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大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鬼大巴- 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此时日已西沉,只见得天边一片红霞,时候已经不早,于仕只得加紧探查。
方城之后,是一座庞大的殿宇,其精美雄伟无需赘述。它的建材,大部分是那种“黄玉”,包括支撑殿前的十二根整一人抱的巨柱,但也有其它的建材,比如那一排连门,皆为木制,虽然是极珍贵的楠木,但在久远岁月的侵蚀之下,已经十分陈旧。与那些闪闪生辉的“黄玉”搭在一起,显得很不相称。
大殿门户紧锁,无法见到殿内景况,连门上拴着一根横栓,这根横栓也不简单,是纯金打造。但引起于仕注意的,是横栓上雕刻着一些古怪文字,根据于仕的经验,这些文字有可能是一种古老的符咒,如果真是这样,那大殿里面会不会是封压着什么东西?

第五十三章累累白骨

于仕围着大殿转了一圈,想看看有没有缝隙之类,可以让他窥视到殿内的情况,但整座大殿都严丝密缝,根本无法看到殿内,于仕又把耳朵贴近殿墙细听,大殿内寂静无声,没有任何的动静,好象连空气都是凝固的。
于仕不想马上就去打开大门,便又去检查其它建筑。以期有新的发现,在那座大殿的周围,还有几座类似的殿楼,但同样是门户紧闭,连门上的门环也都栓着一根完全相同的黄金栓。这明显是有特殊用途的,说明这些殿楼一定是内有乾坤。看来,要弄清这些殿楼里面的秘密,就只有直接打开大门这个方法了。
于仕想了想,决定打开大门,他抓住黄金栓的一头,一点点的,慢慢的,从门环把它拉了出来,解下黄金栓后,于仕深呼吸了一下,双手按住大门,轻轻往两边推。
呀吱……
这两扇不知尘封了多少年的大门,此刻终于被于仕这位不速之客打开。而大殿内的情形,马上让于仕倒吸了一口凉气!
大殿的地上,堆满了白森森的骸骨架,数量多的无法精算,但起码是几千之数。所见之骸骨,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无头。于仕检查了几具骸骨,发现颈骨的断处都十分平整,明显是被利刃一下砍断的。这么多的骸骨,它们生前是什么人?无忧岛的岛民?不是,于仕马上就推翻了这个猜测,黄金栓和大门门环上积着厚厚的尘土,说明殿门已经经年未开。而无忧岛岛民失踪,不过是十来天之前的事情。
除了白骨,还有很多四处散落碎布片。这种情形,与当日冬子等四人的尸体一夜之间尽变白骨十分相似。是噬尸猫干的?如果真是噬尸猫所为,那么,仅仅是在几个时辰之前,这座大殿里放的,就不是眼前的累累白骨,而是数千具无头尸。
接着,于仕用最快的速度,把那些殿楼紧闭的大门一一打开,一万,两万,五万,十万……二十万!不出所料,每一座殿楼里都堆满了无头的骸骨。二十万,是于仕粗略估算的骸骨合计数字。
奔跑了一轮,于仕衣衫尽湿,但全部是冷汗。
这二十万具骸骨生前的身份,实在是不难猜到,它们只能是当年建造皇陵的工匠!那到底是谁,因为什么原因,而制造出这起旷古罕有大屠杀呢?
