合任何封建时代的国家,也只有希腊时代的小国寡民才适合那种制度,而继承希腊遗产的罗马人没有太多的创新精神,斯多葛学派苦苦支撑了近百年,在得到了儒学这种最适合国家的官方哲学以后,将其引为奥援吸纳进自己的学术体系也便显得自然无比。
在互相的交流中,对于宗教持宽松态度的斯多葛学派的学者很快便从自己的东方朋友身上接受了道教这种更近乎学术性质的宗教,再加上道教的教义很多都是儒家所提倡的道德信条,这更是赢得了他们的好感,他们认为这样的宗教才是适合国家的宗教,而不是罗马式的那种奢侈血腥,至少这些斯多葛学派的学者对采用活人祭祀和铺张浪费的神殿不抱有好感。
在马尔库斯·奥列里乌斯活着的时候,张角和南华只是专心地走着上层传播的道路,而且这种传道的性质也更接近于学术交流,甚至于作为马尔库斯·奥列里乌斯的专用宫廷医生的南华也通过他自身对玄学和儒学的见解和修养让这位奥古斯都在最后的弥留之际在儿子和宫廷亲信的面前皈依了道教,当然这其中南华所施用的小手段也是有所功劳。
总之当马尔库斯·奥列里乌斯去世以后,已经在上层打好基础的张角和南华立刻开始了扩张,原本只是规模有限的对贫民的布施活动立刻扩大了十倍,罗马城的确是可以和雒阳相提并论的大城市,无论是规模,繁华程度都不差,但是只有一点却是如何也比上雒阳,那就是雒阳和周边的司隶地区,基本上百姓人人都可以吃饱,就算是最底层的民众,至少可以保证自己的生存。而罗马城则不然,在繁华的表象下,是大批的贫民和奴隶,他们被奴隶主们压榨着血肉维持着罗马城的光辉。
基督教之所以能在平民中形成气候,除了它有一批虔诚的传道者,更重要的是他们以互助共济的方式救济平民,用这种方式吸引了那些底层民众来信奉基督教。但是现在,张角和南华却打破了这种局面,有着海上贸易利润充足的资金支持,道教可以靠着远超基督教的财力来拉拢中下层居民的信徒。
对于赤贫者,道教通常布施以食物,而受领的人只要表示他们愿意信奉上帝即可,而此时道教中的上帝便是道教至高神苍天的诸多别名之一(自己可以去查,春秋战国时期,天帝亦称上帝,最早语出尚书),这种称呼也更有助于罗马人接受,同时道教直接将基督教所信奉的上帝斥为伪神,从一开始便打压基督教。
相比于基督教的那种十人里面至多只有一人可以得到帮助的互助共济方式,财大气粗的道教显然更受贫民的欢迎,除了定期的食物衣物的布施,张角和南华开始在罗马周边的贫民点修建道观,雇佣那些贫民用以工代赈的方式来进行传道。
当孙坚的大西洋舰队在阿拉伯行省停驻时,帝国的道师们在罗马城已经取得了极其辉煌的成就,城内斯多葛学派的大半学者已经成了道教徒,上层的贵族和奴隶主间,清谈和玄学成了最流行的时尚,如果你不会说上一两句老庄里的汉语原文,便会被认为是个不懂风雅的莽夫。而儒道合一的传播方式也让君子六艺在罗马城内的贵族精英学校里风行,剑术,弓道,诗书礼仪,这些都成了贵族子弟们所追逐的,而原本就很流行的丝绸汉服,更是成了贵族们必备的服饰。
康茂德,这位新任的奥古斯都,把刘备视做他的肱骨之臣和最信任的好友,在马尔库斯·奥列里乌斯还活着的时候,刘备就靠着他高超的伪装才能,骗过了所有的人,在罗马的贵族圈子里,他以品德高尚,才学兼备而闻名,而康茂德就是一步一步受到刘备的影响,成了一名道教徒兼儒家学者,虽然他的儒学学得并不怎么样,可是又有谁敢去指责他的不是,更何况刘备又总是能将他的话语解释得精辟而富有哲理。
对康茂德来说,刘备之所以比其他的人更值得他信任和喜欢,便是因为不但刘备能帮他做事,更重要的是理解他的心思,而且总是能为他介绍新奇的东方玩乐方式,他并不知道,他所充分信任的这位有着东方帝国皇族血统的朋友兼部下在少年时曾是一名擅长飞鹰斗狗的纨绔子弟,相比于装成一位贤者,带着他这位奥古斯都如何玩乐堕落,才是他更加擅长和想做的事情。
可以说,儒教和道学已经彻底在罗马城站稳了脚跟,把基督教这个被刘宏视为邪恶象征的宗教彻底铲除似乎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夜晚,罗马城内最大的道观内,接到来自阿拉伯行省曹操信笺的张角和南华,都是面露喜色,大西洋舰队重新回到欧洲,更是带来了一批新的人手,这让他们目前头疼的人手问题终于得到了缓解,虽然他们已经发展了不少信徒,可是他们暂时还无法相信这些信教时间不长的信徒。
“贝都因人举族归附,这是一件大事,我亲自去一趟,这里就由老师您处理了。”虽然地位相同,可是张角面对南华时,总是执弟子礼。
“你去吧,基督教的那些人我会盯着。”南华的眼中闪过了一丝厉色,最近被抢去不少信徒的基督教和他们之间起的冲突已不算少,若不是他们谨记着临行时天子吩咐过他们要稳健从事,南华都想直接带着弟子把基督教的核心高层全部暗杀掉。
“基督教无财无势,我们不需要理会他们,只要按照天子定下的计划,迟早能铲除他们,老师不必太过心急。”似乎察觉到了南华身上一闪即逝的杀气,张角开口道。
“我知道。”南华点了点头,示意自己明白,然后离开了。
第二百六十六章 兄弟会
地中海的海面上,张角乘坐的船只是一艘罗马式的海船,对于已经在罗马站稳脚跟的他来说,拥有一支独立的船队并不是什么难办的事情,只不过出于保密的考虑,他无法使用帝国建造的船只。
自从帝国和罗马开辟航道以来,罗马的商人曾表示希望以重金购买帝国的船只,不过都被以帝国所造船只连本国需要都无法满足的理由推脱了,和帝国的治金铸炼技术相比,造船方面的技术被罗马人仿造要简单得多。
由于刘宏将海上贸易的权利都统合在帝国商会这个半官方的巨大利益集团之内,所以保密工作做得很好,当然对于帝国本土的豪族世家来说,先进而巨大的海船本来就是他们的优势,向罗马人输出造船技术等于自断财路,即使不需要刘宏提醒,他们自己也会防范。
张角和留在罗马的人员便是因为这一点而只能使用罗马式的海船在地中海上航行,不过好在地中海上,罗马人已经航行了数百年,对于航道气候都很熟悉,他们雇佣的罗马水手也都是经验老道的老手,因此倒也不必害怕出事。
夜晚,靠近耶路撒冷的海域上,张角站在船头上,看着明月下的静谧海面,一脸的宁静神情,他自从来了罗马以后,便很少再有这样清净的时候。
原本历史上张角的野心是随着时代而孕育出来的,最后化作一股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