在不知不觉间,夜幕已经悄然降临,整个建筑群,都被笼罩在阴暗的夜色之中,没有了日光的辉映,那些“黄玉”的光华也消失了。
才不久前,这里还有如天宫仙境,现在,于仕倒觉得它其实是一座人间地狱。
咯,咯……
叮,叮……
从神道那边的方向,远远传来了马蹄和铃铛的声音。
来得正好!于仕心想:只要暗随跟踪,说不定就能找到他们的老巢了。
想到这里,于仕赶紧关上殿门,把黄金栓拴回门环上,好在,之前每检查完一座殿楼,他都会马上重新拴好大门,,除非他们去检查或打开那些殿门,否则是不会发现这里有外人来过的。
马蹄声和铃铛声越来越近,于仕听出,除了马蹄声和铃铛声,还有几个人的脚步声,听着十分矫健轻灵,“斤两“绝对不小。于仕迅速找了一处易于隐蔽和观察的地方,静待那队人马到来。
过了不久,就有一小队人马出现在于仕的视线之中,走在最前面的,是一匹白色的高头大马,马上坐着一人,手里提着一盏小灯笼,在他的身后,跟随着七个人,看身材,都是彪形大汉。
此时于仕距离那些人有二三十丈远,加上天色黑暗,自然无法看清他们的脸面,但借着灯笼的光,还是能比较清楚的看到,马上的人应该是一位少年,衣着花花绿绿的,款式十分怪异,一点不象当朝之人。
上次于仕跟踪莽尸时,曾远远见到一位衣着与之十分相似的骑马人,当时也感觉是一位少年,但他俩到底是不是同一个人,那就无法知道了。
而跟在骑马少年身后的那几条大汉,头上都戴着一顶宽沿大帽,身上装束也略显臃肿,的确有点象披着战甲的样子,这与赖狗讲过的那帮杀手的装束打扮十分相似。
考虑到到那几条大汉都是高手,于仕不敢跟的太近,所以他保持着一二十丈的距离,尾随跟踪。
那帮人沿着大道,一直走到了一座高大的城楼下,很快就全部从于仕的视线之中消失了。
于仕尾随来到那座城楼之下,但没有马上跟进去,他从城门口往里瞧,一团漆黑,只见得那盏灯笼的一点红光,向着地下渐行渐远,越来越小,直到完全不见。但那马蹄和铃铛声,却还久久不止。
又过了一段时间,马蹄和铃铛声终于停了下来。
轰隆隆……
从地下深处传来类似巨石移动的声音。待巨石移动之声停止,咯,咯……叮,叮……马蹄和铃铛声又再响起。
轰隆隆……
又是一阵巨石移动之声,过后,便只能隐约听到马蹄和铃铛声,但很快就什么都听不到了。
于仕走进城楼,小心翼翼的摸索着住前走,他发现,里面有一条稍稍倾斜向下的甬道,丈量了一下,甬道宽约十二步,和神道的宽度一样,再摸摸甬道的墙,是坚硬粗糙石壁,于仕心想:这条可能就是直通地下玄宫的通道了。
于仕一边往下走一边在心里默数着步数,当数到360步时,他被一道大石壁挡住了去路,于仕横着摸索了一番,摸到一条竖缝,很窄,连根小指都插不进去。原来,这是一道大石门。
前路已被封住,怎么办呢?
一般而言,进入地下玄宫的通道只有一条,也曾听说过,建造皇陵的工匠,有时会偷偷多开一条“重光道”来以防不测,但这都是毫无根据的传说,何况,就算真有这么一条“重光道”,不知内情的人要找到它,无疑是比大海捞针都难。
而这道大石门又是随开随关,门后可能还会有守卫,要想神不知鬼不觉的溜进去,除非有孙猴子那样的七十二变,变个苍蝇蚊子什么的飞进去,否则,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怎么办呢?怎么办呢?于仕简直一筹莫展。
此路既然不通,还是先出去再想办法吧。于仕心想。

第五十四章飞昇阁

走出了城楼,于仕抬头看看天,只见夜空中挂着半轮缺月,在朦胧的月色下,所有建筑物都透着一层淡淡的幽光,而那座雄然鹤立的缠龙高塔,看上去就好象是一根连通天地的巨柱。
这时,于仕的脑海中迅速闪出了三个字:飞昇阁!或许……在那里会找到进入皇陵突破口?虽然,这仅仅是感觉。
于仕走到那座缠龙高塔前,发现这座高塔的首层有一个拱形门口,但没有门。那条缠龙的龙尾伸入地下,大概是寓意皇帝在身后抛却凡躯,从地下破土飞昇吧。这条巨龙在远观时只觉得神威澟澟,诩诩如生。现在近看,见细到每一片鳞甲,都是精雕细刻,毫不马虎,实在是让人叹为观止。
于仕仔细听过附近没什么异常后,便从拱形门进入塔内,他拿出油烛,点着,照着看塔内的情况。
这座高塔内成六角形,不大,直径约三四丈,正中间有一把黄铜做的圆形小旋梯,盘旋着一直向上。
于仕弯下身子,先仔细检查塔的地面,并不时用脚跺跺,以试探下面的虚实,看地板之下有没有秘道存在。但他把整个地板都检查了一遍,都没有任何的发现。
对此于仕并未感到意外和失望,毕竟有“陵无二道”(指正式陵道,不含工匠偷偷私开的“重光道”)这句老话在前。看来,除了城楼里的那条甬道,真的再没有其它进入地下玄宫的通道了。
既然暂时难以找到突破口,也没什么好地儿去,于仕决定好好看看整座高塔,他总觉得这座高塔不同于其它的建筑,说不定能找到一些有用的线索呢。
地面已经看过了,于仕接着去检查塔的六面墙壁,刚看塔壁都是空白的,没有什么装饰,但当于仕高举油烛,抬头往上看的时候,却发现上面的墙壁好象有很多浮雕,而且是彩雕。要想看得清楚一点,就必须上那把旋梯了。
在上梯之前,于仕用力摇了摇那把旋梯,发现它很坚固,心中便又多了一个疑问,这把旋梯到底是建塔时一起造的,还是近来才加上去的呢?表面一点铜锈都没有,好象挺新的样子。
于仕走上旋梯,小心的登到离地约两丈的高度,便举着油烛察看六面塔壁的情况,因为在这个高度塔壁就开始有浮雕了。但即使把身子尽量往外探,距离塔壁还是较远,加上烛光又太小,所以看得不太清楚。于仕这时灵机一动,马上解开竹剑,把油烛沾到剑尖上,再尽量往前伸,这样就看得比较清楚了。
于仕见到,塔壁上有很多青山走兽,绿树飞鸟之类的浮雕,构图自然优雅,动物形态生动,雕工极为精致。最让于仕感到惊奇的是,这些浮雕的色彩竟十分新鲜,就好象才刚上了彩不久。这让于仕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再往上走了一段,又见朵朵详云之中,有很多手持乐器,衣带翩飘的仙女,天神。他们有的抚琴而歌,有的翩翩起舞,总之一派欢天喜地的景象。
又继续往上走,大概到了塔的一半高度,墙壁上的画面又突然变得严肃起来,全是闭目打坐的僧侣,密密麻麻一大片,在这些僧侣的头上,还有成百上千,神情姿态各异的罗汉,佛陀。当接近高塔顶部时,便出现了几个有独立窟堂,端坐莲花宝座的大佛,这些大佛气象宏大,宝相庄严。使于仕顿有肃然敬仰之感。
原来、这座高塔,在外面看好象是分了数十层的,但原来只是装饰,它其实就象一根空心柱子,里面是一通到顶的,并没有分层。自离地约两丈起,整个塔内的墙壁全部都是彩色浮雕,几乎是不留一点空隙,其工程之浩大繁复,其工艺之高超不凡。实在让人叹为观止。如非亲眼所见,任你如何也想象不到,世间竟会有如此的工艺奇迹存在。
而根据塔壁上的浮雕的内容来看,其寓意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在满天神佛的颂扬中,皇帝的灵魂由地下玄宫冲天飞昇,从些也位列大罗仙班。飞昇阁之名,还真是相当贴切的。
正当于仕仔细的瞻望着其中一尊大佛的宝相时,突然,那大佛的嘴角竟向上一挑,仅仅是嘴角一挑,本来慈眉善目的脸相,一下变得阴森诡异,它好象在冷笑,而冷笑之中,还带着点讥讽的味道。
于仕的心“扑通”猛跳了一下,全身寒毛倒坚!拿竹剑的手也猛抖了一下,差点把烛火弄灭了。
于仕马上闭上眼睛,凝神聚气,作好应变准备。他有辩通阴阳之能,如果塔内真有邪物,他是一定能感应得到的。
塔内静静,于仕只能听到自已的呼吸,过了很久,他还是什么都没感觉到。
真是邪了门了!于仕忍不住在心里说出了赖狗的口头禅。他只好又睁开眼睛,再去看看那尊大佛,没错啊,它还在冷笑,冷笑中依然带着点讥讽,仿佛是在嘲笑于仕:你是对付不了我的!
这时于仕想到:这尊大佛突然“变脸”,那其它的佛像呢,会不会也有变化呢?
想到这里,于仕马上又去检查其它的大佛像,结果让他十分惊诧,原来,不仅是那尊大佛,其它的大佛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有的是脸面变形了,有的是手指“动”过了,有的甚至整个躯体,连同莲花宝座,都发生了一些变化,但这些变化是比较微小的,如果没经过前后对比,那就很难发现它们有异常。
至此,于仕已经明白,原来并不是佛像“活”了,而是用来雕刻佛像的石料发生了变化(即现代所讲的“物理变化”),从而导致了佛像“变脸”,并非是有什么邪物出现。但这同样令于仕感到不可思议,明明是石头啊,怎么会说变就变的呢?难道,它们真是有生命的?看来,这些用来建造殿楼的黄色石料,里面一定还有很多不为于仕所知的秘密。
当于仕登到塔顶时,他发现,黄铜旋梯的尽头与塔顶是固定连接在一起的,塔顶并非密封,它有一个宝盖,宝盖和塔身用六根小柱连接着,它们之间大约有三尺多高的空间,足够让一个人进出。
透过宝盖和塔身的空间,于仕看到外面那个巨大的龙头,其龙眼的位置,正好是与这个空间平齐的,那颗硕大的龙眼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